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輪胎和空調都需要進口的c919,為何被稱為國產大客機?

張鐔月


很多人說核心技術不會的,我想提點個人見解,首先個人認為飛機的最核心主要是三個,機型設計,飛控和發動機,應該說中國通過C919已經基本掌握了前兩個,發動機這玩意不論航發還是陸發確實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可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去努力,去探索,去突破。那麼既然說核心不是全掌握,何以說自主研發呢?眾所周知,C919不是一個單一單元的商品,和所有大型機械電子設備一樣,屬於大型項目產品,所謂大型項目,就不是簡單的組裝和拼湊,就需要設計和研發,舉個最近的例子,737max8就是因為在更換大涵道比發動機是,用了比較簡單粗暴的拼裝,而並非真正嚴謹的去論證新發動機對原有機身帶來的影響和最穩妥的解決辦法,才造成了兩起空難,所以說,很多東西並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每一個小部件都有著科研人員們的心血,他們真的配的上研發二字!再說一個小貼士:我們國家幾乎所有的科工產品,從原子彈、火箭、飛船,到大橋、隧道都是在發達國家的全面封鎖下,自己一點一點琢磨出來的!


Wally193


C919大型客機,全稱COMAC C919,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幹線民用飛機,是由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於2008年開始研製的。C是中國英文名稱“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國商飛英文縮寫COMAC的首字母,第一個“9”的寓意是天長地久,“19”代表的是中國首型大型客機最大載客量為190座。

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座級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於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飛,截至2018年2月26日累計獲28家客戶815架訂單。

2018年2月6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宣佈2021年交付首架C919單通道客機。

飛機自從誕生之日起,到如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時間了,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飛機的發展速度非常的快。經過不斷的演變,現在飛機已經種類已經非常的齊全。單從大的分類來說,飛機分為軍用飛機和民用飛機。軍用飛機繁雜的種類暫且不提,單是民用飛機就分了好些種類。其中包括商用飛機和通用飛機兩大類。

其中商用飛機又有很多的分類,包括國內外的幹線飛機、支線客機等;同樣的,通用飛機也包括多種類型,比如農業專用機、林業用飛機、巡邏機等等。這麼多型號的飛機中,最難生產的就是商用客機中的中大型客機,之所以會這麼說,主要是因為民用飛機和軍用飛機的不同要求。民用飛機對於安全性、舒適性的要求更高,而且還要兼顧著經濟效益的要求,所以民用客機的生產難度在某種程度上比軍用飛機的技術要求更高。

長期以來我國的民用飛機發展較為緩慢,不要說大中型的客機,連支線客機都很難生產出。受益於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些年來我國的客機發展較快。不但生產出了支線客機,連中型客機都生產出來了,那就是C919客機。只是由於C919中有很多的零部件是從國際進口的,所以很多國人就懷疑C919客機不算是國產自主品牌的客機。那麼事實這是如此嗎?

其實單純的從零部件中有很多是國際進口的這一點,來斷定一個飛機是否是國產自主品牌就有些片面了。即使是國際上最成功、最有名的空客飛機和波音客機都無法做到完全的自主生產,它們也是從全球採購零部件。但是我想沒人會懷疑它們不是自主產權的科技吧?同樣的,我國的C919客機也是這個道理。經常有人用“只是自主生產了個空殼子”來形容C919客機,別的不說,單是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他們不專業。

大型的民用客機真正核心的部件就是三個部分,機身設計、飛機電控、發動機,這其中我們已經能夠解決兩個方面的難題了。不要以為一個“飛機殼子”就是很容易生產的,其實機身的整機設計難度是非常高的,它是一個系統化的綜合性設計工程,美國的波音公司對於客機的生產那麼成熟,但是其最新型的客機波音737max機型仍然還是出了問題,短短的時間內就是出了兩次事故。

波音公司技術沒人會懷疑吧,它們也能夠生產飛機的發動機,可是那有什麼用,飛機還是會出問題,這就是機身的整體設計出了問題。飛機的氣動佈局沒有分配好,那麼即使擁有再先進的零部件也沒有用,這就是機身設計的重要性。看到這裡,還有人會說“我們只是生產了一個空殼子”嗎?

