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臘梅換盆後如何施肥?

手機用戶6074910887


剛換盆的臘梅是不建議施肥的,這個時候它的根系還沒有恢復,不但是無法吸收,還極其容易造成燒傷的情況。簡單來說,不僅僅是不能幫助到臘梅的生長,甚至一定會影響到原本的健康。

但是,因為臘梅花開的原因,它本身的消耗過大,也造成了對養分的需求會較高一些。在這個層面上來看,可以說是比較喜肥的植物。適當的施肥,不但利於植株的健康生長,還能讓其多開花,開好花。

那麼,什麼時候給臘梅施肥才更適合呢?我個人覺得,臘梅的施肥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生長前期

這個階段所說的正是現在的時候。因為,即將要面臨迎來它的生長季,此時的施肥,建議以氮肥為主。並且,到3月份的時候,可配合使用葉面肥,噴施2~3次。這樣利於臘梅在生長的時候,不會出現養分不足的狀況。並且,能夠適當的改善植株對微量元素的欠缺情況。但是,若此時已給其進行換盆,那麼,需等待至它根系恢復正常以後才可以。

二、夏季時候

夏季時候的溫度較高,輕易施肥很容易造成根系的燒傷。然而,卻也不能耽誤了植株的生長。一旦發現有長勢稍微不良,也需及時的給它補充一些營養。所以,這個期間施肥1~2次即可。建議選擇溫度情況稍低的時候進行,或者在陰雨天氣會更好一些。肥料的選擇,可使用複合肥。能夠全面的給臘梅提供一些養分和微量元素的的補充。

三、秋冬時節

對於臘梅來說,秋季時候的養分補充很是重要。因為,秋季的足夠營養,能夠提高冬季的抗逆能力,增強臘梅對寒冷的抵抗,並利於開花和春梢的生長。因此,在秋季的時候,可使用有機肥作為基肥,放進盆底一些。到了入冬之前,再次稀薄的給其施加一些複合肥液。這樣,能夠讓植株在秋冬春的時候,都可以長勢健康。

另外,花謝以後的臘梅,因為養分消耗過大,也需給其補充一些肥料。建議使用速效的水溶肥就好。

當然,以上也僅為自己的一些看法。所知畢竟有限,若是有不妥之處,也感謝您可以留言指出。另外,對盆景有興趣的朋友,別忘了給我點個關注,我的主頁中有很多漂亮的盆景老樁,邀請喜歡盆景的您一起欣賞。

農村大曹


臘梅換盆之後需要緩盆一段時間,其主要原因是剛剛換盆的臘梅根莖吸收營養較慢,過多的澆水會導致根系積水而影響到呼吸作用,而施肥也會導致出現燒根現象,影響到植株的生長,對新根的萌發有直接的影響。

把它放在通風的環境換盆之後緩盆25天左右,避免過度的光照,雖然它很抗寒,可以抵禦零下16攝氏度的溫度,但是剛剛換盆時根系的生長能力較差,儘量置於8-12攝氏度的溫度環境,待進入初春,出現花芽的時候,即可開始施肥。 以12-15天施肥一次,主要肥料以腐熟有機肥為主,因為腐熟的有機肥裡面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可以不斷為根莖提供營養,對臘梅花芽的分化有促進作用,能夠讓花朵盛開,並盛開出芳香的大花朵。比如草木灰、牛糞、雞鴨糞便等等,通過腐熟之後即可作為肥料。


阿拉丁的角度


答,你好,世界壽鄉,中國,梅州蕉嶺奇異花木場和果園基地的農場主,為你解答問題。

僅於個人經營管理花木場二十多年,花卉養護管理方法來說,不論是盆栽臘梅,還是其他的花卉都好。大家都知道,盆栽的花卉,在移栽之時,它的根系都是會受到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此時的根系是不能吸收土壤中的營養物質來供給的,僅靠原有體內儲存的養分來維持生存的。

盆栽花卉之前,將起苗後的花卉修剪掉腐爛乾枯根系、病蟲枝、枯死枝、生長衰弱枝、過密輪生枝及下垂枝,然後進行消毒殺菌,但是,切不使用任何帶有化學成分的藥物,因為帶有化學成分藥物,會隨著水分滲透入根系,輸送到植物體內,直接就會影響到花卉恢復生長。取用稻草浸泡草木灰水,進行噴射枝葉,把根系放入草木灰水裡浸泡1-2小時消毒殺菌,同時起著幫助傷口癒合,以並補充各種營養成分的作用。

