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煤炭資源主要分佈在哪裡?

柒火


我國煤炭資源分佈範圍廣 泛,其中山西、內蒙古、陝西是煤儲量最豐富 的地區。但總的來說,我國煤炭資源分佈為北多南少,東欠西豐,人口越稠密、經濟發展 水平越高、能源需求量越大的地區,煤炭資 源越少。此外,儲量較大的省區還有貴州、 寧夏、安徽、河南、新疆、雲南、河北、山東和 黑龍江等。我國煤炭資源易於開採,煤層多 而且厚,埋藏深度也較淺。


收銀支付圈


中國煤炭資源分佈極不平衡,北多南少,西多東少。在崑崙山—秦嶺—大別山一線以北地區,煤炭資源量佔全國的90.3%,其中太行山—賀蘭山之間地區佔北方地區的65%;崑崙山—秦嶺—大別山一線以南的地區,只佔全國的9.7%,其中90.6%又集中在川、雲、貴、渝等省市。

在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一線以西地區煤炭資源量佔全國的89%,該線以東地區僅佔全國的11%,是煤炭貧乏地區。中國煤炭基礎儲量3261.44億噸。

中國煤炭資源總量雖然較多,但探明程度低,人均佔有儲量較少。根據BP2009世界能源統計評論,2008年底中國煤炭探明可採儲量為1145億噸,佔世界比例的13.9%,人均儲量約86.4噸,約為世界人均可採儲量的69%。

中國煤炭資源和現有生產力呈逆向分佈,從而形成了“北煤南運”和“西煤東調”的基本格局。大量煤炭自北向南、由西到東長距離運輸,給煤炭生產和運輸造成很大壓力。

擴展資料

煤炭可分為褐煤和硬煤兩大類,硬煤包括煙煤和無煙煤。煙煤包括:長焰煤,不粘煤,弱粘煤,氣煤,肥煤,焦煤,瘦煤,貧煤。硬煤按碳化程度從低到高分為:低變質煙煤(長焰煤,不粘煤,弱粘煤),中變質煙煤(氣煤,肥煤,焦煤,瘦煤),高變質煤(貧煤,無煙煤)

煤炭的演變是逐級進行的:褐煤-低變質煙煤-氣煤-肥煤-焦煤-瘦煤-貧煤-無煙煤。煤的碳化程度與成煤時間,所處地層的壓力和溫度有關.時間越長,壓力越大,溫度越高,則碳化程度越高。

由於碳化程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因而同一成煤年代產生的煤種並不相同,相同的煤種可能來源於不同的年代.例如:侏羅紀煤普遍為低變質煙煤和氣煤。

而寧夏汝箕溝的侏羅紀煤由於受到火山餘熱的影響,加速了碳化進程,煤種為無煙煤.遼寧撫順的長焰煤來自第三紀,阜新的長焰煤來自白堊紀,甘肅華亭的長焰煤來自侏羅紀,內蒙古準格爾的長焰煤來自石炭二疊紀。


遊資大咖0


  我國煤炭儲量主要分佈在華北、西北地區,集中在崑崙山—秦嶺—大別山以北的北方地區,以山西、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的儲量最為豐富。晉陝蒙(西)地區(簡稱“三西”地區)集中了中國煤炭資源的60%,另外還有近9%集中於川、雲、貴、渝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