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拍一部《舌尖上的浙江》,你覺得哪些美食可以上榜?

無奈的蒼鷹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海之間的溫嶺囊括了浙江大部分地區的美食原材料,日常的海鮮都有近百種,淡水資源有幾十種,現在不允許打獵,否則山珍野貨還有很多。至於美食,地域不同,風俗不同,飲食習慣不同,美食是留存在現實中的品嚐和記憶中的回味。若真要拍攝,應當按地域,按民俗,按品種(果、蔬、魚、肉等等),按烹飪手法,按時令等等加以分敘,豈能一言而盡!


弄潮趕海


如果要拍一部《舌尖上的浙江》,你覺得哪些美食可以上榜?

說起浙江菜,人們第一反應便是大名鼎鼎的東坡肉、幹炸響鈴等硬菜,其實真正的美食都藏在街頭巷尾,不信?請往下看。

一、 清明果

清明節吃清明果,是浙江人一直以來的傳統。製作清明果選取的野草主要有艾草和鼠麴草兩種,而用艾草做的果子艾香濃郁,是浙江人比較常用的清明果原料。

【做法】

1、將用於做清明果的原料——艾草洗淨備用。

2、將洗淨後的艾草放入水中煮。新鮮採摘的艾葉需要經歷煮青的過程,為的是提取艾草中的綠色素,同時也能更好地去除艾草的苦味。

3、將混合好的米粉加入到煮好的艾葉中。在製作清明團的米粉中加入適量糯米粉會讓青團的味道更加香糯,這一步是製作清明果粉團必不可少的一步。

4、將充分燜煮後的米粉團放進石臼裡搗勻。等到艾草和粉團完全融為一體,粉團完全變成青綠色才算捶打完成。

5、捶打完成後的粉團要用擀麵站擀成圓桌般大小的麵皮,將碗口倒扣於大面餅上,用尖錐沿碗口畫圈,一個包清明果的渾圓果皮就算大功告成了。

6、包餡料。甜的一般是用赤豆加紅糖煮熟搗泥為餡,鹹的以筍絲芥菜豆腐加肉末炒制後居多。

7、將包裹好的清明果,按鹹甜之分放在鋪滿果箬葉的蒸籠上下鍋蒸。不一時,便能聞到在騰騰熱氣中彌散開來的特殊清香。熟透的清明果在氤氳蒸汽中青翠欲滴、香氣撲鼻!

二、 烏飯蛋黃麻餈

烏飯蛋黃麻餈,食材裡包含了烏飯葉、鹹鴨蛋等多種對人體有好處的食材,真正做到了“寓醫於食”,吃出美味的同時也吃出了健康。

【做法】

1、烏飯葉洗淨後,搗碎加入適量清水,製作成烏飯葉汁。

2、洗淨的糯米,用紗布包裹,放在烏葉汁中浸泡一夜,糯米變成藍色即可。

3、浸泡好的糯米入鍋蒸煮,同時沖洗鹹鴨蛋表面的黃泥,取出鹹蛋黃備用。

4、將煮好的烏飯趁熱倒到石臼中捶打成團。

5、烏飯麻餈打製好後,趁熱將麻餈捏成小團,在鋪面米粉的砧板上包住鹹蛋黃。

烏飯蛋黃麻餈外皮軟糯可口,內裡也綿密香甜,鹹甜適中,吃過一回的人必會念念不忘。

浙江美食博大精深,遠遠不是上面這兩種小吃可代表的,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民間特色美食,可以點進我的頭像觀看不同外婆製作當地美食的視頻並學習哦。


外婆的菜譜


浙江物產富饒,特產眾多,加上南方人特有的手巧和搭配,將美食發揮到極致。如果說要拍一部《舌尖上的浙江》,我覺得有太多值得上榜的美食,下面我來說說:


金華火腿和酥餅

金華火腿上榜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有異議,名氣很大而且也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在金華除了火腿還有一道小吃也是很經典,藏在很多當地的街頭巷尾,那就是金華酥餅,外酥裡香,經過炭火的烤制,裡面的梅乾菜加肉餡溢出一種別樣的香味。

