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經濟聯合體到科技創新聯合體 ——改革開放四十年科技社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歷程


從技術經濟聯合體到科技創新聯合體 ——改革開放四十年科技社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歷程


來源: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創新研究報告》

第66期(總第332期)2019-12-31


編者按:科技社團憑藉其自身強大的智力資源和組織網絡,已經成為國家創新體系中重要的社會力量。然而,科技社團發揮作用這一“黑箱”內部的運行機制尚未明晰,對政策制定和現實工作缺乏指導意義。本報告以科協所屬學會為研究對象,系統梳理了改革開放40年來學會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演變歷程,從科技社團與產業聯合發展、創新迭代升級的視角,嘗試歸納不同階段下科技社團發揮作用的主要模式和作用機制。


科協組織是我國管理科技社團最多的組織系統,截至 2017 年,各級科協所屬學會35858個,科協所屬學會是我國科技團體的中堅力量。作為“文化大革命”之前發展相對良好,建制相對科學完善的社會組織,學會在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服務經濟社會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是分析中國科技社團作用發揮的良好標本。


自改革開放以來,學會通過科技信息交流、科技培訓、技術推廣、技術諮詢、科技評價、知識產權服務以及提出政策建議等途徑,提供了大量的社會公益服務。總體而言,學會服務產業發展和企業創新大體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相關渠道為國家戰略制定提供科學論證和政策建議;二是協助企業進行技術研發,促進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本報告重點就第二種方式梳理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學會服務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嘗試歸納不同階段學會服務的主要模式和作用機制。如果從科技社團與產業發展結合的角度來看,四十年時間見證了從技術經濟聯合體到科技創新聯合體的具有時代特色的發展轉變[1]。

20世紀80年代:建立技術 - 經濟聯合體

1978年12月,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會做出了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開啟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新階段。在科技領域,科技工作形成了“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的總的戰略方針。
中國科協具有十分明顯的人才優勢,在開展諮詢服務、為四化服務方面可以大有可為。在科協“二大”通過的章程中,中國科協的主要任務之一即“發動會員和科技工作者對我國的科學技術事業和其他各項建設事業提出建議;對政府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的科學技術問題發揮諮詢作用;接受政府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委託的有關任務”。為此,科協出臺了相關文件,鼓勵包括學會在內的各級各類科協組織從事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開發和技術轉讓工作,簡稱“四技”服務。1980 年,中國科協成立了科技諮詢服務部。1981年2月,中國科協頒發了“關於在學會、地方科協建立科技諮詢服務機構的通知”,隨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部分計劃單列市科協及其所屬學會、協會、研究會相繼成立了科技諮詢服務機構。各級學會結合行業和企業的發展,積極開展“四技”服務,提高了企業技術開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同時,開展“四技”服務,能夠在傳統的學術交流和科學普及之外,獲得自身發展必要的活動經費,對於剛剛恢復活力的學會而言顯得尤為重要。


從各地實踐來看,學會開展的服務方式各具特色。有的學會利用自身技術優勢開展相關技術服務,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例如,上海市紅外與遙感學會成立諮詢服務部,為多家單位提供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包括利用相關紅外技術及儀器對工程、酒店等單位設備的安全進行檢測,就上鋼電加熱爐改用遠紅外加熱後所產生的技術問題進行分析診斷,受企業委託完成相關紅外功能技術開發項目,等等。還有的學會通過技術入股的方式參與企業發展。如四川自貢市鑄造學會以技術入股的方式,與某企業建立起了技術經濟聯合體,學會參加企業董事會,負責開發新產品,擬定技術改造方案,制定相關標準和職工技能培訓等,較為深入地參與到企業技術開發與管理中。一些省級科協更是推動將“四技”服務納入了省委省政府的決策中,使得“四技”服務得到更有力的保障。總體來看,改革開放初至 20 世紀 80 年代,學會服務經濟建設以“四技”服務為主要形式。從創新模式來看,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處於短缺經濟時代,以技術推動型為主要特徵的創新模式佔主導。學會主要依靠自身特長來服務企業創新,一般模式為學會協助企業發現技術問題,完成技術改造和技術攻關,企業完成產業鏈的後續部分,這是一種簡單的線性過程。通過“四技”服務形成的科技社團與產業的結合,是一種鬆散的技術 - 經濟聯合體,具有傳統社會團體的組織特徵和改革開放初期的時代特徵。

