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黃瓜生理病害很典型!是培育壯苗的絆腳石,如何應對?

導讀

農諺講“苗好三分收,苗差一半丟”,培育黃瓜壯苗是黃瓜生產邁出的關鍵第一步。黃瓜育苗期需要精細化管理,但在育苗階段,受低溫、高溼、寡照等環境條件以及管理水平的影響,育苗期也是黃瓜病害高發的階段,其中,生理性病害是導致黃瓜弱苗的重要因素。及時鑑別黃瓜生理性病害並採取正確措施應對,是保障黃瓜壯苗培育的關鍵之一。

生理性病害有哪些特徵?典型的黃瓜苗期生理性病害有哪些?各有什麼特徵?如何應對?

本文,筆者將結合生產實踐和研究對以上問題進行解答,以期為黃瓜栽培者提供參考。

這4種黃瓜生理病害很典型!是培育壯苗的絆腳石,如何應對?

一、生理性病害與侵染性病害的區別與聯繫

植物的病害總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顧名思義,侵染性病害具有傳染和擴散傳播性,門類繁雜的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病毒都屬於這一類。而非侵染性病害的典型特徵是不具有傳染傳播性。

1、區別

  • 侵染性病害

造成侵染性病害的根本原因,是具有獨立生活力的生物因子(真菌通過產生孢子、細菌通過不斷的分裂、病毒通過不斷的複製擴增)在自身繁殖的過程中,由於吸收植物體營養、破壞植物體功能產生對植物的危害。因此,在發病時,在苗床上具有一個或幾個傳染源,發病過程則以傳染源為中心向周圍蔓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 生理性病害

導致的因素則不是生物因子,而是溫度、光照、溼度、肥料等環境因素的管理不當,從分佈規律上,沒有傳染源,不具有傳染性,不具有規律可循,往往呈現一次性,並呈大面積無規律式發生。

這4種黃瓜生理病害很典型!是培育壯苗的絆腳石,如何應對?

2、聯繫

雖然兩者在發病機理和危害特徵上截然不同,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又往往存在諸多聯繫。具體來說:生理性病害無一例外的會造成植株生長偏弱,而弱苗對各種侵染性病害的抵抗力較弱,從而更容易增大侵染性病害的發生概率。

在侵染性病害的在發生的過程中,真菌孢子的萌發、細菌的分裂擴繁和病毒的複製等過程,都會消耗植物體本身的營養物質、造成葉片皺縮、失綠甚至焦枯,同樣會使葉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下降、根系的生長受到阻礙,從而帶來一系列的生理障礙。

二、黃瓜苗期典型生理性病害特徵及應對措施

1、帶帽苗

  • 特徵

黃瓜在出苗的時候,外殼夾在子葉(最早長出來的倆片對生葉)上被一起拱出育苗基質。較輕者外殼夾在子葉頂端,隨著子葉的生長,面積的增大,外殼會自動掉落;較嚴重者,外殼將兩片子葉僅僅包裹住,子葉無法伸展開,外殼無法自動脫落。

  • 危害

黃瓜拱土露出真葉的時候,會大量消耗儲存在子葉裡面的營養物質,而且這一時期是黃瓜由子葉供給營養,逐漸向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質供給營養的關鍵時期,由於發芽拱土已經消耗了較多能量,因此這一階段要儘可能促進子葉展開和真葉生髮,來通過光合作用供給自身生長。

但是這種帶帽苗,輕則延遲子葉平展和真葉生髮的時間,延遲黃瓜僅能光合作用的時間;嚴重者由於子葉無法平展,真葉無法生長會造成小苗喪失生產價值。

這4種黃瓜生理病害很典型!是培育壯苗的絆腳石,如何應對?

黃瓜帶帽苗

  • 原因

帶帽苗出現的最主要原因是播種前的基質水沒有澆透。如果基質裡面水分含量充足,黃瓜種子的外殼會因為吸收了充足的水分而在拱土的過程中,從子葉上滑落而留在土壤中,子葉則在拱土後很快就可以平展。

另一個原因是,播種後覆蓋完基質,上面沒有覆蓋地膜保溼,造成表層土壤溼度不足,種子外殼在表層土壤中失水便幹而不容易脫落。

外殼僅僅包裹住兩片子葉屬於比較嚴重的狀況,在生活力比較弱的陳種子或者自身發育不夠良好的種子上比較多。

這4種黃瓜生理病害很典型!是培育壯苗的絆腳石,如何應對?

