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缺少自我研發的芯片,你覺得聯想以後能以產業報國嗎?為什麼?

hazewinter


聯想最早是中科院旗下的全資控股企業,聯想第一代創始團隊堅持自主研發道路,秉持產業報國信念,讓聯想依靠自主研發的聯想漢卡、聯想微機和聯想品牌電腦等拳頭產品,迅速崛起,成為當時產業報國的典範。但隨著堅持貿易的聯想高層掌握聯想權力,廢除了自主研發道路,強行驅逐倪光南院士,聯想徹底淪為貿易和資本運營公司,成為Intel、微軟等美國公司在華的代理人,產業報國的對象也由中國變為美國。只有對聯想目前的高層進行徹底改組,重新確立倪光南院士倡導的自主研發道路,吸引更多的像任正非、倪光南一樣的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家和科學家到聯想任職,聯想依然可以產業報國。

聯想創始團隊堅持走自主研發道路,聯想最早是產業報國的典範

聯想剛成立時,有人建議聯想可以先搞點貿易賺點錢,被時任聯想總經理王樹和嚴厲喝止。聯想正是在創始團隊的核心成員聯想首任總經理王樹和總工程師倪光南的帶領下,堅持自主研發道路,成功研發出了聯想漢卡、聯想微機和聯想品牌電腦等核心產品,為聯想早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聯想當時也是產業報國的典範。

聯想高層廢除自主研發道路,強行驅逐倪光南院士,讓中國芯片產業損失慘重

隨著堅持發展貿易的聯想高層掌握聯想權力,聯想逐步廢除了自主研發道路,並強行驅逐了倪光南院士,聯想逐步成為Intel和微軟等美國公司的代理人,讓中國自主芯片和操作系統的發展遭受嚴重打擊。目前聯想集團和聯想控股的總市值為150億美元左右,而中國2018年芯片進口額突破3000億美元大關,等於每年中國在芯片領域損失了20個聯想。對於美國而言,聯想確實做到了產業報國。

對聯想高層進行徹底改組,重新確立倪光南院士的自主研發道路,聯想依然可以產業報國

聯想從最早堅持自主研發的國有高科技企業淪為目前二流的貿易和資本運營國外民營企業,都是聯想高層一手造成的。如果讓聯想重新崛起、產業報國,必須對聯想的高層進行徹底改組,徹底廢棄目前貿易和資本運營道路,重新確立倪光南院士倡導的自主研發道路,吸引更多的像倪光南、任正非一樣的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家和科學家到聯想任職。

倪光南一直堅定地認為,“科學家與社會結合的目的,一定要出於公心,不能抱有太多的私念,否則就丟掉了科學造福社會的本意,成了某一個人打著科學的旗號造福自己了。”聯想沒有核心技術,徹底淪為二流的貿易和資本運營公司,核心還是聯想高層缺乏一箇中國企業家應有的責任和擔當,私念太重。所以聯想如果想再次崛起,產業報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重新啟用像倪光南、任正非一樣有使命感和家國情懷的企業家和科學家取代目前聯想的高層。



智慧新視界


聯想本來是最早可以成為科技巨頭的企業,當年是神一樣的存在,代表著中國科技的最前沿,當年沒少為聯想點過贊。悲哀的一點就是,企業老總的思路不能放在國家戰略高地進行規劃,在進入國際市場時僅僅收購了ibm的組裝廠,我當時還感到詫異!一個資金鍊出了問題的專利大佬,如果能收購核心業務也許會更能迅速走向國際前沿。後來的事實證明,收購變成了輸血,人家把包袱甩掉,輕裝向上了,聯想還在利用國內低成本往機箱上上螺絲。這就是差距!

後來的後來的事實證明!聯想自己不去觸碰人家美國人高高在上的核心業務成癮!寧可贊助奧運會也不搞研發。

國內發財國外撒,

5g投票鏡中花,

不求上進楊元慶,

無界科技沒打壓。

今朝華為遭斷供,

沾沾自喜充專家,

跪久豈能挺腰板,

莫想聯想撐華夏!


