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說“分付”打擊“支付寶”,難道有了分付就不用花唄了嗎?

用戶4474645431


天天分付分付,你倒是出來給廣大人民群眾試用啊,剛好這個時期是最合適的。。。


Snow99


9月10日教師節,馬雲宣佈“退休”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沒過幾天,騰訊就忽然出手,要“狙擊”支付寶的花唄產品。

出手的正是騰訊的明星團隊微信支付,在2014年的春節,曾經用微信紅包偷襲了馬雲的支付寶,事後馬雲這樣評論稱“確實厲害,此次春節‘珍珠港偷襲’確實計劃和執行得完美。”

這一次,騰訊能否再創奇蹟?

微信版花唄將上線,花唄、白條面臨勁敵

據新流財經報道,騰訊內部正在孵化一款信用支付產品“分付”(暫定產品名稱)。

將來用戶在使用微信支付時,或許可以使用“分付”先付款,再在賬期內延長時間付款或者將賬單進行分期付款。

據悉,“分付”預計在今年四季度上線,由微信支付團隊運營,目前處在與部分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洽談合作的階段。未來“分付”或像“微粒貸”一樣,通過開放白名單形式和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助貸、聯合貸的模式來運營。

這個問題之前也有坊間說法,微信說是會推出類似於花唄、京東白條這樣信用支付產品,但是一直沒有落到實處,似乎騰訊只是有這個打算。

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微信支付曾經低調推出微信支付分,它是微信支付對標螞蟻金服“芝麻信用分”的產品。

據其官方介紹,微信支付分主要由身份特質、支付行為、守約歷史三個維度構成。如果確定擁有內測資格,則可以查看自己的微信支付分及分數構成。同時,在微信錢包的支付中也會出現微信支付分的入口。

例如,在一款名為租借共享充電寶的“小電”小程序中,微信支付分達到550分以上便可以免押金使用,而如果沒有達到相應分數,仍需要繳納押金。

在花唄為螞蟻金服賺了不少錢之後,大家似乎看到了消費金融領域的有利可圖。只是這一領域的門檻還算比較高,不是巨頭可能還玩不起來。而且,不是每個巨頭都有勇氣去跟阿里硬碰硬。

螞蟻花唄是阿里在2015年4月份正式上線的支付產品,而京東白條更早,2014年2月份就已經推出的一種“先消費,後付款”的全新支付方式,同時這也是是業內第一款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

像花唄、白條本身的性質與信用卡很相似,都是一種貸款之後的產品,它需要一個很大的平臺來支出。

對於阿里來說,體系之中有淘寶與天貓這兩大電商品牌的支持,京東白條有京東商城做支柱。相對於微信來說只是一個社交產品,並沒有一個電商在前提支持。

微信支付,只是為了響應龐大的微信用戶人群而產生的,這並不是主要的產業鏈,所以對於花唄、白條,騰訊並不需要有絕對的理由推出,這也是為什麼騰訊遲遲沒有推出信用支付的功能。

從騰訊自身角度來看,也是需要推出一款產品來刺激騰訊金融業務增長。

如今微信已經擁有超10億的龐大用戶規模,且擁有十分高頻的交易次數,而分付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用戶的支付慾望,同時能進一步增加商家的銷售量,又能刺激新用戶的增加。

2019年第一季度開始,騰訊在財報中開始單獨披露“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數據,至此,其商業支付、金融服務相關的數據才在公眾視野中較為清晰地呈現出來。

8月14日,騰訊控股發佈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從營收數據來看,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已經成為騰訊的第二大業務。騰訊的金融科技業務主要集中在騰訊FiT平臺,從官網資料來看,主要有理財、支付、證券和創新金融四大板塊。

而目前看,卻是缺少了消費金融這一環。再來看看支付寶的花唄一年掙多少錢,數據顯示,現在螞蟻花唄擁有3億用戶,2017年營收65.96億元,淨利潤34億元。

騰訊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二季度收入228.88億元,同比增長37%,環比增5%,是四個主營業務板塊裡同比增速較快的,對營收的貢獻排第二位,佔比26%。截至第二季度,理財通總客戶資產達人民幣8000億元。

對於金融科技的未來,騰訊高管稱:“短期的趨勢是讓用戶把更多的錢留在生態中,短期來看是影響我們的收入,用戶的提款是變少了,我們的盈利率當然受到影響。在長期來看,我們是以增值服務來變現。在目前的環境中,金融科技產品線有很大潛力,風險控制也比較合適,在接下來的幾年有更好的發展。”

