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湖十局第二局 一個關鍵處的應對引發的話題(古譜精華四)


當湖十局第二局 一個關鍵處的應對引發的話題(古譜精華四)

圍棋國手範西屏施襄夏決戰浙江平湖

清朝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圍棋國手範西屏、施襄夏於浙江平湖對弈,鏖戰十餘局,互有勝負。有詩為證:“落子乃有仙氣,此中無復塵機,是殆天授之能,迥非凡手可及”。

從棋局來看,二人在關鍵之處殺法精謹,驚心動魄,可謂登峰造極,出神入化,將中國圍棋的高遠意境體現得淋漓盡致。“當湖十局”被認為是我國圍棋古譜中的典範。

當湖十局第二局 一個關鍵處的應對引發的話題(古譜精華四)

當湖十局是中國古代座子棋的巔峰之作。範西屏和施襄夏殺法嚴謹,構思絕妙。這是他們之間的第二局比賽,施襄夏執黑後走,範西屏執白先行。(古代圍棋有座子,規定是白先黑後)。

第一譜:110彎,然後一路走到118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絕藝覆盤,我們可以發現更加炫酷的走法。(注意我沒有用簡明這個詞,而是用了炫酷一詞)。

當湖十局第二局 一個關鍵處的應對引發的話題(古譜精華四)

第二譜:黑1挖,白若2位擋,黑3夾是好手。

當湖十局第二局 一個關鍵處的應對引發的話題(古譜精華四)

第三譜:與其說白吃去兩個黑子,不如說黑棋棄去兩個子,但17一罩,下邊的大片地域都歸了黑棋,白明顯不利。

難道施襄夏真的沒有看見這個挖了夾的手段嗎?

當湖十局第二局 一個關鍵處的應對引發的話題(古譜精華四)

第四譜:陳祖德研究古譜《當湖十局》的時候,就發現古人在局部的戰鬥中不僅計算力超強,而且基本上不會放過任何好手段。所以他稱範,施具有現代強九段的實力。所以結論是黑棋的這個下法施不可能看不到,我們看這一譜中對殺局面時,黑棋三口氣,白棋四氣,而由於外圍黑棋徵子不利,對白棋無可奈何。施襄夏肯定看到了這個手段,所以才放棄了1挖,3夾的下法。

當湖十局第二局 一個關鍵處的應對引發的話題(古譜精華四)

第五譜:絕藝卻認為黑棋可以把左下全部棄掉!

黑1、3以下把左下全棄了,黑5利用白氣緊,是愉快的先手便宜。但是黑棋付出如此大的代價,在哪裡找補回來呢?答案是

黑7飛,圍起巨空和白棋抗衡。由於白2右邊位置是黑棋的絕對先手,所以因白棋出頭已經相當困難。上方白還有一塊孤棋,自保已屬不易,更遑論破壞黑下方的陣勢了,由於這兩個因素,黑下方大空可成。

說實話,AI的這個構思,極具創意。但是在實戰中先將左下角悉數棄掉的下法還是需要一定勇氣的吧。畢竟投資風險實在太大了。

所以,人類棋手由於計算力的有限,因此選擇的往往是局部最佳著手,而AI在背後強大的計算力支持下,其選擇的往往是全局最佳著手。

當湖十局第二局 一個關鍵處的應對引發的話題(古譜精華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