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夫婦進城開“底價”菜館還可來料加工,只為供女兒學美術


去飯館吃飯,菜單往往都是固定的,店家賣什麼,你點什麼。如果有一天,你可以自己買來食材,帶到飯館,老闆幫你做,煎炒烹炸都可以,會不會更人性化?西安建設東路一家屬院內,鄭小滿的飯館迎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候,午飯時間,大學生和上班白領成為店內最主要的客人。還可以來料加工,每個菜只加收10元手工費。

油煙四起的廚房裡,他和妻子戴著口罩,一人切菜,一人掌勺。夫妻倆是湖南衡陽人,來西安十多年,開飯館兩年。飯館賣的幾乎都是家常菜,除了腸粉和米粉外,菜品分為兩個價,素菜10元,葷菜12元。

2017年5月,飯館開業,夫妻倆沒有做招牌,也沒有進行宣傳,全部都是食客們口口相傳。“早上七點半到晚上七點半營業,生意談不上多好,但我倆挺知足。”鄭小滿話不多,他站在熱騰騰的油鍋前,用生抽給炒好的肉上色,“肉和菜都是當天買,絕不過夜。”

飯館有道菜,取名“隨意小炒”。所謂隨意,指的是客人想吃什麼菜,可以自己買好,帶過來由老闆加工,每道菜收10元加工費。不少客人將這裡稱為西安“最個性”飯館。

“有次,我想吃煮方便麵,學校宿舍沒有條件,便買了方便麵拿到這裡加工,老闆沒有收錢,還免費加了兩個荷包蛋。”一位小姑娘說,每天在外吃飯,很多人都對“媽媽菜”有種眷戀,“在這裡吃飯,有家的味道。”

菜館除了供應午餐晚餐,應一些老顧客的要求,還做早點,為了節省時間,早餐在不遠的住處做好,帶到店裡面賣,即使這樣也需要早上5點多就起床。鄭小滿算了一下,第一天晚上營業完差不多需要一個小時打掃衛生,回家就在十一點左右,每天要忙將近16個小時。


老兩口都是快60的人了,還要每天從事這麼長時間的高強度勞動,說起原因,鄭小滿卻充滿滿眼的期望:“我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兒子,還沒結婚。小的是女兒,現在在讀大學,學的是美術,我知道她很花錢,卻只讓我們每個月供2000元,剩下不夠的她自己打工添補。再辛苦兩三年,等女兒畢業我們也就準備回家養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