在移動支付領域,支付寶和微信佔有絕大多數的份額,在信用支付領域,支付寶和京東金融走在了前列,是因為支付寶和京東有支付場景,推出的時間早也在情理之中,不過,近幾年,微信支付一直在開疆擴土,建立廣大的支付生態,包括微信支付在線下已經擴展了許多線下商戶。

微信金融科技在騰訊裡的地位已經越來越重要,但是,變現方面跟支付寶還有很大差距,隨著微信支付的商業地位提升,加上微信支付的支付場景已經成熟,所以,分付的出現也是順應天時地利,相信一經推出,會瓜分相當部分的市場份額。也許中國信用支付的長期格局會被徹底改寫。

京東白條、支付寶花唄有多掙錢?

花唄可以理解為一款“類虛擬信用卡產品”,在功能設計上“對標”的是銀行信用卡。

信用支付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用戶的支付慾望,同時能增加商家的銷售量。

花唄的收入結構也和銀行信用卡類似。比如花唄的收入主要來自三方面:

1、利息:包括延期還款服務費、賬單分期服務費、交易分期服務費,都可以算是利息收入;

2、交易手續費:即對商戶收取的每筆交易手續費;

3、懲罰性收入:即逾期費用。而銀行信用卡收入來源也主要是三處:息費收入(含分期或逾期)、刷卡回佣(也即交易手續費)、年費收入。信用卡的交易額規模,體現著持卡用戶的消費刷卡量(規模)和活躍度(頻次),與之掛鉤的刷卡回佣,長期以來也是信用卡收入的主要來源。不過近年來,信用卡的賬單分期收入佔比正快速提升,今年初,銀聯統計,銀行信用卡分期收入佔比提升高達36.7%,為信用卡業務第一大收入來源。

花唄最新業務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花唄的經營主體螞蟻小微小貸公司總資產為217.36億元,表內貸款餘額為112.8億元、同比2017年末減少2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46.85%。2018年全年,花唄的營業收入23.09億元、淨利潤3.67億元,相比上年大幅縮減。2017年,花唄淨利潤高達34億元,營收能力遠超持牌消費金融機構。

去年下半年開始,支付寶推出一系列整合營銷中,大力推廣花唄分期、拓展花唄線下支付場景,除了天貓、淘寶、餓了麼等線上消費,還積極拓展家居、家電、傢俱、教育、生活服務等消費場景鼓勵用戶線下使用花唄。支付寶數天前的報告顯示,過去一年,“90後”用花唄購買教育類產品和服務的金額上漲了87%;同時使用花唄和餘額寶的群體中,“90後”佔6成,三四五線城市用戶佔6成、多於一二線城市。

京東白條方面,公開信息顯示,京東金融集團於2013年10月開始獨立運營,目前有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支付、財富管理、眾籌、保險、證券、金融科技等十一大業務板塊。

京東金融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三大業務網板塊——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和支付業務。

其中供應鏈金融是京東金融的起家業務,也是一直以來都保持盈利的一個業務板塊。官方數據顯示,供應鏈金融早在2015年便已實現盈利,京東供應鏈金融業務服務京東體系外客戶營收2017年增長超過300%。

此外,消費金融是京東金融的主要收入來源,其消費金融產品京東白條,更是京東金融的明星產品,憑藉京東商城這一天然的巨大流量入口,自上線以來亦獲得迅速發展。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末,白條營收賬款餘額344.49億元。

白條“掌舵人”許凌曾觀察使用過京東服務的用戶消費前後5個月的表現,用戶在使用白條後和使用前對比,月均消費訂單比例提升了52%,月均消費金額增長97%。

從公開數據來看,消費金融和供應鏈金融這兩部分貸款業務構成了京東金融總收入的66%,可以說是京東金融的支柱性收入。

儘管信用支付市場早已被花唄、白條瓜分,但仍有玩家試圖入場分一杯羹。

日前,美團也上線了類似花唄的產品“買單”;百度家族的百信銀行也開始試水虛擬信用卡,上線了“pay伴”,至此,巨頭之間的信用支付戰役正式打響。

最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玩家都有數億用戶規模,以及獨具特色的生態圈體系,實力都不容小覷。有分析認為,論實力而言,微信的信用支付產品才會是螞蟻花唄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二者分別依靠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兩大入口,而在當前移動支付市場中,這二者已經分別佔據著半壁江山。如果用戶在消費支付環節,想要先消費再付款或者直接分期,最優先感知到的便會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產品。

