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曾叫囂要將海灣地區變成越南,讓美軍血流成河,可為何沒實現?

郭江永


變成越南?薩達姆未免想的太美了!海灣戰爭與越南戰爭不止不在一個檔次,甚至薩達姆擁有的實力和支持也遠遠比不上當年的北越。

美國之所以當年限制在越南戰場的泥濘中,手腳無法全力發揮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1、北越的本土壓根不敢碰

在朝鮮戰爭的陰影之下,美國不敢將自己的手直接伸向北緯17度線以內。整個越南戰爭當中,美軍的戰略打法只能限制在北炸南打,即對北越地區進行大範圍轟炸,而對南越地區的游擊隊展開圍剿。可北越地區才是真正的心臟,只要這顆大心臟不停止,反抗的輸送就會源源不斷地從越南北部進入越南南部。

也正因為美軍始終無法徹底讓北越失去戰鬥力,儘管在南越地區的反游擊戰戰爭中取得了接連不斷的勝利,可架不住還有游擊隊不斷衍生。美軍在越南的作戰只能陷入到一個又一個的轉圈循環當中。



2、北越強大的防空體系

對比海灣戰爭中被揍得毫無還手之力的伊拉克空軍和防空部隊,在越南戰爭時期,北越的空軍雖然不能與美軍大範圍對抗,但他們卻配備著超強的防空體系。

來自某國的15萬高射炮部隊,儘管援越抗美並沒有朝鮮戰場那麼蕩氣迴腸,但我們派出如此規模數量的防空部隊,也穩定地守住了越南北部的防空。現在我們的高射炮部隊的炮火下,就有上千架美軍飛機被擊落擊傷。



薩姆體系防空導彈,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令世界恐怖的防空導彈,薩姆家族幾乎稱霸了冷戰時期將近30年之久。而在越南薩姆導彈也成為了最好的武器試驗場,又有上千架飛機倒在薩姆導彈的火力射程之下。

數量不多卻頗具威脅的米格21,儘管越南空軍的規模建制無法與投入到越南戰場的數千架美軍空軍相對抗。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米格21卻也是這一時期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在地面雷達的有效監控之下,也在美軍反輻射導彈和反雷達干擾還未達到輝煌的越南戰爭時期。越南也儘可能地建立了一個自己的立體化空軍作戰網絡,也同樣給美軍造成了重大損失。為此也誕生了16位有五架飛機擊落戰果的越南空軍王牌飛行員。



3、瞠目結舌的外部援助。

試問上世紀60到80年代,哪個國家接受的外部援助最多,恐怕沒人比得上越南。八年的越南戰爭,來自某國的200萬人的武器裝備,200億的天文數字援助。蘇聯每年至少4.5億美元的資助,以及其他國家的贊助。越南在這一時期得到的支援,完全可以應對整個戰爭的消耗。

朝鮮空軍秘密參戰、蘇聯空軍和導彈防空部隊秘密參戰,僅在某國的國內,就有數以萬計的越南陸軍軍官得到了專業的院校培養,諸多國家的照顧,直接讓越南建立了當時最現代化的戰爭體系。



而到了1991年的海灣戰爭,薩達姆還有什麼?

外部援助?除了約旦,巴勒斯坦等少數國家空喊了幾句口號表達支持之外,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國家要麼選擇中立,要麼則堅定的與美國站在一起。最後沙漠風暴行動的拉開,幾十個國家聯手圍毆伊拉克,這在二戰結束至今的國際歷史中,只有這唯一的一次。

現代化防空體系?伊拉克的那點家當,在美軍看來完全就是個笑話,伊拉克在海灣戰爭時期的武裝力量要是拿到70年代的越南戰場也許還算得上現代化一流,但在技術已經更新了至少一代的90年代,在美軍的空中火力打擊面前,伊拉克的空軍和防空力量完全就是紙糊的靶子。至於38天的轟炸,伊拉克的參戰部隊還沒見到美軍的面孔,就已經喪失了至少50%的戰鬥力。



現代化指揮思想?這更是不存在,如果兩伊戰爭,伊拉克遇到的是一個現代化的對手,在這樣的壓力和對比之下,也許還能讓伊拉克提升自己的現代化思維。可偏偏他們的對手是思想停留在二戰時期的伊朗,整整八年的大戰下來,伊拉克的整體思維仍然停留在幾十年前,面對已經準備奔向21世紀的美國,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對決。

