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排查9.7萬人!蓬萊登州防控硬仗打出“精氣神”

在每個防控關口,都有感人的故事;在每處關鍵節點,都有能量的迸發……

登州街道轄區共有9.7萬人口,居住密集、外來人員複雜,是全市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工作的主戰場之一。這場阻擊戰,不僅是對應急防控體系、能力的考驗,也是對幹部作風、工作效能的檢驗。連日來,面對嚴峻的防控態勢,該街道快速響應、迅速部署,各級黨員幹部主動請戰、奉獻擔當,與市直部門、社區網格員、志願者等力量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在一線堅挺作戰中,彰顯出敢打敢拼、擔當有為的“精氣神”,為我市目前“0確診”付出了堅實努力。

精神聚點:講大局 拼效能

嚴把關口:近1600名外來人員晝夜排查

“每天道路卡口的公安反饋信息平均有二三百條,高峰期時每天多達600條,我們的人員需要第一時間與這些外地返蓬人員取得聯繫,掌握他們近期的活動軌跡,並儘快上報信息,對其分類落實居家觀察、居家隔離、集中隔離等措施。”日前,在登州街道,負責對接卡口的街道機關幹部寧華正帶領工作人員爭分奪秒彙總、上報信息,鍵盤敲擊聲和電話通話聲緊鑼密鼓交織在一起。

5天排查9.7万人!蓬莱登州防控硬仗打出“精气神”

彙總上報信息爭分奪秒

登州街道地處中心城區,人員密集、流動性大,轄區防控責任的落實,牽繫到全市的防控大局。而打贏防控阻擊戰,必須與疫情搶時間,早一分鐘落實措施,就能早一分鐘避免感染和蔓延。在該街道,黨員領導幹部帶頭深入一線、村居黨組織書記帶領“兩委”衝在前、幹在先……自正月初一開始,該街道黨工委每晚組織召開防控調度會,主要領導在居民樓、隔離點等一線調度,全體黨員領導幹部具體抓、深入抓,切實將責任壓力傳導到位,打好疫情防控的主動仗、精準仗。

為了儘快掌握返蓬人員信息,他們最忙碌時候通宵都在電話聯繫,有時是深夜、有時是凌晨,即便遭到對方謾罵,依然耐心解釋、爭取配合。從1月31日到2月6日上午,該街道已彙總上報近1600名外地返蓬人員的信息,而通宵達旦的“趕工”,讓很多人身體吃不消。“前面的累倒了,後面的補上來,生病的稍事休息又回到崗位,一刻也不敢耽擱!”寧華告訴記者。

精神聚點:敢吃苦 能戰鬥

摸清網底:600人5天排查9.7萬人口

“東關社區共設一級網格3個,二級網格7個,三級網格15個,我們近30名三級網格員每人要完成數百戶的摸排量。該社區內大部分為老舊小區,沒有物業管理,排查工作必須登門逐戶進行,不在家的還要再跑幾趟。”1月29日,記者在東關社區見到網格員哈紅妍時,48歲的她樓上樓下跑得滿頭大汗。當天下了一場雨夾雪,她衣服溼透、感冒發燒,但還是咬牙把分包的5個樓區跑完。傍晚回到社區時,同事們讓她回去休息,但看到辦公室內電腦不夠用,她便拿了一摞表格回家整理信息200多條。稍稍恢復,又回到了崗位。“雖然完成了集中上報,但依然要查漏補缺,隨時有新情況發生。”在該社區,每天緊盯近10個防控信息群的包村幹部馬玉輝一直繃著一根弦,兼“信息員”“網格員”“監督員”“服務員”於一身,她把兩個孩子託付給老人,全身心投入戰鬥,1月31日晚10點多,東關社區在登州街道各社區中率先完成信息上報。

5天排查9.7万人!蓬莱登州防控硬仗打出“精气神”

上門排查緊鑼密鼓摸清底數

做好防控,上門排查既是基礎工作,又是一塊“硬骨頭”。工作中,登州街道對轄區原有128個網格進行全面調整優化,設置一級網格21個、二級網格128個、三級網格253個,將住戶、機關事業單位、商戶等全部納入。自1月27日以來,300多名網格員、街道機關幹部、村居幹部和300名市直部門增援人員、志願者不顧個人安危,以網格為單位進行逐戶排查,做到每戶成員清、外出人員清、外來人員清、重點人員清、身體狀況清,確保摸排全覆蓋、零死角。截止到1月31日晚,共排查4萬多戶、9.7萬多人口,摸清了轄區人員底數,為防控工作提供了堅強保障。