今年1月份,支付寶宣佈全球用戶數已經超過10億,其中海外用戶3億,國內用戶7億。

截至去年11月份,支付寶每個月活躍用戶已經超過6.5億。而微信支付在2018年末綁定銀行卡的用戶數量已突破8億。

超過8億的潛在用戶,等到微信支付推出“分付”的時刻,一定會是消費金融市場格局被改寫的時刻。


立哥說錢


具我瞭解的微信推出來分付這個產品,是分期類消費型金融產品,並沒有向花唄一個有固定額度,只要消費者使用了這個產品,選擇分付消費,微信官方就會給你進行分期領域選擇,大大減輕消費者壓力,不知道利息怎麼樣,對於大額消費來說會比較化算一點,小額就不是很划算,只是給你提供一個分期功能吧!我覺得是這樣

而支付寶花唄就不一樣,有固定額度,40天免息期,分期功能看消費者自己選擇,不強制性,是一款大眾比較信賴的消費性金融產品,本人一下在使用花唄,比較不錯的

所以我認為分付並不會打擊支付寶,他們針對的消費者群體不一樣而已





A一直努力努力再努力


天天說“分付”打擊“支付寶”,難道有了分付就不用花唄了嗎?微信分付說出來怎麼就沒有這麼朗朗上口的感覺呢,還是支付寶的花唄接地氣。分付能夠搶食到一部分消費分期付款的利益,但未必就能夠打擊到支付寶。

支付寶已經在2015年就開始了花唄的使用,到如今可以說百分之七八十的支付寶用戶已經開通了花唄。提前消費、延後付款、甚至分期付款等,讓支付寶用戶享受到了消費帶來的喜悅。可以說支付寶的花唄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普及度,接下來只是錦上添花罷了。

而微信分付的功能與花唄相似,是否就一定能夠打擊支付寶的花唄,拉攏到自己的分付來呢。有,只是極少一部分而已,大部分人可能是開通支付寶花唄的同時,再開通微信的分付功能。有些人花唄的額度太少,有微信分付的額度,那就更好了。或者微信分付的分期利息更低,那倒是更好。


至於關閉花唄不用,而跑去單獨開通微信分付功能的,除非是:①微信分付的額度更高,還款期更長,利息更低。②被支付寶拉黑,被關閉了花唄等等極少數情況。否則使用了這麼多年,也沒有必要一定放棄花唄而使用微信分付,花唄本身非常便利易於使用,有何放棄的理由呢?

所以大概率可能出現的情形是,不但擁有支付寶花唄,同時又開通微信分付;或者被支付寶拉黑被關閉了花唄的部分人跑去開通微信支付,不過微信也有信用管理,不注意有可能還是會被微信拉黑。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方高揚》。


東風高揚


這是最近一段很火的話題“分付”出來就是為了打擊“支付寶花唄”嗎?

  • 為了這個問題,小編日思夜想,左思右想、差點走火入魔、勉為其難的給大家分析下這個熱題。

  • 首先我們的先了解什麼是分付?

  • 微信分付是一款信用支付產品,類似螞蟻花唄與京東白條。分付也被稱為“微信版花唄”,預計在今年的第四季度上線。
  • 在80 90年代,大家出門幾乎是兜裡揣滿一包毛爺爺。而在現在21世紀時代,大家都是出門帶個手機。以前說有錢走遍天下,現在是有手機走遍天下。這就是時代的進步。而微信的“分付”同樣是這個時代進步的產物。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迎接新事物。

  • 支付寶的花唄:小編經常用, 簡單來說就是“先消費,後付款”。當月在淘寶上買了東西,下個月10號之前還錢就行。而且支付寶可以自動還款哦。

  • 其次我們從定義上發現微信的“分付”和支付的“花唄”有異曲同工之處。支付寶“花唄”上線時間大概是2015年4月。而現在2019“分付”現在還未上線。表面上看確實有點抄襲之嫌。但是現在社會主流的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微信官方可能調研了社會各類人所需,研發的新的產品呢,可能還是有不同之處,大家拭目以待微信“分付”上線。

  • 再次小編認為一種新的產品上線,更有利於我們老百姓消費。就比如以前只有一家修理廠,現在又多了一家修理廠,兩家修理廠為了競爭就會對想修車的人有更大的優惠。俗話說“漁霸相爭漁翁得利”不管他們怎麼競爭,我們百姓根據他們的優惠福利,還有自己的所需用自己所需要的,沒必要計較他們怎麼樣, 所以 “分付”和“花唄”可以達到共存。

  • 最後小編想說不管是微信的“分付”也好,還是支付的“花唄”也好。適合大家用的才上最好,你們會因為出現分付就不用花唄了嗎?