省會精靈


在當前中美經濟對抗中,聯想早在幾年前就埋下了伏筆。美國去年為什麼制裁中興?因為中興是國企!今年美帝為什麼制裁華為等五家中國高科技民營企業?因為這五家企業都發揚了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民族精神,對高新技術不惜工本的研發製造,努力擺脫外來干擾,引領中國科技走在世界前列,打破美帝霸權壟斷。

聯想不同,這個企業有奶便是娘,只要誰敢欺它,沒奶也認娘,自我號稱國際企業。早在幾年前5G投票中,就見風使舵看美帝眼色投華為反對票。其行徑暴露後,又號召美奴們與中國人民共仇敵愾,誓與中國消費者血戰到底。

聯想作為一個被中國消費者養大、養肥的企業,一旦羽翼豐滿,立馬翻臉,與扶養他長大的父母玩起了同仇敵愾英雄氣慨。當華為遇到芯片封殺時,聯想更激情萬丈高呼決不研製自己的芯片,並試探把工廠搬離中國。所幸當今中國人民不是嚇大的,欺軟怕硬的聯想又宣佈在深圳投資20億辦工廠。這樣反覆無常,毫無民族情感,毫無商業道德,忘恩負義且反咬一口的毒蛇企業。一個為中國企業因為創新而被封殺而沾沾自喜,慶幸自己沒有為中國創新、早早投靠美帝拒投華為5G而慶幸的企業,談什麼產業報國?它報的是哪國?


好52832206


最近聯想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楊元慶說相信全球統一化趨勢,他們不會做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統。

從聯想的發展理念以及目標定位來說,楊元慶的話是沒有錯的,聯想沒有芯片以及操作系統不會對聯想的發展造成任何影響,而且還會讓聯想發展的更強大。

相反的一旦聯想有了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統,對聯想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災難,而且還可能讓聯想死的更快!

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世界大分工會越來越,誰都阻擋不住。

聯想的定位是做一個服務型企業,或者說是一種科技終端平臺,他的生存方式是為科技服務,準確的說是為最強的科技提供服務。

簡單的理解就是,聯想不發展行業大分工細化後各領域的科技,而是發展融合這些科技的技術。

其實聯想雖然沒有芯片和操作系統,但不代表聯想沒有技術,聯繫的技術體現在為各領域技術搭建一個更好的鏈接平臺,讓各項科技能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聯想的發展方向並不是發展芯片或者操作系統,而是發展讓不同公司芯片(硬件)和不同公司操作系統(軟件)完美結合的技術。

其實這也是一個技術領域,聯想目前的優勢應該就在這裡,形象的說就是“架橋技術”,目的就是讓硬件和硬件、軟件和軟件、軟件和硬件之間的進行更完美的“溝通”。聯想科技就是用來優化它們之間的相互溝通用的。

聯想如果在這個領域能達到世界第一,那聯想也是一家強大的科技公司,只要他在這方面的技術是一流的,那麼世界上的芯片巨頭、軟件巨頭還有各種硬件巨頭也得乖乖的和他合作。

假如聯想擁有這方面技術的優勢,這些芯片巨頭、軟件巨頭不合聯想合作,那將會是他們的損失。因為沒有聯想這個技術平臺,他們的芯片性能或者說軟件性能在功效代替上就會被打折扣。

聯想雖然不研發芯片和操作系統,但是他的發展思路也是很強大的,不管你們芯片多厲害、軟件多厲害你都離開我,沒有我的技術給你們支撐,你們這些芯片再好,軟件再好也是一個“瘸子”。

聯想的發展路線確定了它不需要發展芯片和操作系統,因為它不是靠芯片技術和操作系統技術吃飯的,那不是它的強項,也不是它的生存點。

聯想只要能繼續為這些芯片和操作系統打造一個更好的承接平臺,它就可以不斷的發展壯大。

目前聯想所從事的這個領域在目前科技水平上還沒有凸現出它的重要性,所以被大家忽略,但是當科技發展層次越來越高的時候,這個領域的技術就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聯繫只有在不搞芯片和操作系統的情況下,世界上的芯片公司和操作系統公司才會放心的和他合作,假如聯想也搞這些東西,別人肯定不會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畢竟再強的芯片和操作系統只是終端產品的一部分而已,當世界上所有的終端產品都由你來生產,而你自己又搞系統、又搞芯片,那到時候你都使用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統,那我的芯片和操作系統再好也沒地方裝啊!