所以說不要去鑽牛角尖,C919客機就是我們的自主生產的客機,這一點毫無疑問。更何況等到我們的技術逐漸的成熟了之後,未來這型飛機上的零部件只會有越來越多的比例是我國自己生產的。當務之急就是解決從無到有的過程,說到這裡大家明白了嗎?


月狼老妖說事


華晨寶馬不也被稱為國產寶馬,說明不了什麼。其實道理很簡單,當年一汽下線的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也宣稱是中國第一輛國產汽車!不然要怎麼說?

C919所謂的全球採購是被動的,和波音、空客完全不同!美國不需全球採購也能生產大飛機,但是我們不能。發動機 起落架 輪胎 航電 飛行控制系統 這些對於中國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C919對於我們來說還是有特別的意義,我們可以生產機身,進行了大量空氣動力試驗,至少我們先有能力組裝一架可靠的飛機,然後再一步步實現完全國產化!試想我們的汽車 高鐵 戰鬥機 航母不都這樣過來的麼!





解放後熙熙爸爸


稱之為國產大飛機,主要原因在於:這款飛機是自主設計,並且裝配生產,測試成功飛行,並且部分核心零部件實現國產化。

這段話提起來很像一段P話,或者說覺得太過於官方,那麼我來一一解釋這其中的門道。

自主設計的價值——自主設計是一切產品的開端


C919整個外部結構,內部結構,包括動力系統,導航系統都是國內設計的。這個價值是什麼?

說一個通俗的例子:各位都見過玩具飛機,玩具車,也都買的起,那麼你有沒有能力買配件自己做一個,並且飛起來?

從簡單的理論上來說:首先導航系統採用什麼方式?需要哪些參數,要規避哪些風險?動力系統與整個機身總量的比例關係,輸出動力的參數動態情況應該是多少?等等這些內容。在中國沒設計這臺C919之前,肯定是什麼都沒有的?

你會問?人家波音,空殼早就公佈這些數據了,或者買一臺拆機看看不就完了。

槓這句話的最好方式就是: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早就公開了,你咋就造不出來一個原子彈呢?

事實上,產品的整個設計,就是在全程的計算仿真自己的方案,這玩意不是買一堆元器件,就一定能組裝出來一個如此複雜,並且龐大的系統化設備。

在產品設計方面,手機市場就屬於典型的產品設計為主導的產業發展。

很多朋友都知道,小米,oppo,vivo,甚至華為,並不是全部零部件都是國內生產。但為什麼叫國產機?因為從整個的ODM設計,以及內部應用層架構(非操作系統底層)的設計都是自己自己做的。

手機國產化整個好處是啥?

降價了!儘管你吐槽,儘管你不服,但無法忽略的事實情況是,國產機率先開售千元以內智能機。不說蘋果,我們以之前的三星為例,三星在前幾代產品,一直有中高端產品,但一直不曾出現中低端產品。

商業市場永遠有一個規律,能賣貴,一定賣貴,因為昂貴利潤高。

國產市場如此之大,中低端消費群體如此之多,這是一個市場機遇,但同時也在另一方面反饋出來,在推動社會進步領域,國產企業顯然要高於外資企業。很明顯的例子低端智能機讓中國移動互聯網滲透率遠高於其他國家。

國產化並非是零部件全國產化


沒有一個行業,沒有一個企業,把國產化理解為全部零部件國產化。

一、實現方案自主化設計;二、實現核心部件國產化生產。三、實現工藝應用自主化開發。商業市場基本都是這三種思路。

用兩個例子說明一下,全零部件國產化的思路的問題。

例子1:如果你想自己學習裝修房子,你是不是還要學著做水電,瓦工,木工,家裝設計? 事實上,你什麼都不用學,你只要嘗試,自己去規劃這個房子,衛生間要怎麼樣?廚房的櫃子,灶臺怎麼放,油煙機打算什麼樣式的?臥式壁櫥怎麼個形式?落地窗如何做?等等。

你需要會這些東西怎麼做嗎?不需要,但你需要了解,你需要知道怎麼做?這就是自主設計的能力。然後你直接找人做水電,做木工,做瓦工,做的時候,你還要在一旁定製化的指導,這玩意這個怎麼走線,這麼開槽才能符合你的要求。 用的這個刮膩子粉,你用的比較高檔,你還要去說明一下如何配比?