  • 解決辦法

首先,在購買種子的時候看準生產日期,避免購買陳種子。

其次,在播種前,要在浸種環節將發育不好的癟種子、殘次種子等通過清水或鹽水要選種,在種子充分浸溼之後,將上面漂浮的種子清除掉。

再次,也是最為重要的解決辦法,是在基質裝盤或裝缽後,底水一定要澆透,澆勻。基本原則是“可多不可少”,因為多了可以通過滴水空漏掉,但是少了一定會出現帶帽苗或發芽遲的狀況,比較好的做法是:在滴水孔都滲水後,間隔20分鐘左右再澆一遍水,這樣確保基質裡面對水分吸收速度比較慢的成分(比如草炭土)也吸收到充足的水分。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

苗圃的四周是最容易澆水不足的區域,因此,澆水首先要按一定次序,並做到水流均勻,同時在每次澆完水之後,邊緣部分要單獨再過一遍水

最後,在播種之後,上面要覆蓋地膜保溫保溼,如果擔心溫度過高燒苗,可以在苗床上面張掛遮陽網。產生帶帽苗的幼苗可以將籽殼充分浸溼後,隔上15分鐘左右摘掉,但不能在乾燥的時候硬拽,這樣容易傷到子葉。

這4種黃瓜生理病害很典型!是培育壯苗的絆腳石,如何應對?

2、徒長苗

  • 特徵

最典型的特徵是下胚軸(即從子葉到根部之間的部分)細長,因此徒長苗也叫“高腳苗”,對黃瓜壯苗來說,下胚軸的長度一般在4-5cm,徒長苗則長於5cm,甚至有的能達到10cm以上,由於細弱支撐力差,很容易在澆水之後發生歪斜。

在葉色上高腳苗由於營養物質積累不足而葉片顏色較淡,並且根系會出現發育不良,根系群落較小。

  • 危害

黃瓜高腳苗根系弱,影響對土壤營養物質吸收運輸能力,從而一定程度是影響秧苗生長;由於黃瓜花芽在最早是性型未定的兩性花,而在營養物質積累比較充分的情況下,可以促使兩性花原基分化為雌花,而徒長苗葉色較淡、莖稈含水量高等因素,會造成由於營養物質積累量不充分,而

推遲或減少黃瓜雌花出現的時間和分化數量,導致收穫期和豐產期的推遲,繼而影響栽培效益。

  • 原因

生產中出現徒長苗的最主要原因是溼度大、溫度高尤其是夜間溼度大溫度高。在高溫高溼的條件下會促進細胞的拉長,這種狀況會在寡照和密閉不通風的環境下加劇,高溫和高溼,兩個因素都會導致徒長,二者交互作用對造成的徒長會更加明顯。

這4種黃瓜生理病害很典型!是培育壯苗的絆腳石,如何應對?

  • 解決辦法

首先,控制出苗後的環境溫度和溼度是避免徒長苗的關鍵。在黃瓜苗出土後白天的溫度範圍以23-25攝氏度,最低溫控制在12-13攝氏度為宜(後半夜,前半夜略高約5攝氏度),空氣溼度以控制在80%以下為宜。

其次,加強通風尤其是在外界溫度較好的條件下加強通風,可以有效降低空氣溼度,減緩徒長造成的不良影響,促進秧苗變得強壯。

再次,如果受環境所限,不易通風排溼,可以在噴施適量的矮壯素予以控制。

3、花打頂

  • 特徵

黃瓜莖間短縮,在頂端葉片小花蕾聚集成花簇狀,因此“花打頂”也叫“花抱頭”,在生長過程中,莖間距離難以拉開、葉片遲遲得不到舒展,甚至在植株形態不見變化的情況下,在頂部出現小瓜扭,黃瓜的生長出現嚴重紊亂。

這4種黃瓜生理病害很典型!是培育壯苗的絆腳石,如何應對?

