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灤區:黨員幹部齊上陣共築“銅牆”抵疫情

河北共產黨員網承德訊(記者 王強 通訊員 白子軍)“我們的黨員愛心志願者,一定要在這場戰役中發揮好作用,大家要帶頭講政治,提高重視程度,在這場戰役中主動作為、積極作為,利用電話、微信影響和帶動周圍人員,號召大家高度警惕、謹慎防控、共克時艱,齊心協力共築抗擊疫情新長城,為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積極的努力和貢獻!”

這是雙灤區元寶山街道向廣大黨員愛心志願者發出的呼籲開展元寶山街道“抗擊疫情黨旗紅黨員志願做先鋒”的倡議書。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雙灤區各個社區積極行動,用實際行動築“銅牆”,黨員幹部齊上陣,共戰疫情。

双滦区:党员干部齐上阵共筑“铜墙”抵疫情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根據地,是打贏這場“防疫戰”的主戰場

御祥園社區30餘名黨員全力配合社區、小區物業開展車輛排查、人員登記、體溫測量、消毒、防疫宣傳等各項工作。特別是針對物業管理相對落後的老舊小區,專門安排黨員幹部輪崗值守,勸導群眾不串門、不集會、不聚餐,切實把防控措施落實到每一個小區、每一個樓院、每一個單元、每一戶居民家中。

社區黨員主動請纓參與社區排查工作。“現在的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僅僅依靠社區、物業人員遠遠不夠,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社區的黨員要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幫助物業人員做好外出人員的登記管理工作。”錢玉林黨員說;“把家裡老人安排好,我也要去社區幫忙,隨時聽從黨組織安排。”

黨員李瑞華說;“我能為社區做點什麼嗎?如果需要,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黨員郝文正說。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一個個踏實而忙碌的身影彰顯了御祥園社區黨員們團結一心,為民服務的情懷和使命,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她們亮起紅色的旗幟,不躲避、不退縮。

社區幹部走訪轄區全面排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御祥園社區充分發揮各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為疫情防控築起“紅色長城”。目前,已在各小區設置登記處3個、卡口2個,在各小區門口都能看到黨員們忙碌的身影,他們自願報名,主動與社區幹部、物業人員一起投入到打好防疫阻擊戰中,為轄區居民群眾的健康、安全築上第一道防線。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平安社區黨總支按照“抗擊疫情黨旗紅”黨員先鋒隊,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迅速行動、擔當作為、狠抓落實,以實際行動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平安社區黨總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積極電話摸排、入戶排查、日常巡查,設卡檢查站出入口排查,強化源頭防控排查,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保衛戰!社區利用大喇叭循環播放防疫知識,提醒大家不傳謠、不信謠、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提高居民做好自我保護意識,拉網式排查率達到100%。

行宮社區建立包居領導、社區書記—社區網格長—樓院長三級網格化責任體系,開展地毯式排查,目前已實現排查全覆蓋。每個樓安排三名黨員增強棟防控群防群治力量,在轄區155樓道口張貼區政府《通告》、社區重要通知、告知書,懸掛橫幅25條,利用LED屏、宣傳欄、微信三級群等形式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疫情防控知識宣傳。

行宮社區書記劉桂平說:“這次是我九年沒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新年了,母親剛剛做完一個大手術,恢復的情況不是很好,因工作忙沒時間回家看望,原想過年回家看看,但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生命重於泰山。作為一名基層的黨員,一名社區書記,我只能愧對母親,擔起自己的責任。”

“最近您家或者親戚好友有從武漢返回的人員嗎?” 1月25日起,灤電社區包居領導、包居幹部、社區工作人員、黨員、業主委員會人員、物業工作人員及包建單位人員同心協力抗疫情,大家每天通過撥打排查電話、入戶排查、微信排查等方式認真核查住戶是否有疫區歸來人員或與武漢回來人員接觸居民及發熱就醫等信息。

……

疫情來勢洶洶,除了白衣天使,還有眾多社區幹部和群眾在防護用品短缺的情況下,毅然站在抗擊病毒最前沿,挨家挨戶做排查,他們也是值得敬佩的人!

眾志成城,同心“抗疫”,雙灤區的各個社區幹部群眾在行動!

双滦区:党员干部齐上阵共筑“铜墙”抵疫情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無論是黨員還是群眾,都在義無反顧的付出

自春節期間接到疫情管控宣傳排摸任務以來,她一直在走街串巷、她堅持上門走訪、她大力宣傳疫情防護知識、她仔細排摸戶數人員情況、她堅守在小區卡口,她始終奮戰在防疫一線。她就是元寶山社區書記陶雅輝。

陶雅輝所在社區有戶數1571戶,雖然數量不大,但由於都是老舊樓,老年人居多,出租率也很高,由於處於三岔口交通地段,人員混雜,有時連續幾天上門排查,房子內都無人應答。面對這種情況她有著太多的無奈,多次上門家中無人,但她依舊執著,除了反覆入戶敲門,她還嘗試著用微信、電話、詢問鄰居、聯繫親屬等方式,力爭全面掌握轄區內的戶數及居住情況。

