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零售電商“死亡”名單發佈

下沉市場、社交電商、直播帶貨等成為2019年中國電商的關鍵詞,但在2019年,也有一些電商平臺在激烈的競爭中倒下。據網經社不完全統計,2019年共有22家電商平臺倒閉,涉及

綜合電商、生鮮電商、社交電商、導購電商、二手電商、服裝電商、跨境電商、美妝電商、奢侈品電商、食品電商、玩具電商、鮮花電商、眾籌電商等細分領域。

據數據顯示,倒閉的零售電商中生鮮電商佔比最大,達到5家,其次是社交電商4家、服裝電商2家、跨境電商2家、綜合電商1家、導購電商1家、奢侈品電商1家、美妝電商1家、食品電商1家、玩具電商1家、二手電商1家、鮮花電商1家、眾籌電商1家。

2019中國零售電商“死亡”名單發佈


生鮮電商(5家):運營、產品質量、售後、供應鏈等問題頻現

鮮生友請、迷你生鮮、妙生活、吉及鮮、我廚等生鮮電商在2019年下半年接連出現資金問題,多家生鮮電商關停門店、下家線上商品。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生鮮電商出現擴張過快導致後續整體運營、產品質量、用戶體驗、售後服務等問題頻現,加上供應鏈方面也無法及時跟上,加速“倒下”。生鮮電商倒下的重要原因還在於損耗大。雖說生鮮商品的毛利率很高,但由於產業鏈太長,包括種植、選品、包裝分揀、物流、損耗和營銷等環節,便直接導致產品的損耗大,利潤降低。

社交電商(4家):紅利已過、粗暴拉新回款慢

淘集集、曬油網、當媽啦網絡、e橙優品等社交電商在2019年關停,很大原因是社交電商紅利已過,中小社交電商很難夾縫生存。

網經社電商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淘集集等社交電商失敗的根本原因是社交電商紅利已過,進入洗牌期。頭部平臺拼多多率先上市後可謂“一枝獨秀”。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下,中小社交電商自然無以為繼。此外,由於市場培育前期“燒錢”過度,資金鍊一旦斷裂自然無法持續。

各類社交電商通過各種拉新玩法,如主要採用把用戶付款,商家貨款用來投放拉新用戶,不斷引入新商家進入的方式,用燒錢換增長。莫岱青認為,它們在發展期間靠營銷方式拉新,並沒有完全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優勢。因此,前期數據增長太快,逐漸用戶留存差,因此當增長無法上升時,加上回款慢,付款方式冗長給商家形成一定壓力,就會產生連鎖反應,這種粗放方式的發展阻礙其進一步發展。

服裝電商(2家):生存空間被擠壓

服裝行業市場越來越向大平臺集中,中小平臺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犀牛小姐、多啦衣夢在2019年倒閉。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有一定市場佔有量的線上垂直服裝品牌,也在依靠綜合電商的流量進行發展。從投資環境來看,投資者對獨立服裝品牌的投資已經變得越發謹慎,服裝類電商已經許久不見融資消息。

美妝、奢侈品等垂直電商(2家):受到頭部平臺擠壓

樂蜂成立於2008年8月,由知名電視人李靜創辦,是以提供“億萬中國女性優質生活的首選入口”為目標,中國第一個擁有專家明星進駐,專業美妝購物網站千餘家全球品牌授權,由始至終實施“100%行貨正品”策略的垂直行業的B2C網站。8月28日上午,樂蜂網通過微信公眾號宣佈,樂蜂網(含PC端和APP端)都將於2019年9月18日正式停止運營。

尚品網,全球時尚輕奢購物網站,TOPSHOP/TOPMAN 中國唯一官方授權合作伙伴。擁有強大的全球時尚品牌供應鏈,超過5萬款時尚精品與歐美專櫃同步在線銷售,讓用戶足不出戶,輕鬆與全球潮流同步。2019年7月30日,奢侈品電商尚品網在其APP公告稱,已無法為廣大用戶提供服務,尚品網官網及APP將暫停營業。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目前電商“紅利”時代早已過去,像美妝類、奢侈品類的垂直電商在各大電商巨頭的洪流下艱難生存。當前垂直電商可謂是夾縫中求生,剩餘玩家需要找準自己的獨特定位,尋找差異化優勢。在此基礎上,還需進一步精細流量運營,提升用戶粘性及有效轉化,同時緊跟行業趨勢,才能獲得更多生存空間。

