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獵戶解珍、解寶能夠位列天罡36將?

楊默晗


只要是個團隊,就一定就要有平衡。

解珍,解寶和孫立三個人的排位爭論不休。但今天換一種思路來分析一下。

施公既然排出了108將,那麼這108人作者肯定是花費心血最大的。肯定是反覆斟酌的。因此,這樣一個排名肯定是能說服自己的。如果我們輕輕鬆鬆就能從他們的事蹟來評判他們的排名,那太低估施耐庵的寫作水平。

天罡,地煞有好多相似,什麼樣的相似?天罡有會水的,地煞有沒有?有。天罡有軍師,地煞有沒有?有。天罡有法師,地煞有沒有?有。看出問題來了嗎?這就是平衡。除了有一些特殊的文職,真正的後勤,排除掉那些湊數的以外。發現天罡有的,地煞都應該有。為了平衡,作者賦予許多人相似或者一樣的本領。

先看孫立。孫立是什麼職務?提轄。我們看看有沒有和孫立一樣幹提轄的?還真有,魯智深,楊志。那麼提轄這個官職有三個人,那麼就要平衡。天罡有提轄,地煞也要有提轄。那麼這三個人誰是天罡的提轄,誰是地煞的提轄呢?作者著重描寫魯智深,楊志。魯智深是北宋棟樑小種經略相公的門人。楊志是梁中書要抬舉的,見過高俅,還是楊家將後代,背景嚇人。那麼這樣的兩個人,沒有理由在地煞。而我們看孫立。登州提轄,登州是個小州,比不上前兩位,在背景地位這些方面孫立就差一截。而孫立在水滸名氣知名度是沒有魯智深和楊志大的。那麼各方面都比不過其他兩位提轄的孫立,正好可以彌補地煞提轄職務的空缺。

再看二解。二解是幹什麼工作的?獵戶。而獵戶在古代是很常見的職務,作為一個團隊怎麼可能缺少獵戶這個職務。既然說他常見,那麼梁山還有沒有其他獵戶?有,孔明,孔亮。那麼既然獵戶常見,那天罡地煞都要有。那這四個人又都是兩對兄弟,那麼哪兩對是天罡獵戶,那兩對是地煞獵戶?我們看全書的表現,二解完勝二孔,而且二解還獵虎,他們還有一身驚人的武藝。而孔明孔亮也是獵戶沒什麼表現,估計只能獵小雞小兔吧。而且他們的武功是宋江指點的。宋江武功如何?大家都懂。武功方面,二孔也不如二解。而最重要的在《宋江三十六人贊》裡,二解可是赫然在列的。而二孔是作者原創的,而歷史上宋江起義各個版本一共四十人。除了晁蓋,孫立,杜遷一丈青李橫以外都在天罡。那麼論歷史地位二孔也不如二解。所以這樣一比較,二解進天罡當天罡的獵戶還是說得通的,總比二孔進天罡當天罡的獵戶爭議小。

再看二解在全書中的玩命表現,敢於搏命,不亞於拼命三郎石秀,這個“拼命”二字。這兩個名額可以說是拿命掙回來的。,給他倆兩個名額也說得過去。

而孫立是作者安排進地煞挑大樑的,你覺得要兩個獵戶進地煞挑起地煞武功大梁,那地煞那些武將出身的人老臉往哪擱。會引起不滿,就無法達到團隊和睦。與其這樣,只能舍孫立留二解了。而孫立進地煞沒什麼不好,地勇星當地煞的關勝,使長槍當地煞的林沖,地煞總是打頭陣,當地煞的秦明,使鞭當地煞的呼延灼,箭術了得,當地煞的花榮。孫立在地煞一人當天罡五個人使,已經是夠不錯的了。