花卉栽培使用的土壤,土壤的肥性和酸鹼度要達到平衡,有利於移植後花卉迅速恢復生長能力。

盆栽臘梅換盆後,根系受損不同程度損傷,澆水需要把握好水分管理,土壤不宜過溼,不宜大幹,視一年四季不同的季節,環境,氣候,土壤,來決定澆水量,不出現因缺水或水分過多而導致花卉枯萎,腐爛或其他生長不良現象。在根系未生長之前,杜絕使用任何肥料進行施肥。如在根系未生長時施肥,水分稀釋溶解肥料後滲透土壤中,將會造成帶來腐爛根系,嚴重致植株死亡。

臘梅換盆後施肥,有待花卉根系生長時,杜絕傳統的教肥和撒施養護管理方法,採用水肥一體化養護管理方法,取用家禽毛和動物毛,配比適當石灰粉和磷粉,或複合肥,發酵製作出來的蛋白質、氨基酸含量高的液體有機肥,配比適當水量淋施,使肥汁迅速滲透土壤中,才能被植物收成,輸送和利用。


上下左右681218


導語:臘梅也叫做黃梅花,它喜歡生長在排水良好及營養豐富的土壤環境,相對比較耐寒和抗旱,開花時間是在11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它的生長特性主要是以先開花後長葉,因此在換盆後,我們可以按照生長期、花芽分化期、結果期進行施肥。具體施肥方式如下:

緩盆期不施肥,避免植株燒損根莖

臘梅換盆之後需要緩盆一段時間,其主要原因是剛剛換盆的臘梅根莖吸收營養較慢,過多的澆水會導致根系積水而影響到呼吸作用,而施肥也會導致出現燒根現象,影響到植株的生長,對新根的萌發有直接的影響。

處理方式:把它放在通風的環境換盆之後緩盆25天,避免過度的光照,雖然它很抗寒,可以抵禦零下16攝氏度的溫度,但是剛剛換盆時根系的生長能力較差,儘量置於8-12攝氏度的溫度環境,待進入初春,出現花芽的時候,即可開始施肥。

緩盆過後施肥,花期不施肥

緩盆過後,基本開始進入春季,若植株生長旺盛,此時便是花芽的分化期,需要補充營養才能促進花芽的分化,達到促進開花的效果,臘梅比較喜歡營養,若缺少營養就會導致花芽難以萌發,同時也會影響到根莖和植株的生長。

施肥方式:以12-15天施肥一次,主要肥料以腐熟有機肥為主,因為腐熟的有機肥裡面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可以不斷為根莖提供營養,對臘梅花芽的分化有促進作用,能夠讓花朵盛開,並盛開出芳香的大花朵。比如草木灰、牛糞、雞鴨糞便等等,通過腐熟之後即可作為肥料。

合理澆水施肥,提升抗病能力

在養護之後,平時要注意澆水和施肥,缺少水分會影響到開花的效果,同時也會影響到植株的生長,在生長期、花芽期、花期過後等都要進行合理的澆水施肥。

花芽期施肥方式:這個時期是在6月份至次年的8月份,也就是花芽不斷分化和不斷開花,主要以鉀肥、磷肥為主,可以促進花芽的分化效果,以10-15天施肥一次,可追施低濃度的複合肥,也可使用腐熟肥料代替。

生長期施肥方式:生長期主要是在4-6月份,這個階段生長較旺盛,因此不宜丟失水分和缺少營養,澆水以3-7天一次保持土壤溼潤,施肥同樣以鉀肥為主,輔助氮肥達到枝繁葉茂的效果。

花期後及時補充營養:花期過後會消耗很多枝幹的營養,缺少營養時枝幹就會枯黃,我們可翻土換土,加入草木灰或腐熟的農家肥,達到補充根莖營養的效果。

病蟲預防:在花期、生長期都有對臘梅進行修剪,把枯枝和密集的枝條修剪掉,留下主枝和健康的側枝,開花之後,及時把凋謝的花朵摘掉,主要是避免病害產生,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細菌性病害和蟲害,會影響到花朵的質量。如細炭疽病、葉斑病等細菌性病害嚴重時,可以噴灑5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預防滅菌,若出現蚜蟲、蟎蟲等蟲害時,可以噴灑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6000倍液進行預防。合理的病害預防可以提升開花的質量,增加觀賞效果。

綜上所述,根據你描述的問題:盆栽臘梅換盆後如何施肥?