精神聚點:講黨性 甘奉獻

重點管控:幾十個隔離點蹲守服務

噴灑酒精、消毒液,為隔離室內的醫生傳遞物資……1月31日下午,在登州街道隔離觀察點,記者見到了正在忙碌的駐點負責人馬瑞潔。“內心也忐忑,但我是黨員,關鍵時刻應該有這份擔當!”她的話語中卻透著堅定。當她脫下橡膠手套,記者發現她的雙手已經被消毒液腐蝕到泛白、脫皮。在該街道,身患糖尿病的機關幹部崔鳳波已經先後蹲守了兩個居家隔離點,監控被隔離的密切接觸者家屬,並通過微信聯繫、有需必應,為他們提供生活物資、藥品、倒垃圾等生活服務。由於併發症,他的視力和體質都不好,但一直堅守職責、無怨無悔。近期,他又被安排與商會聯合排查轄區企業情況,確保在疫情解除前不得開復工。

5天排查9.7万人!蓬莱登州防控硬仗打出“精气神”

主要領導在隔離點督導監控

5天排查9.7万人!蓬莱登州防控硬仗打出“精气神”

黨員幹部堅守集中隔離點

信息摸排上報後,對重點人員進行嚴格管控,是避免疫情蔓延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在該街道,落實集中隔離的累計已有10人,落實居家隔離的已有200餘人。記者走訪部分隔離點發現,“門內的他們不能動,門外的他們卻跑不停”。登州街道對發現的密切接觸者及其家屬、近期經過湖北人員及其家屬等落實“四類管理”措施和具體防控要求,通過門上張貼密封條、派專人駐守盯緊、密切追蹤體溫、全配套生活服務等,把措施做嚴做細,減少一切感染傳播的偶然性。而對於已經結束隔離期的30多名人員,則通過電話回訪,及時掌握他們的活動軌跡和身體情況,讓一切隱患都“盡在掌控”。

精神聚點:求盡責 為心安

嚴防死守:110個小區關卡全天盯緊

“您好,我們是登州街道的督查人員,請放行。”

“對不起,請出示您的工作證件,並進行來訪登記,否則不予放行。”

以上對話,來自黃海東區南門的門崗。值班保安的嚴格值守,讓街道工作人員感到非常敬佩和放心。

5天排查9.7万人!蓬莱登州防控硬仗打出“精气神”

小區設卡排除隱患

目前,在登州街道,18個村居、6個城市社區全部設置卡口,目前已有110餘處,其中固定卡口60餘處,有人員值守的卡口50餘處,做到應上盡上、能上全上。社區、村幹部,網格員,志願者等都在值守隊伍之列。各村居根據工作安排,指導他們排班上崗,確保盯守工作24小時不斷檔。目前,在各村居,外來無關車輛一律不能進入,外來人員則要進行登記核查,確保體溫正常、明確來訪目的後才予以放行。“認證不認人”“識牌不識車”,已成為很多社區、村防控工作的真實寫照。公正、盡責的值守,確保了小區外來隱患的輸入,為居民守好“健康之門”。

為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該街道除在走訪中發放《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外,還在各社區、村懸掛橫幅200多條,發放倡議書500多頁,並藉助微信公眾號、鄉村大喇叭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提高了市民對防控工作的知曉率、配合度。

精神聚點:善聯動 廣借力

配合聯動:市直部門、志願者聯合作戰

“您好!我正在配合東城社區做上門走訪排查,請配合……”1月29日,來自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員崔磊磊與社區網格員配合聯動,協助完成責任片區的排查工作,而他的羽絨服已經被雨雪溼透,已經往下滴水。像崔磊磊這樣從市直部門抽調增援的工作人員以及各社區志願者,還有300多名。在嚴峻的防控形勢下,他們紛紛響應號召,走出辦公室來到一線,與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並肩作戰,成為防控戰線上的一個個生力軍。

5天排查9.7万人!蓬莱登州防控硬仗打出“精气神”

市直部門黨員幹部上陣馳援,連夜摸排

1月27日以來,隨著拉網式摸排工作的開展,每天數以萬計的摸排數據彙總給登州街道帶來很大壓力。疫情就是敵情,一刻不容耽擱!危急當前,必須各方聯動,群防群控!該街道及時向社會求援,沒有誓師大會,沒有苦心動員,一個通知,10個市直部門300多名黨員幹部立即參與到最前線的摸排工作中。另外,該街道機關幹部家屬、大學生、退役軍人等也紛紛志願參戰,他們有的夫妻並肩、有的母子協作,有的拿出軍人作風,用自己的堅守與付出,保障了摸排工作的快速推進,讓5天排查9.7萬人口這一“奇蹟” 成為現實。

與此同時,我市愛心企業和個人也紛紛伸出援手,民和牧業送來200個口罩、9000個雞蛋,德瑞斯新能源送來900個口罩;今麥郎送來20箱水、40盒藥……長裕社區黨支部書記趙文玉送來400袋湯圓、1000個口罩;東關社區居委會主任呂志強送來麵包、水果;愛心居民曲清家、張虔等分別送上消毒液、防疫用品等,通過自己的後方馳援,為防控工作輸血助力,讓防控戰線更加牢不可破。

通訊員 遲運鑫 閆詩紋 記者 厲智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