20世紀90年代: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召開為標誌,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得以確立和逐步發展。但發展之初,競爭機制尚未完全形成,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還沒有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需求,科技與經濟脫節較為嚴重,需要在科技供給方和需求方之間架起橋樑。
中國科協貫徹黨的十四大精神,在深化改革、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新的歷史時期,總結吸收北京、湖北、山東、陝西等地方科協的經驗,於 1993年2月提出並決定實施“金橋工程”。工程依託中國科協所屬各級學會和各級科協的組織體系和專家網絡,組織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企業和農村廣泛開展群眾性的創新服務、技術服務、合作服務以及國際交流等活動。工程以架橋為手段,以項目為核心,以轉化為目的,實行分級立項,分級管理。“金橋工程”活動的開展和項目的實施,對科技成果的轉化、企業科技創新和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成為學會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的一項重要舉措。例如,安徽省蠶學會實施提高蠶繭質量的“金橋工程”——優質蠶繭絲開發工程,獲得成功,並以此為突破口,學會相繼組織實施了“優質桑園基地建設”“出口生絲生產基地建設”“家蠶天然彩色繭絲的開發”以及“家蠶天然彩色繭絲綢產品研發”等系列“金橋工程”活動,促成了產業化生產鏈的形成,促進了蠶農增收和企業增效。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有關精神,引導更多科技工作者為國有企業技術創新和提高經濟效益做出貢獻,從1997年開始,中國科協、國家經貿委聯合組織了全國性的“千廠千會協作行動”(簡稱“廠會協作”),發動各級科協所屬學會與國有大中型企業結對協作,優勢互補,共同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工作。例如,針對當時國內在中大容量語音信箱方面基本為進口產品,價格相對較高的狀況,桂林市通信學會與桂林普天通信設備廠達成協作對子,由學會組織專家、提供試驗條件對項目開發進行管理和指導,系統成功解決了大容量數字交換網和計算機網絡的通信瓶頸,在系統體系結構上取得重大突破,達到了國際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
總體來看,20世紀90年代,學會與產業的結合是以“金橋工程”“廠會協作”等為主要形式,以中國科協強有力的推動為顯著特徵的。從時代發展來看,20世紀90年代的政府機構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客觀上對於掛靠學會的生存發展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學會在中國科協有組織地推動下,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對於增強企業適應能力、轉變發展方式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從創新模式來看,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市場供求關係上由長期的賣方市場初步轉化形成買方市場,刺激有效需求以幫助企業實現擴大再生產成為這一時期市場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創新也從技術推動型向需求拉動型轉變。學會和企業需要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機制,圍繞市場需求持續研發才能獲得市場認可。在此背景下,科技社團與產業的結合以“金橋工程”“廠會協作”等品牌活動為基礎得以穩定發展。

進入新世紀:推動形成產學研長效合作機制

進入21世紀,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信息科學和技術、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能源科學和技術、納米科學和技術等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的力量。黨的十六大以來,建設創新型國家成為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據此,國家制定了科技長遠發展規劃,即《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 年)》,把強化科技創新作為國家戰略,系統規劃了未來15年國家科技發展的圖景。隨著新科技革命與新工業革命的交互發展,產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技術創新需要突破單個研發機構和單個企業的界限,更大範圍、更高效率地組織創新資源成為科技創新的關鍵。自中國科協七大以來,為企業技術創新搭建平臺,開展企業技術創新服務活動,促進產學研用合作成為科協系統的一項重要工作。自 2007 年以來,中國科協和各級地方科協開展了一系列“院士專家地方(企業)行”活動。在實踐中發現,活動中專家在企業工作的時間過短,企業不解渴,如何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在借鑑了瀋陽科協等地方科協經驗的基礎上,2010 年,中國科協印發了《中國科協關於推進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的指導意見》,穩步推進院士專家工作站和院士專家服務中心建設,促進企業和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長效合作機制。同時,為激發建站積極性,院士專家工作站納入全國“講理想、比貢獻”活動[2]表彰系列。


建立企業與院士團隊的供需對接是建站的核心,各地方通常會向相關企業徵詢需求,之後通過各級學會和地方科協與院士團隊進行對接。例如,寧波每年向相關企業發放《“院士專家企業行”企業需求徵詢表》摸排企業需求,通過各市級學會、各縣(市)區科協等部門與院士團隊進行對接。遼寧藉助院士專家工作站培育企業創新性人才,通過請院士專家“授業”、企業科技人員直接參與國家課題研發、企業技術骨幹和優秀學子“進站留學”等多種方式[3],聯合建立了人才培訓互動機制,在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同時,為可持續發展培養人才隊伍。除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學會在科協組織的指導下還積極開展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各種專業化服務,如創新方法培訓、知識產權巡講等。總體來看,進入 21 世紀以來技術創新邊界更加模糊,產業生態系統更加開放,學會與產業的結合從之前的“點對點”式的“任務型”合作向“交互式”的“內生型”合作轉變。從創新模式來看,單純靠技術推動或需求拉動不足以支撐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科技和市場的深度結合才是創新的保證。學會通過“院士專家工作站”和一系列專業化技術服務等方式參與企業創新,是對企業傳統研發形式的調整,對研發組織邊界的拓展,有利於建立產學研長效合作機制。

