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年齡超過45週歲,所有單位都不用你了,你最想做的掙錢的事情是什麼?

上善若水34098


我就是這樣,再次出去找工作很難。現在給一家初高中在線機構打工,我很珍惜,真正為老闆考慮。也趕上這次疫情了,在線教育得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我從正月初二就開始忙這接待家長諮詢,樂在其中。

如果再次失業,就在家待著,養好身體就行,等疫情過去,可以每天蒸一鍋包子在社區賣,我蒸包子好吃還漂亮


煙臺人賣自家蘋果


我今年46歲了,辭職在家5年了,剛回來的時候特別焦慮,覺得自己可能就這樣廢了,於是瘋狂的在網上找兼職,遊戲試玩,打碼,淘寶刷單,開淘寶店我都做過,可是一個月下來掙了連200元都不到。後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我接觸到團購,就是微信上建個群賣貨,賣一單掙十幾塊錢,每天都能賣幾單,第一個月下來掙了2000多,最主要是不收一分錢加盟費,我做這個真沒有投過一分錢,也不用囤貨,不用自己發貨,很輕鬆。而且認識了很多朋友,她們很認可我們的產品,質量好又便宜,我每天都很充實,很快樂,整個人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充滿活力,感覺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現在我做了一年多,有了自己的團隊,每月收入一萬多,說實話我上班二十幾年從來沒掙過這麼多錢,真的感覺太好了,有很多老顧客因為認可我,都來和我一起做團購了。每天和姐妹們聊聊天,幫顧客挑選滿意的產品,別提多有成就感了,老公說我自從做了團購,都不和他吵架了,我說我沒那閒功夫,顧客找我買東西呢[偷笑]


雨汀


看到這問題心有感觸。我今年已是47歲了,大學畢業後不想打工,一直和朋友合作搞點小生意,生意不溫不火,但還能混兩口吃的。今年的新冠病毒疫情一來頓時感到前提已無希望。

網上那句話說得好:明天與意外真不知誰先來!其實早在十多年前網絡銷售崛起之時,我已感到傳統商業模式的沒落。當時心裡一直有著必須為自己另找一條活路的想法。

這談何容易。

這十幾年我一直思考,一直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出路……終於在2015年年末我看到了希望: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則消息,介紹了一位手工皮具達人。我一想,我大學讀的可是服裝設計專業啊,手工做包包最有難度的設計和做紙樣不是我自己最擅長的嗎?!

說幹就幹!

從找老師學習到自己在家單幹已踏入第五年。自己設計製作的皮具很受周邊朋友、客戶的喜愛,營業額也是每年增多。非常感謝自己居安思危的想法!非常感謝自己有一技之長令我在這非常時期不至於彷徨無依。

人過中年必不可怕,可怕在於你有一顆衰老的心。

附上幾款我製作的手工包包,希望此文對同齡人有所幫助。

謝謝!








Fugu29757546


我74年的。很早就出來打拼,開始是投靠親戚,後來自己四處打工,所以這個問題早在6、7年前就已經開始考慮了。慶幸的是早在02、03年房價很低的時間就借的首付買了房子,接著五六年時間努力把房貸還完,更慶幸的是找的領導是郊區的,結婚沒幾年就開始拆遷[呲牙],所以在17年房價高的時間段果斷把自有房子賣了,然後分散風險,做了兩個小的投資。現在酒店行業已經做了近十年(可以看我的頭像[微笑])。即便現在離職或者公司裁員,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收入能夠滿足一家的正常生活,只需要想怎樣能提高生活質量就可以了,至於最想做的事當然還是不脫離現在從事的行業了,不會轉行了[呲牙]


