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誠羅珠堪布:證悟空性的標準

我們不需要去問別人自己有沒有證悟空性,只需自己去看,這是很容易瞭解的。

如果我們的心只是很平靜、很輕鬆、很舒服,就不能表明什麼,只是內心平靜、頭腦清晰而已,在空性方面沒有什麼感受,就不算證悟了中觀的空性,因為我們在深度睡眠的時候,也是很平靜的,卻沒有什麼作用;色界和無色界的天人,還有一些外道,他們在修禪定的時候,已經達到非常平靜的境界了,但這些對斷除煩惱起不到什麼作用,所以,我們不能以心是否平靜作為衡量證悟與否的標準。


什麼才是標準呢?就是在平靜當中,要有證悟的成分,明白嗎?也就是說,心平靜的狀態正處於證悟空性的感受當中。心不是毫無知覺地平靜的,而是空性境界當中的平靜。所謂“空性境界”,也就是空性的體會。在那個時候,心既平靜,又有證悟空性的感受。其中證悟空性的一面,叫做“勝觀”、“智慧”或者“悟性”;而平靜的一面,則叫做“寂止”或者“寂靜”。


雖然我們的思維可以將二者分開,但實際上二者卻是一回事,因為此時此刻,心與證悟空性的感受已經融為一體而無法分開,平靜的心就是證悟空性的感受,而證悟空性的感受也就是平靜的心,這叫做“止觀雙運”。


慈誠羅珠堪布:證悟空性的標準


譬如漢族人做飯時,首先要準備各式各樣的新鮮蔬菜、調味品等等,然後又是一道道紛繁複雜的工序——擇菜、洗菜、切菜、炒菜……,然後做成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美味佳餚,所有的這些程序,就是為了最後放到嘴裡嚼碎吞下去的幾秒鐘,除了這幾秒鐘的享受以外,沒有什麼別的結果。


同樣,在修人無我時,把自己作為觀察的對象:先把右眼分開,再把左眼分開……,要分解得一乾二淨。當身體被切成一塊塊並堆積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去尋找一下:以前我們總認為有一個“我”,那麼,這個“我”在哪裡呢?肌肉是我嗎?一大堆的皮膚、一根根的骨頭是我嗎?血液、淋巴等這些液體是我嗎?都不是。除了這些東西以外,有沒有一個“我”呢?也沒有。


既然原來我身體上的一根毫毛都沒有少,所有構成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堆積在這裡,那為什麼從中找不到我呢?如果有我的話,就應該能找到啊!但我為什麼找不到呢?


這一系列的思維,就是為了這個很短的無我感受。這個感受從哪裡來呢?就是從前面的思維而來。雖然我們不需要前面的觀察,只需要後面的感受,但如果沒有前面的思維,就不會有後面的感受。感受不會自己冒出來,只有通過反覆的思維才會出現。


我們辛辛苦苦地聽法、思維,最後需要的,就是這麼一截。當然,雖然目前只是小小的一截,但隨著修行的積累,這種境界就會慢慢延長,這叫做證悟空性。這不但是一箇中觀的修法,如果你們自己會修的話,這種修法與密乘的修法也是非常接近的,因為中觀的證悟與密乘的證悟都是證悟,所以二者之間沒有太大的分別。

慈誠羅珠堪布:證悟空性的標準


修行時間的長短可以自己安排,無論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都可以,其中有一個原則,剛開始的時候,總的來說時間不能太長,而應該分成很多個階段。比如一天修四座,每一座又可以分成幾個比較短的階段,這樣就會好一點。當修到比較好的時候,則不要分得那麼細,而要把前前後後的階段連成一片。


還有一點我以前也講過,就是在一座的觀修準備結束之際,最好是在感受比較好的時候停下來,無論修空性也好,修無常也好,都應該這樣。


為什麼要這樣呢?不是要儘量安住於好的狀態當中嗎?因為,如果在好的狀態中停下來,就對下一次的修行有一定的幫助,在下一次修行之前,就會很有興趣,認為自己剛才都有了很好的感覺,也許現在修還是會有,這樣就能滿懷期待、興致勃勃地開始修習。

 

如果上一次的修法,是在迷迷糊糊的狀態當中停下來的,就不會對後面的修行有什麼幫助。


以上程序,可以應用於所有事物。也就是說,對每一樣東西,都可以這樣觀察。如果我們從每一樣東西上面,都獲得了空性的感受,那麼,我們證悟空性的智慧強度就會越來越高。


慈誠羅珠堪布:證悟空性的標準

  

剛開始的時候,對每一個東西都要思維、剖析,當然,這並不是說對白色的花思維完以後,還要對紅色的花進行思維,而是可以把所有同類的事物歸納在一起,從總體的角度進行思維。


對於人類,就只需對自己特別執著的個別人進行單獨觀察;對外界的物質,則可以儘量歸類,從而抉擇出同類物質的空性。以水為例,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水,但我們卻可以把所有的水看成一個整體去思維:原來我認為水是存在的,但這樣觀察以後才知道,無論是在一條河流、一汪湖泊,甚至是一個海洋裡面,都得不到一滴水。


在剛剛修行的時候,不會有什麼其他境界,這種感受就叫做境界。名詞時常會把人搞糊塗,一看到境界,就會讓人浮想聯翩,其實這裡面並沒有什麼神秘的東西。


通過這些方法,就慢慢證悟了空性,這些都是修行上的訣竅,雖然理論上很簡單,沒有什麼複雜的程序,但同樣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