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輝煌歷史

“高檻危簷勢若飛,孤雲野水共依依。”這是著名詩人賈島為黃鶴樓做的詩。黃鶴樓作為天下江山第一名樓,在整個中國享有盛譽。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如此出名的建築,是出自湖北省武漢市。眾所周知,武漢的歷史十分悠久,它在長江文明中佔據很大一席。

武漢位屬江漢地區,與遠古的長江文明有很大的聯繫。早在數萬年以前,古時的武漢就有人類活動,只不過因為年代過於久遠,幾乎沒有留下文字可供考據。熟悉武漢歷史的人知道,古時的武漢有很多美稱,最出名的莫過於“九省通衢”、“天下四聚”,那麼這些稱呼是如何來的,除了這些,古時的武漢到底在中國佔據多大的地位?

武漢的輝煌歷史

古時武漢的歷史足跡要從長江流域的江漢地區說起。江漢地區的先祖據說是神農氏的後代,而隨著神農氏後人的到來,江漢有了很大的改變。根據現在的考古發現,在武漢已經發現了近十處新時期時代的遺址。從這些零碎的遺址和殘留的物件中我們可以追尋到遠古時期古武漢人民的生活足跡。我們發現遺址中有陶器、稻種、房屋的殘留碎片,由此可以想象遠古的武漢人民曾經在此建立房屋、種植水稻、磨製陶器的場景。古武漢佔據人類文明中重要的一席,也是古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

武漢的輝煌歷史

那麼,曾經是古人類活動地點之一的武漢,是如何慢慢興起的?武漢在約三千五百年前的商朝就有記錄,武漢的盤龍城遺址就是證明。不過,那時候武漢還未開發,屬於一個蠻荒的小鎮。直到西漢時,才被列為江夏的縣地。經過漢朝的發展,武漢到了東漢末年逐漸有了縣城的規模。當時,朝廷在漢陽、武昌興建了城堡,並委派了官員在江夏任職。後來東漢滅亡,孫權接手了東吳。為了為了增強邊防力量,孫權在武昌修建夏口城,同時他又下令在城內修築了瞭望塔,並把塔所在的城樓命名為“黃鶴樓”。這便是鼎鼎大名黃鶴樓的由來。

武漢的輝煌歷史

經過漢朝、三朝的發展,武漢已成為交通要塞,是長江沿岸的重要區域。隋唐時期,武昌、漢陽已成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這兩個城鎮也是成為了長江區域重要的商業城鎮。而武漢江城的名稱也是源自隋唐,主要是李白一句“江城五月落梅花”而得名。自隋唐後,武漢一直是歷代州府治所。直到公元前1281年,武漢轄下的武昌成為了湖廣行省的省治,這是武漢首次成為省級單位的治所。

明朝末期,武漢下轄的漢口鎮新興,該鎮成為長江以北的重要口岸。漢口鎮與北京、蘇州、佛山並稱“天下四聚”,又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全國較為重要的水陸樞紐,因此武漢也有“九省通衢”的美譽。

如今,武漢成為中國知名的城市,它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讓很多來此旅遊的人難以忘懷。這座城市凝聚著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凝結了現代文明的高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