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農村種地能掙錢嗎?

悠悠鄉村


現在在農村種地能掙錢嗎?問話人有點“痴心”,明知“大勢所趨”穀賤傷農還問這個話題!不要說掙錢,你能解決溫飽問題就可以了。不過如果你有遠見卓識、高瞻遠矚的眼光,你就會守護農村,等候城市的人口“爆炸”向農村轉移,那你就發大財了!有句至理名言“幸福是需要等待的”!


傳哥37677215


哈嘍大家好我叫洋洋,一個90後已婚小夥,

要說咱們老百姓現在種地啊,可是一言難盡呀!現在我們東北玉米價格也就撐死7毛錢左右,這幾年價格太次不像前幾年都是1元錢,農民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我們這裡像30左右歲的年輕夫婦都開始流轉土地,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打工,留下的都是爺爺奶奶,沒辦法我們只能靠打工為生,

有的過年了回家住幾天想想孩子,有的為了掙錢養家餬口連家都回不了,沒辦法這就是現在農村的狀況,有的人家可能會好一些,有的只能這樣,

我在農村,叫洋洋,感覺我說的對的給個關注,謝謝!





馬家村洋洋


現在的農村種地基本上是賺不到錢,種地靠天吃飯,就算你豐收好,也不一定能賣個好價錢,我家就在四川內江一個偏遠的農村,在我周圍沒有一個農民種地賺很多錢,大部分農村人都出外地去打工了,因為種地一年還沒有打工一個季度掙錢多,剩下種地的都是老人多,基本沒有年輕人,我丈母孃把他家全部的地,都種柑子了,一年的收入也只有一萬多,如果收成不好的話只有幾千,所以我覺得種地掙不到很多錢。



就愛花草


我是鄉村淇譯,一個在農村種植水稻和養殖河蟹的八零後農民,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是有深深的感觸的,因為我現在就是在農村種地。種地掙不掙錢,這個就要看你怎麼種植了。不一樣的種植方法帶來的收益也是不同的。如果是單單的就靠種植一樣農作物的話是不行的,必須混種再加上自己搞銷售才行。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和我種植的情況

單一種植是不行的

現在的糧食價格也不是那麼的理想,如果自己就是單單老自己家裡的那十幾畝地的話,一大年下來也是掙不到幾個錢的,也就是能過一個溫飽也就是不錯了,因為在這裡你是要拋去不少種地費用的,那麼一年到頭來也就是能剩個幾千塊錢,那麼這樣一看的話還不如出去打工掙錢呢。打工一個月還能有個三千多塊錢呢,一年下來都比種地強,這個也是不少人都出去打工不種地的原因。

我們要大規模種植加上混種

像我的家鄉這面就是蟹稻共養的,在水田裡面種植水稻,完事在在裡面養殖河蟹,那麼這樣一來你的收入就是會提高的,畢竟這個是兩樣東西,在你出河蟹的時候是可以收入一筆可觀的收入的,賣河蟹的錢,就可以把你種植水稻和養殖河蟹的一些費用都掙出來了,還能有剩餘,那麼等到你收割水稻在賣的時候那就是純收入了,這樣一來不是挺好嗎?我家今年就是這樣種植的,比起單一的種植水稻來說能多收入三四萬塊錢吧,那麼這樣不也是挺好嗎?

再有自己要做到自產自銷

現在不也是鼓勵農戶這樣嗎。我們可以成立一個合作社,這樣的話在我們養殖河蟹的水田裡的稻子也是可以賣一個好價錢的,比賣給商販強的多的,我們自己種植的水稻自己心裡都是有數的,因為是和河蟹共養的,上的化肥農藥是非常少的,這樣我們直接銷售還可以省去中間商也可以讓顧客吃到放心和綠色的大米。

我們在農村種地還可以搞認領種植

可能這個再有的地方也是在搞這個,我感覺這樣也是可以提高在農村種地的收入的,就是我們在開春種地的時候,可以找城裡的人們來搞這個,你看看他們需要多少,他們認領了以後,我們可以實時互動的形式來讓他們看到自己認領的土地的種植情況,到了收割的季節收割完事就直接他們拉走了,這樣也是現在比較流行的,這樣最起碼他們看到了種植的全過程,知道是怎麼種植的,即使是稍微貴一點,但是他們吃著放心,也是比在超市裡面買到的要好上不少的。




所以在我看來要是想在農村種地掙錢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那麼你就得擴大規模和自己做到自產自銷,再加上要有向前衝的拼勁。這樣讓顧客吃到了放心的糧食我們也能掙到錢。


鄉村淇譯


普通農戶,種地基本不掙錢!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拋家舍業出門的打工仔?!