這就是整個:設計——落實方案執行——驗收。

很明顯,這個房子的裝修,由你主導,全靠你的功勞和智慧。這就是實現了你的“國產化”。

說白了,你可以去外面承接裝修了。(儘管說著覺得我在說大話,我好想自己的房子就是這樣裝修的,儘管是簡裝,並且我也沒去幹裝修)。但這就是說明了“國產化”,主要在於你要有實力做整個項目的設計,執行和落實。

例子2:設備性市場,我們以西門子為例,西門子為國內企業提供大型機床數控系統成套解決方案。啥意思?提供的東西包括:控制系統——電機+驅動器——開發調試,及裝配服務。

是不是看著很貼心,但是價格及其昂貴?貴到什麼程度,基本他的這一套方案,要佔據你銷售價格的45%(看清楚,是銷售價格,還不是成本)。你也可以再提高價格,但是終端客戶不買了,人家覺得太貴了,你降價,自己就沒利潤了。

然後我們來說,國內企業如何實現國產?以及國產化的門檻在什麼地方?

西門子的一整套設備,都給你了。但是國內做不出來,不是零部件做不出來,是不知道人家為什麼在這個噸位的機床,會用到這個選型的零部件,這裡面的能力怎麼管理?人家西門子都是直接做好了,告訴你,就這麼用,按照我這個公式這麼用就可以。其他的不告訴你。

明白核心點了吧,方案的核心數據,一個都不知道。

所以第一部的國產化,壓根不是去更換他所有的零部件,說白了,你把他的零部件原封不動的拿回來,搞明白人家整個系統是怎麼運轉的。這才是自己設計的第一步。

這也是國內汽車國產的經典產商業步驟。

然後才是去為了降本,開發符合自己的系統,電機等等核心零部件。

國產化的核心確實是知識產權。

C919國產化的進步


C919國產化大飛機,屬於國內第一臺飛機。很多領域從基本的加工設備都屬於欠缺的。當相遇想做一把椅子,你連鋸子都沒研發出來。

如起落架領域:中國二重萬航公司研製的300M鋼主起外筒鍛件在C919大型客機上裝機使用。這玩意相對於航空發動機,飛控系統是不是看著很小?但就是需要技術突破。

然後加工設備:8萬噸的模鍛壓機,相當於13層樓高。按照我恰好同壓力機行業有交集的瞭解。8萬噸的模鍛壓機,基本很少使用到。這玩意商業市場壓根就沒有使用場景。只有軍工,大型航天設備。正常而言,這一臺設備,少說要2個億左右。(這都是不計算研發成本的情況下)

<strong>

所以對於研發高精尖設備,對中國製造業的推動來說,還有很多裝備製造業的深層推動左右。


機器人觀察


回答這個問題有點跨界,但還是願意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和大家分享一下。現在的問題是大家關於這個“國產”的概念存在一定誤會。以為國產了,就是所有的東西必須是“MADE IN CHINA”。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應該說這個是廣義上的概念,那就是由中國廠家總裝,然後出場售賣的這個就叫“國產”。世界是地球村,現已很少有類似飛機這樣的產品完全是一個國家的一個公司全部製造的。飛機領域大家相對來說還要陌生一下,我們以汽車的生產來說明這個問題。大眾汽車大家都知道吧?他們很牛,尤其在中國要牛出天際。那麼,你說他是不是可以做到車的所有東西都是大眾公司生產?其實可以,但他們並沒有這麼做。發動機是他們自己生產研發的,可其他的東西,例如汽車玻璃還用中國的,變速箱還有日本愛信的呢,你說這個車是不是德國製造?

