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到底是通過考試促進還是注重平時的過程管理?

盧超傑


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應該注重孩子平時學習過程的管理,也要通過考試來促進孩子的學習。

1.注重孩子平時學習過程的管理。不管你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孩子的學習也是這樣,家長、老師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有的孩子學習認真。課堂上能認真聽老師講課,能認真做筆記。能積極動腦思考,踴躍發言。能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並能溫故而知新,在家學習也不用家長操心,做完家庭作業,就自覺讀書,也不玩遊戲,不看電視。像這樣的孩子,學習成績肯定很好。但是,有很多孩子,可沒有這樣的自覺性。家長就要關注孩子在平常,學習態度是否端正,學是否認真,作業是認認真真,還是馬馬虎虎,孩子在家裡,是否做作業,孩子是否一直都是玩遊戲。你關注孩子的平時的學習情況,大概就能知道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好是壞。如果孩子學習不夠認真,家長就要多操心,督促孩子把學習成績搞上去。

2.考試促進孩子的學習。功夫花在平時。只要孩子平常學習認真,考試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績。但是有的孩子,平時學習也很認真,可是考試成績卻不理想。那不是孩子沒學好,那是孩子考試時心裡緊張所致。孩子在考試時要放鬆心態,多進行幾次考試,就不會再緊張了。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有的孩子平時學習不太認真,複習可就重要了。利用幾天複習時間,抓住基礎,抓住重點,查漏補缺,等到考試,也能取得較好的成績。如果是差生,平時沒有學好,複習也是收效甚微,考試也很難取得好的成績。不管怎樣,通過考試,差生的學習成績也能有所提高。

3.平日學習與考試促進相結合。孩子的學習,重在平日的學習過程,只要是平日學好了,學習成績就會很好。平日不認真學習,考試的時候很難取得好的成績。其實考試不考試,老師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是一清二楚,誰的學習成績好,誰的學習成績差,誰能在考試中考多少分,老師都是心知肚明。考試也不過是對學生的一種促進罷了。平時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通過考試的促進,通過對重點的把握,通過全面的練習學習成績會更好。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孩子平時學習過程的管理,考試促進會使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加優秀。


張志學689360


對於這個問題,我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提高學校教學質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個長期的艱鉅的過程,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學校要有好的校長、教師隊伍、校風、學風、好的生源、教學儀器設備、校園文化等因素。在這些因素中,主要因素是人,是校長、教師和學生。

校長是學校的責任人,是靈魂,是學科教學的帶頭人。走進校園,我們就能看到校長的管理才能,比如學校環境、校園文化、學生秩序、學生表現等等,這些都能說明學校的形象。

學校要注重過程管理,從備課、上課、輔導、作業等方面抓實抓好,就像接力賽一樣,一棒接一棒的傳遞下去,每一棒都要竭盡全力,最後才會有好的結果。校長帶好頭,教師就會緊跟,教學質量就會穩步提高。

考試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學生學習一段時間,就需要檢測一下,檢查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及時發現問題,查缺補漏。考試也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但是考試次數不能太多,不能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

總之,提高學校教學質量重點在於過程管理,還要進行單元測試、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一步一個腳印地開展教學。


葉立存


這是一個很專業的問題,我認為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注重平時的過程管理,這樣才能水到渠成!

過程管理為主,考試促進為輔,其實考試也是過程管理中的一種手段。

如果只注重考試促進,沒有過程管理,任其“百花齊放”,估計有花在放,更有花已枯謝!

過程管理包括:

1、教學常規管理:備課、上課、作業佈置與評改,聽課、評課、測評等

2、教學研討或課題研究:備課組活動、科組活動、教研活動等

3、教學培訓:教學專題培訓、學科教學培訓等

4、學科輔導、競賽輔導、論文撰寫等

5、測試與分析等

6、教學基本功比賽等

……

落實這些教學過程,嚴格管理,教學質量自然提升!

問者的“考試促進”的意思:是撒手不管,任由發展,只看最後的考試結果嗎?

放任自流,是沒有好收成的!

必須有管有理,教學質量才能提升!


深海老師


考試是檢測過程管理的質量的,過程管理是保障考試質量的,二者都有共同的目標,就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所以二者之間的平衡關係要處理好,否則就會問題。

如果過於偏重過程管理,每一個環節都要留痕跡、有計劃、有分析有規劃有總結,等等的繁雜細碎就會消耗掉教師絕大部分的精力,瑣碎的事兒多了教師就缺少了面對學生的時間了。教育工作面對的是人,人是動態的,因而教學是流動性的和生成性的,不可能完全的按部就班,許許多多教學問題都需要在瞬息間發生並解決,這是非從事教育一線的人所不能深刻理解的。

考試是必然和必須的。沒有考試作為把關的一環,教育發展就會缺少後坐力。考試不宜過於頻繁,可以作為評價管理的依據,而不可是唯一標準。考試過於頻繁會導致試卷質量良莠不齊,而對考試諱莫如深又會讓課堂教學處於茫茫然不知所終。所以每週一小試、每月一檢測、每學期一大考是符合教育規律的。


乙瑛微蘭


考試只是檢驗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單純靠通過考試促進教學成績的提高是一種片面的觀點。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平時的過程管理。首先,要抓好學校常規建設,做到規範辦學,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創造優良環境;其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切實做好學生層面的工作是提高成績的關鍵;三是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加強校本課程和校本教研的研究,從落實和細節著手加強三大常規管理實效性研究。


厚重汝南


注重過程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不二法門。

常言說,一口吃不出個胖子。學生的學習成績是通過一堂堂聽課、一次次作業累積而成的。這就像大海,要靠一滴水一滴水匯聚,高山,也要靠一粒土一粒土堆積。如果只重視考試,不注重教和學的過程,那麼學習成績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老師要求學生堂堂過關、課課過關、章章過關,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也不能把兩者割離開來。過程是為考試作準備(不完全是),而考試是對過程效果的檢驗。一方面,為了考試取得好成績,就必須重視平時的過程,考試由壓力變成動力。另一方面,通過考試可以發現過程的不足,找差距,添措施,抓落實,為有更好的過程把脈。所以,有“以考促學"的說法。


老韓閒聊


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眾所周知,因果規律是最重要的自然法則和社會法則,考試考查的是學習的結果,平時的學習過程和管理才是教學質量之因。所以,提升學校教育質量應該以注重平時的過程管理為要。


弘道


教學應是功在當下,利在未來的工程。

平日教學有品位、有視野、有層次、有梯度、有維度、有深度、有高度、有探究、有互動、有合作。才有可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大唐小築


兩者都重要。平時管理科學合理,能把要求落實到位,最終教學質量不會差。如果教師們平時忙乎做秀,做面子工程,教學質量好不到哪裡去,最終吃虧的是學生。


不可挽回694


兩者不衝突,相輔相成。考試是促進學生學習,取得好成績一種方法,;平時要管好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方法很多,可以探索更多有效的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