薩達姆光看到了美國在越南的失敗,卻忽略了自己跟越南也同樣不在一個等級上。


遼寧資深球迷


薩達姆打仗沒看黃曆,正好趕上美軍裝備轉型、躍進時期,給人家當了檢驗技術的小白鼠。

海灣戰爭的情況我們都知道,在美軍的戰爭機器面前,伊拉克軍隊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只能被動的捱打。伊軍先是被F117隱身戰機、激光制導炸彈、戰斧式巡航導彈......這些武器轟炸了41天。

開戰之前,伊軍舉著AK47對著鏡頭喊,要跟美軍決一死戰。結果真打起來,根本看不見敵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友軍不停的被炸上天,不知道炸彈啥時候會落到自己頭上。美軍就沒給伊軍同歸於盡、決一死戰的機會。

陸戰中,有案例是伊軍坦克部隊向美軍坦克部隊發起衝鋒,由於美軍坦克觀瞄系統更先進,看的更遠,打的更準,美軍是倒著車跟伊軍打,始終保持在伊軍坦克主炮的射程之外,然後開炮挨個點名。伊軍精銳的坦克部隊連開炮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殲滅了。

估計海灣戰爭時期的伊軍和二戰時期,拿馬刀砍坦克的波蘭軍隊心情是一樣的:無力感。

連敵人在哪都不知道,連還擊的機會都沒有。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就是我們常說的:代差。武器、軍隊出現了代差,這個戰爭肯定就會變成一邊倒的屠殺。

海灣戰爭之前的越南戰爭,美越兩軍在技術裝備上的差距,有,但沒有代差。武器上的差距,要比伊軍和美軍的差距小很多。

越戰中,美軍天上有B52轟炸機,有F4鬼怪戰鬥機。

但越軍也有米格21戰機和薩姆2地空導彈,這是同時代的裝備,雖然是美軍佔上風,越軍的反抗也是很激烈,再加上中國援助的高炮部隊......美軍戰後自己的統計,被擊落的戰機是8588架。損失還是很慘重的。

在地面,美國大兵早期拿的是M14自動步槍,後來換成M16小口徑步槍,而越軍拿的是AK47。輕武器上,到底是M16強還是AK47狠,現在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總歸是不相上下。最早,美軍拿著蠢笨的M14,在叢林裡,和AK47比,還是越軍佔便宜,這應該沒有爭議。

其他方面,火炮、火箭炮、迫擊炮、坦克......越軍也不比美軍次。

越軍打美軍,看見A4攻擊機俯衝的時候,好歹能端起步槍擼它一梭子。到了伊軍,就變成F117隱身機了,根本看不見。

越戰,美軍端著M16,越軍端著AK互相對射。到了海灣戰爭,AK還是那個AK,但M16已經加上了夜視儀、紅點瞄準鏡。在地面作戰中,有美軍特種部隊在跟伊軍步兵對射,依然是打靶式的虐殺。

越戰,美軍死了5.8萬人,南越死了13萬人,加上其他國家的,總共死了將近20萬人。北越總共戰死110萬。大約是5.5:1的交換律。越軍死5.5個人,才能打死1名敵軍,咬咬牙,這也能堅持。海灣戰爭,伊軍被打死2萬人,8萬多人被俘。總計損失10萬大軍。而美軍只陣亡了100多人,在這100多人中還有一部分是自己人誤殺。真正死於伊軍火力的是不足100人。而且這不到100人的陣亡絕大多數也是最後地面戰時期發生的,如果美軍繼續進行空襲,伊軍的損失也會繼續擴大。伊軍和美軍的交換律要高於1000比1。

越戰,有強弱沒代差,5.5個人換1個敵軍,這時候,意志和骨氣能起到作用,就能把戰爭堅持到勝利。當像伊軍這樣,有了代差,1000個人才能換1名美軍,意志和骨氣也就沒什麼意義了,根本沒辦法堅持。

對於美軍而言,打死5.5個越軍,自己死1個人,這叫陣亡。但消滅1000個伊軍,自己死一個人,這叫陣亡還是叫事故,就分不太清了。1:1000是一個接近於忽略不計的損失。當然,在宣傳上,他肯定不能這麼說,他得說每一個犧牲都讓人痛心。

