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論竟然是“系統思維模型”的終極解題神器?

“認知”到底是什麼?

認知就是您頭腦中的“模型”反映客觀世界的準確度。

我們的所言所行、所解決的每一個問題,都取決於頭腦中的“思維模型”。

“你的財富,都是思維模型的變現”。

思維模型如此重要,我們對“思維模型”本身的研究,當然要重視起來。今天,科技千里眼為大家全面深度解析一套極為高級有效的思維模型——“系統思維模型”

本文內容,主要來源於對兩本著作的精華提煉與有機結合——

控制論竟然是“系統思維模型”的終極解題神器?

“系統思維”與“控制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一本是《11堂極簡系統思維課》,是羅輯思維萬維鋼老師傾情推薦的,並在《精英日課》中作了重點解讀;另一本是看似毫無瓜葛的《控制論》,簡言之是與我們的理工通識“自動控制原理”類似,但是將研究的對象擴展到了“系統”(包括生物系統、社會組織系統),因此也稱為“系統控制論”。

有理工背景的讀者將對於本文的理解可能更為到位,並且有所啟迪。建議認真閱讀並收藏。

什麼是“系統思維”

系統(System),簡言之,就是一些元素的“結構化組合”,其關鍵特徵在於元素之間存在著“關聯”(Connection),而不是獨立的、無關元素的集合。

控制論竟然是“系統思維模型”的終極解題神器?

系統的強大在於“結構”(關聯)

系統,按研究的問題可以自由劃分,系統中包含子系統。比如工程上,一臺機器是一個系統,機器上運行的軟件稱為“軟件子系統”;組織上,一個公司是一個系統,一個部門就是一個子系統。(系統的元素,就可以稱為子系統,父子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解釋系統思維,可以從解釋簡單的“線性思維”說起。

舉個具體例子吧:關於扶貧政策。西方的扶貧事業也並不是沒有大力投入,也做過許多嘗試,最簡單的政策模型就是線性思維的模型:貧困是因為沒有錢,那麼發給他錢,是不是就不再貧困了呢?顯然不是,用不了多長時間,貧困就捲土重來了,線性思維往往治標不治本。而中國扶貧的偉大之處,就在於政策深刻地應用了系統思維,地區是一個系統,個人也是一個系統,政府的投入,不是在於直接改變貧困人口所擁有的財富,而是改變了中國系統對於貧困地區的政策傾斜、生態建設,甚至改變了每家每戶及個人的致富思維,讓貧困人群有渠道、有信心、有方法地參與到財富的創造活動中來,

從系統內部發生結構化改變,結果就是實現了被稱為世界奇蹟的超大規模人口脫貧。並且我們毫不誇張地預測,中國的貧困人口一去不復返,並沒有反彈的可能。

控制論竟然是“系統思維模型”的終極解題神器?

為了小小村落而花巨資修路——用基建改變致富的生態系統

例子有點長,為中國的偉業感到激動。想說明一個觀點:

簡單的線性思維對於複雜的系統問題是無能為力的,暫時壓制症狀並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系統思維的特點,是看到了系統內部的結構(子系統間的關聯),通過修改系統來控制行為結果。

系統問題典型誤區

解決系統問題,有幾點重大誤區,看看是否入坑:

  • “先換掉再說”——只更換元素,不修改關聯,換湯不換藥

系統出了問題,如果只看到表象,我們常常會把矛頭指向元素,比如那個人不行,比如那個元件不行,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封建帝國改朝換代後,政治體制沒有變化,系統內部的關係沒有改變,總歸還是老問題

所以,更換了元素,還出同樣的問題時,必須要仔細想想,是不是系統內部的關聯出了問題

  • “齊頭並進”——系統缺失重心

如果組織的領導說,我們要“齊頭並進、整齊劃一”,大概率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因為對於一般的系統來說,每個子系統相同權重地發展,絕對不是系統整體的最優選擇

系統內部,元素間的關聯,就決定了某些元素要更重要一些,而且重要性往往是特別集中的。

  • “沒有時間了,先解決眼前問題”——缺少系統思維,治標不治本

凡是系統問題,第一要點就是“分析系統”;如果看到症狀後,沒有耐心定位問題,只是匆忙解決眼前症狀,問題早晚還會復發。

“磨刀不誤砍柴功”,對於系統問題,首先要冷靜,理清系統內部的關聯,定位問題所在,然後修改或重新構建系統,以絕後患

動機正反饋:如何用系統思維讓孩子寫作成績提高

還是上一個最簡單具體的例子,看看系統思維的應用——如何讓你的孩子寫作水平得到提高呢?