具體到民航客機C919,我們現在至少可以組裝了,我們也可以自行設計了,機艙我們也是可以打造了,至於發動機這些東西,需要進口也並不丟人,你也不要以為波音和空客生產飛機的部件是自己生產,他們也是全球採購。當然,中國大飛機需要走的路還有很長,我們的航空工業也是任重道遠。


球哄哄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波音空客實際上也採用這種生產方式!現在全球所有零配件都自己生產的國家只有一個,那就是俄羅斯,俄羅斯的圖系列客機就是採用全國產的材料,全國產的零件,這是因為西方不賣給他們。

我們的機身材料雖然是進口的,但是尺寸零件等等卻是按照我們設計的圖紙去加工定製的,也就是說,這些零件是c919特有的,國外這些零件廠如果不賣給我們他也賣不出去給別人了,這直接增加了我們自己對話歐美的話語權;另外由於尺寸是我們提供的,這使得我們可以尋找好多供應商為我們加工類似的零件,這有利於壓低價格。

其次,除了機身材料需要進口外,整機的內部設備則全部是由我們自己的生產的。包括航電雷達等等設施,這些內部設施佔到飛機生產的60%左右。也就是說,我們進口了40%的東西,然後自己生產了60%,自產部分超過50%,說是國產的也沒啥不對。

當然,我們確實在機身材料的生產上有短板,無法生產足夠強度的航空材料才顯得問題比較大。但我們的材料鍛造廠也在不斷的提升鍛造工藝,這使得我們在往後不久應該也可以達到完全本土生產,科學進步可以一步一步來,總是要有個過程的。


優己


為何被稱為國產大客機?

  1. 對標的是A320 和波音737,比ARJ21高一個檔次,所以叫大飛機


  2. 雖然好多東西是國外進口的,但是主設計是我們國家自己設計的 ,現在航空業,是全球供應鏈的合作的結果



C919

C919是由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一款168-190座級窄體幹線客機,專為短程到中程的航線設計,屬於單通道150座級,標配168個座位,最多可容納190個座位,學名為“中短程雙發動機窄體民用運輸”。

C919項目於2008年11月啟動。2009年9月8日,C919外形樣機在香港舉行的亞洲國際航空展上首次公開亮相。2015年11月2日,C919首架總裝完畢,原型機尾號為B-001A,於中國商飛公司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廠房內正式下線。

C919的首架原型機本計劃於2014年首飛,2016年交付航企使用。其後經過兩次延期,原型機於2016年12月25日送交試飛中心;2017年4月,高速滑行試驗完成;並於2017年5月5日下午兩點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順利完成首飛。

機名由來

C919全稱COMAC-C9-19,C取自中國(China)和中國商飛(COMAC)的首字母;飛機型號選擇9,是因為九與“久”諧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代表永恆,象徵“天長地久”,後面的19指最大載客量為190個座位。

