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瀏陽在行動•堅守】淮川街道老年公寓“封院”管理 57歲的院長“以院為家”13天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阻擊戰期間,大家都“宅”在家中,親人們團聚的時間比往年更長,可有一部分人為了工作和保障他人安全,選擇堅守崗位。難得的“超長假期團圓”,一家人反而見不上一面。

這個群體中,萬少傑就是其中之一。萬少傑出生於1963年,是淮川街道老年公寓的院長,大年初一,老年公寓宣佈“封院”,為陪老人們一起“居院隔離”,萬少傑抱著枕頭、被褥鋪在辦公室,至今13天了還未曾回家一趟。

【防控疫情 瀏陽在行動•堅守】淮川街道老年公寓“封院”管理 57歲的院長“以院為家”13天

“找誰?不開門哦!”2月6日一早,城東社區老年公寓,門衛室窗戶上張貼著紅色的“謝絕探視”告示,裡面門衛戴著口罩連連朝外面擺手,說特殊時期禁止出入。如今老年公寓,加上院長和副院長在內共18名工作(服務)人員、46名老人共同在踐行“封院”管理。有外勤人員1名每天負責採購食材等,但也只能購買後放在門口,由門衛消毒(有包裝的)後拿進去;院內後勤人員每天負責兩次消毒、燻艾,確保公共區域乾淨衛生;護理人員則每天照顧老人,同時負責將三餐送到老人房內;院方負責人除了每天檢查各項工作的運行,還必須上午、下午兩次給老人們測量體溫,記錄醫學觀察,每天向街道和上級部門彙報。

【防控疫情 瀏陽在行動•堅守】淮川街道老年公寓“封院”管理 57歲的院長“以院為家”13天

為什麼一定要“封院”管理?又計劃“封院”到何時呢?

“老人們是易感群體,可萬萬出不得事!”萬少傑說,春節前爆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之後,他就擔心,每年過年都是社會關愛匯聚敬老院的時期,家屬們也扎堆前來團圓,老年公寓實在是個極度容易發生交叉感染的地方。基於老人們體質弱經不起流感,他在小年夜就已經購買了幾百個口罩、上百斤酒精消毒液、幾十斤蒼朮和艾條等等,事實證明,這些物資給日後“封院”也帶來了極大的保障。至於“封院”具體截止時間,萬少傑表示,會請示上級後再決定。

【防控疫情 瀏陽在行動•堅守】淮川街道老年公寓“封院”管理 57歲的院長“以院為家”13天

13天以來“以院為家”,萬少傑笑說自己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如何哄老人”。他說,老人們一老一小,愛熱鬧,“關不住”,後來他想到用視頻連接的方式讓老人家和其家人“見面”,效果極好!雖然院外還是寒流陣陣,但老人們的臉上已然有了暖春的笑容。

【防控疫情 瀏陽在行動•堅守】淮川街道老年公寓“封院”管理 57歲的院長“以院為家”13天

來源:瀏陽市融媒體中心/全媒體記者 張玲 攝影 彭紅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