小孩子不喜歡作文,是多少家長都頭疼的事兒。怎麼辦呢?普通家長自然會想到,從量的角度,督促他多寫唄,要求每天寫一篇,完不成不能睡覺;從質的角度,花重金請作文老師,對作文打分,寫得不好陪著他一起重寫。

這些辦法效果好麼?家長累嗎?

控制論竟然是“系統思維模型”的終極解題神器?

寫作文怎麼這麼難?

有位聰明的家長,他只用了一個辦法,讓他的孩子強烈地熱愛上了寫作,作文水平遠超同齡人!

什麼辦法呢?其實就是給他的孩子開設了一個公眾號,讓他的孩子在上面寫作並發表。

效果就是,小孩子開始因為好奇寫了幾篇,然後同學老師會關注他,並對他作文中好的地方評論留言,他提高了興趣又認真寫了幾篇,評論更多了有一些陌生的朋友也關注了他,甚至還有一些打賞。不用多說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根本不用家長督促,小孩自己再忙再累,抽時間也要認認真真地寫用心寫作文。

作文水平還怕不提高?

控制論竟然是“系統思維模型”的終極解題神器?

“誰也不能阻止我的寫作!”

這裡不僅僅是介紹了一種具體的方法,而是在講如何用“系統思維”去解決問題。這位家長聰明就聰明在,把孩子寫作活動當成一個系統,他自己有自己的寫作動機,動機弱時,無論外部環境如何刺激,系統本身的反應也不會強烈,但是,公眾號的設置給了寫作行為一個正向的反饋,寫得多反饋多,寫得好反饋好,動機越來越強烈。這就是所謂的“動機正反饋”,細觀成功人士莫不是找到了自己的“正反饋迴路”

系統反饋迴路圖

上述這個過程,可以大致畫出一個簡要的“系統模型”——

控制論竟然是“系統思維模型”的終極解題神器?

孩子寫作行為系統模型圖

該圖清晰地展示了,正向反饋對於系統的意義。

“系統模型圖”就是大腦中系統思維的具象化,對於系統問題,首要的就是繪製系統模型圖,讓元素間的關聯一目瞭然。

從工程控制角度講,正反饋往往是危險的,因為系統自我激發的能量太大,容易造成所謂的失控。但對於個人而言,你是否也能建立自己的正向反饋,增強驅動力,激發潛能強化自己的熱愛呢?

所謂全世界最有效的學習方法“費曼學習法”,是想象著自己的學習系統有一個輸出節點,其實在當今時代,還需要去想象麼?我們完全可以自建輸出反饋系統,讓學習的樂趣越來越大!

由上圖引出,更為常見的是一套“負反饋迴路系統”——


控制論竟然是“系統思維模型”的終極解題神器?

常見的“負反饋迴路系統”

這一類系統有一個想要實現的期望,通過比較結果與期望的不同,來決定下一步怎麼做。可以說,無論是個人、組織、還是系統中的子系統,往往都可以套用這種模型圖。

時間系統效應:為什麼我老是容易吃多?

減肥塑身是無論男女都為之長期奮鬥的目標,可以我們常常發現一個問題:我怎麼一不小心就吃撐了?這還怎麼減肥了?

控制論竟然是“系統思維模型”的終極解題神器?

我怎麼又吃多了?

2017年《英國醫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糖尿病肥胖患者飲食速度對體質指數變化的影響:對縱向健康檢查數據的二次分析》,論文中的一項結論是:與快速用餐的人相比,正常速度的食用者或慢食者的腰圍分別小了0.21釐米和0.41釐米(P<0.001)。

簡單地說,慢點吃飯不容易發胖。我們從系統思維模型的角度來試著分析一下,為什麼會這樣呢?筆者大致畫了一個系統模型——

控制論竟然是“系統思維模型”的終極解題神器?

