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霍亂、傷寒、炭疽......日軍當年在中國投放了哪些病毒?

從古至今,鼠疫、天花、霍亂、黃熱病、斑疹傷寒等等傳染病,是人類的巨大災難。

歐洲長達8年的鼠疫(即黑死病),致使2500萬人死亡,佔當時歐洲人口的1/3,相當的慘烈!

鼠疫、霍亂、傷寒、炭疽......日軍當年在中國投放了哪些病毒?

黑死病400多年後的1763年,英國殖民主義者入侵北美,遭到了北美印第安人的強烈抵抗。

英國駐北美殖民軍司令傑佛裡·阿莫斯特假裝派人講和,將染有天花病毒的毛毯和手帕“贈送”給了印第安人的首領。

結果,天花在印第安人中流行,印第安人大批大批地死去......英國殖民軍便輕而易舉地擊敗了印第安人,佔領了他們的土地。

鼠疫、霍亂、傷寒、炭疽......日軍當年在中國投放了哪些病毒?

病菌如此厲害,隨著近代微生物學和醫學的發展,它們也為細菌戰的真正產生提供了條件。

1

近代最早研究細菌武器的是英國,1916年,英國陸軍部創建了生化武器研究機構——波頓研究所。

但是,最早使用細菌武器的是德國。1917年,德國間諜在美索不達米亞用馬鼻疽菌,使協約國上千頭騾馬受感染,破壞了協約國的運輸工具。

儘管在1925年,歐美等38個國家在瑞士日內瓦簽訂了禁止細菌武器和細菌戰的《日內瓦協定書》,但是,整個30年代,很多國家,如蘇聯、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比利時、荷蘭、波蘭、意大利等國依然秘密地開展細菌武器的研究。

鼠疫、霍亂、傷寒、炭疽......日軍當年在中國投放了哪些病毒?

日本乾脆直接拒絕簽訂《日內瓦協定書》,後來創建了日本細菌部隊的石井四郎說:

“在日內瓦正式訂立了禁止‘細菌方法作戰’的國際公約,這事實上正說明了‘細菌方法作戰’是最大潛在的武器。”

石井還說:

“很多國家都研究細菌戰,日本若不積極進行準備,將來一旦發生戰爭,必定會遭到嚴重的挫敗。”

日本人為什麼這麼積極地進行細菌研究?

因為,日本國土狹小,資源貧乏,但又妄想霸佔中國和亞洲,對抗蘇聯和英美,如此境況是促使其追求新武器,轉向細菌戰的重要原因。

後來,石井四郎在東京滿洲建立了細菌戰研究機構。

鼠疫、霍亂、傷寒、炭疽......日軍當年在中國投放了哪些病毒?

二戰期間,中國慘死在日本細菌戰上的人有多少?

這個數據是相當龐大的!

除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隊,日本在華開展細菌戰的還有——“長春第100牲畜及農作物細菌戰部隊”、華北“甲”1855部隊華中“榮”1644部隊華南“波”8604部隊南洋“岡”9402部隊

這些機構僅在實驗中,就殺死了不少人。

僅以731部隊而言,在1940年至1945年間,它們每年僅在細菌實驗中就至少殺死了600人,五年總計至少3000人。

這些用來實驗的人,被它們進行“K攻擊”或“P攻擊”。所謂“K攻擊”,就是霍亂實驗;“P攻擊”就是注射鼠疫菌

鼠疫、霍亂、傷寒、炭疽......日軍當年在中國投放了哪些病毒?

731部隊大約在1939年就開發出了“鼠疫跳蚤”。然後,它們在中國境內進行了多次的細菌實戰。

在傳染病學中,鼠疫是一種死亡率極高、傳染性極強的惡疫。它起病急驟,患者呈全身毒血癥狀,極為痛苦,通常幾日內便會心力衰竭而死。

在當時的醫療水平下,其死亡率高達90%-100%,臨床上主要有腺鼠疫、肺鼠疫、敗血性鼠疫三種。

鼠疫病人死後多因毒血癥狀而皮膚呈黑紫色,所以有“黑死病”之稱。

鼠疫、霍亂、傷寒、炭疽......日軍當年在中國投放了哪些病毒?

1、1940年東北農安細菌戰

1940年6月,731部隊在東北農安等地進行了“鼠疫跳蚤”的“謀略投放”試驗,造成當時在吉林省境內的農安、扶余、前郭旗、大賚、安廣、開通、乾安、長嶺、雙嶺、長春等地鼠疫流行,到當年的12月鼠疫才結束。

根據中國防疫部門的調查,共計造成2139人死亡。

但是,在731部隊的秘密細菌研究論文中,詳細記錄了這次鼠疫跳蚤投撒的時間、地點、數量和造成的死亡人數。其中記載的死亡人數是3051人,比中國防疫部門的數據高出近千人。

鼠疫、霍亂、傷寒、炭疽......日軍當年在中國投放了哪些病毒?

2、1940年浙江細菌戰

1940年10月,731部隊在浙江衢州和寧波進行了“鼠疫跳蚤”的”飛機雨下法”投放試驗。

總計國內學者們對衢州和寧波等地鼠疫的調查,1940年浙江細菌戰導致的鼠疫,造成死亡的中國居民共計2700餘人。

但是731部隊軍醫1943年的一份秘密細菌武器研究論文中明確記錄:

731部隊1940年10月4日在衢縣投下8公斤鼠疫跳蚤,第一次感染致219人死亡,第二次感染致9060人死亡;

同年10月27日,在寧波投下2公斤鼠疫跳蚤,第一次感染致104人死亡,第二次感染致1450人死亡。

合計731部隊的資料數據,浙江細菌戰導致中國軍民死亡的人數達10833人

鼠疫、霍亂、傷寒、炭疽......日軍當年在中國投放了哪些病毒?

3、1941年常德細菌戰

1941年11月,日軍731部隊在常德投下了染有鼠疫細菌的跳蚤,這些鼠疫跳蚤是摻和在谷、麥、豆子、高粱,還有爛棉絮塊、破布條、稻草屑等物體重投下的。

常德鼠疫從1941年11月開始,到1945年底結束,前後流行了4年多時間,先後傳播到常德周邊7個縣市(武陵、鼎城、桃源、漢壽、臨澧、津市、南縣),60個鄉鎮,486個自然村,共計受害死亡7643人。

鼠疫、霍亂、傷寒、炭疽......日軍當年在中國投放了哪些病毒?

4、1942年浙贛細菌戰

浙贛細菌戰是日軍在撤出作戰地區時實施的,主要進行了一系列的卑劣的地面汙染和撒佈各種細菌的活動,甚至還向3000名中國戰俘分發了細菌燒餅。

從史料看,日軍1942年浙贛細菌戰使用了多種細菌:鼠疫、霍亂、傷寒、副傷寒、赤痢、炭疽及鼻疽等,

造成了浙贛線上金華、義烏、蘭溪、浦江、東陽、龍游、衢縣、江山、常山、玉山、廣豐、上饒等10餘縣250公里的地帶,以及浙南麗水、雲和等地廣大區域內,多種疫病的大規模流行。根據日本的史料,結合中國方面的已有調查,浙贛細菌戰造成的中國居民死亡至少在20000人以上。

鼠疫、霍亂、傷寒、炭疽......日軍當年在中國投放了哪些病毒?

1942年浙贛細菌戰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