所以,看見馬雲都得叫爸爸,這不丟人,就這麼沒骨氣,沒辦法,因為有代差。兜裡揣5塊錢,談鐵骨錚錚,沒意義。最起碼你得自己兜裡先有1千萬,然後在馬雲面前再表現的不卑不亢,這樣的骨氣才有價值。

在裝備上道理也是一樣,差距不是特別大,越軍的意志就是能解決問題,有價值的重要因素。等到有了代差,伊軍的意志就是不能解決問題,沒有價值的空洞口號。

越戰,美軍雖然在裝備上佔優勢,但也不是太大。撤出越南以後,美軍陷入了長期的低調冷漠期,名聲很不好。但就是在這段時間裡,美國人搞出了大量的新式裝備,新的軍事思想,等到海灣戰爭爆發,薩達姆認為自己比越南還要強一些,但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亮已經不是那個月亮了......伊軍和越軍,實力近似。但跟伊軍打的美軍和跟越軍打的美軍比,已經升級了整整一個時代。


當然,伊拉克之所以沒成為越南,這裡面的因素有很多,很複雜,在這特意挑一塊不顯眼的地方聊幾句......


銳度何老師


這其實是薩達姆在20世紀演了一出《皇帝新衣》的真實版。

那時節,薩達姆被100%的投票率,權臣阿腴逢迎的歌功頌德,蘇聯式鋼鐵洪流的所向披糜,眾志成城同仇敵慨的讚歌衝昏了空空無物的頭腦。目空一切,自以為是穆哈默德第二,不可一世地叫囂要將海灣地區變成新的越南,讓美軍折戟沉沙血流成河。劇中的另一位主角小男孩一一美國卻毫不費力地觀察到了裸體的真實的薩達姆之虛弱本質,來了個不信邪,果斷出擊。劇本的結局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比老版《皇帝新裝》更加精采,成為世界史上的諾貝爾佳話。


雙樵\n


薩達姆說讓美軍血流成河,薩達姆的話基本都實現了,美軍進入伊拉克後,忠誠於薩達姆的殘餘部重新歸建,一個鬆散型的反美力量,在伊拉克境內開展了反侵略戰爭,同時以什葉派領袖薩達爾組建的私人武裝,邁赫迪軍也加入反美戰鬥行列,從2003年至2011年的八年之間,伊拉克各地的反美武裝力量,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採取不對稱的游擊戰術,造成美軍四萬多名軍人死傷,美軍迫不得以只能選擇收縮部隊,重點固守在巴格達的綠區,駐伊拉克的美軍部隊也撤離城鎮,在人煙稀少的地區建立堡壘式的軍事基地,閉門堅守。歷史佐證。美國花費鉅額資金打下的伊拉克,並沒有能力進行有效的掌控,自由民主普世價值的種子也沒能開花結果,現在伊拉克議會通過了驅逐外國軍隊的議案,而美國政府以需要打擊恐怖分子的為理由,拒絕撤出伊拉克,下一步的局勢如何發展,應該是在意料之內,武裝驅逐是伊拉克唯一的選擇。戰爭的陰影又在伊拉克上空遊蕩。





老虎208626539


薩達姆因為是獨裁製,時常被屬下阿諛奉承是常有的事,山呼萬歲,主上聖明,等等,這些話就是麻醉劑,麻弊劑,讓薩達姆迷失了自我,所以說,獨裁製終會被歷史淘汰,竭力維護獨裁的人,終將因為將國家帶入災難而被後人唾棄!


前瞻公民


因為伊拉克和越南的處境是完全不同的,薩達姆自然也就難以複製越南戰爭了。

首先是政治環境不同。越南由於屬於社會主義陣營,因此受到了中國、蘇聯以及很多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幫助,中蘇等國為其提供了大量武器裝備、糧食等重要物資,甚至還派遣了一部分人員前去支援。而出於對中蘇兩國的顧忌,美國也不敢擴大越南戰爭,地面部隊的作戰一直以17度線為底線。 而伊拉克就不同了,伊拉克當時同蘇聯等國的關係並不好,在國際上較為孤立,而在周邊國家同樣缺乏一個可靠的盟友,僅有一個弱小的約旦還算友好,但是並不會提供多大的幫助。因此伊拉克要以自身的力量對抗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自然很難取得勝利。
然後就是武器裝備和作戰環境問題。越南戰爭中很多武器裝備開處於早期階段,性能不可靠,而越南又能獲得最先進的蘇式武器,因此美軍的優勢其實並不大,比如越戰中美軍早期的空空導彈幾乎就是一個笑話,逼得美軍還是給F4戰機加上了機炮。而伊拉克當時的武器裝備完全不如美軍,很多武器甚至還是閹割版的出口型,性能自然更是下降。就拿坦克而言,美軍當時用的是裝備M829A1穿甲彈的M1A1坦克,而伊拉克最好的坦克就是猴版T72,自然打不過了。 同時,越南戰場的環境多叢林地帶,非常不利於重武器的發揮,但是伊拉克則主要以沙漠為主,十分適合飛機等兵器的偵察、搜索、攻擊,讓美軍的優勢更是得以發揮。


