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吃六千年蟠桃長生不老,吃九千年前蟠桃與天地齊壽,有什麼區別?

歪膩50


在《西遊記》裡,王母娘娘的蟠桃園共有桃樹三千六百株,其中有一千二百株6千年一熟,另有一千二百株是九千年一熟。


王母娘娘這桃樹,果子成熟期太長,伸長脖子都難以吃到嘴。


那這六千年一熟和九千年一熟的蟠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1.據說,吃六千年蟠桃,能夠長生不老;吃九千年的蟠桃,就可以與天地齊壽。


據說,吃王母娘娘的蟠桃園中3千年的蟠桃,可以飛昇成仙,增壽千年,成為人仙;吃6千年的蟠桃,可以長生不老,增壽萬年以上,成為地仙;吃9千年的大蟠桃,可以壽與天齊,增壽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成為天仙階。


這顆桃子要在什麼時候吃呢?當然是農曆三月三日,王母娘娘誕辰的時侯。


王母會大開盛會,用延年益壽的蟠桃作主食,輔以長生不老的仙丹,宴請眾仙。


結果,蟠桃會沒邀請孫悟空,惹惱了他,他大鬧天宮,偷光了蟠桃,害得眾仙最後都沒吃到蟠桃。



吳承恩所寫這生動的故事,讓我們讀來頗覺有趣。


開蟠桃會卻沒有蟠桃,孫悟空歪打正著,揭穿了一個隱藏在天庭裡的陰謀。


那所謂的能夠長生不老和與天齊壽的仙桃,其實只不過是玉帝撒的一個彌天大慌而已。這是怎麼回事呢?請聽有書君慢慢道來。


2.玉帝的謊言,只為了欺騙神仙們為天庭岀力。

玉帝大肆宣揚,吃蟠桃可以長生不老、與天齊壽,宣揚得天上地下,人人知曉,連小仙兒土地佬兒都能說的頭頭是道。


可這只不過是一個謊言,一個玉帝為了統治需要而編造的謊言。


有書君給大家算筆帳。


一株桃樹,起碼會結至少1百個果子吧。


這就意味著,每9千年,蟠桃園就會有12萬顆上等蟠桃成熟。


同時也就意味著,會有12萬神仙吃到,成為壽與天齊的神仙。


可是實際上,在《西遊記》中,整個天庭才有365名正神。


想一想,如果真的產生了12萬名比肩玉帝的神仙,天庭會嚴重超編,天界也住不下了。


這實際是告訴我們,所謂吃蟠桃能夠長生不老、壽與天齊的說法,完全是胡說八道,是玉帝為了欺騙普通神仙為天庭效力,而編造的謊言。


玉帝為了掩蓋這個謊言,玩弄了不少花招。比如,栽贓孫悟空偷蟠桃,在蟠桃會上,只讓喝蟠桃汁,不供給完整的蟠桃等。


總之,玉帝想盡辦法,不讓謊言破滅。


但謊言就是謊言,紙包不住火,後來很多的神仙識破了玉帝的謊言,離開玉帝轉投了西天如來。


吃蟠桃頂多有些營養,並沒有什麼神效。就像綠毛龜酒,名字很唬人,其實稀鬆平常。而對神仙們來說,更可悲的是希望的幻滅。



3.更可悲的是,哪怕吃蟠桃有神效,神仙們仍然會灰飛煙滅。


在《西遊記》中,連土地佬兒都知道,吃最差等的蟠桃,能從普通人升級為地仙;吃中等的蟠桃,就會長生不老;吃了上等蟠桃,就能壽與天齊,成為與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玉帝一樣的存在。


這無疑給了那些本身修為不夠,又夢想著與三清、玉帝一樣,想成為世界主宰的普通神仙們,以無限的希望。


可是,吃九千年一熟的蟠桃,與天地同壽,也就意味著自己親身經歷的所有記憶中的世界,將會消失殆盡,連回憶都無法保留。在這裡,希望實際上就是絕望。


因為《西遊記》中設定的,是每過129600年,天地都要經歷一次大天劫,重歸混沌,只有少數天仙能扛過,地仙之中只有鎮元子能扛過,神仙、人仙、鬼仙,都會毀滅,化為天地間的能量,天地會重新開始。


無論是吃6千年還是9千年的壽桃,都最終會經歷絕望,與天地共滅,迴歸混沌。


從古至今,有多少人在求仙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可是真正的神仙,又有誰見過呢?


