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交易員都不願意談論技術指標?也不願意討論行情?

八位數花園


股票不是用嘴說的。炒股需要久經沙場的經驗,更需要把握機會的靈氣。有些東西用語言無法表達,卻準確無比,就像心有靈犀。


牧童暢言


我認識一個操盤手,我跟她經常交流但是總感覺她說一個問題時基本上都是點到為止剩下的就看我自己的理解,比如上禮拜我說牛市估計還要四五年後才會有,她就只回了我一句真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微笑),我說了一大堆的想法及看法她就是回了這麼一句所以我想操盤手喜歡安靜獨立思考問題沒必要交流,老闆下一隻目標後剩下的都是她自己把握。


還我一個明天88


美國傳奇的短線之王李弗摩爾幾乎終身不和人談股票。

我接觸股票二十年了,經歷和見證了太多的好或者壞,現在也基本不和人聊股票。

不是我水平有多高,只是經歷多了,就漠然了。就像醫生,看多了生離死別,再也難以動容。

去年上半年的時候,我和一個朋友說,今年會有股災,被他懟了一句,滬指都3000多了,你和我說股災。我馬上就閉嘴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路徑依賴,有什麼可說的呢。

我曾經做過三年銷售,回家基本都不想說話,因為上班時和客戶說了太多的話了。

那些股票老交易員們,大腦整天圍著股市在轉,你讓他在工作之外再去聊這個,除非必要,幾乎沒有人願意聊這個。


杭州保合太和


股市上的指標,各種線,有用嗎?當然有用!但是是起關鍵性作用嗎?負責任的告訴你,不是!作為一個老骨頭,經歷過六千多點跌到一千多點,當時的技術性指標是那麼的漂亮,所有的該死的線都指向一個方向,奔著一萬點過去!當時所有的專家,所有的財經節目,都是一片向紅,歡呼著大盤要上一萬點!結果應聲而下毫無徵兆!你們說在這樣的情況下,什麼樣的指標,什麼樣的技術有用?在那個信息沒現在這麼發達的時候,連賣菜大媽都炒股了,最後是死傷一大片,甚至有人直接從證券公司大樓跳了下去,我相信一些和我一樣的老骨頭肯定都見過的!在當時可以說在身邊除了一些比我們還老的老骨頭有逃了一些出來,幾乎像我這樣的80後幾乎全軍覆沒了,都被當菲菜一樣無情的割了!時過境遷,90後長大了,離上次正好第十一年!恭喜新的一批菲菜入市!放心!一定又會牛市一下的,不然無法吸引新的90後菲菜進來!奉勸一下新菲菜們,且炒且珍惜吧!多向你身邊的老骨頭請教請教,心存敬畏,不要太自信!


善良但不愚蠢


不算老交易員,但也入行快四五年了~

說說我的經歷吧,一開始,入迷狀態,瘋狂看書,瀏覽網頁論壇等等,學習交易理論以及指標什麼的~經常以為自己找到了聖盃……結果都是空歡喜一場。經常和別人討論行情,各個群裡爭得面紅耳赤……

目前狀態,已經從指標、形態過渡到裸K,基本達到穩定狀態。目前基本不看什麼交易群,也不和別人討論行情怎麼樣~因為這些對於中後期沒有任何意義。但有時候還是會和一些朋友說一說宏觀上的消息自己生活中的哲理和想法。

有人說是因為那些指標簡單,有延遲,所以老交易員不用也不去討論。其實這是個誤區,指標不是沒用,是看不同的人用~那些看上去滿屏幕都是指標的,看上去很專業的指標的,實際上都是一些剛入門的找存在感而已……由簡入繁,再由繁入簡,方是大道。就好比簡單的均線,老手照樣用的順風順水~雖然我自己是裸K交易,但我一直不反對指標交易~因為這就是工具而已,刀可以殺人,弓箭可以殺人,拳頭可以殺人……你因為自己技術不行,用刀傷了自己,卻要說刀不行?