十八大以來:構建綜合性科技創新聯合體

近年來,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軍事變革在全球範圍加速演進,為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帶動全面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根本轉換,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此,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全面部署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為推動學會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中國科協於 2014 年開始實施創新驅動助力工程,在東、中、西部分別選擇有代表性的地市級城市,設立創新驅動助力示範區,由學會為地方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目前重點聚焦國家重要戰略區域和重點產業發展領域。學會服務內容主要包括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諮詢建議、幫助地方解決重大戰略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建立產學研聯合創新平臺、促進科技成果和專利技術推廣應用、承接示範區有關科技攻關項目。在工作手段上,鼓勵搭建綜合性、集群化的產學研用綜合協同創新平臺。


創建產業協同創新共同體是深化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的一項關鍵舉措。與國內現有的創新共同體的區別在於,此共同體是以全國學會或國家實驗室等主體牽頭,在各方自願、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搭建的協同創新平臺,主要目的在於促進共性技術研發,推動成果轉化,打通從實驗室到市場的“最後一公里”。目前已經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腦連接圖譜、生態紡織產業等領域建立了協同創新共同體。產業協同創新共同體的建立不僅加強了學會與企業、金融機構等各類主體的實質性聯繫,更為重要的是,將學會服務經濟發展的模式從以往的面向特定技術的“定製型”技術服務轉變為促進共性技術研發的“公共型”技術服務,學會作為科技類公共服務產品供給者的角色日益突出。


創新的源頭在於基礎科學的發展。針對當前學科分化細化和交叉融合並存的大趨勢,推動重點學科領域學科發展和原始創新,從而更好地提供社會化公共服務,中國科協推動成立了學會聯合體。根據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在一些重點學科領域,由學科相近的學會自願聯合,組建非法人的學會聯合體,促進學科發展和原始創新,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提高會員凝聚力和學術權威性。例如,2015 年成立的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即由中國科協所屬生命科學領域的 11 家全國學會聯合發起,當前成員已經達到 22 家全國學會。截至目前,全國性學會成立的學會聯合體涉及領域包括生命科學、清潔能源、生態環境、信息科技、智能製造、先進材料等。省級科協學會聯合體已達 30 多個。成立學會聯合體是學會組織模式和工作制度上的重大創新。作為非獨立法人,聯合體重在創建學科和人才間有機互動、協同高效、資源開放共享的長效機制,既避免與單個學會的利益和業務衝突,又以其提供的大平臺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發展、關鍵共性技術發展和人才資源共享發展。


總體來看,隨著科技和產業的深度交互,新技術和新產業產生的速度明顯加快,一些具有顛覆性影響的科技日益顯示出強大的影響。從創新模式來看,創新過程各環節的並行化、創新資源的集成化、創新主體的協同化等特徵更加明顯,協同創新時代已經到來。如何通過促進學科交叉融合來實現科技的突破,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的戰略重點。以學會為主導,建立學會聯合體和產業協同創新共同體,旨在突破原有創新單元的資源侷限和路徑依賴,依靠聯盟成員的協同創新,在重大學科建設、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共性問題上尋求突破,學會已經從以往的特定技術輸出方轉變為提供綜合性科技創新服務的市場主體,科技社團與產業的結合已經發展成為聯繫緊密、定位明晰的科技創新聯合體。


結語


縱觀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學會服務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科技社團與產業的結合已經從鬆散的技術經濟聯合體轉變為聯繫緊密的科技創新聯合體。從服務內容來看,學會從面向特定技術的“定製型”技術服務轉變為面向產業發展的“公共型”技術服務。從服務方式來看,學會從提供技術諮詢、技術服務的“外生型”服務轉變為深度參與企業創新的“內生型”服務。從創新階段來看,學會服務創新模式從技術推動型、需求拉動型轉變為協同創新模式。在此意義上,科技社團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機制的“黑箱”已經被打開。但未來之路仍任重道遠。我國科技社團在促進知識流動、培育創新文化、培養創新人才等方面的作用機制仍然沒有規範化和條理化,研究的學術規範尚未完善,重實際管理工作而輕管理科學研究時有發生。在此意義上,我們的研究才剛剛開始。


註釋:

[1]本報告所指代的聯合體是廣義概念,既包括以契約為保障形成的、任務分工明確的聯合組織,也包括以服務為紐帶、各參與方組成的具有聯合性質的系統。
[2]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科協圍繞企業技術創新和生產經營開展了“講理想、比貢獻”的群眾性創新活動,通過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技術攻關和技術改進等方式來為企業創新服務。
[3]2010 全國企業科協研討會綜合材料,內部資料,2010


劉春平 . 從技術經濟聯合體到科技創新聯合體——改革開放 40年科技社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歷程[J].學會,2019,363(02):37-42.


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歡迎賜稿交流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