泠朔


且說:梁山來了登州邦,宋江大勝祝家莊,沾親帶故一窩毒,解珍解寶入天罡。一卷水滸怎評說,二解排名引考量,俗人一哥不掩卷,一一說來論短長。

一,孫立興兵救二解,宋江大勝祝家莊

宋公明三打祝家莊,裡應外合仰賴登州幫,殺了祝朝奉及三個兒子,逼走孫立的師弟欒廷玉,這登州二解本是獵戶,被毛太公及其子搶功誣告入獄,被孫立等人救出,這二解的老孃是二孫的姑娘,顧大嫂老孃又是二解的姑娘,孫新又娶了顧大嫂(為啥不是孫二嫂?),孫立是樂和的姐夫,孫新的至好鄒淵鄒潤是叔侄,且這八人中二鄒為出林龍獨角龍,顧大嫂為母老虎(大蟲),二解為兩頭蛇雙尾蠍,樂和是鐵叫子(蟬),二孫是病尉遲小尉遲,嘿,一窩毒貨。就這一非元老非嫡系非強勢的團體梁山排名還靠前哩,尤其是二解,一說是棄了孫立投入宋三哥懷抱,一說是天王額上毒箭換來。俗人一哥不這麼認為。

二,解珍解寶立大功,論功行賞當正名

且看這二解,裡應外合大勝祝家莊手刃祝朝奉是一功,守山前一關二關足見晁宋吳之信任是一功,華州斬賀太守是一功,大名府內應是一功,三敗高俅俘聞煥章是一功,此後徵遼探路斬帥旗是一功,徵田虎登蓋州折守將褚享是一功,徵王慶救楊志是一功,徵方臘殺陳觀父子擒張儉張韜是一功,烏龍嶺戰死又是最後一功,如此英烈兄弟,哪來說短道長,而二解的老表孫立其後的表現就有些差強人意了。

三,二解危難自請嬰,立山為碑傳美名

宋江徵方臘久攻烏龍嶺不下,二解主動請纓,攀後山絕壁而上突襲,因樹枝掛獵叉發響被發現慘烈犧牲,至死未見後退後悔,這樣的人,看官你是梁山CE0又如何。

真是:射殺猛虎親兄弟,穿山越林百獸驚,汗顏梁山虛名漢,絕壁永記英雄名。





一哥於一


同樣是登州派系,許多人都為孫立、孫新(顧大嫂)鳴不平,很明顯登州派實力的巔峰是孫立,但是孫立的排名缺不如二解,我想大家都會有這個疑問吧,好,今天車邏輯就說點自己的看法。

可能是因為上歲數了,也可能是因為書讀的少了,確實書沒讀過幾本卻總喜歡猜作者的心…就拿解珍、解寶的出場來說,兩人因打獵受到毛太公的陷害入獄,之後引發了樂和求援,孫新夫婦求助孫立,孫立再劫牢的事件,之後歸順梁山,又是孫立主動建議去做臥底,其他人只是在孫立的指揮下應和行事。看到這裡大家更不服了,孫立活脫脫就是一個帶頭大哥的形象,怎麼還是被壓制了,別急,繼續看。

從表面上來看,攻下祝家莊孫立算頭功,但這個行為施公也認為是“義之大忌”,就是出賣朋友,在整部充斥著稱兄道弟及兄弟大於天的小說裡,孫立的行為可以說是人所不齒的,即便你功夫再高,威望再重,這種不夠江湖義氣的行為也註定排名上不去。當然,孫立最終排在地煞的前列,也算是一點補償。

登州派系上山之後,就意味著梁山要出現一次很大的變故了,先從人名來看,孫立、孫新兩兄弟的名字合起來既是“立新”,也正意味著梁山上馬上要有新的寨主了,果然,不久的曾頭市事件晁蓋中箭。而解珍的“珍”字拆開即使“王、人、三”,也暗含梁山上的第三位頭領要出現了;而解寶亦是“卸寶”,寶蓋代表的是晁蓋,將這蓋子卸去下面的權力和金錢才能出來,因此這四人或多或少都有暗示了晁蓋的橫死。但反過來將,射殺晁蓋的兇手究竟是誰呢?或許從這四人的名字和星相中我們可以找到線索,今天暫且不分析。

有人說,不能小瞧這兩位兄弟啊,人家畢竟是梁山上稀有的野戰特種兵啊,好,那我問你,梁山上打過幾次野戰?他倆在野地裡有什麼出彩表現麼?確實,兩人在“飛簷走壁”以及探路,但論重要性地煞裡有不少人都能比過他倆,單論實力好像並不能為他倆正名,那到底是為什麼呢?