目前測試情況

  • 2016年4月10日,C919試驗機(10001架機)已從中國商飛公司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移轉至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上海分部,正式啟動全機靜力試驗。所謂地面靜力試驗,就是檢測飛機主體結構夠不夠結實,是一種破壞性試驗。專門有“靜力試驗機”,用力壓它、拉它,看飛機的結構強度極限,直到它破損為止。以檢驗飛機是否具備飛行所需的結構強度,是保證飛機飛行安全的重要手段。
  • 2016年11月8日,C919悄悄地完成了首飛前兩項重要的試驗——全機2.5g限制載荷靜力試驗圓滿順利、左右發動機均一次點火成功。而在靜力試驗完成後,飛機就可以進入調試階段並進行地面飛控、燃油系統等的完整測試,測試無誤後,飛機就可以進入滑跑階段。如果滑跑階段沒有問題,則就可以進入首飛。
  • 2016年12月21日,C919飛機發動機供應商,CFM國際公司LEAP-1C集成推進系統,同時被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國聯邦航空局(FAA)授予了型號合格證,為中國商飛C919飛機投入商業運營鋪平了道路。
  • 2016年12月25日,C919飛機首架機交付試飛中心,首飛在即。C919大型客機項目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自C919首架機總裝下線後,項目在系統集成試驗、靜力試驗、機上試驗、試飛準備等幾條主線穩步推進,現已進入“首飛”前衝刺階段“全機地面共振試驗”和“模態耦合試驗”。
  • 2017年3月1日,C919飛機在上海浦東機場完成第一次全過程低速、中速、高速滑行試驗。對於民用飛機而言,低速滑行是指將飛機的速度控制在每小時55公里以內的滑行;中速滑行是指速度為每小時55至170公里的滑行;高速滑行則是指每小時超過170公里的滑行。向首飛又邁進一步,進入首飛準備狀態。
  • 2017年3月20日,中國63名院士和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分為總體技術、機體結構、飛控機械、航電電氣、推進燃油、製造和綜合7個組,一致同意通過國產大型客機C919首飛技術評審,建議在完成電磁兼容等試驗及滑行試驗驗證後可提請首飛放飛評審,這標誌著C919向著首飛目標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2017年4月16日上午,C919飛機在上海浦東機場再次進行高速滑行試驗,最高滑行速度達到248km/h(約134節),因飛機為空載,預計已達到起飛決斷速度(V1)。
  • 2017年4月18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民航局、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等單位的25名專家分為飛機組和空勤組兩個專業組。經過嚴格評審,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通過首飛放飛評審,待完成全部高速滑行測試後,可擇機開展首飛。這也是繼3月20日通過了首飛技術評審後,C919大型客機完成的首飛前最後一項評審任務。
  • 2017年4月23日上午9時左右,C919大型客機在浦東機場第四跑道進行了第四次高速滑行試驗,飛機兩次在滑跑中機頭昂起,前輪離地,高滑抬前輪試驗獲得圓滿成功。高速滑行抬前輪試驗是最接近首飛狀態的一次試驗,主要目的是為了對飛機抬前輪過程中的操縱響應,以及飛行性能進行感受。今天的試驗進一步測試了飛機各項設備在地面高速運動時的性能,以及驗證“抬前輪速度(VR)”-- 轉速不能小於起飛決斷速度(V1)或1.05倍的空中最小操縱速度(Vmca)這一重要指標。兩次抬前輪試驗,C919的最大速度約113節,前輪離地時間分別達到11秒和14秒。中國商飛公司副總經理、C919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告訴記者,經過五場低速、九場中速、四場高速滑行試驗,試驗結果數據有效,C919首飛前地面滑行試驗全部結束。
  • 據新華社報導,飛機首飛是在飛機的系統集成試驗、試驗室試驗、所有機上地面試驗(OATP;On-Aircraft Test Procedures試驗)、地面滑行試驗,全部完成的情況下進行的。
  • 2017年5月5日,根據當日天氣預報C919團隊改為下午進行首飛,下午2時整,首架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第四跑道(34R)成功首飛。根據計劃C919在上海及江蘇啟東空域進行了約70分鐘的試飛,於下午3時19分在浦東機場第四跑道安全降落。試飛員首次評述飛機的操穩特性、起飛著陸性能、動力裝置和駕駛設備等工作情況。美國波音公司、歐洲空中客車公司均對C919客機首飛表示祝賀。
  • 同日,中國東方航空董事長、黨組書記劉紹勇表示,C919加入東航機隊後,計劃執飛的首條航線為上海至北京。
  • 2017年9月28日,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第四跑道完成了第二次試飛,總飛行時間為2小時46分鐘。
  • 2017年11月2日晚間,C919的102架機完成兩臺發動機點火試驗。
  • 2017年11月3日上午,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進行第三次試飛,持續約3小時48分鐘。
  • 2017年11月10日11時38分,首架C919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經過2小時23分的航行,於下午2時抵達西安閻良機場。飛行高度達7800米,巡航速度最高達0.74馬赫數,航程約1300多公里,初步驗證性能滿足設計要求,達到預期的穩定運行狀態,將展開後續研發試飛與適航取證工作。
  • 2017年12月17日10時34分,第二架C919(102架機)在上海浦東機場成功起飛。經過兩小時的飛行,於12時34分降落在浦東機場,順利完成首飛任務。
  • 2018年6月22日,已完成首飛的兩架C919同時在上海浦東和西安閻良兩地開展試飛。編號101和102的C919昨各從西安閻良和上海浦東機場起飛,分別試飛3小時10分及1小時34分,完成部分操穩試驗和系統檢查。報道稱,C919項目研發試飛、靜力試驗逐步推行,西安進行地面改裝及載荷標定,如水配重系統改裝、拖錐系統改裝等測試。上海昨日試飛工作包括操穩檢查、性能檢查及改裝測試等。而103機前期已完成翼身對接和氣密淋雨試驗,並開始總裝,當前正安裝線纜和機載系統。未來,陝西西安閻良和山東東營將成為C919進行試飛驗證的主要基地。
  • 2018年7月12日14點57分,第2架C919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經1小時46分飛行降落在山東東營勝利機場,完成其首次遠距離轉場飛行。
  • 2018年12月28日,第3架C919平安降落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成功完成第一次飛行。
  • 特色

