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跑腿”代買代送隔離群眾生活無憂

“他們經常會把糧油蔬菜、生活用品送到家門口,就連家裡的垃圾每天都會有專人幫忙清走,這樣的暖心服務實在讓我感動。”2月3日,家住柏後新區的居民桑先生通過電話告訴記者,社區工作人員每天的微信、電話交流,以及貼心的服務,讓他們一家逐漸適應了居家隔離生活。

1月24日從湖北石首探親回到長治,看到張貼在小區門口的告知書後,桑先生就立即前往社區進行了登記,並自覺接受居家隔離。據瞭解,疫情防控期間,太東街道全員奮戰在防控一線,對轄區內從湖北(來)返鄉人員第一時間進行登記,並通過“黨支部+物業+志願者”的幫扶模式,利用網絡平臺,在他們居家隔離期間,提供“不照面”的關愛服務,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隔離期。

“在依法依規採取隔離觀察措施的同時,我們密切關注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狀況,每天都會通過電話、微信與他們聯繫,把他們需要的生活物資列出清單,專人採購後送上門。”太東街道副主任梁曉靈告訴記者,街道和社區通過每天的暖心慰問、志願服務等方式,及時瞭解居家隔離人員的身體狀況,幫其解決食品採購、醫療諮詢以及垃圾清運等生活中的困難。在與居家隔離人員交流過程中,還會根據他們的情緒變化,及時幫助他們排解壓力,緩解他們的擔憂和疑慮。

街道和社區細緻入微的關心關愛,讓居家隔離人員寬心又暖心。“社區工作人員為我們跑腿,十分辛苦,我們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我們一定積極配合做好居家隔離。”桑先生激動地說。

據梁曉靈介紹,疫情防控期間,太東街道發動各小區居民骨幹、黨員志願者、網格長等力量,通過走訪摸排掌握人員流動信息,建立了從湖北(來)返長人員信息庫,針對重點對象,安排專門的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進行一對一服務,讓這些採取居家隔離的居民感受到社區的溫暖,切實築牢疫情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防火牆”。(來源:上黨晚報 程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