歷史上,宋江有過一次36人小型起義,雖然沒有書中那樣的轟轟烈烈,但他們的結局也夠悽悽慘慘,在南宋南龔聖與所作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二解的名字赫然在列,這36人也與天罡三十六將有90%的相似,而宋江三十六人中孫立的名字赫然在列,當然不同版本記載的宋江三十六人都多多少少有所差別。因此我們推斷,施耐庵取材可能正是參考了龔聖與的大作,繼而再創造出一批地煞將(地煞中許多是有歷史原型的,不少都是張士誠的將領),再為他們創造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所以二解可能就這麼入選了,稍顯“猥瑣”且還有其他特殊用意的孫立就去地煞裡了~


實在不行換裴宣和安道全頂替他倆吧~

要還是不行你們給我個解釋為啥他倆進天罡…


邏輯文史游


任何一個集團的排名,都是根據資歷、能力、功勞、山頭綜合評定的。


資歷好說,你參加這個集團越早,排名越高;能力也好說,你本事越大,把你往前排人越服氣;功勞更好說,你立功越大,你的地位自然越高。

但有的人忽視山頭的作用。其實,鬥爭往往是一個團體跟另一個團體的鬥,而不是你單槍匹馬地跟別人幹。你這個團體越強,你排名就可以排名靠前,反之則要靠後。比如關勝,梁山有上萬降兵,他是降將系的老大,所以就算他上山晚,也沒啥大功勞,他就可以排名第五。同時為了平衡各派系,各層次的領導每個山頭都要安排一個。

梁山別的排名都很合理,但在登州系這裡 卻很詭異。

梁山上強大點的山頭有:宋江嫡系、晁蓋系、降將系、江州系、二龍山系、登州系。其餘的派系裡有排前幾的,比如宋江第一,林沖第六;有排十幾二十幾的,比如魯智深十三,穆弘二十四。唯獨登州系的兩人排在天罡第三十四、三十五,僅高於盧俊義的家僕,墊在最末尾。

是登州系不夠強嗎?像飲馬川系、黃門山系那樣實力弱的,都排在地煞,也沒什麼不對。但登州系顯然不是,孫立的武藝大家都說爛了,進入天罡綽綽有餘,孫新、鄒潤也不弱。



是性格軟弱嗎?畢竟,現實中你性子軟了,領導就好犧牲你的利益,去討好別人。但你要說登州系是軟蛋,那可真找對人了。顧大嫂一言不合操刀就砍,各個都是狠人,隨便殺人全家,眼都不眨一下。

是功勞小嗎?更不是了,宋江三打祝家莊,兩次都沒打下來,無奈地幾乎都想撤兵了,幸好有登州系的人來作臥底。打下祝家莊,梁山得到了夠幾年用的金銀、糧米、牛馬。

並且怎麼看,孫立無論是武藝還是地位,都遠超過獵戶出身的解珍解寶。他倆卻排在天罡,孫立排在地煞。



這麼多不合理,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原因:

梁山好漢雖然無惡不作,殺人放火,把人麻翻做包子餡,擄人做醒酒湯,這都不是事。但有兩條紅線不能碰:

一是,不能強姦婦女,忠心耿耿的李逵為宋江做的惡事多去了,但聽說宋江強搶民女就要砍了他。最好不要近女色,梁山好漢以不近女色為榮。

二是,不能出賣兄弟。你可以把兄弟誆上梁山,但絕不能傷害他。

孫立利用師兄弟欒廷玉的信任去當臥底,不說破城後把他也弄上梁山,卻殺了他。在這講究”義氣為重”的梁山是難以原諒的。顧大嫂見破莊了,〖把應有婦人,一刀一個都殺了〗。好心讓她跟家眷住了這麼多天,居然一點感情沒有,在這殺人放火慣了的梁山好漢裡,也會覺得心寒,畢竟他們殺的都是仇人、陌生人。

這就是餓狼一樣的登州系,誰作領導誰都不敢信任的。並且孫立、孫新居然都有老婆,這也太不“好漢”了吧?

