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些人說的德雲社逐漸飯圈化?這會成為一種趨勢並導致德雲相聲圈完全飯圈嗎?

趙愛虎


民營企業的關鍵是生存,所以,只要不違反國家規定,合理合法經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活著才是真理!


李潞偉


第一娛記出品必屬精品

不可否認,德雲社現在基本上已經飯圈化,不是說逐漸,德雲社的票基本上也也是粉絲為主去買,就這個問題,我這樣看!


第一:德雲社飯圈化是生存的需要

用網友的話說,民營企業的關鍵是生存,所以,只要不違反國家規定,合理合法經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活著才是真理!

儘管不喜歡德雲社飯圈化,但存在即合理。現在德雲社,張雲雷、孟鶴堂等一些相聲演員,完全是按照明星打造思路來運作的,看他們演出的也基本上都是他們的粉絲。特別是張雲雷,只要有他的表演,無論是買票還是現場反應,基本上就是明星和粉絲的歡樂現場!


郭德綱作為德雲社班主,在運作德雲社的時候,他考慮的肯定是怎麼捧人,怎麼賺錢,走到這個地步,第一他自己當初也不一定預計得到,但是不可否認,他之所以按照明星的運作模式去做,肯定是考慮了市場——為了德雲社更大發展,為了捧更多藝人!

第二:相聲飯圈化並不利於行業發展

就如同我前面說的,郭德綱自己是一個很傳統的相聲藝人,他自己都沒想到德雲社的演員最後變成“明星”。在他觀念裡,就是師父徒弟,一代傳一代,你水平行不行,主要看師父怎麼教,徒弟怎麼學。他完全沒想到,相聲水平不怎麼樣,還能火成那樣!



雖然現在張雲雷那麼火,“二爺”粉絲那麼多,但是同時你不得不承認,張雲雷相聲水平就這個樣,比不上岳雲鵬,更不用說郭德綱自己了!如果德雲社飯圈化,或者說相聲飯圈化,就會和現在娛樂圈一樣,不學無術的小鮮肉橫行,浮光掠影,浮躁,爭名奪利,給人感覺就是不需要真本事,有一副好皮囊就可以了!


這對相聲藝術來說,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危害!郭德綱現在是飯圈化利益的獲得者,再過幾年,等郭德綱自己醒悟過來,以他骨子裡對傳統藝術的堅守,他會堅決反對的!


第一娛記


願意聽就聽,不喜歡就不聽,不就是個說相聲的團體靠說相聲生存嗎?怎麼經營那是本事………疫情未減全國心繫!閒的沒事別找事。


二姐157698371


飯圈文化是文娛行業的基礎。

只不過以前不叫飯圈而已。

捧角這事,京劇早有了,慈禧就是。

只不過京劇的票友更講究,比現在的飯圈女孩更有文化而已。但從本質講,都是一路貨色。

對飯圈來說,或者乾脆說票友吧,名角拉的屎都是香的。。。名角的毛病都是特色。。。

說到德雲社,大多數人想聽的是段子(葷段子),而不是想聽相聲。相聲只是帶來段子的一種形式,一旦有了新的形式出現,這幫粉絲自然會另投他處。


軌道外


人家是民間的,沒有朝廷俸祿,當然得自己找生路了,你說的“飯圈話”也在這個範疇。


用戶1004067226961


如果聽任德雲社泛爛成災,不僅是中國相聲界的可悲,也是中國曲藝和文化畀的可恥。


手機用戶52694384212


靠自己的本事吃飯………不行嗎????


惠泉農業生態園


飯圈不對嗎?人類生存的第一要素就是飯圈!只有生存才有發展!生存問題都解決不了,談什麼發展!向那發展!?又發展什麼?!發展個屁吧!


手機用戶沙郎


一個民間藝術團體,他們秉承自食其力,。 不忘中國傳統文化藝術。 拯救了傳統文化藝術相聲,戲劇,古訓……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應該全力以赴支持, 只要沒有觸犯法律一切都可以做


卓蘭小姐


肯定是經濟利益第一位了,為了生存嗎,可以理解。但最好不要宣傳三俗,弘揚三俗,畢竟是人的口味不同也不是老少皆宜,想想子孫誰願意讓自己的幼年後代聽那玩意。成年人聽完哈哈一樂,確實感覺還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