建議你綜合以上要點,從生長期、花芽分化期結合季節的溫度變化進行施肥,在換盆期生長較緩慢,儘量不要施肥,待緩盆之後,植株生長良好即可開始施肥澆水,同時適當的光照有助於花芽的分化,修剪過程中多修剪病枝。只要按照它的生長屬性進行養護,就會盛開出芳香的大花朵。


一春


臘梅換盆以後如何施肥

臘梅屬於,落葉灌木,常叢生,葉對生,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冬末先葉開花。

蠟梅性喜陽光,比較耐蔭、耐寒、耐旱,但是切記不要窩水。蠟梅花會在寒天傲然開放,黃色的小花,濃香撲鼻持久,是冬季觀賞主要花木。只要不低於-15℃時能安全越冬,花期遇-10℃低溫,花朵可能容易凍壞。臘梅比較不喜歡鹼性土壤,更喜歡酸性土壤。

那麼如何施肥呢?

第一,儘量不要使用水溶肥或是葉面肥

如果不當的使用水溶肥,可能導致臘梅會出現爛根現象,臘梅比較喜歡乾燥。葉面肥對於長葉子,或者新發紙條會起到很好的幫助。如果使用葉面肥可能會導致臘梅的枝條變得更加脆弱,很容易被折斷。

第二,可以使用底肥

比如複合肥或者有機肥,複合肥的肥力比較大,可以在短期內起到給臘梅增加肥力的作用。有機肥呢,奇效就相對比較慢些。

不論是那種肥料,使用的評率一年頂多兩次,春季和秋季。肥量也要控制好,不然會出現肥害。

第三,盆栽注意事項

一定要放到通風和陽光比較充足的地方進行擺放,那樣臘梅會長的更加茁壯,香味也會更加濃郁。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您起到幫助,有問題我再交流。


庭小美園藝


盆栽臘梅,因盆土有限,土壤要選擇合腐殖質高、疏鬆通氣沙質營養土壤。溫度維持在-2℃左右,花期不得低於-10℃。臘梅怕風,風大會因相互摩擦而葉片造成鏽斑。臘梅耐旱,平時不幹不澆,澆則澆透。但夏季酷熱不可缺水,以免葉片形成枯乾發白的塊斑,影響花芽形成,澆水以澆透為宜。花前或開花期尤其要注意必須適量澆水,如果澆水過多容易落蕾落花,但水分過少開得也不整齊。 臘梅必須在花謝後及時修剪。—般宜在花謝後發葉之前適時修剪,剪除枯枝、過密枝、交叉枝、病蟲枝,並將一年生的枝條留基部2對至3對芽,剪除上部枝條促使萌發分枝。待新枝每長到2對至3對葉片之後,就要進行摘心,促使萌發短壯花枝,使株形勻稱優美。修剪多在3月至6月進行,7月以後停止修剪。如果不適期修剪,就會抽出許多徒長枝,消耗養分,以致花芽分化不多,影響開花。臘梅喜肥,每月可施薄肥一次,不可施農肥,以免入秋後“貪青”。秋季落葉前增施追肥,磷、鉀、氮的比例為2:1:0.5較宜。臘梅為深根性樹種,須用深盆栽植。2~3年盆一次,去掉土團上的表土,使其根頸逐漸露出盆土面,懸根露爪,分外別緻。 防治病蟲:臘梅的病害較少、蟲害較多,常見有蚜蟲、介殼蟲、刺蛾、卷葉峨等,蚜蟲在嫩梢嫩葉花蕾上吸食汁液,介殼蟲在枝上吸汁為害,刺蛾、卷葉蛾咬食葉片、新芽、花蕾等。防治方法上要採取預防為主,將花盆放在採光通風好的環境生長,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如發現上述害蟲,可用50%殺螟松1000倍液噴殺,為了減少對養花環境的汙染也可用土辦法滅蟲,如介殼蟲可採用酸醋溶液殺滅,蚜蟲可用洗衣粉水殺滅,如果少量的可人工捕殺。


魯日嵐德


取用稻草浸泡草木灰水,進行噴射枝葉,把根系放入草木灰水裡浸泡1-2小時消毒殺菌,同時起著幫助傷口癒合,以並補充各種營養成分的作用。


無所謂6677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a1000a4c231068004e\

花姐自在vlog


換盆的時候,底部用點多元素複合肥做底肥就可以了。然後栽上澆透水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