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渣《極限競速》與《GT賽車》究竟誰才是遊戲賽道之王?

“我敢於夢想!”,《極限競速》開發者Dan Greenwalt(以下稱格林沃爾特)當年立下宏願要開發一款足以匹敵賽車王者《GT賽車》的賽車遊戲時,發出這樣的怒吼。但當時他的開發團隊只有僅僅10名成員和一張藍圖而已。

廢渣《極限競速》與《GT賽車》究竟誰才是遊戲賽道之王?

廢渣7

快20年過去了,被玩家親切的成為“廢渣”的《極限競速》歷經歷經磨練,如今真的已經有了與競速之王《GT賽車》叫板的硬實力和影響力。懷揣夢想,一朝圓夢。

廢渣《極限競速》與《GT賽車》究竟誰才是遊戲賽道之王?

“GT killer”,目標!《GT賽車》

作為汽車之國的美國,賽車和汽車文化在玩家群體中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如果沒有一款超級賽車遊戲壓陣,在“車槍球”遊戲盛行的北美市場要想勝出,幾無可能。為此,當2002年微軟作為一個遊戲業新手入行的時候,迫切需要一款能夠應對索尼第一方賽車王者遊戲《GT賽車》的獨佔大作。

微軟第二方開發了一款賽車遊戲《世界街頭賽車》,這款遊戲在XBOX首發階段就成為首批突破百萬銷量的遊戲之一,但這款素質尚可的遊戲主打的是街頭賽車,與號稱專業汽車駕駛模擬遊戲《GT賽車》相比,無論是專業度還是擬真度上都不可同日而語,有點劍走偏鋒,避其鋒芒的味道。

廢渣《極限競速》與《GT賽車》究竟誰才是遊戲賽道之王?

世界街頭賽車充當了XBOX賽車遊戲最初重任

為此,《極限競速》創始人格林沃爾特在微軟遊戲開發工作室西雅圖總部提出,要敢於夢想,開發一款足以正面抗衡《GT賽車》的專業級駕駛模擬遊戲。

財大氣粗的微軟發話:“幹!”於是一個只有10個人的開發團隊正式成立,格林沃爾特領銜,名字就叫“turn 10 studio”。

廢渣《極限競速》與《GT賽車》究竟誰才是遊戲賽道之王?

turn10 logo

格林沃爾特與《GT賽車》製作人山內一典相比,劣勢和優勢都十分突出。劣勢是格林沃爾特並非像山內一典一樣既擁有專業的遊戲製作技術又具相當水平的賽車技術。在山內一典的面前,格林沃爾特是玩著索尼PS《GT賽車》一代長大的小字輩。優勢是既然在賽車方面不夠專業,他可以以普通人的視角體會如何吸引更大眾玩家愛上賽車遊戲,既要體驗真實賽車操作性,又要簡單易於上手。

廢渣《極限競速》與《GT賽車》究竟誰才是遊戲賽道之王?

山內一典與格林沃爾特

對標《GT賽車》,就需要一個更牛的名字,格林沃爾特為自己還未面世的遊戲起了的響亮的名字——“廢渣”,哦不是,是“Forza”,意大利語“力量”。他希望玩家在《極限競速》中切實體會到賽車運動中馬達轟鳴帶來的力量感。

格林沃爾特人是幸運的,他的東家微軟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依託的平臺XBOX是那時三大主機性能最為出色的平臺,初代的《極限競速》在畫面表現和物理引擎方面全面壓制了對標的《GT賽車4》,每秒240的計算遠遠超過了《GT賽車》的60次。另外,微軟雄厚的財力讓初出茅廬的《極限競速》就獲得了超過200臺真實汽車的形象授權。這一切為主打真實系的《極限競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廢渣《極限競速》與《GT賽車》究竟誰才是遊戲賽道之王?

製作人格林沃爾特

正面抗衡《GT賽車4》

精心開發的《極限競速》一代發售於2005年,已經接近XBOX生命末期。當時索尼PS2平臺《GT賽車4》已經發售,憑藉PS2超高的全球裝機量和本身過硬的遊戲素質,《GT賽車4》成為賽車遊戲歷史上的里程碑。特別是製作組在PS2孱弱的機能下,硬是實現了遊戲顯示1080I插值偽高清畫面,這在當時以480畫面為主流的時代可謂逆天表現。那麼足足晚了一年的《極限競速》又靠什麼來吸引玩家呢?

廢渣《極限競速》與《GT賽車》究竟誰才是遊戲賽道之王?

