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銀保監局:三個“確保”八個支持,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

青島新聞網2月7日訊(記者 林詠梅)監管政策引領不間斷、基本金融服務不間斷、合理信貸供應不間斷······今日,記者從青島銀保監局獲悉,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青島銀保監局出臺了“三個確保,八個強化”等相應金融扶持政策,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銀保監會和青島市委、市政府相關工作要求,一手抓銀行保險業疫情防控,一手抓疫情防控期間金融服務,引領轄區各銀行保險機構制定針對性金融支持措施,與實體經濟共克時艱,助力各類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三個“確保”抓實政策保障

確保監管政策引領不間斷。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銀保監會等國家部委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以及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堅決實現“兩不低一下降”的目標,即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增速;民營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公司類貸款增速;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再下降0.5個百分點。

確保基本金融服務不間斷。適應疫情防控形勢的需要,提出疫情期間不出門、不見面、金融服務線上辦的服務導向,要求銀行保險機構積極拓展服務渠道,充分運用技術手段,引導客戶通過手機銀行、網上銀行、APP客戶端、微信等渠道辦理日常金融業務,加強線上業務服務,提升服務便捷性和可得性。

確保合理信貸供應不間斷。組織轄區銀行保險機構對企業及居民金融服務需求情況進行摸底調查,按照問題導向原則制定針對性支持措施。針對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反映的資金週轉困難、還款難等突出問題,引導轄區銀行保險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優化貸款還款方式,確保對企業合理信貸資金供應“不截留、不斷流、不外流”。同時,豐富針對疫情保險產品供給,充分發揮特殊時期保險保障作用。

八個方面強化金融支持

強化服務意識,摸清市場需求。篩選疫情防控相關企業名單,組織人員力量主動聯繫小微企業客戶瞭解受疫情影響情況、身體健康及企業經營狀況、金融服務需求等情況,根據摸底情況“一戶一策”制定針對性服務方案。中國銀行建立疫情保障企業服務專員制度,主動聯繫衛生防疫部門,積極對接轄區6家重點醫療防疫設備生產企業,摸排金融服務需求;工商銀行成立抗疫情領導小組,專題部署支持服務實體經濟措施,抗擊疫情以來已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7.7億元;浦發銀行組織蒐集轄內疫情防控用品製造企業名單,要求每個營銷機構增加至少1戶疫情防控相關企業授信;興業銀行對受疫情直接衝擊較大的餐飲、物流、旅遊等行業存量客戶進行全面梳理摸排,最大限度保障企業續貸額度需求;黃島舜豐村鎮銀行成立疫情防控專項貸款投放領導小組,通過電話、短信、微信、微博等線上方式加強與疫情防控相關企業和個人客戶對接,及時獲取企業資金需求情況。

明確信貸政策,加大定向支持。通過明確信貸支持重點領域、單列信貸額度等方式,加大對衛生防疫、醫藥產品製造及採購、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科研攻關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優質高效的疫情防控綜合金融服務。青島農商銀行單列10億元信貸規模,專門用於疫情防控相關生產企業融資支持;農業銀行對疫情防控相關產業行業普惠型小微企業合理信貸需求足額保障;光大銀行在抗擊疫情期間,最大程度滿足全行貸款投向為醫藥衛生行業的普惠金融貸款專項額度;渤海銀行針對當前醫療防疫物資和防護用品緊缺現狀,充分發揮“敏捷銀行”金融服務能力,加大對相關領域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

夯實風險保障,傳遞保險溫度。豐富針對疫情的保險產品供給,設計專屬保險產品,滿足特殊時期對特定風險的保障需求。提供預付賠款、無保單理賠、主動排查出險等便捷服務。及時獲取、積極跟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病人員及醫務人員情況,主動預付,適當拓展責任範圍,應賠盡賠。目前,轄區保險機構主要醫療險產品均覆蓋新冠肺炎疾病責任。人保財險推出“新冠肺炎專屬”保險保障計劃,對定點醫院醫務人員免費提供人均255萬元的保險保障;國壽財險提出“三多三少”工作要求,服務客戶,保障多一些,手續少一些;服務社會,使命多一些,流動少一些;服務員工,關愛多一些,流程少一些;太平洋財險明確“三個確保”工作要求,確保支持保障不能斷、業務運行不能斷、職場防護不間斷;大家財險針對新冠肺炎潛伏期較長問題,承諾對保單到期後15個自然日之內確認的病例仍承擔保險責任;永誠財險、渤海財險等對治療中的患者,提供醫療費用預付、墊付服務,並取消醫院、藥品、診療項目、免賠額、等待期等限制。

優化結算服務,確保資金暢通。通過調整支付系統參數設置、開放小額支付系統限額、留足備付金等方式確保企業日常資金流轉順暢,保證結算特別是賑災相關結算需求。同時,通過減免轉賬、匯款等手續費方式,降低企業結算成本。農業銀行、浦發銀行等對於疫情防控相關匯劃款項一律免收手續費;工商銀行、郵儲銀行對防疫相關的物資進口購付匯、境外捐贈項下跨境匯款、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開闢快速通道,高效及時辦理;民生銀行對於小微個人客戶通過手機銀行進行轉賬,單筆、單日最大限額可達500萬,轉賬手續費全免,對於小微企業客戶通過企業網銀、手機銀行、銀企直聯小額匯路單筆轉賬無限額;西海岸海匯村鎮銀行等全面放開小額支付系統限額,當天處理支付指令,半小時內完成資金匯劃,保證賑災資金應急支付需求。