如果聯繫什麼都搞,那是自我限制發展,別人肯定會再培養另外一個“聯想”,防止未來被你進行終端攔截。

聯想其實在信息科技的末端,它發展的就是末端技術,在技術層次上不會和注重頂端科技的西方發生碰撞。沒有碰撞別人就不擔心他啊!

但華為不一樣啊,華為是在信息科技的頂端突破,信息科技頂端那是西方科技的優勢,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技術,這會影響他們生計的,他們才打壓限制才怪。

聯繫它自己的生存是不需要芯片和操作系統的,但是從國家競爭來講,我們非需要不可。因為產業競爭隨時可以上升為國家競爭、國力競爭,我們沒有這個東西,就永遠被別人卡脖子。


一號風手


聯想能報國啊,而且是實力報國,他對他祖國軍隊捐電腦,打折,幫著他祖國剝削大中國,賣高價,搞價格歧視和種族歧視(南京大屠殺在日本做促銷)。所以誰tm說大聯想賣國我tm跟誰急,大聯想是根正苗紅的,妥妥的,愛國企業,川普一句話,我可以做十句話,貼心吧!!!這還不是實力愛國?你們怎麼想的?買了幾臺聯想電腦,就以為聯想變成中國企業了?我tm還買了蘋果手機呢,做人得有自知之明,比如大聯想,人家早就說了我們是國際公司,不是中國公司。要不是中國有一群sb,為了賺他們錢,yyq能跪在川普面前表忠心,lcz和lq能組織他的什麼會去川普面前跪舔


Downeyran


產業報國?報的什麼國?報的哪個國?

聯想核心語錄“聯想首先是跨國企業”。你居然問聯想如何產業報國?不單是我懵逼,估計聯想也是一臉懵逼。聯想心說我自己是哪國我都沒搞明白你叫我報國,我報個鬼喲。

咱們不要提產業報國這碼事了,別家企業說產業報國那是一般敘事文體,聯想說產業報國那是玄幻加懸疑題材,我等智商未達180的渣渣就別討論人家聯想這麼高深的課題了。

至於什麼不研發芯片什麼什麼的,我直接就是當笑話看的。沒有核心科技專門做組裝,就是一個規模大小的區別,和以前東莞周邊那些三流小電子廠本質上是一樣的。總不可能拿個設計了個外形的塑料或者合金殼子就能叫做產品革命吧?


羅倚雲


你在開什麼玩笑?你說的是聯想報答美國企業嗎?聯想是一家美資企業。已經對中國進行了全方面的絞殺了。5G大會,聯想已經在背後捅了華為一刀。最近聯想又緊隨著特朗普的命令對中國華為進行lT設備的斷供。他怎麼可能進行中國的報國。不過這樣做也能說得過去。畢竟嘛,人家一家美國企業接受美國的統治。就要守美國的法律。就要對中國企業進絞殺。畢竟人家是一家美國的企業。聯想的總部也在美國。所以說人家美國的聯想,對美國進行報國是很正常的。所以不要想著聯想對中國進行產業報國了。怎麼可能讓一家美國的企業去報答中國。問這種問題的人腦子裡面都是白痴。要不然就是叛徒漢奸。稍微腦子正常的人都不會問這種問題。


春日的華爾茲


道德綁架不應該是社會對企業的主流聲音。無論是華為、聯想、小米、甚至老乾媽、你家樓下賣早點的大媽,都是對中國經濟有貢獻。有的直接貢獻,有的間接貢獻。有的企業直接生產國民經濟的命脈,有的是間接提供。有的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有的納稅支持國家建設。缺了誰國家都不能正常運轉。

社會上充斥這愛國必須用華為手機,但是我想說的是愛國也要用蘋果手機。國內有多少企業為蘋果提供配件。圍繞蘋果手機的產業鏈養活多少人,從手機貼膜,手機殼,到APP開發再到手機組裝。不僅賣到國內的手機中國在賺取利潤,而且賣到國外的蘋果手機也是中國在賺取利潤。有人會說這些可以轉移到華為,但只能轉移一部分,比方說APP就不行。