誰不想在家就近種地掙錢,一家人都養不活,又有什麼辦法。

總有人說規模化,現代化種地,我就想問下,我家3-4畝山坡地,東一片,西一片,你怎麼給我規模化,怎麼現代化?

羊腸小道手推車都推不上去,需要人肩扛,來給支支招!





史努比小昊


掙錢是肯定的,只是多與少而已!



痴騎朽翁


現在在農村種地能不能掙錢,要看你的經營方法。我栽幾畝香佔優,畝產千斤,一元捌一斤,稻田裡放養鯽魚。旱地種一部份水果玉米,市場上二元一個,種一部份良種玉米,打玉米將買,四至五一斤。玉米收穫後,栽一畝半地的芹菜,二至五元一斤,一冬三月有菜賣,收λ一兩萬。這樣一年下來與出外打小工差不多。


巴山老農111


不管做什麼事情,第一個吃螃蟹的是天才,第二個是人才,第三個就是蠢材了——這句話在種地上也適用。在一二年的時候,我的叔叔從外地帶回一大包的百合種,然後在當年租了十多畝土地進行栽種。結果當年百合的收購價達到十元一斤,叔叔靠著種植百合純賺三十多萬。

其它的農戶也開始紛紛效仿,我們這邊掀起了一股種植百合的風潮,叔叔靠著賣種子又賺了十多萬。等到一三年收購時,百合的價格狂跌到一元一斤,根本連種子錢都收不回來。還有幾個農民計算後發現請人到地裡挖百合還賺不回請工的錢,就直接讓其爛在地裡,管也不管了。這些農民的虧損無人買單,最後只能自己往下嚥。

農民自身的侷限性

市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滯後性,而我們農民因為對於市場的把握度不高和農村信息本身就具有緩慢性,以至於當我們得到某農產品掙錢的信息時,這個信息可能早已經失效了很長時間。更為重要的是對於這些落後的信息,農民們也沒有篩選的能力,只會看到那些掙錢的事例而忽視了背後的風險。

農民的侷限性還體現在對市場沒有一定的延展性,當發現某個農作物種植能夠掙錢的時候,也就只會投身於此農作物的種植上,而不會考慮到進一步的深加工。其次就是相比於經銷商,咱們農民的銷售渠道和模式也更為單一,不得不把相當大一部分的利潤讓給中間商。由此就會造成自身的利潤大幅度降低。

從我們村種植百合的經驗來看,如果能夠有準確預測市場信息的渠道和把握市場方向的辦法,那麼可以說能夠很大程度改善農民種地不掙錢的問題。

市場的短板

當前農村糧食收購市場也存在著一些短板,拿在我們恩施這邊種植玉米來說:種子和化肥一年大約需要花費五百元每畝,人工費大約在六百元左右,每畝地能夠產玉米一千斤左右總產值一千元,最後還虧一百元。所以在如今農村種植土地的人都是老農民,而並非那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

再者市場對糧食收購的價格也與其它商品上漲的價格不相適應:舉個例子在零九年牛肉麵是六元一碗,我花一千二能夠買到兩百碗,那個時候糧食的價格是八毛五一斤。如今牛肉麵每一碗十二元,花一千二隻能買到一百碗,此時糧食的價格也只到一員一斤。種地自然也就不掙錢了。

市場永遠在這裡,不會考慮到咱們農民生活的不易,如此往復下來最後吃虧的還是我們農民。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咱們農民種地掙錢的有沒有,有,但是能夠靠著種地發家致富的人很少。再加上咱們農村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如今農民也不一定要靠著種地來獲很好的生活。


中原胖哥哇


作為農民,勸你不要把時間、精力浪費在種地上,現在的農村還沒到集約化程度發達的那一天,全面的機械化還有待進一步發展,靠天吃飯還是農村種地的硬傷,在土地上的投資就像是個無底洞,看似投資不多,實際上得不斷地投,結果怎麼樣?得看天的臉色,

我們村一小夥花20萬建5個大棚種蘑菇,沒有二年時間,不種了出去打工,今年我們縣獼猴桃收購價在8毛錢左右,純屬虧本,獼猴桃投資成本很髙,但收益得5年的時間,5年後能不能收穫還得看天!





農民老魏


我回答這個問題,本人山東東平縣的,我這邊種地大戶承包4000畝左右承包費一年850,小麥補貼給農戶,賺不到多少錢,一畝地最好的時候一年200,不好的時候賠錢。還有不錯的,種七八十畝,所有事情都是親力親為,找人幹活,自己也在地裡跟著。一畝地包地有800也有850一畝地的,一畝地今年700。還有就是他不用帶款。真正種地只能說,不用貸款,種植面積300畝左右,一年8-12萬,沒有天債沒問題。種植多了根本管理不當。我們國家沒有外國的機械和大田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