成都成華致強社區:疫情分類防控“智慧社區+五色卡”來助力

成都成華致強社區:疫情分類防控“智慧社區+五色卡”來助力

“申領五色卡,掃‘指尖守望’二維碼填行程……”2月6日,成都成華區青龍街道致強社區根據成華區關於依法防控、科學防控和精準施策,築牢“群防群控”第一道防線的工作要求,結合青龍街道轄區疫情防控的特點,在全市率先採取“五色卡+”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精細化群防群控新機制。

據成都市大數據協會智慧治理專委會介紹,成華區青龍轄街道是全市第一個通過智慧社區治理雲平臺沉澱的“社區數據”來助力疫情分類防控的轄區,初步實現了線上“五色卡+”精細化顏色管理,線下“五色卡”精準化管理服務。據成華區青龍街道黨工委書記羅幼琴介紹,街道抓住“五色卡”試點的契機,發揮“青龍街坊·家空間”智慧化系統平臺數據優勢,加強社區全域組織動員,推進微治理、細服務,把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的基礎夯實,一方面推進疫情防控分類施策精細化管理服務,另一方面讓“掌上青龍”進入千家萬戶,加快了轄區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進程。

成都成华致强社区:疫情分类防控“智慧社区+五色卡”来助力

申領“五色卡”

群防群控更精準

據悉,半天時間致強社區豫府新街坊A座就實現了“五色卡”線上線下宣傳動員和基礎數據採集等工作全覆蓋管理服務,將疫情防控工作向精細化、精準化方向推進了一步。

據介紹,為了加強科學防控、群防群控,成華區探索疫情防控“五色卡”分類管理服務,通過大聯動微治理和智慧社區基礎雲平臺沉澱的數據,線上可實現“五色卡+”多色精細化管理,線下“五色卡”可以更精準化的管理服務好各類群體。

“網上申報,網下送卡。”致強社區的“五色卡”申領分為“線上申領”和“線下申領”兩種方式。利用“青龍街坊·家空間”智慧社區信息系統實現“一鍵申領”。社區將轄區居民的“一標三實”信息錄入智慧社區後臺系統,居民通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後,系統自動比對身份數據申領電子卡。與此同時,社區還可以通過線上系統發動和線下門崗管控,為轄區居民辦理“五色卡”。

線上申領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有臺賬的居民,到小區門口24小時辦卡點測量體溫,正常後申領對應類型的卡別。二是無臺賬的居民,可以在系統上完善身份信息後,再到小區門口24小時辦卡點測量體溫後申領對應類型的卡別。

線下申領分為兩種情況。對於有物業的小區,以單元樓棟為單位到小區門口24小時辦卡點進行申領,實行“一人一卡+一戶一色”,由物業門衛、網格員、志願者和黨員義工作為登記員,實現“關口前移、精準分類、精細管理。

另外,對於無物業的小區,由網格員和志願者作為登記員,錄入身份信息數據和現場體溫檢測後,方可向申領人員發放“五色卡”。

成都成华致强社区:疫情分类防控“智慧社区+五色卡”来助力

拓展智慧社區“防疫”功能

群防群治更精細

“這是‘五色卡’分類防控的線上管理服務功能之一,促進前期的敲門登記為掃碼在線動態監測服務。”致強社區黨委書記劉平介紹說,致強社區通過前三輪排查工作有基礎、有數據,但還停留在紙質狀態,沒有錄入系統平臺實現智慧化、網絡化管理和綜合運用。

劉平告訴記者,致強社區積極爭取成都市大數據協會智慧治理專委會支持,於大年初三與電子科技大學、成職院博士後創新基地及“青龍街坊·家空間”智慧社區研發團隊協同,開展群防群控、群防群治、自治服務為基礎的疫情防控需求調研,融入社區現代防疫理念,在“大聯動微治理”功能模塊上深化形成“指尖守望”智慧健康(疫情監測)系統平臺,2月6日下午部分基本功能開始上線進行測試。

2月6日開始,致強社區依託智慧社區系統及“指尖守望”智慧健康(疫情監測)系統平臺,將實現前臺居民即時掃碼補充健康醫療數據及相關資料,後臺社通過“健康+防疫”算法,實現健康狀況自動預警,生成與“五色卡”對應的“電子卡”,並與相關單位的數據進行融合比對,進行數據搜索統計、網絡上報數據彙總、自動化健康預警提醒,探索疫情防控與自治服務動態精細化管理新機制。目前,致強社區堅持關口前移,優化設置小區(院落)的出入口,以“五色卡”分類防控為重點,輔以“指尖守望”智慧健康(疫情監測)系統,變上門排查為入口排查,對所有進出行人和車輛司乘人員進行逐一體溫檢測、驗證身份、在線登記備案,從而實現大數據熱力顏色分析管理與服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