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睡不到8小時,零下一度全身汗溼|我在零售一線抗疫情

編者按:由於疫情的出現,2020年的春節對零售人來說變得格外不一樣,確保民生必需品供應,穩定物價穩定人心,零售企業正處在保障民生第一線。

眾多普普通通的零售人依然在堅守崗位,他們是戴著口罩卻依然在微笑服務的收銀員,他們是凌晨四點就打開通道收取當日蔬菜水果的收貨員,他們是認真擦拭清潔消毒每一個購物車的保潔員,他們是從庫房一路小跑拉著拖車不斷補貨的理貨員,他們是及時送貨到家的快遞員……他們很多都是默默無聞戰鬥在疫情一線的員工。

為此,《聯商網》獨家策劃“我在零售一線抗疫情”系列報道,將持續帶來零售一線員工的抗疫故事。

三天睡不到8小時,零下一度全身汗溼|我在零售一線抗疫情

主動到店幫忙我一定不能落後

講述者:佳和曹縣府東城社區店卞勳紅

兒媳婦前幾天早產,孩子七個月就出生了,必須有專人照顧,不得不請了假。雖然人請假在家裡,但是我心裡也牽掛著店裡。

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對民生商品的需求也在增加,所以店裡比平時都要忙碌。我擔心店裡人手不夠忙不過來,就跟店長說如果店裡忙了隨時喊我。不過,店長考慮到,非常時期,進出門都要消毒,新生兒更要細心照料,所以沒給我打過電話。

我便每天在家裡估摸著到客流高峰期了,就去店裡幫忙,家裡的人都是支持我的,在這個特殊時期,所有的同事都在堅守崗位,承擔責任,我一定不能落後。

花了一夜時間才請到人收菜

講述者:每日優鮮蔬菜採購鄢世卿

我年前一直在每日優鮮的合作的雲南蔬菜基地(雲南玉溪市通海縣展農海特果蔬合作社)協調蔬菜供應,臘月29回上海過年。每日優鮮一般都是預估了春節的需求量做好了人員安排,去年按正常計劃初五開始需求量才會暴增(返崗),今年也是按大年初四返崗人員增加來籌備。但疫情來的有點突然,打亂了之前的全部計劃。

疫情的快速擴散,讓人們買菜開始從線下轉到線上,每日優鮮平臺訂單量激增。大年初二的接到消息,因為產地不允許人群聚集,專業的收菜人基本都無法出來(村裡不讓他們出來)。地裡菜很多,但收不上來,又趕回基地協調生產和發貨。

此時,人工費200、300,400、500每天的蹭蹭漲,菜價也在漲。特殊時期,公司也支持了更高的成本來僱傭工人進行蔬菜的採摘和加工。我花了一夜時間,發動蔬菜生產基地當地的人,冷庫的親屬關係,才請到人來收割菜。

目前從該產地供應的蔬菜每天有大概十多萬份,主要是葉菜類,生菜,上海青,油麥菜等,供應華北、華東、華南。

現在,工作人員壓力正在慢慢好轉,蔬菜也在慢慢增加供應量,每天增加30000份左右。而我已經回到北京家裡,開始了14天的居家隔離。

三天只睡不到八小時

講述者:步步高智慧零售事業部數字化會員運營經理彭海波

從大年初四凌晨接到公司緊急召回的通知到初六凌晨三點完成最晚一筆到家訂單的接單,總共只睡了不到八小時。

我是長沙西區首批27個小步到家業務小區團長之一,所在的小區規模非常龐大,整個小區分幾大片區,總戶數高達10800戶。由於訂單筆數較多,我怕過多的客戶集中提貨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於是,在小部分預約的客戶完成提貨後,便承擔了配送小哥的職責,將生鮮商品送到客戶家中。有次完成最後一單配送時,已是凌晨一點。

小步到家業務上線的四天中,步步高也在對其進行不斷的優化和迭代,為減少集中提貨帶來的病毒傳播風險,現已將部分小區的自提點設置在步步高旗下的匯米巴便利店內。集中時間的提貨也升級為了不限時、非聚集性的提貨模式。

在這一特殊時期,擔任小區團長不僅是為了完成公司下達的任務,更像是在為保供應、保安全、保到家做的一項公益事業。我如果能多為一個家庭送到來自我們步步高的物資,那我就多為一個家庭減少被病毒感染的風險做出了貢獻,我很自豪。小步到家業務在為居民提供安全和便利,而用戶無數次的“謝謝”和“辛苦”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認可。

零下一度出一身透汗

講述者:利群生鮮部經理李強

早上六點的青島,路燈還亮著,裝車卸車的準備工作已經開始,六點半生鮮配送貨車來了,小夥子們跳上車,將一筐筐新鮮蔬菜遞下來,下面的人接到平板推車上,再推到倉庫或直接入超市。三四十斤的週轉箱,五六十斤的泡沫箱,兩大車貨半小時就卸完了。

仔細看,每個人都一臉汗水,零下2℃,我裡面衣服已經汗溼了,為了疫情防控現在全程還需要戴口罩,有時候累得捂得直喘不過氣,也不能摘口罩,這是為了我們也為了顧客的安全考慮。

