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專業人士:因疫情在家呆久了可進行自我調節

專業人士:因疫情在家呆久了可進行自我調節


重慶專業人士:因疫情在家呆久了可進行自我調節

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羅捷


重慶專業人士:因疫情在家呆久了可進行自我調節

通氣會現場


本報訊(記者 唐孝忠)隨著疫情發展的持續,目前,一些市民出現了心理上的緊張、恐慌或者恐懼的心理狀況,如何緩解?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羅捷對此提出相關建議。

如果這種恐懼的現象加重,可能出現一些病症,比如說恐懼症,如果情緒的恐慌嚴重了,對社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對社會的心態會導致擾亂的作用。為此,羅捷提出相關方法和建議,涉及到心理防護一般是三個層面:最重要的是自我心理調節;線上諮詢和視頻心理諮詢服務;求助於心理衛生專業機構。

建議市民調解心理和行動

羅捷認為,最重要的是自我心理調節,他建議:接受這種不安的情緒,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無需恐懼,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可進行適度的情緒宣洩,如給親朋好友打電話,說說自己的一些心情,擺擺龍門陣,相互支持和相互理解、相互鼓勵。也可聽聽音樂,音樂可以放鬆我們的心情,有些輕音樂、傳統音樂可舒緩調整一下心情。另外,在居室內適度運動、活動,如甩甩手、踢踢腿、動動腰,也可打打太極,運動可以幫助緩解我們的情緒。另外,想哭也可以哭一下、宣洩一下,這是可以的。自我的鼓勵、自我的安慰這是需要的,可以對著鏡子說一些鼓勵自己的話,自己行、自己身體很強壯,這種自我暗示、自我鼓勵對人是有幫助的。

羅捷建議,在行動上進行調節。對信息要有選擇性的接收。要相信主流媒體,國家層面的權威機構,重慶市政府、區縣政府、重慶市衛健委發佈的信息,這些信息權威、準確。其次,要接受改變,比如出門要戴口罩,要少接觸、少交往、勤洗手,也可以測測體溫。還有,要充實自己的生活,要有注意力的改變,不要老是刷手機,一些不好的信息對你影響很大,可以看看電視、看看書,可以聽聽音樂,轉移注意力。

但對一些老人和小孩來講,可以充實一下家庭生活內容,對小孩多做一些他喜歡的遊戲。對有些情緒確實控制不下來的,建議找心理醫生諮詢。還有很多藥物可使心情很快寧靜下來。另外,要把生活作息時間安排好,尤其是要好好休息,一定要保證8個小時左右的睡眠。

最後,羅捷說,如果通過自我心理調整狀態不好,也可進行線上諮詢或接受視頻服務,重慶市級的心理援助熱線12320-1,線上有專業人員給你指導、給你幫助,幫助你走出陰影、戰勝恐懼。如果線上還不能解決問題,那就應求助於專業機構。

相關

當前在疫情下,許多人出現了一些恐慌、焦慮、恐懼、緊張、不安、抱怨和憤怒,這些不良的情緒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恐懼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的現象,而這種現象是人們對未來的未知,對今後的不確定、不準確的一種不安全感,而這種不安全感就猶如我們亮起了一盞危險的紅燈,提醒我們隨時保持警覺。人在這種害怕的狀態下,我們身體的腎上腺素會分泌,使我們身體隨時處於一種戰鬥的狀態或者是逃跑的狀態,這是人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而這種防禦機制對我們是有保護作用的。所以,恐懼害怕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是可以被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