杭州片兒川和蔥包檜

這兩個很具杭州特色的小吃,一直以來都是很多旅遊者來杭州必吃的景點美食,兩種美食的了歷史都很悠久,上榜《舌尖上的浙江》自然也是沒有異議的。



台州食餅筒

如果讓我選一樣台州的食物入選《舌尖上的浙江》,那麼我會毫不猶豫的把這一票投給食餅筒。食材主要有面粉、水、粉絲配上菜,一般都是清明節端午節才會有。

除此跳跳魚,西湖醋魚,油燜春筍,寧波三臭,紅燒梭子蟹,溫州麥餅,嘉興粽子,縉雲燒餅,衢州麻餅等都是可以入選的。


小馬說旅行


座標衢州,百吃不厭







喝奶不用瓶


作為一個行走的吃貨,怎麼能放過八大菜系之一的浙菜呢,浙江東臨大海,還有平原和淡水湖,物產資源超級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的稱號。如果要介紹浙江菜,肯定是首選地道傳統的美食了。

1、黴莧菜梗

把它放到第一個不得不說,它真的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這是紹興的傳統名菜了,臭臭的黴莧菜梗很多人接受不了,如果和臭豆腐一起蒸,那味道絕對勁爆十足!

2、西湖醋魚

這道菜不用多說,是聞名於世的一道傳統江浙名菜。選用草魚作為原料,烹製而成。燒好後,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鮮嫩酸甜。

3、幹炸響鈴

這也是我超愛的一道浙菜,豆腐皮炸得椒香酥脆,再沾上我愛的腐乳汁,絕了。

4、龍井蝦仁

這道菜從選料就是地道的杭幫菜了,西湖的龍井茶再加上時鮮的河蝦,菜餚色澤白綠相襯,口味鮮嫩清香,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5、東坡肉

對於肉食愛好者,東坡肉在我心中的地位誰都動搖不了,燒出來的肉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嚐嚐,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浙菜的名菜實在太多了,只要是地道傳統的菜餚都可以拍出深韻。想想都流口水了,又想把江浙的行程再次安排一次了。

關注我,分享更多美食路上的故事。


熱愛生活的大壯


作為一個浙西南的吃貨,我們來拍一部舌尖上的浙江。先不談其他的地市,但就回到我們那個浙江的西藏——麗水,我覺得就可以最很多專題。

舌尖上的浙江麗水篇——第一集鮮香晨光美,先走進麗水的早餐。

從縉雲開始,一個木桶邊圍著一群人,邊上的小街上擺著矮矮的小桌子。小城的人,起的都很早,是為了上班,還是為了趕早來這一口地道的縉雲燒餅配餛飩,我們不得而知。但一點可以確定,從木桶爐裡出來的燒餅,麵餅外酥裡嫩,一口下去,木炭烤的酥脆的表皮,你可以感覺到那種“卡茲”的聲音,隨後鮮肉陪著梅乾菜的香味,直接湧入嘴巴,舌頭開始了忙碌的一天。剛出爐的很燙,用專門的紙夾著,手裡拿著有點燙,但又貪圖下一口,美食總是要犧牲點什麼的吧。幾口下來,半個餅子已經不見了,來一口清湯小餛飩,飄著豬油渣和從化,一個老的陶瓷湯匙,給嘴裡送進一個就一丁肉的小餛飩,帶著豬油的香味,再加一口燒餅,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鴨。

從縉雲往東,是麗水市的首府所在地,蓮都區,這裡人們的早餐喜歡更飽滿一些——麗水大餛飩,這個是有別於小餛飩的大餛飩,皮薄餡大,論個賣。最火的那家店是燈塔路那邊的城西大餛飩 。“老闆,十個”“老闆十五個”......還是清湯、蔥花、加點豬油,配點紫菜、蝦米。喜歡的可以配上老闆的剁椒,在清湯之上帶來剁椒的香味,我想那時候,我可以吃30個。早餐是要吃飽的。

