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自由職業,還不到三十,每個月需要交那麼多的養老保險,值嗎?

偉德47836827


樓主你好,個體自由職業者還不到30歲,每個月需要繳納這麼多的養老保險,值得嗎?如果說你作為個體工商戶,並且按著靈活就業的方式來繳納自己的個人社保,那麼相對來說自己所承受的社保繳費水平或者說繳費標準是比較高的,為什麼呢?因為本身是沒有企業單位來給你承擔,絕大部分的繳費比例都需要由你個人來全額支出,所以說繳費標準是比較高。

那麼我們值不值得去繳納這個社保呢?我認為還是非常值得的,因為即便你沒有企業單位來來給你承擔相應的社保交費,但是你自己按著靈活就業的方式來繳納的這個養老保險,它也是屬於職工養老保險。假如說你將來去尋找工作單位去實現就業,那麼通過工作單位也是可以正常的來給你正常累積計算繳費年限的,所以說自己按著靈活就業的方式交納是很有必要的。

即便你將來不找工作,那麼一直按著靈活就業的方式,也是可以累計繳費年限,當你的累計繳費年限越多,那麼將來享受到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也就會更高一些,所以說自身來繳納這個基本養老保險是很有必要的,雖然說自己很年輕,但是就意味著將來所享受到的累計要分年限的年限會比較長,那麼養老金的待遇也會比較高的。


懂社保


樓主你好,個體自由職業者還不到30歲,每個月需要繳納那麼多的養老保險,值得嗎?實際上作為自由職業者來講,因為你沒有工作單位,所以說只能夠自行去參加養老保險,因為本身沒有工作單位來承擔相應的社保繳費,所以說是需要自主來全額完成所有的繳費比例,相對來說每個月或者說每一年的交費確實是比較高的。

但是這一點完全是值得的,為什麼呢?因為你按照靈活就業自由職業的身份去交納的基本養老保險,那麼也是屬於職工養老保險的範疇,將來有一天你實現了就業以後,那麼完全可以將自己的養老保險關係,轉移到新的工作單位來繼續參保,這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所以說現在的參保也是可以正常累計繳費年限的,那麼將來是可以獲得養老金的回報的,所以說參保是有必要的,而且作為年輕群體來講,那麼更有必要來參保,因為這樣的話,將來就可以獲得一個最大化的累計繳費年限,也可以獲得一個較高養老金的待遇。對於自身的回報那麼都是比較高的。


社保小達人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說財經,專業答疑,感謝關注

答:養老規劃要趁早,遵循及早規劃原則。越早規劃,越划算,越值得

大多數人的三段式人生

1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階段都可以分成三段式的人生模式,從少年求學階段到職業生涯,到退休養老。20多歲是職業生涯開始的時候,也是開始承擔責任,養活自己和家人的階段,這個階段有30-40年的時間。最後就是到了五六十歲退休養老的階段。

題主現在的年齡就是工作賺錢的年齡,不管是自由職業還是上班族,都要開始規劃健康保障和養老了,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社保保障的規劃,建立基本的醫療和養老保障,養老規劃是及早規劃原則,

20多歲開始規劃到了退休養老階段,就是一個40年左右的養老金積累過程。這個階段壓力小,財務支出少。可以說說輕裝上陣,而且可以運用最長的時間換空間的週期,去提升自己的養老金水平。事半功倍。

如果到了人到中年,才想到去規劃,這個時候家庭的重擔,上有老,下有小。財務支出壓力劇增。不僅要考慮自己的保障和養老問題,還要考慮一家人的保障和養老問題。很多人都是吃不消的。這個時候規劃養老保險,是負重前行,壓力山大,而且積累養老金的時間週期少了很多。可以說是事倍功半。

小結:養老規劃宜早不宜晚,才能最大程度運用時間的槓桿,積累更多的養老金。

養老規劃,社保優先,商保次之

我們在做養老規劃的時候,要理智謹慎,從自身財務狀況出發,很多人覺得商業養老保險要交很多錢,其實大家都忘了商業保險始終是商業合同,社保才是最基礎的養老福利保障。你應該優先考慮運用社會福利保障制度規劃自己的養老金,而不是跳開社會福利保障,去耗費大量現金流規劃商業養老保險。社保養老保險才是大多數家庭養老規劃的第一選擇。普通家庭社保養老才是主要的,商保養老是補充升級,需量力而行。