所以,在大家的一致不滿下,宋江刻意打壓了登州系的地位。

並且,還提拔他們內部的新人,讓他們將帥不和:有什麼事了,解珍解寶肯定覺得我們是天罡,你們只是小地煞,所以要聽我倆的;孫立得覺得,我才老大,你們就憑宋江的提拔,就敢壓我頭上了?!會產生不少矛盾。

並且,他原來地位就高,你再給他個高位,他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他原來地位很低,你破格提拔了他,他才會對你充滿感激。

所以,後來打方臘時,解珍解寶說〖便粉身碎骨,報答恩兄,也不為多〗,最後求仁得仁,為宋江而死。


待我施為地煞變


刀叔觀點:解氏兄弟位列天罡不是能力問題,而是特長問題。今天的內容,希望能對幫助孩子選專業的家長們,有所啟發。

如果問《水滸傳》全書的高潮部分在哪裡?相比是十個人裡有九個人認為是石碣碑排座次。關於水滸排座次的問題,從史實論、政治論、陰謀論等,都能討論一番,在本平臺內曾多次做過闡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回看。

能力強、有關係的靠前,能力弱、沒關係的靠後,這是基本規則,讓人大跌眼鏡的卻是36員正將中出現瞭解珍和解寶這對兒兄弟的名字。這對兒兄弟馬上功夫基本沒有,步下功夫又排不進前五。論關係,所屬登州系的解氏兄弟,登州系的老大孫立孫提轄都在地煞之列,這對兄弟何以成為天罡正將?今天我來好好給您說說。

其實所謂的武藝功夫和人脈關係,對於解珍解寶的排位來講,其實可以一併回答。解氏兄弟可以進入天罡星之列,並不是實力問題,而是特長問題。

這就好比我們高中畢業選專業,如果我們選擇了一些熱門專業,比如經濟管理呀,工商管理呀,市場營銷呀......放心,會輕輕鬆鬆地擠死你(學霸除外),熱門專業競爭大,擇優錄取。如果是冷門專業,對於學校來講湊數都是個問題,進來一個自然算一個。

回到“水滸”之中,梁山人才濟濟的就是馬軍和步軍,馬軍將領都是朝廷軍官,步軍將領大多是江湖老大。至今有很多讀者為孫立鳴不平,認為他排位至少和劉唐同級別,二十到二十五名。不過我們看看排在孫立左右的那幾位,黃信、宣贊、郝思文、韓滔、彭玘……哪一個上山前不比孫立官大?宋江自然有打壓登州派之嫌,但孫立位於地煞前列,也是可以接受的。

反過來,我們再看看選擇了冷門專業的解珍和解寶。這對兄弟扛起了梁山野戰軍的大旗,具有高度的唯一性。

在書中,宋江征討河北田虎時有這麼一段:

宋江同吳用帶領解珍、解寶馳至城南,吳用道:“我前日見那邊城垣稍低。”便令秦明等把飛樓逼近城垣。吳用對解珍、解寶道:“賊人喪膽,軍士已罷,兄弟努力上城!”解珍帶朴刀上飛樓,攀女牆,一躍而上,隨後解寶也奮躍上去。兩個發聲喊,搶下女牆,揮刀亂砍。

城上軍士,本是困頓驚恐,又見解珍、解寶十分兇猛,都亂竄滾下城去。褚亨見二人上城,挺槍來鬥了十數合,被解寶一朴刀搠翻,解珍趕上,剁下頭來。此時宋兵從飛樓攀援上城,已有百十餘人。解珍、解寶當先,一齊搶殺下城,大叫道:“上前的剁做肉泥!”眾人殺死石敬、秦升,砍翻把門軍士,奪了城門,放下吊橋,徐寧等眾將領兵擁入。