交易本就是一場修行,哪有那麼簡單的事,把心靜下來,再去慢慢進步。


小財迷Vayne


絕大部分的股票投資者都是以技術分析為基礎的,什麼MACD,KDJ,BOLL等等軟件自帶指標,還有很多自編指標,其實這些都是股票操作過程中分析的手段,這點是要明確的,但是往往真正理解股票更深層意義的老股民很少在分析這些指標了,有很多新入行的股民也不看這些指標了,原因何在,根據自身的理解,闡述一下本人的觀點:

第一,股票是以資金為動力的,指標永遠是在股票交易完成之後才確定,滯後性無可置疑,所以這有很大的侷限性

第二,炒股方式與以前發生的很大的變化,比如很多投資者靠消息面,比如某隻票借殼上市,什麼樣的技術指標都不管用,有些投資者是完全研判消息面的,當然要把指標拋出去

第三,政策面,這是對股市影響最大的,但是這些不是普通投資者能先知先覺的,這些老股民最原因分析的,也是很多大咖在分析盤面上漲時提到最多的因素,有些老股民就是研判政策面的

第四,資金面,對於老股民來講,研判指標或者行情,不如研判股票資金的流行,市場以資金為主導的,即便上市公司業績再好,無資金介入,股價一樣碌碌無為,資金是動力,這是老股民先知先覺的因素

第五,操作手法,對於老股民來講,禁得住時間的考驗,承受的住股價下跌的所帶的市值的減少,這些都是新股民所不能承受的

總之,技術指標作為參考工具還是有一定作用的,這不否認,但是對於以股價去賺取盈利的老股民來講,指標的作用已經不如股票初始階段那麼重要了,其實對於指標來講,對於目前的市場行情及以後分析股價來講,已經落後了很多,現在的市場操作手法還用幾十年前的鎖研判的指標,已經落後了!


品味道


哈哈!我知道!老交易員不談技術分析的原因。

第一,裝B。裝價值投資者嘛!

技術分析是投機是短線,基本分析是價值是長線。其實在美國,高頻量化交易佔比已經在80%以上,都是使用技術分析的原理,一個公司今天和昨天基本面沒有什麼區別,但是,股價在變動,只有技術分析才能解釋短線的波動。

我去很多陽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調研,他們大部分都標榜自己是價值投資,其實很多都是做短線的。徐翔是價值投資嗎?不是,別人照樣做的很成功。

國內現在的投機觀,還沒有轉變過來。

第二,概率。技術分析是概率,沒有百分百成功,不懂的人,你很難和他交流。比如說,我上週五,通過短線分析,得出結論,空倉比滿倉有利,不是百分之百對的,你非要和別人交流,拉住別人不準買,週一突破上去了,別人罵死你。51%的勝率,雖然就能打造出金碧輝煌的澳門,但是,你能引導一個迷茫的賭徒嗎?

懂的人,即便是看法完全相反,都不會影響在市場上贏利,交流也不會改變各自的看法。很難理解吧,比如,上週五,我看空、我另一個朋友看多,我放空了贏利了,他肯定要等市場突破阻力位才進場,沒有突破阻力位,他沒有買進,沒有損失。交流半天,浪費時間,不如一起出去浪。

第三,你沒有掌握市場的真諦,交流會誤導別人走向失敗。你掌握了市場真諦,又有什麼交流的意義呢?

所以。。。。解釋。。。。清楚了不!


奔馳在股市


作為十年老鳥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大家說的都不在一個點上。

老手和新手討論根本不在一個點上。前幾天有個人加我微信,一直追問我關於斐波那契的問題。我實在煩不勝煩就說一些斐波那契的要點。但是我發現,我們談論的根本不在一個點上。我說的一些關於斐波那契的使用核心關鍵,但是他一直追問我的卻是一些無關痛癢的細枝末節。他認為這些細枝末節很重要,那我無話可說,更不想再去重複的告知你。這種事情發生過很多次,那也就實在懶的一而再的去說了。


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膩了,且毫無價值!

每個剛進入市場的人都喜歡研究、討論、思考交流。希望從交流中得到一些思維碰撞,或者什麼新的訊息。每個老交易員也都是這麼過來的,時間久了也就懶的說了。交流多會發現根本沒有意義,講來講去都是那些東西。而且根本碰撞不出什麼新的東西。我一直有一個觀點,除非遇到比你更厲害的人不然交流不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比如你讓數學考30分的人和一個考35分的人交流怎麼考95分,怎麼做題。這沒有價值!

行情是不可預測,即使老交易員也沒法預測行情也是根據自己的交易系統給出的信號佈局。未來怎麼走,那是交給市場,不是我們討論的結果!

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如果我們不熟,沒有特殊的關係或者不是付費諮詢,幹嘛要花大量的時間給你去分享呢。這很市儈也很現實!


