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地區“三大先鋒行動”築起抗“疫”一線紅色堡壘

新疆阿勒泰地區“三大先鋒行動”築起抗“疫”一線紅色堡壘

近日,新疆阿勒泰地委組織部下發了《關於在全地區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中開展“黨旗在一線飄揚 黨徽在一線閃光 宗旨在一線踐行”三項具體行動的通知》,2800餘個基層黨組織4.8萬名黨員積極響應、硬核出擊,在疫情防控一線當先鋒、打頭陣、擔重任,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我是黨員我帶頭

“雖然我年紀大,但是我有32年的工作經驗,還曾參與03年“非典”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黨員,無論什麼時候都該衝鋒在前,我已做好準備,請組織放心。”已經58歲的青河縣人民醫院退休幹部胡德利,說這話時鏗鏘有力,沒有絲毫猶豫,已經退休7年的他,這次主動要求加入到抗疫情一線。

2月6日下午,手術室外,吉木乃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李春光和妻子王玲燕神色緊張、忐忑不安,此時不滿3歲的兒子正在接受皮下囊腫切除手術。一顆小小的癤子,夫妻二人約定忙完年前幾天就帶孩子去醫院,但疫情發生了,李春光第一時間投身抗疫一線,帶頭檢查疫情防控工作,動員各級黨組織迅速建立聯防聯控網格。妻子王玲燕作為社區樓棟長,承擔著入戶摸排、測量溫度等工作,連日來陀螺式連軸轉成了他們工作生活的常態。直到孩子一直哭喊著胳膊疼,他們才擠出時間去醫院。醫生檢查完說:“孩子需要手術,胳膊必須全麻。”所幸手術非常成功,李春光將孩子安頓好,與妻子囑咐完畢後,他收起牽掛、毅然轉身,今晚他還要去查看集中隔離人員的情況。

急難險重看黨性,戰地黃花分外香。像這樣在疫情面前站出來、向前衝的黨員還有很多。地區各級黨組織引導廣大黨員主動承諾做到“八個帶頭”,要帶頭講政治顧大局、帶頭衝鋒在前作表率、帶頭守規矩遵秩序……就這樣一句句堅定的承諾,一個個義無反顧的背影,凝聚起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強大力量。

當好群眾的“主心骨”

“小周同志,請幫我買2瓶醋、1瓶醬油、2包鹽、1大袋洗衣粉……”一大早,福海縣福海鎮濟海路社區黨員志願者周小寶就收到了居民的電話。收到電話後,周小寶立即行動,備齊了相關物資送往居民家中。

在社區的便民蔬果商店裡,胸帶黨徽、身穿志願服務“紅馬甲”的黨員幹部正在為居民精心挑選蔬菜和生活用品,自防控疫情以來,社區的黨員幹部衝在最前面,不僅帶頭參加排查,還“一對一”與居民進行微信、電話聯繫,力所能及地為群眾提供代繳、代辦、代購等服務,真正做到“有困難找黨員、要服務找支部”。

“我們是黨員,也是群眾的標杆,在這種艱難險阻面前,我們就應該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衝鋒在前,就應該亮明身份為群眾做一點事情。”周小寶說。疫情發生以來,地區各基層黨組織號召廣大黨員當好群眾“主心骨”,佩戴黨徽、亮出身份,在疫情防控這場大考中站出來、衝在前。

疫情在哪裡,黨員幹部就戰鬥在哪裡。他們衝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爭當抗擊疫情、科學防控、宣傳引導和為民服務的表率,就是這樣一個個堅守身影,詮釋著共產黨員不獲全勝不收兵的決心意志。

把戰鬥堡壘構築在防控最前沿

2月4日晚22點37分,哈巴河縣明軒居小區居民李新文突感身體不適,胃部劇痛難忍,情急之下撥打了該小區臨時黨支部書記熊傳芳的電話。

熊傳芳得到消息後,立刻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一邊奔跑到小區門口等待救護車,一邊派臨時黨支部的3名黨員幹部前往患者家進行幫助。120救護車到達後,醫護人員對患者簡單注射了鎮痛劑後,大家輪流揹著患者上了救護車,從患者求助到送達醫院僅用時13分鐘。凌晨4點,醫生告訴大家:“患者患有嚴重的胃病,是你們為患者贏得了寶貴救治時間,現在患者的病情已經穩定了。”這下,大家才都鬆了口氣。

牧區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戰線,也是防控工作的薄弱環節。富蘊縣各鄉鎮就近成立牧區疫情防疫工作臨時黨支部,協助做好外來人員排查、群眾宣傳發動、管控措施落實等工作。“作為一名經過黨和政府培養多年的黨員幹部,我有義務參與到疫情防控第一線,為保障群眾的生命安全作出應有的貢獻。”富蘊縣克孜勒希力克鄉臨時黨支部成員葉爾肯·阿德力別克說。

阿勒泰地區堅決把戰鬥堡壘構築在防控最前沿,把黨的旗幟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黨組織的堅強有力保障、哪裡就有黨員爭當先鋒作表率的聲音和行動,全區上下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張新梅 呂秋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