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轉播方式?

用戶7928973292371


根據2020年2月5日國家衛健委正式頒佈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

首先我們來具體說說飛沫傳播和直接傳播這兩種途徑。患者打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人群近距離接觸直接吸入,可以導致感染。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體表面,人群接觸後汙染了手,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的黏膜,導致感染。由此,大家應該不難理解,為什麼防控疫情的關鍵是外出戴口罩、少外出聚餐、勤洗手。

接下來我們談談氣溶膠傳播。什麼是氣溶膠傳播?它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人後導致感染。簡單點來說就是,空氣中都含有病毒了。如果這種傳播方式成立,可以證明醫院內交叉感染的概率會提升,防控措施應該會進一步提升。

最後,就是最近傳的很“熱”的消化道傳播方式。目前的確有感染者糞便中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存在的案例。但能否形成消化道傳播,即俗稱的“糞-口傳播”,取決於感染者糞便中所含病毒的數量及毒性,目前還在研究當中。


小醫健康說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以確定的傳播途徑包括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

呼吸道飛沫傳播

如患者打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氣體近距離接觸,可導致該病持續傳播,或患者打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被他人吸入後也可導致感染;

接觸傳播

另外若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可通過直接接觸汙染人的手,汙染的手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如挖鼻孔、揉眼睛等,也可導致感染,從而進行傳播。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新增“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

另外2月5日出現了母嬰垂直傳播案例。


執業藥師yang


2019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發現,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 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症狀?

  1.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人體早期的症狀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狀有相似之處,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肌肉痠痛,也有少數病人會表現為胃腸道的反應,比如腹痛和腹瀉。

  2. 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會出現發燒的症狀,發燒度數在37.3度以上。另外還會出現呼吸道相關症狀,包括咳嗽、喉嚨疼痛等。

  3. 隨著症狀的加重,病人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甚至會出現呼吸窘迫等嚴重症狀。進行影像學的檢查會發現肺部有磨玻璃一樣的肺間質的改變。表現嚴重的還會出現膿毒血癥、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礙和腎功能衰竭等。

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許多症狀是可以處理的,因此需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此外,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能非常有效。

  • 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暫時沒有有效的疫苗預防方法,做好個人防護是最切實可行的方法,包括:

  1.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

  2. 儘可能避免與任何表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3. 多飲水、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4. 居住及工作環境中多保持通風狀態。

  • 懷疑自己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怎麼辦?

  1. 懷疑自己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時,要第一時間與家人和朋友隔離,不要外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2. 身體進一步出現發熱(發燒度數>37.3度)、咳嗽等異常臨床表現時,要第一時間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這樣能夠更好的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

  3. 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要保持醫學觀察14天,14天期間如果無其他症狀發生,才可以解除隔離。


鹹魚的耳朵


這種病毒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傳播的,首先第一就是空氣傳播。

病人或者病毒攜帶者在空氣中就會瀰漫著病毒的顆粒,導致其他吸入者感染而得病。而體質較弱的很有基礎,病的會很嚴重,甚至導致死亡。病毒除了空氣傳播,還有一種是接觸傳播。只要跟病毒攜帶者或者病人接觸,就很容易被傳染。然後你在不知不覺中傳染給別人,這樣就是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最終導致了病毒的大規模爆發。病人的大量增多,會傳染更多的人,最終是惡性循環。

因此近期絕對不能掉以輕心,要勤洗手,勤刷牙,勤洗澡,勤收拾房間,勤打掃衛生,勤洗衣服。總之要做好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少出門,不聚會,人之間距離一米五,出門一定戴口罩,戴口罩,堅信很快病毒就會過去!

愛的左右手


目前能總結的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飛沫傳染

二、接觸傳播(包括手汙染導致的自我接種)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氣溶膠近距離傳播。

前期各醫院收治病例多數有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部分病例為家庭聚集性發病,醫務人員感染風險高。從現在定義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推斷,近距離飛沫傳播應該是主要途徑。


FIT老洋哥


大家好, 我是東哥,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傳播方式?以下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您,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fd00062e1563ca40e3\

東哥小資生活


冠狀病毒傳染途徑主要是飛沫和接觸傳播。飛沫一般是指直徑大於5um的含水顆粒,通過一定的距離進入到易感的粘膜表面,像咳嗽,打噴嚏等是容易產生飛沫的。接觸可以分為密切接觸和直接接觸,密切接觸是指14天內曾與病毒的感染者或者高度疑似病例有過密切接觸,包括同事,同學,同宿舍,同機的乘客,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觸者包括病毒感染者的陪護,同乘電梯,出租車等。直接接觸,病原體可以通過粘膜或者破損的皮膚等方式傳播。平時要多注意,最好不出門在家自我隔離


我們改變在路上


你好,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傳播,1.接觸傳播。像家裡生活在一起的人首先是要被隔離的。
2是空氣傳播,所以在公共場合請戴好口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587df3aab2b4126a6fd9600da6d3c10\

吳生聊生活


新型管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是呼吸道傳播和接觸傳播
希望能幫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0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c4000bbe63dbb6a348\

小嚴在龍城


主要傳播方式是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包括手汙染導致的自我接種)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氣溶膠近距離傳播。目前近距離飛沫傳播應該是主要途徑。

為了自己與家人的生命健康,在家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在家每日3次通風,每次20—30分鐘,外出時必須佩戴口罩,儘量不去密閉不通風的場所。

望採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