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種方言最適合唱歌?

Pin小號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推廣普通話,但中國還有很多地方方言,這些方言很有特色,比如壯漢語的藍姑香瘦就刷了一把屏。這些方言也產生了很多地方戲種,比如黃梅戲、花鼓戲等等。

在這其中,我們發現有一種方言唱得比說得好聽。當然,這是費話!任何一種語言唱得都比說得好聽,但我們今天說的,是這種方言唱起來比其它語言,尤其是比普通話唱起來要好聽,這個語言就是粵語。

大家都聽過粵語歌吧,每一箇中國人不管天南地北,不管會不會粵語,聽不聽得懂,但至少會哼一兩句,稍瞭解的可能還會唱一兩首粵語拿手曲目。大家可能都有這個感覺,粵語唱起來非常好聽,非常的婉轉動人,甚至比國語歌好聽多了。

比如大家都喜歡的陳奕迅,他的歌非常好聽。為了開拓大陸市場,他的歌多半都有兩個版本,一個是粵語版本,一個是國語版本。比如 《富士山下》 的國語版叫《愛情轉移》,《不如不見》變成了《好久不見》, 《Lonely Christmas》變成了《聖誕結》, 《歲月如歌》 變成了《兄妹》……

這些歌,國粵語都很好聽,但仔細聽一下,回味一下,還是感覺粵語的版本要更流暢一些。

這些情況出現在很多粵語歌手身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粵語的歷史。

粵語的粵就是越的意思,是秦之後南方的一個小國家。但這個小越越並不是什麼廣東的土著國,而是中原移民國。秦朝滅了七國之後,派兵南下,在這裡設郡治理。秦末大亂之時,這裡的地方官趙佗割據嶺南,建立了一個南越國,首都在現在的廣東省廣州的番禺。所以,這個南越國其實是中原人建立的國家,其語言是中原話跟當地的土著進行的融合。

所以,粵語是一種中原雅言。它的基礎是周朝的官話。孔子老師周遊列國,又開學收各地學生,他要是講課用山東話行不行?當然不行,那別的國家的學生就聽不懂了。所以他上課時講的就是中原雅言。

現在大家可以發現如果讀詩經之類的文章,用粵語去讀會非常的壓韻。而用吳語去讀唐詩,會發現很壓韻。概因吳語是發源於中古漢語,是唐朝廣泛使用的語言,所以吳語讀唐詩會很有味道。


山谷迷濛


第一國語,第二粵語閩南語,第一肯定是國語了,國語歌曲比較規範,優雅。粵語閩南語歌詞摻雜著一些本地xx語,比如閩南歌木屎,也就是眼屎之類的也能上歌詞,感覺很那個,很不雅觀,我就是在粵語區生活的,我也不是很懂音樂,粵語歌跟國語歌相比,感覺粵語歌語調很低,國語歌可以很高亢,如果拿國語跟粵語來唱青藏高原和亞洲雄風,國語唱起來就很大氣,還有美聲唱法,非國語莫屬了,國語歌聽覺更優美,情感表達能力更強,個人認為國語歌是最好聽的,用語規範,詞彙豐富,說話和唱歌文字能表達的通用率最好。


皇北風


個人覺得還是傾向於粵語,比較適合,主要還是香港粵語歌在於詞曲的創作上有富有感染力,影響力


y627687040sg


中原官話各地方言最好聽,說話拖音長,語速慢,說話就像是唱歌,覺得土那是因為聽慣了普通話,唱歌和普通話基本上是一樣的。南方各方言如果不看字幕不瞭解歌詞意境,基本上跟東南亞歌曲感覺上類似,而且有入聲,填詞較難,當然也有大量優秀歌曲。


玉如意3817


聽過說唱的人應該都知道川渝陷阱吧,我雖然身為一個山東人,但是特別喜歡聽四川和重慶的說唱,覺得聽起來特別舒服,感覺四川方言很適合放在音樂裡。


AKA磚家


粵語吧,畢竟粵語歌這麼有影響力地位就能看出來了,吳語什麼的說話好聽,唱歌就不行,只能適合評彈戲劇,其他方言不太瞭解,閩南語聽得太少


青雲阿凡


粵語,既可以單獨唱也可以配合國語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4d2000047e42fff015d\

Ilove343


中國的每一種方言都適合唱歌 每一種方言代表的是一種地域風情 關鍵你想唱哪種類型的歌


太空將軍


廣西壯族的方言適合唱歌。廣西壯族的山歌廣為流傳!較典型代表劉三姐的山歌大家應該知道吧!

粵語、閩南語、藏語等其它語算語種,不是方言。


趙景文的微故事


中國是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80種以上方言,除少數民族語言不好懂的話,據說就是閩南話啦,跟外語差不多,其次就是粵語了,但隨著港臺片的流行,有些粵語還是能聽懂的,呵呵,各有千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