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和脊髓空洞症有什麼聯繫嗎,脊髓空洞症能用中藥治療嗎?

歡樂鼠


你可能要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與流行性小兒脊髓灰質炎有什麼聯繫,這兩種病的共同點只有兩個,它們都是傳染病,而且都是病毒性傳染病。

至於脊髓空洞症跟新冠肺炎就更沒有聯繫了。

中醫治療新冠肺炎和脊髓灰質炎、脊髓空洞症都有章可循,都能做出診斷和治療方案,只是有很大區別,療效也不可能相近。中醫已經對非典和新冠肺炎的治療做出了貢獻,這是有目共睹的。對脊髓空洞症也有不錯的表現。但是脊髓灰質炎的中醫療效不確切,可喜的是脊髓灰質炎有了非常好的疫苗,在強大的疫苗作用下,這種病已經看不到了。


華燈初上35014207


新型冠狀病毒性疾病和脊髓空洞症,目前對於病因機理都尚不明確,但從中醫角度來講,都是外邪入侵所致,治療方面要抓住三個辯證關係,一是養內和御外的辯證關係,二是個體和群體的辨證關係,三是人與環境的辨證關係。新型冠狀病毒從傳染病防控的角度,不外乎切斷傳染源、控制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這三個重要環節。這就不是僅靠臨床醫學就能解決的,要通過環境醫學、環境生物學、環境病理學和環境毒理學等門類學科來綜合協調,才能奏效,靠末端醫治是無法解決大規模爆發的問題。只能靠病毒自身的能量衰減而減弱,這樣病毒肆虐對人類造成的傷亡是非常嚴重。人類不僅要研究如何快速遏制病毒傳播(如生產免疫疫苗等)減少對人類造成的傷亡危害,也要研究多種方法,催化環境能量,促使病毒在環境空間中儘快衰減和殺滅,如果能綜合協調社會環境資源,後者更容易快速見到成效。

冠狀病毒屬於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冠狀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狀病毒屬(Coronavirus),是許多家畜、寵物包括人類疾病的重要病原,引起多種急慢性疾病。第九次國際病毒學分類委員會報告將冠狀病毒科分為三個屬即α、β和γ屬。α屬冠狀病毒包括α屬冠狀病毒1、人冠狀病毒229E、人冠狀病毒NL63、長翼蝠冠狀病毒HKU1、長翼蝠冠狀病毒HKU8、菊頭蝠冠狀病毒HKU2和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orcineepidemicdiarrheavirus,PEDV)等8個種。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ransmissiblegastroenteritisvirus,TGEV)、犬冠狀病毒(Caninecoronavirus,CCoV)和貓冠狀病毒(Felinecoronavirus,FCoV)為α屬冠狀病毒1的成員。β屬冠狀病毒包括β冠狀病毒1、人冠狀病毒HKU1、鼠冠狀病毒、家蝠冠狀病毒HKU5、果蝠冠狀病毒HKU9、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SARS)相關病毒等7個種。β冠狀病毒1包括牛冠狀病毒(Bovinecoronavirus,BCoV)、人冠狀病毒OC43、馬冠狀病毒(Equlnecoronavirus,ECoV)、豬血凝性腦脊髓炎病毒(Porcinehemagglutinatingencephalomyelitis,PHEV)以及犬呼吸道型冠狀病毒(Caninerespiratorycoronavirus,CrCoV)等;鼠冠狀病毒則包括有鼠肝炎病毒(Mousehepatitisvirus,MHV)、大鼠冠狀病毒和鳥嘴海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相關病毒包括SARS病毒和其他類似SARS病毒。
γ屬冠狀病毒包含禽冠狀病毒和白鯨冠狀病毒SW1兩個種。禽冠狀病毒包括引起多種禽類如雞、火雞、麻雀、鴨、鵝、鴿子感染的冠狀病毒,其中最主要的是禽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chitisvirus,IBV)。2011年,病毒分類委員會在網上公佈,根據冠狀病毒基因遺傳進化分析,冠狀病毒科新增一個屬——δ屬 [6] ,包括夜鶯冠狀病毒HKU11、鵝口瘡冠狀病毒HKU12、文鳥冠狀病毒HKU13。儘管第一個冠狀病毒在20世紀30年代就被發現,但是冠狀病毒真正被引起重視是在2002~2003年SARS冠狀病毒(SARS-CoV)導致的“非典”疫情波及多個國家和地區,引起了社會的恐慌後。在此之前,對冠狀病毒的研究多限制在獸醫領域。γ屬的IBV引起的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在雞群中具有高度傳染性,是重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對家禽的養殖業危害很大

2019年末,在武漢引發疫情的冠狀病毒,被命名為2019-nCoV的新型冠狀病毒。冠狀病毒通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體外,經口液、噴嚏、接觸傳染,並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新型冠狀病毒對熱敏感,紫外線、來蘇水、0.1%過氧乙酸及1%克遼林等都可在短時間內將病毒殺死。新的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存在口糞傳播途徑,這更增加了傳染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要嚴密關注病毒自生的變異變種,以及環境因素誘發的突變情況,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製、致畸致癌致突變的研究仍在進行中。

脊髓空洞症就是脊髓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的病變。病因不十分清楚,其病變特點是脊髓(主要是灰質)內形成管狀空腔以及膠質(非神經細胞)增生。常好發於頸部脊髓。當病變累及延髓時,則稱為延髓空洞症。


病因淺析: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可分為先天發育異常性和繼發性脊髓空洞症兩類,後者罕見。