卸完貨七點開始理貨,拆包裝、剝蔬菜、打包、貼標籤,八點半超市開始營業,蔬菜擺放上售貨架,一份看似簡單的蔬菜,需要通過四五個人的努力才能到達消費者的手裡。

早上九點半,太陽昇得很高了,三小時也沒有休息,現在特殊時期,顧客囤菜多了,果蔬肉蛋的需求量增加了很多。

現在蔬菜、肉類最受消費者歡迎,大白菜作為可以儲備的單品蔬菜,一天銷售量可以達到3—5噸,肉類銷量也比平時翻了一番。有的員工回家過年,現在因為疫情原因無法回青島上班,現在所有在崗員工,不輪休,一個人頂兩到三人的崗。

有人關店避疫情 我跑7公里地進貨

講述者:浙西農村一村店店主老三

我去年開始經營了一家小店,由於位置好(緊鄰村中主路,可視性和到達性都上佳),小店生意開業以來都不錯,但是受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這個春節大家都不走親不拜年了,小店的生意受衝擊還是很明顯的,原本春節是一年之中的一個銷售高峰——禮品銷售,如今這批禮品卻無人問津了。

農曆臘月初頭,我就開始張羅春節禮品的進貨,包括煙、酒、飲品、保健品等等,菸酒不愁賣,但牛奶類的商品保質期短,需要儘快出售,保健品類這下算是完全滯銷了,村裡人自己平時不會買這些東西吃,好在這部分比例不高,不然虧大了。

從最初的封一座城(武漢)到後來的全國多地封路封村,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開門做生意的人來說不亞於一場災難。應對危機,城裡的連鎖超市、大賣場他們有統一部署,我們農村小店沒什麼遠大的戰略或高明的戰術,對我們來說解決眼下的問題是最實際的。我們村除了我這,還有兩家小店,其中一家在正月初一到初七期間選擇了關門,原因很簡單,怕疫情傳播。

“這段時間走親訪友最集中,本村的人知根知底,人員去向基本都清楚,外村的人就不好說了,保險起見,還是關一關吧。”有這樣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畢竟春節期間人員流動相對頻繁。

眼下大家都主動待在家裡不亂跑,但生活還是要繼續,如果村店都關了,村民們一包煙、一瓶醬油的日常購物需求就無法滿足了,所以我沒打算關店。只是,這個被迫延長的春節假期,村裡很多家庭的生活消費要比往年高,因為回鄉過年的年輕人不能返城工作,只能暫時待在農村老家,家家戶戶大團圓,這一來,物資消耗就比平時快。如今我的店裡部分貨品庫存已經告急,像麵粉,衛生紙等都已經賣完了。

我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能結束,各村各路口的關卡什麼時候解除,但店還是得開,東西還是得賣。這幾天村裡已經有很多人讓我去進貨,買他們缺的東西,無論如何我得跑一趟。鑑於目前無法出遠門,我就去離村最近的批發市場拿貨,這個市場不大,離我們村約7公里,等我到了那裡,發現市場也缺貨,大家囑託我帶的很多東西都沒辦法買到了,比如麵粉。現在只能寄希望於早點恢復正常的生活,小店能夠正常經營,否則店裡貨品缺東少西,根本沒法賣,村民們的生活也太受影響了。

返崗差點被隔離

講述者:永輝生活·到家福州大學城片區 區管 袁陽

我原本計劃大年三十休假到1.28上班。由於疫情,線上需求暴增,初一接到通知回來上班,當天開了6個小時的車,立馬回到福州,初二就到崗了。開車過來的路上,因車上暖氣的原因,體溫量出來是37.3,差點被隔離。

大年初二到現在,每天早上七八點到倉庫,工作到晚上12點。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貨品清點、盤點、測量員工體溫、口罩、倉內消毒,倉內履單、開車送貨。平時一般有不同的人輪2班,早班6點開始,到晚上8點左右就能關單;晚班下午3點到凌晨5點。現在整個福州大學城倉由於配送人員少,從早上七八點開始忙,一直到晚上10點開始才有可能關單盤點,忙完整個流程,差不多晚上12點。

如今每天三四十板貨(一臺物流車6版貨物),每天要來5車左右,盤點、清點、撿貨工作量很大。人手不足、好多人都生病,測體溫時,自己經常擔心萬一被隔離怎麼辦?

我作為區域管理人員,除了日常運營,工作職責之一是鼓勵員工返崗,很多人是困在村子出不來,有些人也會因為擔心生命安全不想來加班。目前加班人員,本地佔比比較高。自己當初那麼快響應,一是因為永輝採取合夥人制度,倡導主人翁精神,自己也覺得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是需要有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的,該你上時不上,將來需要別人的時候怎麼辦呢?現在配送其實也沒有太多心理壓力,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想著怎麼趕緊把這些訂單配送出去”。

沒有準時達,現在的用戶都能表示理解。出來時家人也有反對,現在媽媽天天打電話要求戴口罩。

後記:

據國家衛健委公佈數據,截至2月6日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1161例,累計治癒出院1540例,現有確診病例28985例(其中重症病例4821例),累計死亡病例636例,現有疑似病例26359例。

如今疫情防空仍然嚴峻,在大多數人都在家裡的時候,只有他們在一線奮戰,保民生,穩物價,溝通外界,給大家信心。他們奔波在危險中,但是他們跟我們一樣是平凡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