戰爭之王


薩達姆和伊朗打了8年,薩達姆在兩伊戰爭中略佔優勢。薩達姆錯誤地以為,伊拉克已經是中東小霸王,是伊斯蘭遜尼派的守護者。為了治療戰爭的創傷,薩達姆悍然發動了對科威特的戰爭。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的行為遭到了世界人民的反對,聯合國組成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面對多國部隊,薩達姆自認為想取勝非常困難,但是他也認為自己能給美國造成嚴重傷亡。戰爭的結果出乎了薩達姆的意料,伊拉克只能用慘敗和血崩來形容。

在40多天的戰爭中,伊拉克損失慘重。伊拉克已經傷亡軍隊大約10萬人,其中傷8萬人、死亡2萬人,被俘虜近9萬人。除了人數傷亡慘重以外,伊拉克還損失坦克3847輛,各種火炮近3000門,武裝裝甲車1450輛,各種艦艇大約140艘,直接經濟損失達到2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不可估計。相比較於伊拉克的慘重損失,多國部隊的損失則非常小,美國的傷亡簡直可以忽略不記。多國部隊一共損失了4232人,這些傷亡中還包括不少非戰鬥傷亡。美國在戰爭中直接陣亡148人,非戰鬥死亡138人;戰鬥受傷458人,非戰鬥受傷2978人。除此之外,美國還損失了56架飛機、35輛坦克和2艘艦艇。僅僅從戰爭損失的紙面數字來看,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根本不叫戰爭,簡直是一場軍事演習。為什麼戰爭沒有向著薩達姆預期的方向走呢,為什麼伊拉克沒有把美國拖入戰爭的泥潭呢?

第一,越南當時有世界級大國支持,而伊拉克則是失道者寡助。越南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和中國的大力支持分不開。朝鮮戰爭期間,中國曾經警告美國不得越過三八線。結果美國不聽中國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中國派出志願軍和北朝鮮軍隊一起又把美國打回三八線。越南戰爭爆發以後。中國警告美國不可越過北緯17度線。這次美國人非常聽話,美國地面部隊始終不敢越過北緯17度線。美國只派空軍打擊北越領土。美國為了避免激怒中國,還規定中越邊境數十公里以內為禁炸區。由於美軍地面部隊不敢越過北緯17度線,所以美國始終不能滅掉北越,只能和北越進行無休止的消耗。北越把大部分軍事工業都搬到中越邊境附近,美國軍又無法摧毀北越的軍事工業。中國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支援了越南大量軍用物資,保證了越南軍事供給。中國還派出軍事顧問,幫助越南軍隊。如果沒有中國幫助,越南想趕走美國幾乎不可能。此外蘇聯為了和美國爭霸也在背後支持越南。越南有兩大國支持,最終打贏了越戰。伊拉克的情況則不一樣。伊拉克是一個侵略者,是一個國家上的失道者。當時中東附近並沒有強國支援伊拉克,世界大國也沒有一個支持伊拉克。蘇聯雖然在中東地區有利益關係。但是蘇聯此時自身難保,他不可能幫助伊拉克。沒有大國的支持,美國打起來就沒有任何顧慮,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第二、戰爭性質決定戰鬥力。在越南人民看來美國人是入侵者,越南人民能夠同仇敵愾,以各種形式和美國人抗爭到底。越南人民的抗美行為也受到不少國家的支持。美國國內人民對越南戰爭則是深惡痛絕。美國國內不斷爆發反戰遊行和各種活動。美國國內的反戰行為給了美國政府很大壓力。美軍士兵也對越南戰爭非常不滿,美軍反戰情緒也高漲。美軍戰後自殺人數要比戰場陣亡人數還要高,可見這場不正義的戰爭失去民心。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完全是一種侵略行為,薩達姆在國內外都得不到支持。伊拉克人民經過八年的兩伊戰爭,急需休養生息。國際上,做為侵略者伊拉克遭受世界人民的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則是制止伊拉克的侵略行為。美國的實力本來就是大大超過伊拉克,而且是制止侵略的戰爭,所以美軍才會在短期內打敗伊拉克。