    LEAP家族中-1C發動機

    其使用了與波音737 MAX和空中客車A320 neo相同的CFM國際 LEAP家族中-1C發動機,將比目前波音737和空中客車A320節省15%的燃料。除此之外減碳排放量50%,載客數多8到10人,且座位空間更寬敞,可以與對手開發中的下一代飛機媲美。

    C919客機的自主創新,反映在五個方面:

    • 一,總體方案來自於中方
    • 二,自行主持氣動外形設計並進行相關試驗
    • 三,機體從設計到製造完全由中國完成
    • 四,在中國進行各種來自不同供應商的系統的集成
    • 五,由中國進行全面管理

    部件製造

    機頭雷達由中航工業天津製造。

    機頭由中航工業成都製造。

    機尾及垂尾由中航工業哈爾濱製造。

    中心翼盒、外翼盒、翼段、副翼由中航工業西安製造。

    前機身,中機身段以及後機身等值段由中航工業洪都製造。

    前緣襟翼與後緣襟翼由中航工業昌河製造。

    中航工業上海為第一生產線和總裝廠,中航工業洪都為擬定的第二生產線和第二總裝廠。

    為配套C919的生產及總裝,南昌航空工業城(即中航工業洪都新址)已於2009年開始建造。

    機身

  • 2014年5月,C919首架機前機身大部段在江西南昌下線,機前機身大部段包括前段客艙、前貨艙和再循環風扇艙,是由蒙皮、客艙舷窗、客艙地板和承力部件等構成的筒狀結構部段,將成為是C919型客機項目研製過程中首個交付的首個大部段。
  • 2014年7月31日,C919首架機機頭部段在成都下線。首架機的前機身、中央翼和副翼已分別在南昌和西安下線,其他機體部段也將陸續下線、交付。全機靜力試驗方案、試飛總方案已經確定,相關機載系統試驗已開試,首架試飛飛機計劃在下半年開始總裝。
  • 2014年8月,C919首架機中機身總裝下線。在整個中機身團隊的共同見證下,首架機中機身部段在總裝型架上完成了下架前最後的測量,被穩穩地移放到了地面托架上。中機身作為前、後機身的橋接,是影響到中央翼、外翼、機身對接的重要部段,它的成功下線是整個機體工作包的重要成果,至此,C919大型客機向結構總裝下線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2014年8月21日,C919首架機中後機身部段在南昌航空城大部件廠房成功下線。這是繼前機身部段與機頭部段成功下線後,大型客機項目取得的又一重大階段性成果,為今年下半年首架機的機體對接奠定了堅實基礎。
  • 2014年9月19日,C919首架機在中國商飛上海浦東總裝基地正式開始結構總裝工作。首架機首先進行的是敲下第一顆鉚釘,將前機身與中機身的機體對接,其它部段將在兩個月內陸續交付,並運抵上海進行總裝。
  • 2014年10月15日,C919首架機機頭從成都經過陸運和水運抵達上海浦東基地。
  • 2015年2月11日,C919首架機後機身後段由中國航天科工三院航天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完成製造並通過適航檢查,正式交付中國商飛公司。
  • 2015年2月13日,C919首架機垂直尾翼,由中航工業沈飛民機公司交付中國商飛。
  • 2015年11月2日,C919首架原型機尾號為B-001A,在總裝製造中心上海浦東機場基地廠房內正式下線。

