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伊一敘共同驅逐美軍,對中東未來格局有何深遠的影響?

經常用了


導讀:目前中東的局面,就是伊拉克戰後,什葉派力量不斷壯大的過程,而目前中東地區的反美勢力主要有兩股力量,一個是以政府為主導的什葉派武裝,代表力量有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籬笆能,另外一股力量就是遜尼派的反政府武裝,傳統意義上的中東恐怖分子,大部分都是遜尼派系,而中東遜尼派當家作主的國家當中,基本上與美國的關係都還不錯,如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等;單純民間的反美力量,不足以對美國在中東的存在造成影響,而政府力量的反美武裝,確實能夠給美軍造成不少威脅,而目前的兩伊一敘恰好構成了這股力量;

伊朗宗教革命,親美國家變為反美國家,美國中東大缺口;

1979年沙阿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領導的伊朗君主立憲政體在過程中被推翻,阿亞圖拉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成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這一年爆發的兩大國際事件,巴列維王朝結束在伊朗的統治,伊朗當年扣押了美國在伊朗大使館的所有人員,伊朗也從一個親美政權徹底轉換為反美政權;

在伊朗革命變天以後,美國之前建立的中東策略(以色列、沙特、伊朗),以色列作為美國在中東的最強打手,伊朗和沙作為本地區的最大兩個產油大國,維繫著美國的石油美元霸權,出現了很大的漏洞,而這個缺口此後三十多年一直困擾著美國,對於美國的中東關係網來說,以色列、沙特、伊朗三個國家缺一不可,而如今伊朗卻變成了堅定的反美國家,對於美國以“中東撬動全球,以中東三國把控整個中東”的策略來說,可以說是難以承受的損失;

伊拉克戰爭過後,中東遏制伊朗勢力擴展的橋頭堡垮掉,伊朗瞬間坐大;

在1979年伊朗宗教革命以後,霍梅尼等伊朗神職代表全體,就徹底將伊朗從此前的世俗化國家,變成了宗教合一的國家,而美國從上世界50年代開始,就一直堅定不移的支持巴列維王朝,此間投入的資金都化為烏有,而中東此時也在伊朗的影響下,周邊反美勢力蠢蠢欲動,尤其是以色列的安全局勢壓力驟增,之前還有伊朗這個國家可以分化中東敵對壓力,現在不僅要面對敘利亞、埃及方向的夾擊,而這兩國現在又沒有了伊朗的掣肘,讓美國也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資源對以色列進行扶持;

美國知道光靠以色列一個打手,無法維持整個中東的周全,更何況還要保證霍爾木茲海峽的航行安全,尤其是伊朗正在不斷的擴展地區影響力,所以美國希望有國家能夠遏制伊朗的勢力,但沙特軍隊實力完全不堪重用,而此時唯一能完成美國此任務的便是同為反美國家的伊拉克,正是薩達姆當政的伊拉克,國富民強卻又是遜尼派主政的國家,恰恰在軍事力量上與伊朗不分仲伯,雙方為了一塊小小的領土戰爭,竟然打了整整八年,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最不該發生的沒有技術含量的戰爭”,兩伊戰爭不僅讓雙方元氣大傷,也讓世界其他軍火商賺的盆滿缽滿,而恰恰伊朗元氣大傷讓這個美國最擔心的反美政權,在短時間內掀不起大浪,也讓美國緩了一口氣;

兩伊戰爭過後,伊拉克國內經濟出現了不少問題,薩達姆為了緩解國際債務壓力,竟然派軍隊侵略科威特,科威特豐富的石油資源,且伊拉克侵佔科威特以後就不用償還140億美元債務,而且科威特也是一戰過後才從伊拉克獨立出去的,但是此事徹底動了歐美國家的奶酪,於是海灣戰爭爆發,美國以摧枯拉朽之力擊敗了伊拉克軍隊,隨後第二次爆發的伊拉克戰爭,將伊拉克徹底擊敗,從此遏制伊朗勢力的橋頭堡倒了,緩了十多年的伊朗回過頭來,竟然成為了伊拉克的最大贏家,兩伊戰爭要達成的目標,竟然被美國助攻完成了,伊朗瞬間坐大;

敘利亞戰爭過後,兩伊一敘的“什葉派新月地帶”聯盟正式形成,美國中東出現大失誤;

時間來到2015年,敘利亞戰爭正是進入轉折點,此前歐美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將政府軍打得節節敗退,政府軍控制全國的地盤,一度只剩下不到20%,應邀參加敘利亞反恐戰爭的俄軍,給敘利亞政府軍續上了最後的生命,通過不斷整合與補給,有了俄羅斯空天軍的支持,敘利亞政府軍終於重振旗鼓,首先擊敗IS恐怖分子,然後不斷出擊打敗各方反對力量,最後重新獲得全國90%以上的地盤(包括敘利亞庫爾德,畢竟人家現在承認敘政府,願意保留敘利亞領土完整);

敘利亞政府能夠起死回生,其中俄羅斯的支援與空天軍固然重要,但其中還有來自伊朗地面部隊的支持,要知道後期敘利亞政府軍士氣低下,而且有生力量大量減員,沒有來自伊朗系的民兵、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旅等武裝支持,即使有俄羅斯的支持,敘利亞政府也很難收復並固守戰果,所以戰後伊朗在敘利亞的影響力也不斷加大,因果循環,正是大量的支持,使得當前敘利亞政府與伊朗政府的關係相當不錯,而且阿薩德也同屬中東伊斯蘭教當中的什葉派系,所以當前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已經形成以宗教為紐帶的天然聯盟;

