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敏:我確診了豐都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

“不好意思,我們醫院剛又接收了一位疑似病人,我去處理了。”電話那頭,豐都縣政協委員、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新冠肺炎救治專家會診組副組長高天敏略帶抱歉地說道。2月5日,已經在隔離病房連續工作了一週的她,正按照規定和其他醫護人員待在豐都人民醫院18樓的觀察區。

作為副組長,雖然暫時退下了一線,但她依舊十分忙碌,把關新接收病人的確診情況、掌握入院病人的治療進度、關注一線醫護工作者的身體健康……“這段時間我的電話都快打爆了。”話裡雖然有著幾分調侃,但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診治工作,高天敏有著百分之兩百的認真和負責。

哪怕撤了我副組長,我也堅持再檢測一次”

1月24日,豐都縣確診了第一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回想起當時的確診經過,高天敏現在都還覺得驚險萬分。

1月21日,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部接收到了一名“不尋常”的病人——武漢工作回渝的背景、發熱咳嗽的症狀引起了高天敏的高度緊張。在對病人羅某完善了胸CT檢查後,她懷疑羅某有可能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但接下來的2次咽拭子PCR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顯示羅某並未患病。不少同院醫生都鬆了一口氣,建議將病人轉入普通病房治療。

但20多年的從醫經驗讓高天敏依舊高度懷疑。“結合流行病學史及他的CT影像學表現,我認為仍不能排除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然而此時3次的檢測都顯示病人並未感染,高天敏的話沒有得到其他醫生的重視。“如果真的發生了那種事,整個醫院的病人都可能會遭殃,這簡直不敢想象。”為了杜絕這種可能性,高天敏甚至不惜放出“狠話”:“哪怕你們要撤掉我副組長的職務,我也建議再做一次基因測序檢測!”最終,這名病人被證實與新冠病毒高度同源,是豐都縣確診的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

“我不上誰上”

“我們在隔離病房裡一般只能待4個小時,但很多時候為了照顧病人也就顧不上那麼多。”自從擔任會診組副組長以來,高天敏白天會診,各大病房裡連軸轉;到了晚上也得坐班,一刻也不能鬆懈。

“有一次,下午兩點多我們接收了一名疑似患者,做檢查、照CT,一直忙到凌晨兩點才出結果,好在是陰性,沒有感染。我們又忙著為他聯繫轉院。”這樣的情況時有發生,為了照顧病人,高天敏每天都守在醫院,像個高速旋轉的陀螺似的,一刻都不能停歇。她工作時間最長的一天只休息了3個小時。但為了讓每一位病人得到準確及時地救治,這些辛苦在她看來都不算什麼。

除了高強度的工作,最讓家人擔心的就是病毒的強感染性。作為接觸大量疑似病人的一線醫護工作者,高天敏的工作充滿了未知的風險和挑戰。

在醫院接收了一名疑似新型冠狀病毒重度患者後,高天敏和同事依舊選擇衝在了最前方。病人送來時呼吸道症狀十分嚴重,需要馬上進行氣道插管。但插管的過程中又極容易發生氣噴濺,形成氣溶膠。一旦醫護工作者不小心接觸到便極易被感染。在這樣的情況下,高天敏心中沒有猶豫,“我不上又讓誰去呢?這種時候也就沒有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那麼重要了。”高天敏語氣堅定。在這份決心和擔當背後,是她救死扶傷的醫者仁心。

從1月22日豐都縣人民醫院啟動一級防護機制,到如今在醫院的觀察區待命,高天敏已經整整15天沒有回過家,只能抽空和家人視頻報一聲平安。被問到會後悔嗎,高天敏平整了呼吸,堅定地說道,“不後悔,因為這就是我的職責。”(本報記者 陳鈺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