第三,伊拉克的地理環境不適合打持久戰。越南地形多為山地,而且多為熱帶叢林,地理環境相當複雜,美國機械化部隊很難施展自己的優勢。所以越南戰爭期間美國的坦克部隊發揮作用不大,反而是美國的武裝直升機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武裝直升機被稱為空中坦克,畢竟彌補不了坦克的空缺。美國的機械化部隊發揮不了優勢就難以給北越軍隊致命一擊。越南的叢林非常適合化整為零的游擊戰,北越的游擊戰讓美國非常頭痛。伊拉克地處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氣候為熱帶沙漠氣候。這種地理環境非常有利於大規模機械化部隊展開。美國的海陸空三軍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優勢,可以隨意打擊伊拉克。

第四,美國情況不同。兩次戰爭期間美國國內外情況不同。越戰前期美國國內經濟情況尚且可以,越戰後期美國國內出現了嚴重經濟危機,美國經濟遇到“滯漲”。在外,以美元為核心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日歐關係重組,此時美國在美蘇冷戰中也處於守勢。美國自身出現了問題,美國急需從越戰中抽身而退,所以美國草草退出越戰。海灣戰爭則不一樣,美國經過里根總統時期已經恢復了自身實力,而且新的信息革命正在開展。美蘇爭霸中,美國勝利在望。此時的美國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美國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打擊伊拉克,戰爭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最後,現代化戰爭的實驗品。越南期間的戰爭方式還有點偏二戰,主要還是以中近距離短兵相接為主。美國必須面對北越軍隊才能有效打擊北越,即使用飛機轟炸也必須飛到北越軍隊上空。這種短兵相接的戰爭方式有利於越南軍隊發揮本土作戰和游擊戰的優勢。海灣戰爭期間則是現代化戰爭。海灣戰爭期間,美國發射了288戰斧式巡航導彈以及多枚空射巡航導彈。美國在戰爭中還使用了最先進的精確制導武器,對既定攻擊目標實施多次、持續打擊。美國還利用導彈破壞了伊拉克的指揮、通信、情報等系統。海灣戰爭完全是一場現代化戰爭,一場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戰爭模式。在這種戰爭模式下,美國的科技優勢和軍事優勢展現地淋漓盡致,伊拉克軍隊則成了無頭的蒼蠅。伊拉克軍隊在整個海灣戰爭期間只有捱打的份,根本沒有還擊的能力。美國根本不給伊拉克中近距離作戰的機會,大量伊拉克的坦克、飛機和裝甲車還沒有來得及發動就被摧毀在基地。美國讓世界第一次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現代化戰爭。世界人民無不被高科技現代化戰爭震驚。伊拉克則成為高科技現代化戰爭的試驗品。

最終薩達姆的豪言壯語都伴隨著美國的導彈而消失匿跡,薩達姆不僅沒有讓伊拉克成為下一個越南,反而戰後受到了美國的制裁,薩達姆本人卻躲過了美國的制裁。不過十二年後,美國重燃戰火,薩達姆最終還是沒能抵抗住美國的打擊。薩達姆失敗後不久被捕,之後又被美軍殺死。

如果各位讀者還有其他原因,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歡迎各位小夥伴拍磚,關注!


依稀說史


薩達姆對戰爭形態的落後認識,使其在海灣地區輸得很徹底。

大家都知道,海灣戰爭是美軍完成軍事技術革新後,所打的第一場信息電子化戰爭,相比於伊拉克軍隊依然熟稔的陣地戰、導彈戰、空襲戰,不知高了幾個檔次,將後者擊敗也完全在情理之中,這裡就具體分析一下,薩達姆到底在哪些方面輸給了美國,才讓其士兵在海灣地區抱頭鼠竄。

第一點,電子戰方面。當時伊拉克軍隊對於電子作戰的認識比較模糊,即便有早十多年的貝卡谷空戰作參考,他們沒能在此之前大力發展本國的電子反壓制技術(當然也受限於科學技術不先進),因而在戰爭爆發後,美軍的電子戰飛機率先入場,就癱瘓了其雷達網,隨後各種戰鬥機、攻擊機從其防空網一擁而入,整個戰場制空權就被美國所領導的聯軍部隊牢牢掌控。