跨境電商(2家):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下滑

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一些中小型的跨境電商出現經營問題,尺寸、特買客等平臺在2019年關停。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總結指出,跨境電商類是2019年上半年內唯一下滑行業,因其全球化貿易的特殊性受中美貿易摩擦和匯率變動的影響最為直觀。

食品、玩具電商(2家):長效發展需做足功課

食品電商搖啊搖零食網、玩具電商兜噠玩具相繼在2019宣佈關店,食品玩具電商的長效機制還未建立。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未來食品零售電商行業及玩具電商行業發展,還需平臺提高准入門檻,加強前置事項規範和管理,加強合作商戶的質量把控,在源頭上做足功課有助於企業長期發展。

綜合電商(1家):頭部平臺瓜分市場份額 中小平臺被迫轉型

2019年,退出舞臺的綜合電商有神奇百貨和笑心盒子。

莫岱青表示,2019年無論京東、唯品會、蘇寧易購線下開店的路徑,還是阿里巴巴、拼多多瘋狂“跑馬圈地”,無不體現出電商流量“紅利”消失背景下渠道“下沉”的主流發展態勢。總體來看,綜合電商依然是巨頭的舞臺,在新零售大旗指引下,強者恆強,天貓、京東、拼多多、蘇寧易購、唯品會等瓜分市場份額,這就致使一些小的綜合平臺不得不做垂直轉型,發揮專業化優勢。

未來,新零售市場下,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場景打造還是電商企業主要發展方向。“持續優化消費者體驗、注重消費全鏈條模式對未來的零售電商來說尤為重要。在零售電商行業發展不斷變化的大背景下,能否為消費者提供更加閉環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將成為零售電商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

導購電商(1家):行業競爭加劇

在2019年,街報一家導購電商倒閉。街報是一個用戶逛街購物工具,社會化逛街導購形式,用戶從達人分享的場景化內容發現、喜歡、制定逛街路線,從而到線下逛街體驗。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線上零售市場規模穩定增長且呈現上升趨勢,電商導購行業可以共享增長紅利,助力導購類平臺加速崛起。

但要注意的是,隨著電商知名度的提高,自有導購內容的豐富,電商與返利網站的利益劃分越來越向電商偏移,很多電商如阿里、京東等都在加強內容營銷,並開始自建基於內容的導購平臺。因此對於其他導購電商來說競爭加劇。

二手電商(1家):存在信息不對稱、消費亂象頻發等痛點

在二手電商領域,進入的玩家並不多,近幾年發展也較為平緩。主打二手拍賣的曬寶在2019年關停。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二手電商發展過程中的痛點分佈於交易過程中,分別為交易前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交易中消費亂象頻發很難建立可信賴交易場景、交易後平臺售後保障機制缺失。隨著“共享經濟”“循環利用”等綠色消費理念逐漸流行,“買二手、用二手”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代接受,甚至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成為二手電商未來發展的關鍵。

鮮花電商(1家):供應鏈、質檢把控、源頭等出現問題

門客生活倒在2019的門檻。“門客生活”是一個鮮花電商大平臺,也有線下的實體店,此前主要活躍在江浙滬“包郵區”。妹子們可以通過拼團,在線上買到超低價的鮮花包年服務。比如,預付299元,訂1年的花,花店會每週送一次花給你。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然而,一場又一場的搶灘亂戰之後,鮮花電商在公司管理、供應鏈管理、質檢把控,甚至是源頭採購等方面出現了難點。目前鮮花電商大部分還處於大規模跑馬圈地階段,基本很難盈利,其主要收入還是依靠節假日期間銷售的禮花。禮花的價格浮動很大,節假日的價格要高於平時的價格,很多都是在依靠禮花的收益彌補做一週一花的虧損。

眾籌電商(1家):平臺應做好風險管控

眾籌電商去樂購也在2019年宣佈關閉。去樂購的模式是將一件商品分成若干“等份”,每個人只需要出其中的一份錢(1元)獲得一個編號,當這件商品所有“等份”被完全售出後,系統將會根據事先公佈的規則,計算出相應的“幸運編號”,此“幸運編號”的擁有者即可獲得這件商品。

曹磊指出,眾籌可以讓投入快速回本,但經營者也應該注意進行投後管理,真正發揮出資本的價值。眾籌可以讓項目投入資金快速回籠,但發起人更應注意進行投後管理,真正發揮出資本的價值。此外,眾籌平臺方面也應該注意,對於項目做好風險管控。

2019中國零售電商“死亡”名單發佈

喜歡就關注梁學偉談創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