1.先天性脊髓神經管閉鎖不全

本病常伴有脊柱裂,頸肋,脊柱側彎,環枕部畸形等其他先天性異常支持這一看法。

2.脊髓血液循環異常

引起脊髓缺血,壞死,軟化,形成空洞。

3.機械因素

因先天性因素致第四腦室出口梗阻,腦脊液從第四腦室流向蛛網膜下腔受阻,腦脊液搏動波向下衝擊脊髓中央管,致使中央管擴大,並衝破中央管壁形成空洞。

4.其他

如脊髓腫瘤囊性變、損傷性脊髓病、放射性脊髓病、脊髓梗死軟化脊髓內出血、壞死性脊髓炎等。

臨床表現

發病年齡31~50歲,兒童和老年人少見,男多於女,曾有家族史,脊髓空洞症的臨床表現有三方面,症狀的程度與空洞發展早晚有很大關係,一般病程進展較緩慢,早期出現的症狀多呈節段性分佈,最先影響上肢,當空洞進一步擴大時,髓內的灰質和其外的白質傳導束也被累及,於空洞腔以下出現傳導束功能障礙,因此,早期患者的症狀比較侷限和輕微,晚期症狀則表現廣泛甚至出現截癱。

1.感覺症狀

根據空洞位於脊髓頸段及胸上段,偏於一側或居於中央,出現單側上肢與上胸節之節段性感覺障礙,常以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為特點,痛、溫覺減退或消失,深感覺存在,該症狀也可為兩側性。

2.運動症狀

頸胸段空洞影響脊髓前角,出現一側或兩側上肢弛緩性部分癱瘓症狀,表現為肌無力及肌張力下降,尤以兩手的魚際肌,骨間肌萎縮最為明顯,嚴重者呈現爪形手畸形,三叉神經下行根受影響時,多發生同側面部感覺呈中樞型痛,溫覺障礙,面部分離性感覺缺失形成所謂“洋蔥樣分佈”,伴咀嚼肌力弱,若前庭小腦傳導束受累,可出現眩暈,噁心,嘔吐,步態不穩及眼球震顫,而一側或兩側下肢發生上運動元性部分癱瘓,肌張力亢進,腹壁反射消失及Babinski徵陽性,晚期病例癱瘓多加重。

3.自主神經損害症狀

空洞累及脊髓(頸8頸髓和胸1胸髓)側角之交感神經脊髓中樞,出現Horner綜合徵,病變損害相應節段,肢體與軀幹皮膚可有分泌異常,多汗或少汗症是分泌異常的惟一體徵,少汗症可侷限於身體的一側,稱之為“半側少汗症”,而更多見於一側的上半身,或一側上肢或半側臉面,通常角膜反射亦可減弱或消失,因神經營養性角膜炎可導致雙側角膜穿孔,另一種奇異的泌汗現象是遇冷後排汗增多,伴有溫度降低,指端、指甲角化過度,萎縮,失去光澤,由於痛、溫覺消失,易發生燙傷與創傷,晚期患者出現大小便障礙和反覆性泌尿系感染。

檢查

MRI檢查:空洞顯示為低信號,矢狀位出現於脊髓縱軸,橫切面可清楚顯示所在平面空洞的大小及形態。MRI對本病診斷價值較高。

診斷

根據慢性發病和臨床表現的特點,有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上肢發生下運動神經元性運動障礙,下肢發生上運動神經元性運動障礙等,多能做出明確診斷,結合影像學的表現,可進一步明確診斷。

採用神經營養藥物,過去曾試用放射治療,但療效皆不確切。鑑於本病為緩慢進展性,以及常合併環枕部畸形及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而且這些又被認為與病因有關,因此在明確診斷後應採取手術治療。

手術的理論依據是:

(1)進行顱頸交界區域減壓,處理該部位可能存在的畸形和其他病理因素,消除病因,預防病變發展與惡化;

(2)做空洞切開分流術,使空洞縮小,解除內在壓迫因素,以緩解症狀。

包括維生素B族、血管擴張劑、神經細胞代謝功能活化劑等,均可應用。尚可根據病情采用體療、理療、針刺療法,以促進術後神經功能恢復。

3.情志調節,這一點很重要,也往往被忽視。一個身患此類疾病的人,生理痛苦自不堪言,心理健康和承受能力面臨嚴峻挑戰,做好患者心理疏導,對治療會有很大幫助,甚至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脊髓空洞症屬於神經外科疾病,中醫尚無有效藥物治療。藥物治療能使患者症狀有效控制,但脊髓空洞會進展,所以脊髓空洞症患者,臨床建議應及時到神經外科就診。通過神經影像學檢查,明確引起脊髓空洞症原因,根據患者原因進行針對性手術治療。如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切除術、寰枕畸形減壓術、脊髓內腫瘤切除手術、脊髓終絲切斷拴系鬆解術、脊髓縱裂畸形切除術。

手術治療解除脊髓空洞病因,患者脊髓空洞得到有效控制和神經功能改善。因此建議解決脊髓空洞症患者,勿刻意尋求中醫治療或藥物治療,此類不能有效改善患者脊髓空洞。


吉誠


這是兩個不同的病源,患有脊髓空痛的朋友,應該找專業的醫生去檢查,根據不同患病的情況去吃不同程度的藥。


一書一舒


目前從已有的資料來看,應該沒有什麼關係,至於脊髓空洞症這個病可以嘗試用中醫治療。中醫講望聞問切,只要資料全面,中藥不妨一試。


老宋說醫


這個問題我也很難回答,我不是醫生也不是專家最好還請求鍾南山院士答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