第二點,地面戰方面。沒了天空的掩護,敵機在頭頂上肆意呼嘯,伊拉克陸軍的老舊坦克在美軍攻擊機、直升機面前猶如擺著的標靶,經常是集體出現,然後被集體消滅,這一點則是出於戰術思想的落後,明知對手在空中作戰已經佔據優勢,大規模的裝甲集群出現顯然是送上門的戰果。當然,也有可能是通訊已經中斷,後方指揮部已無法通知前線軍隊分散撤離。

第三點,戰略層面。薩達姆從一開始錯誤估計了國際社會干預海灣局勢的決心,也對自己的軍力抱有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從兩伊戰爭中走來的伊拉克當時已經舉步維艱,龐大的軍隊只不過是擺在檯面上裝樣子,等到他們冒險地入侵卡塔爾後,已經為自己的滅亡寫下了句號。

總之,美軍在海灣戰爭中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倒是薩達姆領導的伊拉克有點冒險一搏,結果搏了個大敗,十多年後就被美軍成功攻入了巴格達。


精英出鞘


時代不同了,戰爭的形態不同,結果就會有不同。

美軍打越南的時候,哪有後來打薩達姆時期的高精尖武器啊!

所以,後來當薩達姆的軍隊還用AK47的時候,美軍的M16都更新換代好幾次了。

更重要的是,戰術打法上也和越南戰爭完全不同。

伊拉克戰爭的時候,美軍先用電子戰或者隱形戰機乃至精確制導炸彈對伊拉克的防控體系狂轟濫炸了幾十天,基本上讓薩達姆的空軍喪失了戰鬥力。

之後美軍大兵進入,伊拉克的軍心早已經損失大半了。再加上美軍的坦克和裝甲車要遠比薩達姆的部隊更優秀,他能打到你,你打不到他,這仗還怎麼打?

最終幾個月下來,美軍只有不到100人陣亡,而薩達姆的軍隊損失了1萬多士兵。

所以本質上,薩達姆誤判了形勢,以為美軍還是會用越南戰爭的打法,成批地把大部隊開進來主力在陣地戰呢。

同時薩達姆也過分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對現代化作戰條件下的武器裝備缺乏應該的認識。

在伊拉克的軍隊和美國軍隊的武器裝備有代際差的背景下,沒能儘快更新換代或者進行軍事培訓,而過度以來所謂的大兵團作戰,顯然很容易被失去制空權而導致的整體戰略漏洞而潰敗。

其實薩達姆的軍事力量在兩伊戰爭後已經有了很大衰減,一直沒恢復,而美軍則一直處於加強軍備的上升期。

再加上薩達姆不思悔改,打了伊朗之後又入侵科威特,遭到了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的打擊,之後伊拉克被限制、被禁運、被封鎖,讓伊拉克軍隊更是雪上加霜。

在這樣的背景下,薩達姆能繼續維持政權都不容易了。

軍心和民心其實也早就不能和越南戰爭時,北越軍隊相提並論。在戰爭開始前,就有很多軍隊高官叛逃,這就說明他的統治崩潰只差最後一根稻草,顯然經不住美國的沉重打擊。

另外越南當年抗美,可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啊!

而薩達姆呢?

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給他公開的支持軍事裝備。

他自己的實力不行,又沒人幫他,軍官還叛逃,國家被長期封鎖導致老百姓對他也不滿,他怎麼能讓伊拉克變成越南?

因此戰爭開始幾個月後薩達姆就被抓,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木春山談天下


薩達姆打仗沒看黃曆,正好趕上美軍裝備轉型、躍進時期,給人家當了檢驗技術的小白鼠。

海灣戰爭的情況我們都知道,在美軍的戰爭機器面前,伊拉克軍隊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只能被動的捱打。伊軍先是被F117隱身戰機、激光制導炸彈、戰斧式巡航導彈......這些武器轟炸了41天。

開戰之前,伊軍舉著AK47對著鏡頭喊,要跟美軍決一死戰。結果真打起來,根本看不見敵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友軍不停的被炸上天,不知道炸彈啥時候會落到自己頭上。美軍就沒給伊軍同歸於盡、決一死戰的機會。