與其去仰望並不存在的王母蟠桃,不如去稱幾斤有書君喜歡的平谷大桃,那可是北京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長得飽滿,個大汁多,營養豐富,真的是桃中精品。


吃著這樣的甜桃,就再不用去想那些虛無飄渺的王母蟠桃啦。


李鴻章曾寫一對聯:


享清福不在為官,只要囊有錢,倉有粟,腹有詩書,便是山中宰相;
祈大年無須服藥,但願身無病,心無憂,門無債主,就是地上神仙。


何必求仙,其實我們早已是自己的神仙。


有書課堂


《西遊記》中長生不老與天地齊壽有區別嗎?還別說,區別非常大!

六千年蟠桃的長生不老?九千年蟠桃與天地齊壽?有啥區別?

《西遊記》的大多數妖怪,都在追尋著長生不老,所以攔路設卡,要吃唐僧肉,但其實,還有一種方法比長生不老更好,就是與天地齊壽。

不過,想要與天地同壽,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得吃一個九千年的蟠桃。這一點,原著中說的很詳細。孫悟空被玉帝派去看管蟠桃園,原來的土地跟孫悟空介紹蟠桃的種類,吃了三千年的蟠桃,“成仙了道,體健身輕”;吃了六千年的蟠桃,“霞舉飛昇,長生不老”;吃了九千年的蟠桃,“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很明顯,九千年的蟠桃比六千年的蟠桃要好,那麼天地齊壽必然勝過長生不老。

根據現有的意思來解釋,‘長生不老’和‘天地齊壽’,好像差不多,不過在《西遊記》的設定中,長生不老是有一定的危險係數。

也就是說,就算你長生不老,也有可能半途夭折。

這裡面的危險,是什麼呢?有沒有方式躲過去呢?原著中都有說過。

孫悟空拜師菩提祖師,等到了真正傳道的那一日,菩提祖師給了孫悟空選擇的餘地。

祖師道:“‘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傍門,傍門皆有正果。不知你學那一門哩?”

孫悟空是天產石猴,哪裡知道三百六十門具體有哪些?他一心只為求長生,那就好辦,能長生就學。

菩提祖師打起了機鋒:

‘流’字門似‘壁裡安柱’,“有日大廈將頹,他必朽矣”;

‘靜’字門似‘窯頭土坯’,“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濫矣”;

‘動’字門如‘水中撈月’,“只是無撈摸處,到底只成空耳”。

道字三百六十門,皆不長生,孫悟空仗著自己最小,搖頭晃腦說不學,結果被菩提祖師打了三下,孫悟空領會了其中含義,於半夜三更偷摸學成了長生之道。

當真能長生嗎?

後來菩提祖師說了長生不老的危險,在於‘三災利害’,三災五百年一次,

“天降雷災”、“天降火災,是為陰火”、“又降風災,是為贔風”,雷災好躲,但是火災和風災,都是從自己身體裡發起,稍有不慎,俱為虛幻。

那怎麼躲三災呢?菩提祖師既然知道,而且法力高強,“此亦無難”,覺得躲三災是一點兒也不難,有兩個法子,一是天罡數三十六般變化,二是地煞術七十二般變化,只要學會其中一種,三災就能順利躲過,長生不老的效果,就跟天地齊壽差不多。

所以與孫悟空結拜的幾個弟兄,牛魔王活到了五百年後,西行路上,牛魔王對唐僧肉也沒有一點興趣,因為他會七十二變吶,三災對他來說只是小意思。

從長生不老升級為天地齊壽,就絕對安全了嗎?只能說明你想多了。

在我們的理解當中,天地是永恆不滅的,既然與天地齊壽,意味著只需老實本分,不參與封神這類的聖人算計,聽到‘道友請慢走’就趕緊跑,定能高枕無憂。

但是!