解釋一下,人有飢餓感就會去吃東西,有了飽腹感自然就不再吃了,當食物吃得多時,消化產生的血糖就會讓人產生飽腹感。但是,這裡的關鍵在於,消化並感知血糖上升的過程是要有時間的,這個時間大約需要20分鐘,當你吃得太快時,人體系統還沒有來得及感知到血糖,自然會覺得“還沒飽”,一不小心就吃撐了。

所以有一個說法是,對於減肥的人來說,儘量慢點吃,吃過20分鐘自然就有點飽了不會再吃太多了。

這就是系統內部子系統的“時間效應”,這種效應會讓系統整體產生誤判,在工程中常常稱為“延遲”,其實在商業系統中,也有“感知延遲”、“回應延遲”、“交付延遲”的概念。

其實,在各類時間系統中都要注意考慮延遲的影響,有些很好的政策遇到一些阻力要理解子系統是有慣性的,不要急於求成,而應該“做時間的朋友”

警惕期望下滑——系統崩塌的開始

還是這個模型圖,無論它描述的是個人還是組織,我們要警惕期望的下滑。

控制論竟然是“系統思維模型”的終極解題神器?

嚴密注意系統中的“期望”

期望就是系統的目標,比如某部門今年的計劃業績,或者就比如個人這個月的讀書任務。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本月沒有完成上個月的讀書任務,下個月的期望是否要向下調整?

系統思維模型一定會告訴你,慎重。

因為,系統結果不僅是行動導致的,更深層次,它是由期望導致的期望下降,決策與行動會“自適應”地調整,萬一完不成,還會再繼續調整,最後導致整個系統的崩塌,可能一年過去了還是沒有讀幾本書。

期望的下降,是對系統的信心不足,最後結果不佳,補一句刀“你看,我就說不行吧”,這其實不是不行,這是“自證預言”的原理所在啊。

控制論竟然是“系統思維模型”的終極解題神器?

反而是古訓在理——“求乎上,得乎中;求乎中,得乎下”,期望高,則決策與行動就自適應調整,不要小看“系統內驅力”的影響。

當然,期望太高也不一定是好事,人性對於那些自己能力不可及的事物往往就不再努力,這再正常不過了,比較恰當的方法是,以實現過的最佳表現為期望並堅持如此

父子系統的目標要一致

當把公司看作一個系統時,老闆經常會想,為什麼部門員工的行為與我想的不一樣呢?所以就三令五申,增加員工行為規定,利用獎懲機制。但是,其實從系統思維角度上應該反思一下這件事——

老闆的目標與員工的目標統一麼?

或者說,系統的目標與子系統的目標統一麼?

目標都不一樣,怎麼能要求行為統一呢?

控制論竟然是“系統思維模型”的終極解題神器?

老闆作為公司系統的設計者,決定了系統的效能

思想要是能統一當然是最好的,但是這多難呀。如果能讓目標一致,那麼子系統自動就會自我升級,還用得著老闆去要求麼?

有些老闆還奇怪,為什麼組織內部產生了對公司不利的內部競爭,他們就不能以公司的大局為重麼?其實,從系統思維可以去想想,你設置的子系統目標是什麼,畫一個模型圖,是不是清晰可解了。

總結

“思維模型”是人生最重要的武器,不學習不讀書的人抱守著簡單粗糙的思維模型終其一生。每一個閱讀此文的讀者,都應從此重視“系統思維模型”的強大力量,做一個聰明的能夠解決系統問題的強者。

科技千里眼頭條號,長期致力於以最易懂的講解詮釋科學技術知識,與中國所有自我教育者一同學習、理解科技、認識世界。已發佈專欄包括線性代數、微積分、概率統計、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MATLAB、有限元、多物理場、材料科學等各個方面,抓住核心思想,提煉學科精華,重構知識體系,用生動極簡的語言,極速理解理論力學學科精要,輕鬆掌握學科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