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是不是要有關係有後臺才能在職場上混的好?

娛樂搗蛋鬼


職場老兵春哥來回答這個問題。

職場上要想混的好,有一定的後臺關係自然很好。但是後臺關係並不是決定職場混的好壞的關鍵因素。也就是說,有一定的後臺關係你可能會在職場上風生水起,但是要想在職場上混的好,除了有一定的關係以外,你還要具備以下兩個方面的能力。

1.社交能力。簡單來說就是人際關係處理能力,這是職場人最最關鍵的一點。職場是一個異常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網,工作中需要正確處理與上級,下級,平級之間的關係,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如果沒有一定的社會交際能力,今天得罪了這個,明天得罪了那個,即使因為有一定的後臺關係,一時不會吃虧,但是終究不會有好的結局。

2.一定的工作能力。這個是在職場上混好的第二個重要能力。當一個人有超強的社交能力傍身,再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加持,即使沒有一定的後臺,相信在職場也會混的不錯。畢竟職場是一個最終以業界說話的舞臺,你的關係你可以用一時,不能用一世。如果不能通過工作能力的提升,在職場上站住腳,最終也會被淘汰。

如果有人認為有關係有後臺,職場就穩了的話,最終一定會等來不好的結果。不管你的後臺多麼強硬。


職場老兵JY


我拿親身經歷告訴你,沒有中高層的關係,真的舉步維艱,這麼說,這些年因為高層變動,弄得我不停的換工作,高層一走人,從上到下換一批,後來每當新工作面試的時候,面試官總拿這個說事:為什麼你跳槽這麼頻繁?你說怎麼回答?說實話吧,對方不一定信,還說你不踏實。可是幾年一個企業換來換去又是真實發生的,最可氣的是高層變動真的不是我們這些中低層能影響到的,職場中沒後臺就是這麼鬱悶。


小丸子1125


這句話千真萬確,社會風氣就形成了這種現象。在金錢與權利相爭的社會,這種現象是必然的。


破碎的心231323721


原來某網公司,想被提拔有句話,會說臨沂話,認識某某亞。某某也說,我不認識你,不瞭解你的能力,怎麼敢放心的使用你!這話也有一定的道理,由於沒有公正,科學,量化的幹部考核體系,領導選人用人只能從自己認識的圈子裡選,或者有人給他推薦,而被推薦人又是推薦人認識的圈子裡的。所以你有天大本事,領導不認識你也白搭!好不容易認識你了,一年見一面也不成。見了多次面不順領導心也不成。你能不能被提拔的標準就是,領導除了在工作上常找你,私事上也喊你,比如領導私人朋友聚會,喊你伺候酒局結帳,相信喝多了你能照顧他回家,你離高升不遠了。


窮鬼的立方


任何時候有關係確實比沒有好,這在各行業都會有存在的情況,但也不能說明一切。很多時候只是我們沒有準備好,一次次的錯過了機會而已。


關係能讓我們如虎添翼,對事處人的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關係讓我們少走彎路,不用為求職奔波,能輕易拿到好崗位。
  2. 關係讓我們的子女,能夠享受優質師資的教育。
  3. 關係讓我們能接上萬人搶破頭的訂單,更快讓事業走上軌道。

我一位好友剛經歷了這樣的一件事,她在公司剛服務了5年,部門從無到有由她一人開拓打磨。有一天,終於迎來了好消息,部門要設立一個主管。她還沒來得及興奮,突然有天來了一位主管,她也一下子沉默了。讓她心涼的是,這5年自己的付出,明顯老闆沒有認同。她完全沒有爭取的機會,就被一位關係戶打敗了。而後來快到年尾,她也耐不住,急忙辭職離開了。

從這件事來看,關係戶確實亳不費力就取得好崗位,還有可觀的收入,這不用考核,不需要工齡,甚至不需要經驗。

然而,我再給這朋友分析了一下,公司在需要發展擴大的時候,卻為什麼沒有考慮敬業了5年的他呢?


關係不是我們逃避努力的藉口,一切機會所以擦肩而過,不要忽略反問自己,是否付出了足夠的努力,而你的努力是否足夠支撐你擁有這個機會呢。

  1. 很多人總感概自己在公司付出了多少,老闆上司卻總不滿意,總是百般挑剔。收個獎金也沒同等職位的他她要高,平時工作時間比別人長,到底就是沒有客觀分析自己的問題所在。如果說在這個位置上,你又足夠的能力去駕馭的,其實也有爭取的機會。當然要出頭,也要有那該有的霸氣和野心,為什麼必須是被動的等,不是也可以拿著計劃書去爭取嗎。只是不知道,計劃書你已經準備好了嗎。
  2. 新人的加入,卻比自己更受領導垂青,很多人總會覺得,自己好歹有好幾年的工齡和經驗,怎麼就比下去了。其實這個問題不在於工作的工齡,經驗是很重要,但現在這個社會最最重要的是創新,企業往往都需要有新的血液,也許可以讓整個項目重新。我們出來工作也好,創業也好,都要學會有一個事業的心態去面對事情。總是抱著打工的心態,總是計較著付出,而沒有發現自己是否在這個項目作出了最正確的決定,是否能夠最漂亮的打敗對手的野心,那麼,只能說明,我們還沒有到達那個層次。

在還沒有準備好之前,我們要不斷的充電,無時無刻增值學習。只要做好了準備機會自然而來。

  1. 無論我們現在身在哪個職位,首先必須把自己的優勢運用得滾瓜爛熟,這個是必要的前提。
  2. 本職以外的技能,永遠都需要,企業都是發展中,要求只會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未知項目會來到。在機會面前,我們恰恰有亮眼的演繹,這時候往往跟關係無關,因為我們的出色都被發現了。
  3. 從自身的興趣和特長出發,
    分析自己的優勢,列出最適合增加的輔助技能。然後做計劃,慢慢去積累,堅持去做,還怕沒有好的選擇機會嗎。

職場是個大學問,我們也許要用大半生去學習體會,混得如何還是靠自己的努力拼搏!


奇葩的貝卡


有關係有後臺肯定混的好

沒有的話就靠自己,第一強化做人能力,有點良心就強化業務能力

也能混的不錯。

做了不少公司,一般的民營企業都差不多,上面的位置不是給你留的,是給關係戶留的,做得好不好跟工資沒有太大關係,所謂的上升空間不過是畫的餅。

為什麼老員工是老油子?為什麼有能力的人都被排擠走?都是因為這個原因產生的現象。

當然,也會有個例和有智慧的老闆。


離焱


中國社會歷代都這樣,現在更是如此。朝裡有人好做官嘛;升官發財更是正常人的追求。


專業修井隊1367755993


正是如此,


學海無涯178561164


這是五千年中國人際關係史。朝裡有人好做官這句老話已總結的很透徹很精闢了。


用戶4592792451


這句好說的沒毛病!!社會現象很普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