《西遊記》開篇就明說了: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

是不是覺得被坑了?在《西遊記》中,天地的壽命,是有年限的,並非永恆。

至於九千年的蟠桃,除了天地齊壽,還有個日月同庚,天地滅了,我跟太陽月亮混,總可以吧?

別痴心妄想了!

天地之數為一元,一元分為十二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會1萬零8百年,“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

看到沒?日月生於子會,有生則有滅,亥會末,差不多天地也滅了。

那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究竟能活多少歲呢?書中又說了,“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從寅會到亥會,天地齊壽日月同庚,最多就10萬8千歲。

有沒有人超過呢?有!他是玉帝。

“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算下來,玉帝出生在恐龍時代!牛不牛?


西遊言己


在西遊記中,蟠桃是天庭獨一無二的果品。這種果品和普通水果不一樣。蟠桃是地位的象徵,也是天庭發給眾位神仙的福利。眾位神仙想要獲得好的仙緣,吃蟠桃成為不二的選擇。

在天庭,蟠桃也有不同檔次,分為三千年、六千年、九千年。這裡面說的三千年,是指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可以說,單單最低檔次的蟠桃,就得等六千年。

不同的蟠桃種類,也會有不同的功效。三千年蟠桃和六千年功效,很容易分辨,三千年可以強身健體,六千年可以長生不老。但值得一提的是,長生不老和與天地同壽,到底有怎樣的區別呢,以至於九千年的蟠桃成為蟠桃會上的無上佳品。

在網絡中大量出現的修仙小說中,將修行分成了築基期、鍛體期、練氣期、虛丹期、金丹期、元嬰期、化神期、渡劫期等等很多級別。其實,這些並不是憑空捏造的,在道教文化中,的確有類似的修仙記錄,而且修仙的方式,和小說裡說的雖然不完全一樣,卻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對於一個凡人來說,一顆三千年的蟠桃,就足以讓一個普通人獲得仙緣,這種仙緣,雖然不算是真的神仙,也可以算是一個半仙之體。這種半仙之體,可以給以後的昇仙之路掃除大量障礙。而到了長生不老,也就是六千年的蟠桃。普通人就可以從半仙之體,修煉成為真仙之體。這種飛躍 是靠平常修煉無法達到的質變。

但到了這個階段,就會出現所謂的三劫,在菩提祖師和孫悟空的對話中,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分別是雷災、火災和風災。每一劫間隔五百年,這一千五百年逃過去,才能算是得道。但在佛學理論中,還有一種天人五衰的說法,也就是說,哪怕是得道的神仙,也會出現天人五衰。當遇到天人五衰,修煉就會全部失去,一切墮入輪迴,從頭再來。

在封神演義中,有一種說法叫做“殺劫”,實際上和三劫、天人五衰,有著很多相似之處。

由此可見,即使成為神仙,依然逃不過死亡的命運,只不過神仙的壽命是常人的無數倍而已。而九千年的蟠桃,效用是與天地同壽,這就意味著已經是神仙之體的仙人,可以通過服用蟠桃,避開三劫以及天人五衰。然後才能成就大道。


舊書齋


長生不老和與天地齊壽!這本來就是一個BUG話題!小編且按西遊記的來分析!我們知道,西遊記裡面說到孫猴子吃蟠桃,潘桃園土地老兒介紹說,吃了6000年的蟠桃可以長生不老,但是要是吃了9000年的蟠桃那就可以與天地同壽!它們之間的差別是什麼呢?



一,長生不老的秘密

你看這個長生不老,為啥不說長生不死呢?說明神仙可以長生不老,但是但是還會死!那為啥有這個BUG的存在!因為孫悟空是師傅教了72變,可以躲過三災!那其它神仙呢?他們可不會!那他們長生不老了怎麼才不會死?那就是職責所在了!天庭的神都有自己的工作,工作的目的主要就是吸取人間香火!工作乾的好了,玉帝王母舉辦蟠桃大會,發蟠桃,完後才能活下去!這就是玉帝王母掌握了這些神仙的命脈!我們還知道犯了天條那是要打下凡間受人間之苦的,說白了就是犯錯了就沒蟠桃吃了,若重修修成還是神,修不成你就在凡間來回轉世投胎,飽受人間煎熬!



