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病,叫“陸士龍癖”


有一種病,叫“陸士龍癖”

​有一種怪病,叫“陸士龍癖”。

啥叫“陸士龍癖”?

這得先說一下陸士龍這個人。

陸士龍,即晉代大才子陸雲。

陸雲,字士龍,五歲能誦讀《論語》、《詩經》,六歲能寫文章,與哥哥陸機並稱“二陸”,時人謂之神童。

陸雲喜歡笑,而且笑起來沒完沒了,根本停不下來。

有一天,陸雲身穿喪服,乘船出行,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狂笑不止,突然失足跌落水中,這才算止住笑聲,卻險些喪命,幸虧有人及時把他從水中撈上來。

還有一次,陸雲和哥哥陸機去拜見宰相張華,陸機先到,張華問陸機:“你弟弟陸雲怎麼沒和你一起來?”

陸機說:“我弟弟有個愛笑的毛病,所以我不敢讓他進來。”

張華表示不介意,於是陸機把弟弟陸雲叫進來。

張華喜愛自己的鬍鬚,因此在家時就會用絲帛把鬍鬚纏繞起來,加以保護。

陸雲進門拜見張華,看到張華的滑稽樣子,忍不住笑起來,前仰後合,差點倒在地上。

世人於是把愛笑的人稱作“陸士龍癖”。

有一種病,叫“陸士龍癖”

​得過這種病的,還有紀曉嵐。

他和陸雲一樣,也是個笑起來沒完沒了的主兒。

有一年,紀曉嵐奉乾隆帝之命,出任科舉考試的監考官。

考試結束,按照慣例,新科狀元要拜見考官。

此次科考的狀元叫劉玉樹,紀曉嵐見過劉玉樹,問他住在哪裡。

劉玉樹回到說:“學生暫住在芙蓉庵。”

紀曉嵐聽後,“陸士龍癖”突然發作,狂笑不止,因為停不下來,只好暫時退進內室,半天都沒出來。

劉玉樹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頭霧水——這是弄煞勒?

沒辦法,劉玉樹只好離去,心裡七上八下的,不知自己到底說錯了什麼,還是做錯了什麼,能讓紀大人笑成這熊樣兒。

幾天後,劉玉樹再次拜訪紀曉嵐,忍不住詢問那天為何發笑。

紀曉嵐解釋說:“那天聽到你說出名字和住處,我忽然想出一副對聯——劉玉樹小住芙蓉庵,潘金蓮大鬧葡萄架。”

劉玉樹不覺啞然失笑。

原來,紀曉嵐聯想起了《金瓶梅》第二十七回,題目為“李瓶兒私語翡翠軒,潘金蓮醉鬧葡萄架。”

紀曉嵐覺得自己略加改動,對仗極為工整,越想越趣味橫生,於是忍不住大笑不止。

有一種病,叫“陸士龍癖”

​有“陸士龍癖”的愛笑人,史上當然也不乏愛哭的人。

唐朝就有一位說哭就哭,不需要抹洋蔥汁灌辣椒水,這位善哭的人姓唐名衢[qú]。

唐穆宗在位時期,唐衢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均名落孫山。

唐衢善於寫詩,詩歌大多都是感傷的調子,他看別人文章有詠歎哀傷的內容,就會忍不住大哭,涕淚縱橫,如喪考妣。

和別人聊天,有時候說著說著就會淚流滿面,冷不丁嚎啕大哭,弄得在場的人驚訝不已。

有一次,一位將軍宴請賓客,唐衢也在受邀之列。

宴席上,大家閒聊,不知啥事兒觸動了唐衢敏感的神經,他當場嚎啕不止,眾賓客覺得喪氣,宴席不歡而散,時人謂之“唐衢善哭”。

後來有人說,如果能讓唐衢和晉朝的陸雲相遇,“一哭一笑,必有一段絕異奇妙的情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