  • 結束語:歡迎各位小夥伴在評論中發表自己不同觀點哦。


蟬餘生多指教


對於“分付”我還不瞭解,但是對於支付寶的“花唄”我已經用過一段時間了。本來很好用,只要是在餘額寶裡存些錢,就可以放心大膽的用花唄了。

這樣的好處是這邊花花唄的錢,那邊自己的錢還可以在餘額寶掙點利息。而且因為花唄有定期自動還款功能,所以又不用擔心還款超期。

但是,自從消費者用花唄付的款,商家提現需要一部分費用後,商家就開始拒絕消費者用花唄付款了。別人遇到沒有我不知道,但是近段時間,我幾乎一次花唄都沒用成。

有的商家直接就告訴我,不接受花唄付款。如果用支付寶,就必須用餘額寶或銀行卡直接付款。有的商家雖然不說,但在收款設置中直接排除花唄。還有的乾脆只收微信付款,支付寶都不用了。

在我眼裡,微信的分付還沒有出現,支付寶的的花唄就已經走向末路。因此也就不存在用“分付”打擊“支付寶”的問題。如果分付再出現,花唄如果不改革的話,肯定對支付寶是非常不利的。



佔禮雜談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點贊。

最近看了好多新聞,都說微信即將推出的【花唄】產品-分付是個非常牛逼的產品,肯定會一舉超越花唄,成為最受歡迎的消費貸產品。

其實我認為微信的分付只是其推出的一款消費貸產品,而且是落後支付寶的花唄很多年,微信這個時候發佈並不是針對什麼好時機,只是彌補下自己支付生態系統中的小額消費貸的短板,做到【別人有的我也要有】而已。

支付寶花唄很早就有了,它和淘寶的支付系統早早就融合一體了,只要淘寶的交易量還穩居第一,那麼花唄的使用率就肯定不會下降,再者支付寶已經打通了支付領域的方方面面,大到買房買車,小到買菜買飯,都被支付寶覆蓋住了。



工作生活中也經常遇到花唄的使用場景:同事小麗經常花唄網上購物,每月10號自動從工資卡扣款,這不剛剛用花唄免息12期購買了最新款的iPhone11;好友鵬哥經常花出差,經常花唄預定酒店;同學張鵬迷戀上健身和旅遊,通過花唄從閒魚上購買了一張健身卡,用花唄在飛豬上購買國內和國外的旅遊產品和景點門票……

一旦一個人的消費習慣養成後就很難改變,再加上支付寶提供的借唄這款借款貸產品和花唄結合起來,組合拳威力不容小覷啊,購物、消費、借款、理財、保險這一套完整的金融體系,打造出了支付寶生態產業的閉環,進來了就不讓你出去,就這麼簡單。

那麼微信呢,雖然早早推出了微粒貸(也是在支付寶借唄之後),也只是借款類一個產品,並沒有及時推出其他生態系統產品。微信這麼多年在金融體系上一直都是在追趕其他互聯網公司,就連京東也是早早佈局了金融生態體系,從白條,金條,理財,保險全部推出,再結合自己商城的引流,發展的也是欣欣向榮之勢。

所以對於微信這次發佈的分付,我是覺得不會引起大的轟動,因為市場上早已經有了花唄,白條,分付就是讓用戶在這樣的消費貸產品中多了一種選擇而已,並沒有產生革命性和創新性的影響。


碼農胖哥


倒是給我額度啊?



PI幣


自從支付寶花唄被大家接受以來,京東白條也效仿多多。可也未能打敗花唄,及時微信有微粒貸但也未能廣泛實行,分付也就只是想分一杯而已!想打敗支付寶很難!


奮鬥的菜芽


不看這個問答題,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出了一個分付,經過了解以後才知道是微信出了一個新功能啊,微信的花唄。我支付寶花唄也在用,微信付款也在用的。若我的手頭寬裕的話,我就微信付款多一點,我要是這個月經濟緊張的,或是大額付款,我就會用支付寶的花唄。這兩個軟件的功能都差不多,不存在於打壓吧,可能很多人都會兩者兼用。不管是花唄還是分付,或京東白條。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燃眉之急。但是個人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合理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