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公安檢查站一線見聞:沒有證明,不準通行!

2月6日,雨,武漢“封城”第15天。半個月來,按照市政府部署要求,武漢市區各處公安檢查站24小時全警堅守崗位,以細緻、精緻、極致的態度,確保運送疫情防控物資車輛、人員安全有序通行。

不帶身份證、沒有通行證明、乘車人員體溫不符合要求、載有野生動物和活禽的車輛,一律不準通行!在武漢市公安局的2個公安檢查站,記者隨警作戰體驗一線民警的嚴格執法。

物資運輸車輛順暢通行

時間:15時30分

地點:鄭店公安檢查站

人物:民警夏建林、輔警戴歡

“您好!請下車出示通行證明、接受體溫檢測、登記個人身份信息。”15時30分,一輛紅色卡車從武漢南收費站的進城方向駛入江夏區公安分局鄭店公安檢查站,輔警戴歡對司機說。

“我們是從山東臨沂來的,路上跑了12個小時。”司機田師傅一邊走出駕駛室一邊說,車上滿載著10噸蒜薹,將運往位於江夏區的中百倉儲,用於保障武漢市民的蔬菜供應。

利用鄭店衛生院醫生為田師傅測體溫的時間,戴歡抓緊登記他的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

“不擔心自己感染嗎?”記者問佩戴口罩的田師傅。

“呵呵,怎麼會不擔心啊。可這個活總得有人幹嘛。”

檢查完畢,田師傅發動車輛離開。

“路上慢點開,感謝您對武漢的支持!”帶班的檢查站副站長夏建林和戴歡立正敬禮。

鄭店檢查站是距離雷神山醫院最近的一個檢查站。目前,檢查站每天檢查300餘輛車、400餘人。夏建林說:“這段時間,受雷神山醫院工地建設影響,進出工地的私家車和卡車比較多。”

說話間,一輛白色轎車駛入檢查站。車上有3個人。

“我們是雷神山醫院工地工人,這是我們的通行證明。”一邊測體溫,他們一邊向民警出示相關材料。

不到3分鐘,檢查完畢,車輛放行。

路對面的出城方向,民警攔下了3輛從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開來的私家車。車上走下7人。

“我們是負責雷神山醫院空調安裝的工人。”一名工人對記者說,“現在我們負責的工程已經結束,要回老家荊州了。”

“你們回去以後千萬記得要自我隔離14天。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負責。”一邊檢測體溫、查看證明、登記信息,夏建林一邊叮囑他們。

從武漢“封城”開始,夏建林就和兄弟們三班倒執勤,下勤後到檢查站的宿舍備勤,一直沒有回家。他愛人和孩子住在漢陽,父母住在武昌,“我完全顧不上他們,想家了就視頻聊個天”。

執勤民警身穿四層衣服保暖

時間:16時30分

地點:鳳凰山公安檢查站

人物:民警陳彪、胡廣華

“您好!請下車接受檢查。”16時30分,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鳳凰山公安檢查站進城方向,民警陳彪對一輛黑色私家車駕駛人說。

車上有一家3口。手持測溫槍的醫務人員逐一為他們測量體溫,一名輔警查看他們的通行證明,並登記個人信息。

這時,陳彪對駕駛人說:“請打開後備箱,需要檢查一下。”

“主要是看車上有沒有野生動物和活禽。”車輛放行後,陳彪對記者說。

武漢“封城”以後,根據公安部的部署和湖北省公安廳的要求,武漢市公安局各檢查站增加了一項車輛是否運輸野生動物和活禽的檢查內容,“主要是為了防止疫情擴散”。

鳳凰山公安檢查站的執勤點設在道路中間。兩張風雨帳篷撐起的“工作室”裡有3張辦公桌。桌子上擺放著登記簿、消毒液、測溫槍等,桌子的一角有一碗沒有吃完的方便麵。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配備1名民警、2名輔警執勤,交警大隊還有1名民警、2名輔警,再加上街道和工商的工作人員,每一班有8人。”陳彪介紹,即便是這樣一忙起來還是顧不上吃飯。

在出城方向,54歲的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交警大隊民警胡廣華帶領2名輔警嚴陣以待。

“我們主要負責出城客車和家用轎車的檢查。”胡廣華說。

從5日夜間開始的雨下了一天,氣溫隨之驟降,不時掃過的大風讓人不自覺地縮一縮脖子。

“冬常服裡我還穿了四層衣服,否則一會兒就凍透了。”胡廣華磕一磕腳上的厚底皮鞋對記者說。

“那是你老嘍,我穿了三層咋就不覺得冷呢?”一旁,陳彪打趣道。

“你年輕,火力壯嘛。”胡廣華笑著附和。

走進路邊的檢查站一樓,樓梯口的地上擺放著消毒噴霧器和裝有84消毒液的大桶,濃重的消毒水味道瀰漫其間。

“我們每天定時消毒,按規定佩戴口罩和防護手套,遇到特殊情況會穿上防護服。”陳彪也已經10多天沒有回家了,“吃住都在檢查站裡,沒辦法照顧家人了”。(王傳宗 李昌林 張錚 師二洋 楊槐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