布林以交易為生


每個人由於自己不同的經歷不同,對市場的認知不同都會有著各自獨特的對指標的看法和使用方法。

有的人會覺得MACD是指標之王,有的人認為MACD不過是均線加權後得出的數據,只不過可以在副圖上以具體的形式提現出來而已。

有的人認為KDJ在短線中制勝法寶,但是有的人卻認為指標的鈍化背離經常失效因此放棄KDJ。

有的人說我可以只用一根均線就可以盈利,但是又會有人站出來反對說參考指標越多才能越發的提高交易的準確性。

上面這幾種類型的人誰對誰錯呢?

事實上,他們都對,只是大家的經歷不同而造就了不同的認知而已,以上的幾種指標或者思路只要運用得當都是可以達到盈利的目標的。

只是大家賺錢的具體方法各不相同罷了。既然方法不同,那又有什麼可討論的呢?反正最後都能賺錢不就行了嗎?

當然,最重要的是當你對市場的認知達到一定程度後你會忽略指標的差異,因為,你可以以任何指標為基礎制定屬於自己的可盈利的交易模式,因此,討論指標貌似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不是嗎?

至於行情的討論,僅以K線為基準

當前棕櫚05日線多頭趨勢

小時線震盪

十分鐘下跌

以上是棕櫚05最新的不同週期的走勢圖,日線明顯多頭趨勢,小時震盪,10分鐘下跌。這個時候做多做空或者觀望都沒問題,大家沒有異議吧?

你看,同一時間不同週期處於不同的走勢,那麼討論多空行情又有多大的意義呢?


期海月圓


有句話叫:“咬人的狗不叫,會叫的狗不咬人”呵呵,好像這個比喻不太妥當,


應該說:“快劍殺人不見血,濺血的是鈍劍!”才對

作為初入市場交易者的我們總是會去談論交易指標和技術,以為能在其中找到所謂的“捷徑”和“聖盃”,但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我們會發現,換來換去,交易指標和技術都是差不多的

可能只是短線和長線的差別,或者說適用於各個交易週期的差別,當然有些指標只適用於某些品種,而某個指標可能只適用於極個別的品種,這就是其中的區別

前期過於迷信技術指標我們只會不斷的止損和試倉,最後當我們的賬戶資金快要接近於零的時候,才會醒悟:是不是這些指標跟本沒有用,亦或者說我們為了測試自己指標的準確度來頻繁的開平倉,賬戶已經回撤到了我們能夠忍受的極限,但往往為時已晚

交易者們往往只有在最痛苦的時候才會領悟到一些道理!

跟別人討論行情和交換情報無疑是你的交易生涯中最差的方法了。

我清晰的記得利弗莫爾在大作手中的一章中,就是講相信別人所說的情報不如相信自己,因為他在別人所謂準確的市場情報亦或者所謂的內幕消息中誤信了別人的情報,導致自己重大的虧損,而自己原先判斷的市場方向是正確的,正是因為自己的不堅定和猶豫不決使得自己再度遭到重創

其實跟別人討論行情還有個最壞處的地方,就是一旦對方教給你或者預判的行情方向是正確的,你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迷信他的指令,不管說的到底有沒有根據和道理,而把自己原先僅有的能夠客觀分析市場和行情的能力都統統拋在腦後,置之不理

可能直到你徹底的栽進其中,才會發現這種事是不可信和不靠譜的,才會想要抽離出來


這也正是很多交易者虧損的原因之一,尋找期貨市場上的燈塔和領路人,他們把某個人在心目中偶像化,盲目的認為他們說的都是對的,自己只要言聽計從就可以了,但他們沒想過可能這些人都只是騙子或者美化的很好的神棍而已,能夠做到自己穩定盈利的寥寥無幾,更不用說是來指導別人交易了

老肖做交易十幾年,從來不會去跟別人溝通行情和互通情報,我身邊做期貨的朋友大多數都知道我的性格,所以我們可能只是會聊一些基礎性或者關於基本面的話題,至於技術方面我很少跟人談及,更不用說自己核心賺錢的交易理念了

所以無論是做股票也好,做期貨也好,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和邏輯,不能人云亦云的盲目跟單操作,否則釀成大禍之後想要補救,往往已經是末日狂花。


謝謝支持,點個關注@期貨老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