酒店投資運營顧問


我今年43 高級會計師 日語一級 集團財務總監 45歲繼續幹財務。下面的基礎工作有很多手下,我的任務就是稅收籌措和爭取獎勵和補貼,和財務管理和團隊管理等工作。經常有獵頭來挖我,我們老總怕我走,而不是我怕找不到工作。畢竟一年退稅300萬節稅300萬政府補貼作200萬 理財收入60萬 成本控制同期同比節約30% 自己完全能養活自己的財務部門的財務總監 不是遍地都是的。也是靠團隊和自己的努力和專業 以及以前公司貢獻的各種經驗 澆灌出來的


貓姐3943


我是74年的,工作主要是研究產品及市場,我一直專注做自己的行業及領域的工作,這也是我的個人興趣,在這個領域我都感覺有做不完的事,沒可能有精力去考慮其它行業,這個和我服務哪家公司沒關係,公司僅是個平臺提供方,契合自己的方向就合作,不契合就分開再選擇合適的。

幾年前,那時我40歲,我曾經失業過兩年,其實那兩年也有一些工作機會在聯繫我,但我覺得和我的個人方向不太合適就沒合作,我用這兩年時間研究設計一個曾經想做的複雜產品,結果才完成了部分,就和現在服務的這個家公司建立了聯繫,談過後覺得無論在理念還是工作方向上都合適,就放下我設計的那個半成品選擇和這家公司合作(還有個原因是當時我意識到以我現有的資源,如果不對外融資,就算我把那個複雜產品設計成功,推廣也做不下去)。

其實我覺得如果一個人如果有自己熱愛的領域及明確的發展方向,並且堅持持續的在這個方向向前奔跑,同時拓展自己在此領域及方向上的人脈,就沒必要糾結年齡問題。我有時都感覺只要我還能動就無法退休,一方面熱愛這個行業和領域,另一方面在這個領域要做的事太多太多。


中國紅虎001


我想做個小吃車,去學校門口賣雞蛋灌餅。上學的時候,學校門前有一家雞蛋灌餅,做的特別好吃,物美價廉。一個餅放在鍋上烙,等餅發起來了,用筷子戳個洞,將打好的雞蛋灌入餅裡面,將餅翻個面,繼續烙,等把餅烙到兩面金黃,就拿下來刷層醬,放上生菜,黃瓜絲,豆皮,特製的粉條,捲起來就做好了。

還有可以推個烤地瓜的爐子,一層烤地瓜,一層烤玉米,一層烤板栗。之前一個大爺就經常在我學校門前擺攤。我最喜歡他家的烤板栗,剛出鍋的板栗熱乎乎的,外面一層焦脆,裡層面嘟嘟的,帶點甜味。


陌路離殤司馬


在我45歲的時候,有一位老領導跟我說:你現在45歲,要考慮50歲左右的時候做些什麼?

我不解的說:等退休吧!還想要做些什麼?好好過老人生活。

老領導說:你要有危機意識。一旦企業不行了,4050再就業是最難的。因為這個年齡因長期在崗位上工作,技能、知識已經固化。想去外面做體力活,歲月不饒人。想去投資,這些養老的血汗錢虧不起。怎麼辦?除非能讓你職業的東西可以變現。

聽了老領導的話,我就在思考,我職業上什麼東西是可以變現的?

成長經歷。

寫作能力。

演講能力。

培訓能力。

管理諮詢。

於是我就加強這方面的自我學習和訓練。花錢去參加這些方面的培訓,投資自己。一是提高能力,鞏固當下的崗位工作。二是應對中年危機,一旦真正被推上社會上,也能謀生。

花錢投資的事情,我不會去幹;就想做動動筆,動動嘴的就能賺錢的事情。

另外,還習練武術,把年輕時喜歡的雙截棍、短棍術重新撿回來。通過武術鍛鍊,讓自己有一個健康身體的同時,如果實在沒辦法,還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去做個門衛,當個保安什麼的,最起碼生存沒有問題。