陸戰中,有案例是伊軍坦克部隊向美軍坦克部隊發起衝鋒,由於美軍坦克觀瞄系統更先進,看的更遠,打的更準,美軍是倒著車跟伊軍打,始終保持在伊軍坦克主炮的射程之外,然後開炮挨個點名。伊軍精銳的坦克部隊連開炮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殲滅了。

估計海灣戰爭時期的伊軍和二戰時期,拿馬刀砍坦克的波蘭軍隊心情是一樣的:無力感。

連敵人在哪都不知道,連還擊的機會都沒有。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就是我們常說的:代差。武器、軍隊出現了代差,這個戰爭肯定就會變成一邊倒的屠殺。

海灣戰爭之前的越南戰爭,美越兩軍在技術裝備上的差距,有,但沒有代差。武器上的差距,要比伊軍和美軍的差距小很多。

越戰中,美軍天上有B52轟炸機,有F4鬼怪戰鬥機。

但越軍也有米格21戰機和薩姆2地空導彈,這是同時代的裝備,雖然是美軍佔上風,越軍的反抗也是很激烈,再加上中國援助的高炮部隊......美軍戰後自己的統計,被擊落的戰機是8588架。損失還是很慘重的。

在地面,美國大兵早期拿的是M14自動步槍,後來換成M16小口徑步槍,而越軍拿的是AK47。輕武器上,到底是M16強還是AK47狠,現在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總歸是不相上下。最早,美軍拿著蠢笨的M14,在叢林裡,和AK47比,還是越軍佔便宜,這應該沒有爭議。

其他方面,火炮、火箭炮、迫擊炮、坦克......越軍也不比美軍次。

越軍打美軍,看見A4攻擊機俯衝的時候,好歹能端起步槍擼它一梭子。到了伊軍,就變成F117隱身機了,根本看不見。

越戰,美軍端著M16,越軍端著AK互相對射。到了海灣戰爭,AK還是那個AK,但M16已經加上了夜視儀、紅點瞄準鏡。在地面作戰中,有美軍特種部隊在跟伊軍步兵對射,依然是打靶式的虐殺。

越戰,美軍死了5.8萬人,南越死了13萬人,加上其他國家的,總共死了將近20萬人。北越總共戰死110萬。大約是5.5:1的交換律。越軍死5.5個人,才能打死1名敵軍,咬咬牙,這也能堅持。海灣戰爭,伊軍被打死2萬人,8萬多人被俘。總計損失10萬大軍。而美軍只陣亡了100多人,在這100多人中還有一部分是自己人誤殺。真正死於伊軍火力的是不足100人。而且這不到100人的陣亡絕大多數也是最後地面戰時期發生的,如果美軍繼續進行空襲,伊軍的損失也會繼續擴大。伊軍和美軍的交換律要高於1000比1。

越戰,有強弱沒代差,5.5個人換1個敵軍,這時候,意志和骨氣能起到作用,就能把戰爭堅持到勝利。當像伊軍這樣,有了代差,1000個人才能換1名美軍,意志和骨氣也就沒什麼意義了,根本沒辦法堅持。

對於美軍而言,打死5.5個越軍,自己死1個人,這叫陣亡。但消滅1000個伊軍,自己死一個人,這叫陣亡還是叫事故,就分不太清了。1:1000是一個接近於忽略不計的損失。當然,在宣傳上,他肯定不能這麼說,他得說每一個犧牲都讓人痛心。

所以,看見馬雲都得叫爸爸,這不丟人,就這麼沒骨氣,沒辦法,因為有代差。兜裡揣5塊錢,談鐵骨錚錚,沒意義。最起碼你得自己兜裡先有1千萬,然後在馬雲面前再表現的不卑不亢,這樣的骨氣才有價值。

在裝備上道理也是一樣,差距不是特別大,越軍的意志就是能解決問題,有價值的重要因素。等到有了代差,伊軍的意志就是不能解決問題,沒有價值的空洞口號。

越戰,美軍雖然在裝備上佔優勢,但也不是太大。撤出越南以後,美軍陷入了長期的低調冷漠期,名聲很不好。但就是在這段時間裡,美國人搞出了大量的新式裝備,新的軍事思想,等到海灣戰爭爆發,薩達姆認為自己比越南還要強一些,但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亮已經不是那個月亮了......伊軍和越軍,實力近似。但跟伊軍打的美軍和跟越軍打的美軍比,已經升級了整整一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