整部書中描寫各地起義軍、朝廷及其他戰鬥中,僅有這一次“先登城再攻城”的案例!上文中的褚亨是河北田虎樞密使鈕文忠麾下四威將之一,正將之列,石敬和秦升是他的偏將,三人均死於解珍解寶之手。而那位樞密使鈕文忠,被魯智深一回合直接KO。

除此之外,“打虎”還是一條線索。

“水滸”全書中,共有三場打虎的橋段。在古代,虎是最兇猛的猛獸,打虎是義舉。解珍解寶的打虎事蹟,雖然不如武松打虎精彩,也不如李逵殺虎痛快,但保一方百姓平安為民除害,著實值得頌揚!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水滸故事雖然是虛構,但其中的道理值得我們思索。如果您有什麼問題,歡迎您隨時溝通諮詢!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創精品,三年每日原創,全網總曝光15億次的優質自媒體矩陣。工作室將在下週進行內容改版,希望您能持續支持我們,也希望您能多提寶貴建議)


王銘葦


雖說水滸108將之中也不乏浪得虛名、濫竽充數之輩。但36天罡將的整體成色還是比較高的,多少還是有些真能耐的。但這36天罡將中也有兩人最為人詬病,這便是兩頭蛇解珍與雙尾蠍解寶兄弟倆。這兄弟倆的武藝較為平常,也沒啥財勢,卻為何也能位列天罡36將呢?

解珍與解寶能位列天罡36將,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南宋·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水滸傳》的藍本之一)就有解珍解寶。當然,這其中也有病尉遲孫立與鐵天王(舊版本綽號)晁蓋,而少了入雲龍公孫勝與豹子頭林沖。

而《水滸傳》的另一藍本《大宋宣和遺事》上的“宋江36人聚義”名單上卻是有公孫勝與林沖的,而無解珍解寶兄弟。通過比較,《大宋宣和遺事》上的“宋江36人聚義名單”更為混亂。而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與《水滸傳》中的天罡36將更為接近。但無論是《大宋宣和遺事》還是《宋江三十六人贊》,這36人的形象都是極為模糊的,並無太多的事蹟。

那施耐庵創作水滸36天罡將為何要加入公孫勝與林沖呢?那是因為公孫勝是“道教”的代表,道教是我國過去社會中的一支極為重要力量,是我國的三大主流思想體系之一。而36天罡、72地煞這些都是源於道教的說法,所以要加入“道士”的形象。加入林沖,那是因為馬軍五虎將中的關勝是完全按照關羽的形象來刻畫的,既然有關羽,那又怎麼能少得了張飛(書中的林沖是按照張飛的形象來刻畫的)呢?

那為何要剝離晁蓋與孫立,而不將存在感較低的解珍與解寶剝離36天罡將呢?剝離晁蓋是為了提高晁蓋的地位,在早期的摹本中,晁蓋的地位很低,只是宋江麾下的一位普通的頭領。既然《水滸傳》要把晁蓋提升為梁山泊的第二代領袖,當然就要剝離晁蓋了。

那為何又要貶損病尉遲孫立呢?論武藝,解珍與解寶不能跟孫立相比。而論身份與地位,孫立是登州的兵馬提轄,且對解珍解寶有救命之恩,是登州系的“頭”,解珍解寶不過是獵戶更不能與孫立比。宋江之所以要打壓孫立而提升解珍解寶,一則:像孫立的這種武藝高超的好漢對梁山來說,也並不是稀缺的人才。而解珍解寶這種擅長山地叢林地形的人才更顯得珍貴。二則:登州派系一共有八位好漢,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有必要對其分化與瓦解。