開闢綠色通道,提高服務效率。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在滿足合規和風險防控要求前提下打破常規,開闢綠色便捷通道,加強內部協調聯動,建立限時辦理制度,提高信貸審批效率,保證信貸資金及早流入疫情防控相關領域。國家開發銀行累計發放3個項目應急貸款0.11億元,從項目開發到貸款發放的平均辦理時限為2天;交通銀行開通授信審批綠色通道,對疫情防控涉及小微企業貸款加快審批,要求審查審批人員“隨到隨審”,收到申報材料後原則上1日內審結;日照銀行、濰坊銀行為疫情防控領域企業信貸業務優先審批、優先放款,原則上2個工作日內辦結;河北銀行對於疫情防控相關貸款開闢綠色通道,限時出具審批意見,對於抵押類貸款,通過手機銀行完成貸前調查及貸款審批流程;黃島舜豐村鎮銀行實行“T+0”一站式快速投放機制,當天受理申請當天審批發放貸款,並實行容缺辦理制度(如內部流程的書面意見簽署、無重大法律風險隱患的輔助性資料後續補足等)。

創新服務模式,提升便捷程度。積極運用網絡科技等技術手段,引導客戶藉助互聯網通過使用手機、計算機等方式辦理日常金融業務,減少見面辦理次數,避免人員聚集接觸,提高線上業務服務水平,增強金融服務的快捷性、便利性。對於因受疫情影響導致金融業務受限的群體,提供差異化、特色化服務舉措。建設銀行、平安銀行、齊魯銀行等加大純線上融資產品發放力度,全流程自主申請,系統自動審批,免擔保、免抵押、純信用,隨借隨還,並視情況予以利率優惠;國家開發銀行對受疫情影響學生的逾期助學貸款免收罰息、不做不良記錄、不影響個人徵信,將受疫情影響暫時無法還款或失去收入來源的學生,納入該行與教育部共同制定的助學貸款救助機制;民生銀行為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推出信用卡還款關懷政策,如醫護人員在疫情期間因信用卡還款不便造成逾期,將根據實際情況減免信用卡利息費用並提供徵信保護;平安財險實現全險種全流程線上理賠作業,消費者通過APP等方式一鍵報案上傳資料,線上審核賠款到賬;太平洋財險、陽光財險等推出車險客戶自助查勘模式,對於5000元以下小額案件免現場查勘。

豐富還款方式,減輕資金壓力。嚴格落實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要求,做好受困企業金融服務。對於受疫情影響暫時經營困難,需延期還款的小微企業,採取變更還款計劃的方式,推遲其還本時間;對於貸款即將到期的小微企業,通過為其辦理無還本續貸或展期等方式緩解貸款資金壓力。青島銀行“惠營貸”業務對符合條件的借款企業,貸款到期時可辦理無還本續貸,無需歸還貸款本金,貸款自動續期,貸款期限最長三年;交通銀行對於在2月份有還息或階段性還本的小微企業,給予最長一個月寬限期(寬限期內不計息)或調整還款計劃;韓亞銀行對於還款困難企業給予延遲還款優惠,可待企業正式復工後償還,並減免逾期利息;嶗山交銀村鎮銀行將假期期間到期所有小微企業貸款到期日調整至2月3日,對於在疫情期間產生逾期的,可按相應流程受理刪除借款人徵信逾期信息、減免逾期罰息和複利。

實施利率優惠,降低融資成本。通過實施差異化優惠定價、內部轉移定價等方式,切實降低抗擊疫情相關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減輕企業財務支出壓力,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為企業平穩運營創造良好條件。農業銀行要求對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新增貸款利率一律不得高於LPR減100BP;青島農商銀行、日照銀行等對於參與醫療器械生產和捐款捐物的企業給與利率優惠,在現行利率基礎上下調0.5個百分點;招商銀行針對抗擊疫情相關企業,騰出專項貼現額度,大幅降低貼現利率;光大銀行將對公普惠金融渠道類業務內部資金轉移價格減免55BP、自營類業務內部資金轉移價格減免60BP。

四個方針引導下步工作

據瞭解,青島銀保監局結合有關部門對本市600餘家中小企業問卷調查進行了疫情下的行業經營現狀分析,並得出疫情對企業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國內外市場訂單減少、勞動力成本高、物流不暢、缺乏資金、企業生產經營中面臨的工資社保、銀行信貸、經營租金等剛性支出壓力較大等幾個方面。

針對下階段工作,青島銀保監局表示,已經制定出四個工作重點引導轄區銀行保險機構進行特殊時期下的金融服務工作,滿足我市不同企業的金融需求。

加強形勢研判。繼續跟蹤關注疫情發展變化,通過問卷、電話調查等形式,及時瞭解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包括訂單、用工、物流、資金供應等方面,引導轄區銀行保險機構有針對性改進金融服務,滿足企業不同程度的金融需求。

加大重點領域信貸支持。持續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等行業的信貸支持,創新服務方式,不盲目抽貸、壓貸、斷貸,支持相關行業減輕損失。加強對製造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引導銀行機構優化內部資源配置,科學安排激勵考核,繼續加大信貸資金供給,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充分發揮保險保障作用。引導保險機構按照“急用先行”原則,加大疫情應對相關保險產品創新力度,為各類市場主體、居民、醫護人員提供充足保險保障。開通報案理賠綠色快捷通道,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積極開展宣傳引導。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通過多種方式宣傳普及金融扶持優惠政策,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宣導和輿情分析,引導公眾科學理性應對疫情變化,幫助企業樹立渡過疫情難關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