往北,回到的我的老家,遂昌 。選擇很多,但還是喜歡要一碗鹹豆漿,泡一根油條一天這樣開始。但到了冬天,黃米果就成了時令最好的早餐。黃米果有本地特有的一種植物燒灰,浸水,泡米而製成,顏色呈淡黃色,可炒、可煮、能燙、能煎。入口糯軟,而又嚼勁。自己在家,背一棵白菜,取葉即可,若是有幸有一根冬筍,一根香菜,一點肉絲,茶油一炒,這便是人間不可不為之垂涎的美味。冬天的早晨,在這個浙西南的山裡,就應該這樣開始。


悅途翁叔叔


我是台州溫嶺人,溫嶺的海鮮種類繁多,我只推薦一種小魚,溫嶺人稱"黃梅童魚”,也叫"大頭梅童",寧波人叫"梅魚",此小魚頭大身小,肉質鮮美,(注意,此魚有一旁親,頭有點尖,!其他相似,但味道,價格都差很多)且有別的魚所不具備的一個特性,開胃,尤其是兒童。有兩種做法,紅燒與清蒸。

凡溫嶺人都無法忘懷的一種食品叫"鮮糕",此有兩種吃法,在市場上叫賣的叫"嵌糕",溫嶺人(玉環部份地方有)當早飯,價廉物美,嵌的菜在賣糕店不外乎是豬肉.豆腐乾.胡羅卜絲.米粉幹.土豆絲.洋蔥.鹹菜等等,正宗的店或堆都有一口熱汽騰騰放著豬肉.豆腐乾的湯鍋,當嵌好後,放一勺油湯,那香香的複合味,不但好吃,而且營養健康。農家當有貴客時也自做嵌糕,菜比現糕店品種要多很多,豐盛的有十幾二十種,有倉魚.馬蛟.七年(一種野生的小跳魚).鱔絲等等,那美味無與倫比。現在,溫嶺改變工藝,把嵌糕推向各地,在寧波也能吃到,味道已不似原來的。要吃到原汁原味的嵌糕,還得要到溫嶺。


重陽85293


我覺得某種美食要上榜《舌尖上的浙江》,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一是具有地域特色,二是和當地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情聯繫在一起,三是要好吃。我覺得浙江的這些美食可以上榜:

龍井蝦仁。正宗的杭幫菜,杭州地處江南之地,無論是杭城還是周邊的水源地,水質都很好,因而產出的蝦仁自然鮮嫩,加之具有杭州地域特色的西湖龍井,造就了一道完美的地域名菜。

片兒川。杭州老字號奎元館的特色麵食,精彩的地方在於澆頭,由雪菜、筍片和瘦肉片組成,味道鮮美可口,回味無窮。

臭菜。泛指寧波的“三臭”,指臭冬瓜、臭莧菜、和臭菜心。中國人食臭歷史悠久,臭菜的最大特點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十分下飯。

小海鮮。小海鮮特指體積較小的海鮮產品,主要有海瓜子、蟶子、玉螺、望潮、血蚶、花蛤等。寧波人吃小海鮮可謂出神入化,生吃、煲湯、爆炒、醉糟,每一樣吃法都充分發揮了小海鮮的特色。

嵌糕和炊圓。這兩樣都是浙江台州的特色美食。嵌糕其實是“餡糕”,將年糕裡包裹各種餡料,最後淋上肉汁;炊圓是台州版的“燒賣”,也是用年糕,把肉餡包起來蒸熟了吃。

醬鴨。杭州的美食,在湖州、嘉興一帶也常見。因為用大量的醬油醃製,鴨子表面呈棗紅色,味道鮮美,口感油潤。


您對這個問題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如果您覺得回答得還不錯,歡迎點贊和轉發~

一隻愛吃的小肥蝦,帶你領略美食背後的趣味與文化。^_^

蝦吃


不請自來,各位大神發的美食,我都吃過了,確實很好吃,我感覺還應該加一種美食

對寧波的印象就是烏飯餈粑了,我婆婆感覺那是最好吃的食物了,每次過年過節回家都搗,感覺好麻煩。


張靜88888


可以寫的太多了,溫州敲魚,魚丸湯,瘦肉羹,台州食餅筒,紅糖麻餈,板油饅頭,金華的酥餅和火腿,衢州三頭一掌,麗水的山貨,舟山寧波的海鮮,太多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