二,與天地齊壽的秘密

吃了9000年的蟠桃可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這裡說的是天地和日月是一起誕生一起消亡的概念!在封神榜以前,可是還有其它神的,那麼其他神跑哪裡去了呢?對不起,因為他們沒有吃到9000年的這個蟠桃,要麼失蹤,要麼化成山水大地泥土焦土,再要麼就是成了遊仙,反正你就是找不到他了!所以這是9000年蟠桃的秘密!孫猴子一聽那還得了,專挑9000年的大桃子一陣猛吃!這裡也為後面做了鋪墊!孫猴子吃了蟠桃與天地齊壽後大鬧天宮,又被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煉成了鋼筋鐵骨火眼金睛!自此孫猴子是打不死殺不滅的齊天大聖了!從哪裡可以反映出來呢!就是孫猴子和豬八戒和沙和尚打的時候,雖說都打過了,但是也是不容易!但是後面豬八戒和沙和尚,完全就變成了輔助或閒散力量了!就是因為孫猴子有了不死之身,不到萬不得已,他們基本打醬油了!



謝謝觀賞,請看下集!


九哥脫口秀


西遊記中,有蟠桃會,叫孫悟空看管桃園,蟠桃園裡三種蟠桃樹,三千年一熟的,六千年一熟的,九千年一熟的,恰好就在悟空來的時候一起成熟了,孫悟空趕的真巧。

我們學過數學的,知道公倍數這個詞,這個時候就用到了公倍數了,孫悟空能夠一下吃全三種蟠桃,必須趕上這三千年一熟,六千年一熟,九千年一熟的蟠桃一起熟了才有可能,這可是一萬八千年才能遇到一次同時成熟的機會。

當然了,假如說玉皇大帝每年都能吃到蟠桃,三種蟠桃每年都有的話,那麼據我推算園中最少也要種一萬八千棵蟠桃樹,從開始的三千年每年種三棵,再三千年每年種兩棵,最後三千年每年種一棵,總共一萬八千棵。

那麼問題來了,天地之數一共才多少,書上說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開頭的21600年是沒有人的,神是人封的,剩下只有十萬八千年,去掉種樹九千年,就只有九萬九千年了,然後開始吃桃子了,最長也就只能吃九萬九千回,而且還要非常合理的安排種樹時間,一點都不能有差錯。






乙丙丁6


在《西遊記》中誰能得吃了六千年的蟠桃則長生不老,若誰長生不老就是長生不死的意思。而誰能得吃了九千年的蟠桃則與天地同壽,若誰與天地同壽也是長生不死的意思。而誰得吃了六千年的蟠桃和吃了九千年的蟠桃所得到的壽命長短,就會都是一樣的萬壽無疆而沒有什麼分別的了!


九洲靈能


《西遊記》中孫悟空被玉帝派去看管蟠桃園時,蟠桃園的土地清楚的跟孫悟空介紹蟠桃的種類與效果:吃了三千年的蟠桃,“成仙了道,體健身輕”;吃了六千年的蟠桃,“霞舉飛昇,長生不老”;吃了九千年的蟠桃,“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六千年蟠桃和九千年蟠桃一個是長生不老,一個是天地齊壽,其實是有著本質的不同的。


長生不老,首先長生不是永生,壽命還是會有一個終點的。其次不老不是不死,說明還是會死,比如各種被外界因素殺死等。就只是可以延長壽命,並不是說可以一直活下去。

天地同壽,天地在,你就在,天地不滅,你就不滅。這意思就厲害了,就是隻要天地在,你怎麼都不會死,而天地差不多就算是永恆了(超越天地的大佬不可以說)。這基本算是真正的永恆不死,老不死,殺不死,比長生不老高級多了。


再說孫悟空於方寸山學藝了,直說要學長生不老之術,看看菩提老祖怎麼說的,他說道教術法可分為三門,哪三門呢?

