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雙管齊下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全市工業系統按照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的“五個必須”和“六個堅持”,積極應對、立即行動,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各項舉措,為打贏阻擊戰努力貢獻自身力量。

一、領導帶頭抓防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和企業復產工作。1月31日,市委常委會會議就全市企業復產後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2月1日,代市長熊燕斌深入我市部分重點企業,就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準備進行調研指導;副市長劉亮也多次深入重點企業進行督導調研。

二、千方百計抓供應

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在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領導下,工信系統堅持把保障醫療物資供應作為當前工作的第一要務,積極組織有關人員尋找國內疫情防控醫用物資生產供應線索,聯繫訂購5臺大型全自動體溫監測儀、5臺中型紅外線測溫器,同時積極爭取省醫療物資支援,在前期爭取到100個測溫儀、1000個醫用口罩、20套醫用防護服等基礎防護物資的基礎上,1月30日晚,全省第一批統調特儲防控物資20個防衝擊眼罩、20套醫用防護服、50個一次性帽子、6套自吸過濾式防毒面罩、30個自吸過濾式呼吸器、500個醫用鞋套、480個PM2.5顆粒式防護口罩(N90)、18個PM2.5顆粒式防護口罩(N95)、60Kg醫用酒精、123瓶消毒泡騰片、5套隔離衣等配送我市並順利接收。後續部分物資仍在調撥。為進一步保障疫情防控物資供應,市、縣工信局向森傑服飾、諾成製藥、華元醫藥、森達醫療器械等4戶企業分別派駐入企特派員,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資金、設備訂購、原材料組織等困難和問題,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我市諾成製藥日產3萬瓶500ml、2萬支10ml、2萬支5ml滅菌注射用水、50噸84消毒液及防護口罩等物資生產企業可及時啟動生產。

朔州市“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雙管齊下

三、爭分奪秒抓部署

疫情期間,時間就是生命。為確保工業系統幹部職工和廣大工業企業第一時間瞭解疫情發展情況和基本防控措施,市工信局及時印發了《關於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的緊急通知》、《關於進一步做好工業企業、國資監管企業和電信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2月2日晚,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工信、能源等部門連夜發放《工業企業疫情防控工作導則》,確保了省委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示第一時間傳達至各戶企業,進一步增強企業辦公場所、生產車間、後勤系統等疫情防控指導。為進一步確保工業企業疫情防控“不漏一人、不失一企”,1月27日起,工業有關部門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措施情況下,抽調各級骨幹力量,全面加強工業企業疫情防控日常走訪和指導,密切關注當前正常生產企業員工健康情況、重點廠區消毒處理情況、減少人員集聚性活動等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第一時間掌握動態進行彙總,同時建立了疫情防控期間連續性生產企業和復工復產企業“每日零報告”制度,進一步督促企業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截至目前,全市工業企業未發現疫情。

四、科學有序抓復產

為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延遲企業復工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關於企業復工後疫情防控的有關要求,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雙零”目標,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五個必須”和“六個堅持”。要求企業復工生產前務必做到“五個必須”:即必須建立企業主要負責人牽頭負責的企業疫情防控工作領導機構,制定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必須掌握每名職工的健康狀態和每名職工的節假日期間出行和參加集會聚會情況,排查確認職工節假日期間密切接觸者中是否有重點疫區來源地人員;必須提前對廠區內公共場所、人員聚集場所的設施、設備進行消殺防疫;必須做到來自省外,特別是重點疫區工作人員暫緩返回;必須向縣區做出承諾,嚴格執行市、縣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達的重大決策調整指令。對“五個必須”落實不到位,工作方案不明晰的工業企業,要求企業延遲復工。督促節日期間延續生產企業和復工企業每日務必要做到“六個堅持”:即堅持做好企業人員及車輛進出登記;堅持做好廠區內包含食堂、宿舍及其他人流密集場消毒處理;堅持每日對全體入廠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如有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立即安排到醫療機構就診;堅持全員佩戴防護口罩要求;堅持取消一切全員工作會議或大型會議,採取錯時、彈性等靈活計算工作時間的方式,減少人員集聚性活動;堅持配合主管部門開展情況排查和報送。各級行業主管部門要密切關注生產企業疫情日常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對“六個堅持”落實不到位的企業要及時報告。

截至2月4日,全市275家規上企業中,正常生產的企業有67家。其中,煤炭企業12家,產量10420萬噸,佔全部產能的56.6%,1月份實際生產原煤1025.83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27%,兩週內計劃復產19座,產能3610萬噸;諾成、華元、森達、森傑4戶生產疫情防控相關醫藥物資的企業也已全部復產。

(文 李大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