黃瓜花打頂

  • 危害

伸枝緩慢,展葉困難造成光合作用的營養面積遲遲無法擴大,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與此同時,花蕾的大量產生並聚集成簇。“花打頂”屬於典型的生殖生長強於營養生長,生長失調狀態。這樣的苗如果不能及時採取措施補救,不但會推遲收穫時間,甚至會造成秧苗的早衰,而失去栽培價值。

  • 原因

晝夜溫差過大:白天溫光條件好,光合作用效率高,葉片等光合器官制造了充足的營養物質,但是這些營養物質需要被運輸到生長點附近供給新葉的生髮舒展,也需要運輸到根部供給產生新根和伸扎所需。

但如果夜間溫度高,這部分營養物質運輸通道的順暢性受阻,會使這一部分光合產物無法及時運出,造成光合產物在葉片中的積累,這也是花打頂葉片往往都會出現皺縮的原因,地上部分營養物質的過量積累,會導致生殖生長強於營養生長,繼而在生長點附近形成“花簇”。

肥水失調:這種狀況往往發生在秧苗即將移栽的育苗後期,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常常由於煉苗或者後期生長過旺時控苗的需要,而減少給水,而黃瓜同其它所有植物一樣,在乾旱逆境下都有誘導開花結果的現象,即營養和生殖生長失調。

同樣如果肥料供應過於充分,尤其是磷鉀肥追施過量,同樣會是秧苗的生長傾向於生殖生長強於營養生長的失調狀態。

這4種黃瓜生理病害很典型!是培育壯苗的絆腳石,如何應對?

花打頂

  • 解決辦法

合理調控晝夜溫差,晝夜溫度範圍如前面所述。在整個生長過程中要注意給水均勻,避免前期給水過多造成旺長,到後期有味了控旺而過度控水造成花打頂,在肥料供應上注意氮磷鉀的均衡供應,避免過量施用磷肥和鉀肥,尤其不能一次施入過量的磷鉀肥。原則是少量多次。

4、漚根

  • 特徵

主要表現在黃瓜根系出現不同程度黃褐色、灰褐色的的死根,具有活力的白色根系少,根毛量更少,由於根系量少對植株的固定能力減弱而容易出現倒伏。在地上部分則表現為生長緩慢、葉色淺淡,容易出現失水萎蔫。

  • 危害

白色根多、根毛量大是黃瓜幼苗良好生長的根本保障,是黃瓜根系為正常生長提供充足水分、養分和激素(根尖是產生植物激素的重要器官)的重要保障。根系被破壞後,吸收運輸受阻,使其生長速度變緩,不及時採取措施緩解的話,下部葉片會出現永久性萎蔫,到後期會因為澆水等原因造成倒伏,從而進一步損傷根系。

這4種黃瓜生理病害很典型!是培育壯苗的絆腳石,如何應對?

  • 原因

地溫低:黃瓜根系正常的生長的溫度要維持在12攝氏度以上,比較適宜的溫度方位介於18-22攝氏度之間,如果持續低於12攝氏度,根系的正常生長和功能就會收到阻礙,持續時間長或者溫度更低,在溼潤環境下,根系就會造成腐爛。

基質含水量大:黃瓜根系的正常生髮和功能的發揮需要同時滿足含水量足和透氣性好的特徵,如果基質含水量過高,透氣性就會差,得不到充足的氧氣,根系正常的呼吸作用和生長就會收到抑制,不但新根生髮受抑制,原來有根系的功能也會逐漸衰弱,從而造成根系死亡。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漚根會體現更為明顯。

有機肥未充分腐熟:發酵不徹底的有機肥在育苗過程中在基質裡仍會持續發酵,發酵的過程中微生物的活動會奪取基質中的一些氮肥、同時會釋放熱量,並且在微生物對有機質進行分解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一些還原性物質,這些因素都容易對根系的生長造成傷害,從而造成漚根。

  • 解決辦法

通過地熱線等加熱設備來保證基質的溫度在合理範圍內;澆水要掌握中午萎蔫持續1-2兩個小時的時候在澆水,澆水則澆透,同時,水要用經過預熱的“困水”不能直接用地下水;在混配育苗基質的時候,有機一定要充分腐熟,儘量用圈肥,而不用含鹽量較高的商品有機肥。

這4種黃瓜生理病害很典型!是培育壯苗的絆腳石,如何應對?

結語

只要在溫、光、水等環境方面以及基質混配上加強管理,黃瓜幼苗期的這些典型生理病害,都是可以在生產過程中避免的。因此,<strong>育苗前的精心準備、管理過程中細心是避免黃瓜苗期生理病害的最為行之有效的途徑。同時,即便是發生了生理病害只要及時發現並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其對黃瓜的育苗和 生長髮育帶來的影響都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