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災難都帶著幾分善 一切困難都是磨礪—新型肺炎疫情的喜與悲

1)

2020的春節,特意比往年提前一週回家。除了要辦個本,家父過壽備薄酒,要在正月初三宴請親朋好友。

家有喜事。根據習俗,要給村裡的家家戶戶備一箱壽麵,一個紅包,我們又附加了桂香園的三份小糕點。

人逢喜事精神爽。家父身體硬朗,晚年無憂慮,這是子女最喜而樂見的。

在1.28我們吃了分歲酒後,關於病毒感染的消息一夜之間鋪天蓋地而來。雖之前我們也一直有所聞,總覺得離我們還很遠,人們正常生活生產,從未想過它會席捲到我們28線小農村。

勤洗手、勤通風、戴口罩、呆在家...1.29村委會開始輪動播放三字方針紅色字幕。

1.30大家彷彿都關注到了此事的嚴重程度,遠超出我們的想象,村民議論紛紛。

1.31央視春晚臨時加了個主持人朗誦節目,在全民歡樂過新春的日子裡,疫情蔓延悄悄地給這個春天埋下了伏筆。

2.1陸續聽到封城的消息。下午,村幹部建議村民不要串門聚眾聚餐,改為網絡電話拜年。隨後,紅紙黑毛筆大字在告示欄貼出。

大年初一的晚上,是平常又需要做一個抉擇的晚上。

已經訂好了菜單,甚至燒菜的鍋鏟都已經就位。想著有疫情,多有不便,我們從15桌臨時改到12桌,又從12桌改到8桌。最後,疫情信息不斷更新,大家隱隱覺得大事不妙。

辦與不辦,此刻是為難的。

請柬早已發出,此時變卦,騎虎難下。而再不決定,唯恐不及。

家父年事已高,對他老人家來說,福壽之喜,多年一遇。而且和他講病毒如何恐怖,他似乎也無法想象,看不見摸不著的病毒會猛如虎。

情感上,我們當然也希望藉此雙喜臨門,樂呵樂呵。

可是理智上,這個節點是不合適的。且不說,親戚都是本地人,知根知底。可是傳染源是神秘而料想不到的,小心駛得萬年船,這也是對大家負責。

在一個不安心的陰影下,又怎能吃的暢快呢?拒絕,傷感情。不拒絕,傷健康,甚至性命之憂。

不要為難。

在這樣特殊的時刻,去考驗人情世故,是無趣的。

家父英明。他說:我們收了別人家的壽禮,今天已經還了人情,心事已了,還是健康第一。

酒席本是錦上添花的事。有花固然好,但有錦也是另一種圓滿。我們的錦,就是給村民發了壽禮,表了心意。

於是,家父的壽宴就這樣計劃趕不上變化,臨時取消了。

有遺憾,有無奈,有可惜。但,不強求,不逆勢而為,此刻趁一切還來得及,也算避免一件喜事不歡而散的難堪。

一切災難都帶著幾分善 一切困難都是磨礪—新型肺炎疫情的喜與悲


2)

我呢?

我們四口之家,回不去北京了。

退了2次高鐵票,一次機票,最後安分守己家裡蹲。

眼看著每天上升的確診數,眼看著管控一天天越加嚴格。

心裡不覺發慌,一種生命被威脅的不安全感,從每天醒來開始。

富蘭克林說:如果災難沒有出現,那恐懼是徒勞的;如果災難已經發生,那恐懼只會增加痛苦。

這不是天災,這是人為的災難。源於永不滿足的嘴巴和慾望橫溝。

一群關起門來吃野味的人,他們的消遣方式和病態心理,造就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悲劇。

從漫不經心到紙包不住火後,不過數日。

家父說:好日子過了幾年,有些人膩歪了,得瑟了,便不知天高地厚,無知妄為,“作”起來了。

是呀,不作不死。

無視社會規則,無視自然法則。

瞎吃瞎喝,寄生病毒找新宿主,反噬報復人類的愚蠢和無法無天。

而更可怕的是,它的傳染威力強大得聞所未聞,超乎了人類醫學現有認知掌握的極限。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無孔不入地深入到每個擦肩而過中。

你邂逅的不一定是愛情,你萍水相逢的不一定是緣分,而是一場病毒的交叉感染。

不出門,宅在家,是號召,是義務,更是最好的防患於未然。

這一點,身在農村鄉下的我們,比起城裡的孩子,是幸運的,至少我們活動範圍要大的多。過年原因,外地人口尚未回來,封村封路及時,走在路上,不至於太緊張兮兮。

“活了這些年,沒見過這樣驚心動魄的場面。”村裡的老人說。

世界變化太快,世道看不懂了,但世道又從來沒有變過。

畢淑敏說:我們何時遭遇災難,是不受我們控制的;但如何走過災難,卻是我們一定能掌握的。

是呀,事已發生。當務之急,是保平安健康,而這需要全民族自覺、共同配合。

事關每個家庭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絕不是表面文章就糊弄過去的。

君不見,那些被病毒帶走的生命,何其無辜。多少破碎的家庭,從此再沒團圓的春節。

一切災難都帶著幾分善 一切困難都是磨礪—新型肺炎疫情的喜與悲


3)

這個特殊的春節,這個最冷清的春節,這個有淚有憋屈有敬意有熱血的春節,這個開年就叫我們珍惜和感恩的春節,對工作在一線的人是磨礪。對平凡的我們,也是一種成長。

一切災難都帶著幾分善,一切困難都是磨礪。

災難氣勢洶洶,卻依然有個讓你可以躲藏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家。

這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讓你踏實心安。我們是被保護著的,我們並不是一座孤島。我們更懂親密接觸的溫暖,更看清父母頭上的白髮,是如何絲絲入扣。我們無聊亂翻書,我們自省,我們做所有可以足不出戶就能在家做的美好的事。

這段歲月,連同這場會載入史冊的病毒,會載入到我們的記憶裡,成為日後特別的回憶。

我們畏懼病毒,是因為餘情未了,是因為責任重重,是因為理想未照進現實。我們的夙願未果,怎能甘心交代了性命。

我們比任何時候,怕失去。我們比任何時候,懂得生命的滋味。

即便不能蛻變成蝶,也一定是個特別的年份。

不管是一個人蠢蠢欲動走過這段歲月,還是一家人一起陪伴走過黑暗,此刻我們更懂得了守護的意義。

我想,這是災難留給我們的善意,這也是生活藉此磨礪我們的方式。

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守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

磨過了事,磨過了時間,才圓潤才發光,才撥雲見日,才暗香浮動,才會在壞事裡看到好事。

於平凡的我們,於偉大的國家,皆是如此。

一切災難都帶著幾分善 一切困難都是磨礪—新型肺炎疫情的喜與悲


每個人,每個國家,都會遇到看似無法戰勝的敵人,有些是災難,有些只是磨礪。

災難本身沒有任何意義,災難就是災難,對於教訓的思考才是有意義的,才會使人真正該敬畏的敬畏,該改變的改變。

我們應該感謝,那些衝上前線奉獻的人,那些保障我們安全的人,他們肉身凡胎卻生死置外,成全了我們的安寧和幸福。讓我們依舊有機會坐在這裡,燈火可親,未來可期。

且把這份困難當磨礪,再張揚,也別肆意放縱,再揮霍,也要有底線下線。每個平凡的我們,要有可為,有可不為。我們深愛著這片土地,一定會等到春暖花開的那天。這也是2020邪惡的疫情給我們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