流’字門似‘壁裡安柱’,“有日大廈將頹,他必朽矣”;

‘靜’字門似‘窯頭土坯’,“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濫矣”;

‘動’字門如‘水中撈月’,“只是無撈摸處,到底只成空耳”。

之後孫悟空學了所謂長生不老之術後,老祖又說了長生不老的危險,在於‘三災利害’,三災五百年一次,“天降雷災”、“天降火災,是為陰火”、“又降風災,是為贔風”,躲得過,就活,躲不過就身死道消。

總得來說,長生不老不是真正的不老不死,壽命還是有終時,並且還可以被各種劫數和意外殺死,而天地同壽不一樣,是真正的不老不死,永恆存在,天地在,你就在。


青衣書生


古人用詞的考究,是我們現代人無法理解,也無法達到的高度。

比如“長生不老”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現代人肯定以為就是永遠不死了唄,可是實際上古人表達的意思是這樣嗎?

肯定不是的,因為“長生不老”並不是“長生不死”。老字主要是一個動詞,表示在很長一段時間可以保持年輕。就是我們現代人說的,“這麼多年,你怎麼一直不老啊”。

所以,長生不老的意思就是活得很久,保持年輕的時候也久。這一點,和我們潛意思裡的“不死”、“永生”是不一樣的。

第二個詞:“與天地齊壽”!同樣,這裡面也沒有永生和不死的意思,與天地齊壽,仍然是一個表示壽命非常非常長,長都和天地一樣的壽命。

但是,在古人的哲學裡面,還是認為天地也不是永遠不死的。比如佛教裡一樣也有宇宙的“成住壞空”的概念,成住壞空的意思和我們現在說的“出生、成長、成熟、死亡”四個階段一樣。

而我們道教中,雖然很少很少提及宇宙的最終歸宿及壽命問題,而是把大量的精力發在窺探宇宙萬物起源問題上。但是站在“一陰一陽謂之道”這樣的基本立場上,那麼有起源就必有終點。

而且,與天地齊壽,這個壽字,本身就是一個有時間限定的詞。

所以道教肯定也是認為宇宙終究也是要再回到混沌狀態(塌縮成黑洞,再由黑洞大爆炸,生成新的宇宙)。“動極生靜、靜極復生動”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回到你的問題,就是“與天地齊壽”,是超載“長生不老”這個概念的。

這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吃六千年的蟠桃可以“長生不老”,而要“與天地齊壽”,就必須要吃九千年的蟠桃。

下面貼一下西遊記原著裡的描寫:

(關於蟠桃的)大聖看玩多時,問土地道:“此樹有多少株數?”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昇,長生不老。後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關於人參果的)“那觀裡出一般異寶,乃是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產成這顆靈根。蓋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賀洲五莊觀出此,喚名草還丹,又名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鹹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了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三老道:“你這猴子,不知好歹。那果子聞一聞,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活四萬七千年,叫做萬壽草還丹。我們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與天齊壽。我們還要養精、煉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不知費多少工夫。你怎麼說他的能值甚緊?天下只有此種靈根!”






吳謀


都是增加壽命,只是說法不同,增加

的壽命就有多少的不同。

很明顯,9000年蟠桃比6000年蟠桃增加的壽命要多。


觀心講國學


這是虛指,就跟萬歲,九千歲一樣。並不是實指。換句話說,蟠桃並不能導致長生不老,壽與天齊,只是能有效的延長壽命。此類虛指在古文中很多。不但是小說中,現實對話中也很多。從字面意思來說,長生不老是指在你漫長的壽命內,不會變老永葆青春,理論上壽命超過普通人,並且永葆青春,就是長生不老了。長生是指比正常壽命長,是個對比詞。而壽與天齊是指,除非天地大劫,否則壽命不止。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因為天地大劫什麼時候來,除非快臨頭了,否則聖人都很難算清楚。因為長短是個比較關係,比普通人長,就是長生,不老是指永葆青春,不是指不死。而天地齊壽是與天地比,天地壽當然大大長於普通人,也就是天地齊壽要比長生更長壽,所以,作者把長生不老寫在前,把天地齊壽寫在後,表示遞進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