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本是個很閒的個人運動,為什麼現在很多地方禁止釣魚了呢?

說兩句兒


我也算是一個有十年釣齡的老釣友了,為什麼有些地方都開始禁止釣魚了,我想除了現在很多庫區都私人承包了以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在於我們這些釣魚人自身,第一,釣魚人往往會帶些吃的喝的東西去釣魚而很多的釣友都不會很自覺的去將這些吃剩的東西或者包裝袋之類的隨手帶走這樣就造成了很多的生活垃圾,第二,釣魚不打窩,釣的也不多的說法讓許多釣魚人動不動就打上個幾十上百斤的窩料這就給水源帶來了一定的汙染,加上餌料袋之類的東西又是一種垃圾製造,第三很多庫區都是水源地,釣魚人的不自律往庫區裡隨處大小便這又再次造成了汙染。試問一下廣大的釣友,如果所有去釣魚的人都是這麼做的話,換成你是庫區管理者或者說你是庫區承包者你會肯讓人釣魚嗎?


大鋒830


釣魚在最近幾年變得越來越火,很多年輕人加入到釣魚人的隊伍中來,除了跟現在生活節奏快,休閒娛樂方式單調乏味,很多人缺少興趣愛好有關,還和現在戶外短視頻、直播釣魚內容的引導有關,通過釣魚直播粉絲數就可以知道,釣魚的受眾還是很大的。

釣魚帶來了哪些不好的影響,以至於很多地方要禁魚?

1、釣魚人隨意踐踏、破壞農作物。

很多野釣的釣點周圍都是農田,尤其是在平原地帶,釣魚人進出釣點經過農田時有意無意踩到農作物是經常發生的事情,要知道這對農民來說是很痛心的,畢竟辛辛苦苦種的莊稼就這樣被踐踏。所以很多水域周圍會豎起禁止垂釣的牌子,甚至會有人為干涉。

2、過度開發,大小通吃,破壞生態平衡。

在一些湖庫裡面,魚的數量雖然多,但是也經不起釣魚人一年四季的折騰,我們這邊湖裡面的鰱鱅是不讓釣的,據說這類與可以淨化水質,但是偏偏有人不按規定來,不管魚種、大小,統統不放過,為了維護生態平衡,相關部門只能一刀切,禁漁以絕後患。

3、水邊垃圾堆積,濫用小藥,汙染水體環境。

只要有釣魚人的地方就會垃圾存在,飯盒、餌料包裝袋、礦泉水瓶等,本來和諧的自然環境變得亂七八糟,這些包裝和塑料製品很難被降解,對水土資源產生破壞。還有一些釣魚人大量使用藥酒、小藥等,日積月累,對水資源造成汙染,藻類等水草瘋長,魚類死亡,惡性循環。

寫在最後

首先配合漁業部門管理是必須的,禁漁肯定有禁漁的道理,不管是為了魚的繁殖還是生態平衡。其次,在野釣時注意腳下,不只是防蛇蟲,更重要的是注意周圍農作物,不要讓農民辛苦的汗水被踐踏和破壞。最後,釣魚人帶去的垃圾要隨時帶走,不要不以為然,你留下的可能只是一點,但是每個人留下一點,時間積累下來,水面就成垃圾堆了,小小的一個舉動,便可以改變對釣魚人形象,何樂而不為呢?


工作之漁


第一,有大部分釣魚人素質太差,亂扔垃圾,第二,也是這部分人釣魚違反規定,在大部分地區明確不允許釣花白鰱魚🐟的地方還是在偷釣,第三,一個人用十幾根或者二十多根魚竿暫居一大片地方,並且不管魚🐟的大小全部都帶走,第四,為了釣魚不顧及水庫周邊農民的莊稼地,在土地裡隨意走動,


清風黑雲


釣魚就來湖南風灘水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44c900002648726278a0\

湘西土匪38


能釣魚的水庫湖泊都成了私人發財的地方了。


尚錦聊車


以前只聽說有路霸,現在又多了一霸,那就是水霸(就是霸佔野生池塘的人)


私奔到月球31382642


哇,好休閒啊,一人帶幾根魚竿去釣,這叫休閒?釣了小魚又不放,比打漁的還噁心




麥克


鴨河水庫是南陽地區最大的水庫,為了錢承包給個人,用迷魂網陣連二兩的于都不放過,這是釣魚的破壞的生態平衡嗎?


路亞78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40a0000b73cf17b7ac8\

大亮的生活日記


釣魚是體育休閒活動,參加的人越來越多,什麼行業的,及退休人員都有,對於魚具產業發展,各種附帶產業有一定作用,相反也對環境造成了破壞作用,江,河,湖,水庫,的水資源,主要是人為的破壞,這些自然水域,管理難度很大,我認為在自然水域,要禁止錘釣,自然水源,很多地方,受到來自工業的,生活的,人為的,汙染是非常嚴重,現在能直飲水有嗎?各個家庭喝的基本上都是桶裝水,不是嗎?國家現在到是比較重視,對環境水資源的保護工作,做了很多的工作,總有漏洞,要投入很多財力,物力,人力,政府與地方同抓共管,有一定難度?又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