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流浪,那流浪不是為了流浪,而是為了歸回


如果流浪,那流浪不是為了流浪,而是為了歸回

世界存在,便是為了眾生流浪。

關於流浪,周立波曾說過這樣的話:

時間是用來流浪的,身軀是用來相愛的,生命是用來遺忘的,而靈魂,是用來歌唱的。

曾經,許多人一聽到流浪的字眼,就會瞬間炸燃,全身細胞都蠢蠢欲動,彷彿它們每一個都會隨時絕塵而去,帶著主人踏上一段美妙的旅程。

這情景,像極了《流浪地球》,如果有不同,無非流浪時所帶的行囊不同而已——前者是帶著整個地球,而後者一身輕裝,瀟灑到不帶走一片雲彩,頂多加上一個或大或小的行囊。

流浪,真的是浪漫到骨子裡嗎?

也許是。

不過,北宋詞人晏幾道藉著《鷓鴣天》所要講述的,雖然也是流浪,卻不是鼓動人流浪,甚至不是讓人對流浪生出幾許豔羨,而是對流浪後歸回的輕語低喃。

十里樓臺倚翠微。

百花深處杜鵑啼。

殷勤自與行人語,

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

聲聲只道不如歸。

天涯豈是無歸意,

爭奈歸期未可期。

一、流鶯和杜鵑,雖然同樣是鳥兒,但它們顯然有區別

十里樓臺,青山疊翠,舉目望去,人如在畫卷之中。

異鄉的風景,自有其美麗之處,是遙遠的家鄉所不能比擬的,正是這一卷風景,曾經讓流浪在外的人兒心曠神怡樂不思蜀。

更不用說還有那漫山遍野的花開,一簇簇一朵朵,正開得嬌豔。

那都是什麼樣的花兒呀,縱然寒冬中它們隱匿了身影,但當春風拂過,它們就會次第現身,一樹樹一棵棵曼妙起舞,讓人沉醉,讓人讚歎。

青山溢翠,花海流彩。

這樣的時節,這樣的景色,怎麼能少了鳥兒的相得益彰?

聽,婉轉的鳴聲傳來,忽近忽遠,忽高忽低,那是葉間枝上的黃鶯,天生的歌唱家,再美的花開,若沒有它們的讚賞,也會黯然失色。

然而,再聽之時,耳畔悠悠傳來的,那是什麼鳥兒在叫,怎麼叫聲竟如此悲切急促?

哦,原來是杜鵑。

這傳聞中蜀帝杜宇魂魄所化的精靈,晝夜不停鳴叫,聲似呼喚,又是催促,總是讓人不忍聽之。

只是,杜鵑如此啼叫,肯定不是現在才有,為什麼從前的日子,竟然全無印象?

細細聽來,杜鵑的啼聲中,似乎飽含語重心長的規勸,它是在勸告流浪在外的遊子,不要像那飛來飛去的流鶯,隨隨便便地任意選擇停駐的枝頭,而應該心有所屬,懂得早日歸去。

沒錯,杜鵑和流鶯,雖然同樣是鳥兒,但它們顯然是有區別的:

一個飛來飛去沒有定所,而另一個,知道來去的日子。


如果流浪,那流浪不是為了流浪,而是為了歸回

這小小的鳥兒,呼喚聲中究竟蘊藏著什麼

二、只有歸期未可期時,才明白什麼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午夜夢迴,突然醒來,是杜鵑的叫聲迴響在耳畔。

天氣初晴,杜鵑的聲音又百折不撓地傳來,彷彿在說,時間到了,現在天氣正好,為什麼不動身啟程,踏上歸去的旅途?

你已經耽擱太久,延誤太久,不要這樣一次次地推脫,不要如此一天天地沒完沒了地繼續流浪下去!

聽到杜鵑這樣一次次地催促,流浪在外的人心中生出莫名委屈和酸楚,他不竟喃喃自語道:“杜鵑呀杜鵑,你哪裡知道,不是我這流浪的人兒不想回去,也不是我這流浪在外的人兒忘記了歸期,只是身在異地,回去的時間,我自己也沒有辦法預計,更沒有辦法控制啊!”

可惜杜鵑不會知道流浪者的心裡想的是什麼,依舊一聲又一聲地悲啼著。

流浪的人可以回去,可以不回去,但是對於杜鵑鳥而言,人能回去,或不能回去,都不關它的事,它的責任,僅僅在於悲鳴而已。

越是這樣,流浪在外的人兒心裡就會越多被烙上深深的痛楚。

因為,他越是不能回去,杜鵑的悲鳴之聲,就越是不忍卒聽,越發讓他感到自己流浪在外的辛酸與無奈。

杜鵑的悲鳴之聲,有人聽到了,有人懂了,流浪者心裡的悲鳴,有誰聽到,又有誰能懂呢?

古話說——古龍先生所說的話,確切地說,是古龍先生借燕十三之口嘆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唏噓之際,不免心生惶惑,這江湖,真有如此讓人無法掙脫之力嗎?

或許,人,只有在身入江湖之時,才會剎那明白,一入江湖深似海,從前想著可以來去自如,那是還沒有進入江湖,不知江湖深淺,亦不知江湖的無奈。

可惜,身入江湖之時,再想全身而退,身在流浪之中,再想重回以前歲月靜好的日子,便會發現,無奈與無力總是如影隨形,難以揮去。


如果流浪,那流浪不是為了流浪,而是為了歸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流浪。

結語

流浪也好,歸回也好,其實人來來回回,尋找的,無非是一種歸屬,一塊能讓心靈踏實下來的家園。

這方家園,無數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又尋找。

或許晏幾道不會如此直白也不會如此現代地講出類似字眼,但在兜兜轉轉間,作為今人的我們,和作為古人的晏幾道,並沒有本質的不同——

我們,都在經歷一樣的痛楚,一樣的困惑。

從固守家園到流浪在外,尋找之路註定不會一路坦途,然而,只要心仍舊滾燙,情仍舊火熱,路途便依舊有希望,家園也就仍舊在前方。

說到流浪,怎麼能不說三毛呢,這個萬水千山走遍並以流浪被無數人熟知的靈魂作家,曾說過下面這樣的話: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

這話非常有道理,可謂一語說盡的流浪的本質。

感謝晏幾道,感謝三毛,感謝這兩位一古一今的人,讓我們終於明白,流浪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們的心,一直都沒有找到棲息的地方。

所以,如果流浪,那流浪不是為了流浪,而是為了歸回,歸回心的家園。

那個我們可能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呼喚的地方——

歸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