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也溫暖,獨處亦清歡

孤身也溫暖,獨處亦清歡

哲學家叔本華曾經說過:

“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就是不熱愛自由。”

我深以為然,倘若無法在孤獨裡成就自我,達到生命的飽滿,又怎能掙脫靈魂的枷鎖。

所以,與其在聲色犬馬的狂歡裡麻痺自己,倒不如勇敢些,在空無一人的旅行中重塑人生。

孤身也溫暖,獨處亦清歡


沉默的螺旋之所以會形成,就是因為人們太懼怕孤獨,更不願承受孤軍奮戰的寂寞。可是,一味地壓抑自己的真情實感去融入人群,也註定會在人海茫茫中蹉跎了心智,最終走向庸俗。

孤獨才是治癒庸俗的良藥。唯有在孤獨中尋找到真正的渴望與熱愛,才能理清人生,讓生命變得豐富而精彩。

在這匆忙喧鬧的人世間,若想成為若想成為最閃耀的星,就必須要活得超脫世俗。縱然你所站立之處,空無一人,也要熬得住這份孤寂,守得住這份寒冷。

孤身也溫暖,獨處亦清歡


一個人真正的強大,就是從摒棄浮華與喧囂,學會與孤獨對話開始的。

《遠遠的村莊》裡記載:“孤獨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個人在孤獨時間所做的事,決定了這個人和其他人最根本的不同。”

這世間,任何道路,只要你足夠專注極致,就會與他人形成隔閡與差距。但若是無法在獨處的歲月裡寸積銖累,領略孤獨背後的歡愉,又怎能磨礪才華,堅強成長,一路奔向那夢和遠方。

無論是在晨曦初照的黎明,還是在夕陽西下的黃昏,亦或是萬籟俱寂的黑夜,走進孤獨,便深深的體會到孤獨也是一種美麗。一個人守在電腦前看自己喜歡的辯論賽,讀自己喜歡的書,練自己想練的字,還可以做自己喜歡的美食……

孤身也溫暖,獨處亦清歡


就像張小硯的那句名言:“後來許多人問我一個人夜晚踟躕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卻不是孤單和路長,而是波瀾壯闊的海洋和天空中閃耀的星光。”

當你終於獨自捱過了無數個寂寥的日日夜夜,驀然回首你會發現:心靈的缺憾與疲憊早已杳無蹤跡,留下的只有充盈與自在。

孤身也溫暖,獨處亦清歡。漫漫長路,獨自撐傘的日子,我也可以走的順順利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