大部分人還停留在買中國產品就是愛國,不買外國產品就是愛國。全球化的今天,你的所謂的愛國行為,恰恰是最不愛國的行為。


你可當呢


聯想早期的時候是有機會成為科技巨頭的,只是在最終的選擇中聯想選擇了購買組裝的道路,這種道路在研發成本上面的確不用去付出什麼,可以很快速的通過購買來自己使用獲得快速的產生效益,而聯想多年以來的確一直走著這樣的路子,而在後來的互聯網爆發時期聯想原本一直在購買組裝快速獲利的甜頭下已經早就沒有了自我研發的想法。

在聯想九十年代到新世紀頭幾年的時候,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裡面聯想其實本身是有機會變成和現在華為一樣的企業,只是在這個階段聯想還是選擇走快速獲利不用投入太多成本的路子,所以錯過了自我研發的最好階段,直到後來國內互聯網科技的集體爆發,多年的科技積累和國際化融合,使得原本聯想佔有優勢的地方開始被競爭對手滲透。

原本這個時候聯想如果能把眼光放得更遠一點,那也不至於在後來的十幾年時間裡面變成現在的樣子,一步走錯滿盤皆輸,況且聯想一條路走到天黑不做一點調整改變,才導致了現在聯想從互聯網巨頭變成二三流,畢竟短短十多年的時間聯想已經被許多國內的互聯網企業超越,從這方面來說這些年聯想的業務不但沒有擴大反而在萎縮就可以看得出來。

當然聯想多年的組裝和服務經驗還是很雄厚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聯想在一些方面的底蘊其實的確存在,只是這些年一直在消費底蘊,現在的聯想已經很難短時間內做到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去做研發,就算是想短時間內也不行,畢竟從零做起最不容易,更何況長期以來聯想一直走著低成本快回報的路子,所以想要聯想主動去做芯片和系統這樣的鉅額投入研發基本上是不可能。


再加上聯想對海外技術和零件的關聯率至少在95%以上,除了外殼和商標,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購買過來的東西,所以太過依賴國外購買,聯想已經沒有敢對購買國說硬話的底氣和實力,加上前兩天聯想掌門人說的那些話就可以看得出來聯想根本從來沒有想過要自己投入去研發,而是全部使用別人的東西自己能獲利就可以的心態。

楊元慶發表的聲明說的很明白,說到聯想不會去做CPU研發和操作系統的研發,因為他們看得很清楚,這些基本上都是美國方面看重的,他們自己所有的東西都來自美國,所以不會真的去調戰美國的霸權,特別是看到華為的情況,十有八九聯想現在估計還滿意自己選擇的路線,特別是楊元慶說的他認為未來世界操作系統方面會全球化,所以不必去花費財力物力搞系統研發,這怎麼讓人覺得好像是為自己一直以來不做研發開脫呢!

從這些話來看國內想要獲得聯想自己研發的東西基本上不可能了,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想過做這些,而且最主要的是聯想其實也擔心自己的前途,只是這樣做讓很多人對聯想失望透頂,就算這次聯想年度財報公佈的數據好看和競爭對手陷入困難,聯想也回不到過去的輝煌了,畢竟不論從哪方面來說聯想早已經不是華為的對手。


無法超越的足跡


不喜歡聯想,從投票開始。分析後應該是1,怕美國高通不給驍龍855的首發。2,怕美國施壓斷供,聯想馬上跪。3,打壓競爭對手,怕華為超過自己。4,自己沒核心技術,抱好美國大腿。5,知道國人喜歡顯擺買高價產品。

以聯想X280,c930為例,其美國地區報價摺合人民幣後為8986元,中國地區的售價則為14000元左右!難道,聯想需要交5000多元的關稅?

據聯想2017年財報數據顯示,聯想海外市場佔其總市場的70%,國內為30%,但是如此大的海外市場聯想卻賠了2.4億美元!而國內市場卻盈利了5.3億美元。聯想,真的沒有賺取國內利潤,去補貼國際市場嗎?你信嗎?

不要說以後產業報國,現在都不要指望了。產業報美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