連續敲門1多分鐘之後,門終於緩緩地打開了,一位80多歲的空巢老人蹣跚著前來開門,陶雅輝趕緊把疫情防控的防護知識大聲地,一字一句的告訴著老人,叮囑她要少出門、勤洗手、帶口罩,一定要注意自身的防護安全,將那打印著元寶山社區的電話號碼的紙條遞到了老人的手中,告訴老人如果有情況或者需要及時的撥打社區的電話,社區的電話24小時都會處於暢通狀態。

堅守在社區崗位的陶雅輝已連續多日沒有陪伴家人了。春節前陶雅輝的母親病重,臥床多日,原本打算春節回老家照顧母親的陶雅輝,早已取消了春節假期。從正月初一起,她就執著地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家人與妹妹的惦記,給他一遍遍的撥打電話,她的電話無人應答。一次次的發出微信語音,依舊無人接聽。空閒的時候,回覆了一個“忙”字,讓家人那顆擔心的心也安定了一些。突然看見妹妹的朋友圈,此刻家人對她的支持與理解讓她的眼淚奪眶而出,在那同時也更加的堅定了那顆投身抗擊一線的心。她將對家的愛,化為了大愛、使命與責任,她用踏實的工作,質樸的情懷和滿腔的熱忱,詮釋著一個奮鬥在防疫基層一線工作者的為民初心。

她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雖然我不能奮鬥在醫療的第一線,但是在基層防控一線中,我一定做好我自己能做的。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始終相信人心齊,泰山移的道理,我堅信只要大家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疫情很快就會過去。有我們的宣傳聲會讓居民們知道,疫情的管控大家都在行動;有我們的敲門聲會讓居民們體會到,有人關心的溫暖;有我們始終的堅守崗位,才能讓居民們真正的在這個特殊時期擁有那份安心!”

踐行初心,不忘使命。當被那些奮戰在防控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的奉獻精神感動時,另外一個特殊群體在困難時刻展現精神,更令人感動,他們就是那些退休不褪色的離退休老黨員和老同志,由於身體原因他們不能到防控一線開展工作,但依然用行動表達對黨和人民的無限深情。

行宮社區77歲的老黨員牛清義,原來的社區義務巡邏隊長,他自2003年社區成立巡邏隊14年如一日的帶領7名黨員巡邏於轄區各個角落,發現並解決問題上百件,2017年因為年歲過大,行動不便,不得不退出了巡邏隊,2020年1月27日27號中午,他拄著柺杖,一步一挪的走到社區,將500元錢,交到社區書記劉桂平手中,牛清義滿眼含淚的說:“黨和國家給了我一個美好幸福的生活,現在國家有難了,是我該回饋國家的時候了,這點錢也不多,就當是特殊黨費,通過組織捐給武漢人民。”

在全民防疫的特殊時期和關鍵時刻,向牛清義同志這樣的老黨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和踐行一個老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疫病無情,人間有愛。無數幹部群眾用無私奉獻的精神,保護著一方平安。

不是社區工作人員不怕死,只是責任讓她們無法迴避。不是社區工作人員不害怕,只是使命讓她們必須向前。不是社區工作人員沒有家,只是擔當讓她們舍小顧大。不只是白衣天使,社區工作人員同樣也站在抗擊病毒最前沿!網絡上流傳的這樣一條信息,是無數社區工作者面對疫情,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

我們雖然不能做出多大貢獻,但也不能給國家添亂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國家倡導居民居家避防,不要隨意外出走動,這也得到了群眾支持和理解。

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雙灤區各社區積極與社區居民進行溝通,勸說平時愛跳廣場舞的群眾及到社區活動室跳舞、唱歌、練書法、手工編織的居民暫時放棄室外活動,配合全區疫情防控。平時,雙塔山公園、民族文化廣場、金源大廈門前廣場、雙塔山溼地公園等都是市民健身的集中點,早晚人頭攢動,疫情襲來後,居民都自覺選擇了足不出戶,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按照群眾的話說,就是“我們雖然不能為疫情防控做出多大貢獻,但也決不能給國家添亂。”

御祥園社區的李阿姨,最喜歡廣場舞,每天吃完晚飯都要去廣場跳兩段,而且她還是領舞,疫情發生後,李阿姨主動找到跟她學跳舞的居民,勸說大家在疫情防控期內都不要集中到一起跳舞了,在家自己跳一跳。李阿姨說:“這個特殊的時期,好多人都在為抗擊疫情奮鬥在一線,吃不好、睡不好,為了大家太辛苦了,我們暫時放棄我們的愛好,也算是為防控疫情做貢獻了,值得!”

行宮社區的張繼昆大夫,退休以後一直在社區免費為居民義診,平時到他那尋醫問病的人非常多,好多居民每天都會找張大夫做理療。疫情發生後,張大夫勸說大家有什麼需要就打電話諮詢,不要親自再來社區。需要理療的,就暫時在家自己做一些簡單的運行,自我調理,等疫情過去了在到社區來。“我這平時每天都會有好多患者,但是這個時期就不能在聚集了,我跟大傢伙都說了,特殊時期就得特殊對待,大家也都表示理解,”張大夫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