我們大多數人的第一份養老金,第一個養老保險,是從我們就業上班開始的,有穩定職業和穩定收入的群體,通過就業單位參與職工社保,獲得五險的保障,其中就有基本的養老保險,企業和個人共同繳費參保,企業繳費的部分進入社保養老基金的統籌賬戶,個人繳費部分進入社保養老基金的個人賬戶。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士,本地戶籍,也可以按照靈活就業身份參與個人職工社保,只是繳費成本高些,沒有企業分攤。

如果是自由職業者,收入不穩定,就業不穩定,也可以選擇城鄉居民社保,也是個人繳費模式,靈活自由,按年繳費,而且享受財政補貼,養老保險100-3000,分為12個檔次,可以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檔次參保,每個檔次都有財政補貼。

舉個例子深圳職工社保,最高檔個人參保繳費900多,最低檔繳費500多。而且是五險的費用,分攤到養老保險上,我們的社保養老保險繳費成本其實很低。如果是商業養老保險,隨便都是幾千上萬,甚至百萬的現金流規劃,一般人傷不起,而且如果沒有十年以上規劃,商業養老保險都不划算,中途不能退出,否則會損失大量所交保費。

社保養老基金已經連續保持了15年的上漲,保持5%-10%的漲幅。今年養老金的上漲幅度5%,維持去年的上漲幅度。養老基金的投資回報也是在5-7%。可以說是我們成本最低,回報最高的養老規劃選擇。最划算,也是最基礎的福利保障規劃。

養老規劃,健康保障優先,儲蓄養老金次之

在我們養老規劃中,除了要遵循及早規劃原則,社保優先原則,還需要遵循的一個原則是健康保障優先原則,然後才是儲蓄養老金。

我們的生活永遠不知道疾病和意外,哪個先來,所以如果出現疾病和意外帶來的鉅額財務支出問題,會影響我們家庭財務的穩定收支,甚至消耗大量我們的儲蓄,包括我們的退休養老金。

我們要提前做好健康保障規劃,先配置基本的醫療保障,比如社保的醫保保障,解決住院醫療用藥的大額開支花費報銷問題,然後配置商業的健康保障比如百萬醫療保險+意外保險+重疾保險+家庭經濟支柱定期壽險,建立一個全面的健康保障組合,用消費型的健康保障,花小錢撬動高保額 ,把大額支出風險轉移到保險公司身上,維持自身和家庭財務的穩定性,才能夠做到體面養老,保住自己的退休養老金,也不給家人添負擔。

綜上:我們的養老規劃需要遵循三個原則,第一個是及早規劃原則,用時間換空間,第二個我們的養老規劃要社保優先, 商保次之,量力而行。最後我們要優先做好健康保障,在考慮養老儲蓄的問題,做到先保障再儲蓄,後理財。


路人蟻


您好,每個月交的那麼多的養老保險的錢是值得的,是對我們晚年生活的保障。養老保險累計繳滿15年以上,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就可以辦理退休。退休金可以一直領取到去世。

繳納養老保險最低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男60歲,女55歲)可以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多交多得,而且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額會“只增不減”,每年會調整增資,可以使老年生活得到穩定可靠保障。

萬年保溫馨提示:由於所在地經濟水平發展情況不同,以及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基數不同,所以到時候養老保險金領取的多少也不一定,具體請以當地最新政策情況為準。


社保那些事兒


在個人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交社保交養老還是比較好的,

能夠承受養老保險的費用,這是前提,比如你每個月你能掙5000塊錢,那你可以拿出1000塊錢來交養老保險,假如說你每月只掙2000塊錢,如果這時候拿出1000塊錢來交養老保險,可能會對你的生活質量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那這個時候就可以不用交。

按照我們國家的勞動法規定,只要是在上班的期間,就需要單位給員工交社保,也就是說你雖然現在是自由職業,但後期也有可能會上班,上班的過程當中,單位也會給你交納養老醫療等各種保險的,並且您現在還年輕,只要在男性60之前交滿15年都可以辦理退休,享受退休的各種待遇。


濤哥講社保那點事


如果覺得自己還有活到老去的那一天就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