當然,每個人結合自身的情況,家庭情況,社會環境,做適合自己能做的事情。



職場功夫羊


我是74年的,目前正正45歲。這個問題著著實實的問進心坎裡。

從畢業到今天,除了生孩子之後休息了3個月,整整拼命工作了24年,尷尬的是養老保險僅交了20年。

現在身處的單位正在所謂響應全球的經濟勢頭,大刀闊斧的裁員,轉型,高壓,篩選,全公司從裡到外從下到上人心惶惶一遍,通過現狀高壓已有不能再承受壓力的70後們或選新門道的同事在被迫離開或改行,留下80後90後的年輕人更換年青化隊伍,對於70年代的我們,離退休還太早,若留下,目前工資降到10年前的水平,而且已經持續4個月,留也養不活,留也是煎熬。

到底是走還是留,徬徨萬分,走就只有選擇自己創業前途未卜,可對於做了多年中層管理的自己來說也無法接受45歲了還從0幹起的難堪。留又難以忍受千般降低的工資和萬般刁難,這個假期,就是給自己時間思考這個問題的,是好死,還是賴活?

混是不可能的,因為工作量一點也不比原來少,只有更多更多更更多,多本來不可怕,可怕的收入降到10年前的水平,不是逼人離開是什麼?

留,沒有溫暖與希望。

走,缺乏勇氣和門道。

何去,何從?





相忘於江湖zjy


你所說的年齡和我符合,所以我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 也想幫助一些和我年齡差不多,並且所處環境也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況。既然你已經說了所有單位都不用你了,就說明已經把打工的路子排除了,年齡又沒有到退休,體力上上還是很充沛的。那不如自己做點小生意,投資小點,風險不大的......

現在風險不大投資小點的生意很多,只要能付出辛苦,每天的收入還是很可觀的。下面舉幾個例子:

1.找比較新穎的小物件,在旅遊城市賣,比如手機屏幕放大器,可以在某寶上進貨,一般是9-15元,也就是一片放大鏡和一個支架。賣價可以賣到15-30元(賣價是進貨價的一倍)。這個生意我是在三亞看到的, 有一個男孩子在三亞臨春橋上賣,手機播放一個3D片,架上放大器,很多人圍觀, 我觀察一段時間, 基本上買的人年齡都在四五十歲的多,因為出去旅行,這樣的放大器真的比直接看手機上的影視劇,清晰.高大上多了。

很多四五十歲都是結伴旅行,有一個說好, 就會有好幾個人一起買。我觀察大約2個小時左右, 至少我看到就賣了30多個.選擇售貨地點很重要, 不能去一線城市,因為年輕人都會購物,並且年輕人也不太喜歡累贅。都是直接手機看了。旅遊城市就不同了,旅遊的人本身就喜歡買這買那的,也不管以後能不能派上用場,心血來潮就買了, 所以這個東西比較適合旅遊城市,特別適合溫度相對高點的城市(海南 廣西 雲南 福建等),因為天氣熱, 很多人都喜歡出外逛,如果東北的旅遊城市,平時也沒有幾個大冬天坐在公園用手機看電視的......

接著就是選一些新奇特的小玩具, 在每個城市的最繁華的廣場賣, 比如夜光蜻蜓,夜光飛天轉,彈弓夜光飛燕等,也可以在某寶上進貨, 很便宜的,都是賣給小孩子的玩意,現在每家都不會在乎幾元錢的, 孩子喜歡, 大人都會給買的,有時間可以到你城市的公園看看, 已經有賣的了, 你可以選擇一個競爭力不大的賣......

最後我感覺比較適合四五十歲創業的人, 可以網上搜搜全國尾貨市場, 拿些尾貨出夜市,或者租個小店, 專門賣尾貨,廣州,常熟,青島,北京等地的尾貨市場很多,一件T恤3-5元, 出夜市賣10-15元就行, 襪子0.3元一雙, 回去地攤賣2元。或者10元6雙。投資不大,每天收入也很可觀。

如果有喜歡小成本創業的朋友, 我們大家可以交流交流。我們都不是一個城市的,如果做同一樣小生意。 把自己的點子說出來也不會影響對方的生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