最後

個人認為,飛機的製造涉及到的學科和知識太多了,不是你想造飛機就能製造的!請給我們國家一點耐心,我相信我們能坐上自己國家制造的大飛機,遨遊全世界。


海浪同學


現在的一些國人總認為我們的C919不是國產的,只能造一個外殼,是外國零件組裝的。先舉個小例子,比如你在家裡煮了一餐飯,可以自豪的說這一餐美味的飯菜功勞是你的,但飯菜雖好吃,米、菜卻不是你種的,油鹽醤醋可也不是你造的,同樣有材料別人卻做不出你那美味的飯菜呢?我們試想:如果組裝那麼容易,其它國家早都組裝了,還能輪到我們這個後起之秀嗎?大飛機的關鍵是科學合理的設計,核心的技術,在C919上可以說80%以上的零部件是我們國產的,飛機的設計、核心技術全是我們的,一些無足重輕的零部件研發製造費力費時,人家外國公司有現成的優質產品,且價格便宜,比自己生產節省很多成本,買人家的用又何樂而不為呢?等C919大規模生產,訂單多了,相應的零部件廠商就會在我們國家應運而生,那時不要說滿足我們的零部件,外商來進口我們的零部件也是可能的,能發現不足,找準差距,這是好的,但莫要自餒,給我們的研究設計製造人員點勇氣、信心吧!


篝火燎原


總有人說c919只是中國人造了個殼子再將外國人的零件組裝起來的飛機,但飛機制造難道只要組裝這麼簡單?讓你換一個國家,給他所有的零部件他能組裝一家飛機出來嗎?就算做出來能安全嗎?飛機制造是一項龐大而系統的工程,除了組裝,最重要的是設計,機身結構沒設計好會有重大的安全隱患。比如說最近出事的737max機型,就是有設計上的缺陷--起落架過低,被迫前移和抬高發動機,破壞機翼的氣動性能,容易造成失速。為什麼波音不加高起落架?因為加高起落架就意味著要重新設計機身,而機身設計正如我之前所說,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費時費力。綜上,飛機制造不是簡簡單單的組裝其背後的設計才是核心技術所在,而c919的設計是在我們手裡的,所以c919稱得上是國產大飛機。


高數不掛再改名


不用去糾結國產不國產 看目的和結果 波音和空客壟斷商用飛機幾十年了 不是我們一下子就能搞明白的 但作為一個大國 又不能不搞 怎麼高?直接研究發動機?再研究控制系統 再研究雷達嘛?沒有成品用於實驗會很拖累週期的 不會就得學 這有什麼丟人的?自己做飯還得自己種米種菜養豬釀製調料嘛?全球採購即使是拼裝的飛機 也是我們製造 又能賣了賺錢 又能積累技術 慢慢滴從控制系統 雷達等方面入手一點一點替代國外技術也不失為一種手段 我們的小米 OV 不也是這樣的模式嘛?哪個手機廠商能脫離高通的芯片 安卓的系統 棒子的屏幕了?慢慢滴 不就有我們為之驕傲的華為了嘛 不要妄想什麼都自己會 我們是佔全球人類五分之一 但不是全部 就像奧運會比賽 我們的天水 舉重乒乓球厲害我們就保持 我們的田徑不好我們就努力 憑什麼足球就得進世界盃啊 美國那麼強大 也不是所有技術都領先的 都有個過程 假以時日 會看到祖國繁榮昌盛那一天的 我堅信 我能等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