GT4取得的成就一直是該系列的巔峰

《極限競速》首先也效仿《GT賽車》,加入了賽車遊戲中不常見的經濟型轎車,這樣就給擁有這些車輛的普通家庭和玩家有機會在遊戲中真實體驗自家車輛的競速感覺,並且可以和生活中不常見的超級跑車一較高下。畢竟,有過真實駕駛體驗的經濟性轎車與一般只能在車展賽道上看到的超級跑車相比,在情感上更為玩家所接受。

最大的變化在於車損系統的加入。實際上在《GT賽車4》推出之前,山內一典就有過在競速中加入真實碰撞的想法,但兩個方面問題阻礙了他,一是PS2的機能還不足以真實表現碰撞車損效果。二是車輛形象授權廠家不同意。沒有哪家汽車廠商希望在遊戲中看到自己的車被撞的面目全非。

廢渣《極限競速》與《GT賽車》究竟誰才是遊戲賽道之王?

廢渣自誕生起,GT就是蓋在其上面的“天”

《極限競速》正式靠著這一歷史機遇,成功“說服”廠商,加入了比較真實的汽車碰撞設定。當時,能夠加入汽車碰撞除了差異化賣點,還體現了製作組過硬的技術製作實力。因為汽車車損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在以“擬真駕駛體驗”為賣點的遊戲裡,製作人員必須充分考慮不同車速、不同角度撞擊所產生的各種效果,還有與之相應撞擊後汽車的性能和操作改變帶來的結果。這些無疑是最好的廣告,直接打響了《極限競速》的名號。

廢渣《極限競速》與《GT賽車》究竟誰才是遊戲賽道之王?

不僅是與GT比,玩家還拿廢渣與索尼的駕駛俱樂部比

2005年5月3號,《極限競速》正式發售,受到玩家廣泛好評。這款遊戲幾乎榨乾的XBOX的極限性能,銷量也成功突破150萬套。當然,要叫板累計銷量超千萬的《GT賽車》系列,“廢渣”的路才剛剛開始。

跑得快,做的也快

“廢渣”能夠走到今天,除了上述頗受好評的因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做的快,保質保量還速度快。作為2005年才發售第一作的系列,到2020年,已經發性了《極限競速7》。這是什麼速度?從2005年發售第一款作品開始,《極限競速》就開啟了自己的狂奔之路,到2017年到最新作7代發售為止,“廢渣”系列保持著2年一作的更新速度,要知道隔壁的《GT賽車》從1997年誕生到現在加上《GT賽車SPORT》,也就7款(其他平臺不算)。

廢渣《極限競速》與《GT賽車》究竟誰才是遊戲賽道之王?

玩家關於兩作的各種對比足以證明廢渣的崛起

山內一典磨洋工的製作方式讓這款世界聞名的“浪漫跑車旅”跑的越來越慢,越來越難產。僅《GT賽車4》到《GT賽車5》,就整整製作了6年之久,除了高達1億美元的製作費用,還有遊戲不成熟的碰撞系統以及飽受詬病的簡化“車模”,讓《GT賽車》的口碑跨過巔峰,轉頭向下。另外,經常發售“序章版”,也是玩家詬病的重要原因。

廢渣《極限競速》與《GT賽車》究竟誰才是遊戲賽道之王?

看圖解迷:已經在做了

相比之下,“廢渣”就要厚道的多,續作《極限競速2》大大強化了AI系統,並且為電腦AI車手加入了性格系統,比如衝動型車手速度飛快,但彎道和多車時表現就下降,而穩健性車手雖然不快,但駕駛異常穩健經常跟在你車後如影隨形。這個由微軟英國劍橋AI研究組開發的系統,成為《極限競速》超高品質的看不見卻時刻能感受到的操作“質感”。

廢渣《極限競速》與《GT賽車》究竟誰才是遊戲賽道之王?

隨後的《極限競速3》開發緊張時期,Turn 10開發組人員甚至連續多日通宵加班,吃飯睡覺都在辦公樓,用製作組人的話說,要講團隊的“能量燃燒殆盡”。不管是化200萬美元製作車的內飾,還是拍車700-800張照片用以充實汽車建模資料庫,甚至工程師錄音師到賽道上現場錄製每輛車的音效,用軍用級的測繪裝備測量賽道的真實坡度和每一塊凹凸位置和監督帶高度,“廢渣”的製作嚴謹程度甚至超過了一向以嚴謹著稱的日本遊戲開發室。

廢渣《極限競速》與《GT賽車》究竟誰才是遊戲賽道之王?

廢渣與GTsport的巔峰對決

《極限競速3》超過500萬套的銷量讓該系列從此成為微軟可以真正比肩索尼《GT賽車》的王牌大作。難怪當時微軟立項之初,給turn 10組織做的另一個項目代號是“GT killer”。

儘管如此,“廢渣”也有隱憂,最新的幾款作品銷量有逐年下滑的趨勢,這也是該系列從2017年發售最新作《極限競速7》以後延緩了發售節奏的重要原因。這可能與XBOX one主機銷量不佳,遊戲本身素質有所下滑有關。但管他呢,畢竟隔壁索尼的《GT賽車7》到現在也只是一個傳說。

廢渣《極限競速》與《GT賽車》究竟誰才是遊戲賽道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