施耐庵也正是通過“病尉遲孫立”與“解珍解寶”對照的這一典型,來寫宋江對梁山好漢們的“馭下之術”的。


有知社


首先,二人功夫不錯,雖然跟五虎大將沒法比,在梁山泊裡也還是拿得出手的。書中這樣介紹兩兄弟:且說登州山下有一家獵戶,兄弟兩個,哥哥喚做解珍,兄弟喚做解寶。弟兄兩個,都使渾鐵點鋼叉,有一身驚人的武藝。當州里的獵戶們,都讓他第一。而且,二人在攻打祝家莊的時候立下過戰功。攻打祝家莊是宋公明上梁山以來,指揮的第一次規模比較大的戰役。宋公明一連打了兩次祝家莊,都未能取勝,不僅如此,還陷了幾個兄弟。他本來是要借這個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好得到眾好漢們的認可,從而進一步架空晁蓋。可是出師不利,耗了許多錢糧,折了很多弟兄,還是一點希望也看不到。因此一籌莫展,悶悶不樂。正在這時候,解珍解寶二人出現,幫著他打下了祝家莊。因此,宋公明對二人會有些感激之情的。

其次,解珍解寶二人的為人和做事的準則跟宋公明差不多,可以說是一種精神上的契合。也可以說,二人的手段深得宋公明的賞識。簡單舉一個例子,宋江在潯陽樓題了反詩,被下在死牢,問成死罪。晁蓋帶領梁山好漢劫了法場,救了他的性命。他重獲自由之後,便主張去打無為軍,抓黃文炳報仇。當時晁蓋出於對眾兄弟的安全考慮,是不同意的。但是宋江堅持要去殺黃文炳,最後真的去了,抓了黃文炳,讓李逵烤了肉串。解珍解寶被毛太公陷害,被官府抓在大牢裡。幸虧他的表姐母大蟲顧大嫂領人前來搭救,二人重獲自由之後,便主張去殺了毛太公報仇,最後眾好漢殺進毛太公莊,把毛太公一門老小盡皆殺了,一個不留。這種有仇必報,而且變本加厲,甚至殘忍到毫無人性的手段和性格跟宋江是很相像的。因此,二人跟宋公明很相投和,所以能得宋江賞識。

最後,宋公明標榜自己領導的梁山起義是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殺富濟貧的農民起義。因此,要在梁山的主要領導力量裡面把農民階級的比例加大,這樣看起來,才是名副其實的農民起義,才能得民心。而解珍解寶在梁山裡面可以算是徹頭徹尾的、實實在在的農民階級的代表。


閒砍名著


原因說難很難,說簡單也很簡單。

宋江容不下樑山有獨立派系,梁山有七大派系:嫡系宋江派、三山派、降將派、盧俊義派、元老派、手藝派、登州派。

宋江派人多勢眾且為嫡系。

三山派人多戰鬥力強但很多人和宋江為舊相識可以拉攏。

降將派武力強大但一盤散沙。

盧俊義派人少而且盧俊義沒有野心臉皮又薄,玩的就是他們。

元老派要麼效忠領袖要麼邊緣化。

手藝派就是戰五渣。

登州派人數不少,武力較強,和宋江沒有交情,必須分化。

孫立孫新顧大嫂你們不是厲害麼?就是不給你們重要位置,要麼聽話要麼滾。

別說呼保義打壓登州派,呼保義什麼時候都是公平公正公開,咱看解珍解寶就挺不錯麼!出身無產階級,對地主老財苦大仇深,武力值也不錯,最最重要的是頭腦簡單,啊呸,是思想純樸,這樣的同志必須提拔,就像李逵同志,對領袖永遠忠誠嗎😊。

最討厭那些愛玩心眼的了,又從來不和咱呼保義喝酒逛窯子,就比如那個自稱神機軍師朱武的,必須地字輩!沒錯!登州派就是玩心眼當間諜的,誰不怕無間道啊!領袖不喜歡這些蠅營狗苟的,孫新顧大嫂你們兩個排一百名開外去吧。孫立好賴也是登州兵馬提轄出身,排名39,地勇星,這算領袖對你特別照顧的了。


二欣哥


108將藍本源於宣和遺事,宋江起義軍隊伍由兩支力量合流而來,共37人。但鐵天王晁蓋陣亡,剩下36人即36天罡原型。最悲催的是孫立,因為施老爺子捏造出來入雲龍公孫勝,導致孫立沒有進天罡。。。。


莫二大王


孫立沒進常委,打獵2人組倒進了。呵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