“什葉派新月地帶”聯盟已經形成,這其中的助力主要還是來自於當年美國推翻伊拉克政府,無法建立有效的戰後秩序,美國目前在中東的整個戰略失誤,讓其二戰過後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中東同盟,以及冷戰過後的良好局面,都喪失殆盡,所以對於當前的兩伊一敘共同驅逐美軍的困境,也有美國自己的鍋,而當前反美勢力不斷加大,也與美國自己任何事情都希望通過戰爭解決,全然不顧後果的決策有關;


尖刀出鞘


隨著美國暗殺伊朗蘇萊曼尼將軍之後,伊朗對美國軍事報復以來,美國和伊朗的戰略意圖,分別暴露了出來,美國的戰略意圖是,禁止伊朗擁有核武器,和削弱伊朗在整個中東地區的勢力擴張,伊朗的戰略意圖是,聯合所有中東什葉派勢力,將美國從中東地區趕走,這就是伊朗當前的戰略意圖;


自從美國推翻薩達姆以後,親自扶持建立了伊拉克什葉派政權,可讓美國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這一波操作,使得中東地區的什葉派,從波斯灣到地中海,連成了一條線,間接的讓中東什葉派勢力,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擴大,使得美國在伊拉克,不但得罪了遜尼派,還使得什葉派與伊朗的關係更加緊密,這就是美國在伊拉克佈局中的最大敗筆;

自從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美國在敘利亞境內扶植了眾多反對派武裝,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這些反對派聯合起來,推翻阿薩德政權,可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正當阿薩德政權丟掉了80%以上的領土之後,俄羅斯介入了進來,隨著俄羅斯和伊朗的介入,使得阿薩德政權逐步地重新掌控了敘利亞,這是美國在中東地區佈局中 的又一大敗筆;



筆者認為,隨著親伊朗的阿薩德 重新掌握敘利亞,以及伊拉克什葉派政府,與伊朗一起,共同驅逐美軍,美軍未來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日子,恐怕是越來越難過,當然,美國一定不會輕易從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將所有美軍撤出,未來這一地區,或許會陷入長期的與美軍對峙之中,什葉派武裝,必定會繼續襲擾美軍基地,而美軍也必然會加大報復與反報復,要說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共同驅逐美軍,對中東地區的格局 有何深遠影響?綜合以上分析,筆者給出的答案是一個字“ 亂”,這種亂或將持續很長時間,畢竟,美國為了自己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利益,不會輕易的做出戰略撤退,更不會輕易從伊拉克和敘利亞撤軍,這就導致了美國 與中東什葉派的矛盾 不可調和 。




小柳聊聊兵


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政府,犯下大量戰爭罪。

通過政變試圖推翻敘利亞阿薩德政府,

出爾反爾多次踐踏條約戲耍伊朗政府。

美國自作自受,活該有今天!


伊拉克戰爭,藉口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伊拉克發動戰爭,在當時伊拉克人相信薩達姆政府倒臺,伊拉克會過得更好,但是二十年了,伊拉克現在的gdp水平尚且不如八十年代,薩達姆政府被摧毀沒有讓伊拉克變得更好,而是墮入深淵,伊拉克人民對美國自然不會有多少好感,更何況,在巴格達的綠區,以及美軍曾經以射殺平民為樂的惡行,犯下一連串強姦罪,政府三緘其口,無可奈何的現實,國家四分五裂,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的現狀。

美國沒有讓伊拉克變得更好,伊拉克也就不歡迎美軍。


而且伊拉克傀儡政府的民選政府,什葉派人口自然選擇什葉派的政客.....選出了一群親伊朗的政客.......

敘利亞,美國以敘利亞有化學武器為由對敘利亞發動戰爭,阿薩德政權一度危如累卵。但是敘利亞人民表示,美軍扶持的反對派也就那樣,一切的操作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對於平民的死亡毫不關心.....

那麼阿薩德政權自然不會對美國有絲毫的好感。如果說是勢單力孤,美國一又強大的時候,敘利亞還不敢跳出來的話,那麼在這個美國逐步採取收縮戰略的年代,他還是敢往出跳一跳的。

伊朗?


伊朗到是一心想和美國和好但是美國人死活不想跟伊朗有任何過多的交流。

輿論攻勢,發動政變,扶持爛泥上臺,淪為傀儡和商品傾銷地

美國這套組合拳哪個國家會感到滿意?


嘯鷹評


這個問題,還是拿一幅地圖來看最好。



通過這個地圖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中東地區位於歐、亞、非三大洲交匯處,自古以來就是三大洲之間的貿易通道,其地緣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使這裡沒有石油,其熱度也不會降低!

從今天美國獨霸全球的國際格局來看,世界各國要擺脫美國霸權束縛,首先就要建立一個獨立於美元之外暢通無阻的經貿圈,像過去那樣自由貿易,而不是讓美國這個外來戶跑來左右逢源、兩頭通吃。相反,從美國的角度來說,維持霸權就需要在三大洲之間施加干擾,中東就是一個下刀的地方。

再看看中東北部,從伊朗高原的興都庫什山脈直到巴爾幹半島,所有聯絡三大洲之間的陸上通道基本上全在這裡了。在冷戰時期美國曾一度全部掌控了這裡,但是隨著1979年伊斯蘭革命、美國和伊朗反目,美國的掌控力度大幅減弱。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隨著“基地”組織和薩達姆政權的垮臺,無形當中消除了伊朗向西擴張的後顧之憂和絆腳石。



近年來土耳其在現任總統埃爾多安上臺後對美國也不是很感冒,這就使得美國在中東北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逐漸弱化。

敘利亞戰爭俄羅斯也隨之進入中東,和土耳其、伊朗的關係日漸升溫。俄羅斯海軍同時在阿拉伯海、東地中海相繼出沒,大有同土耳其、伊朗聯手左右中東的勢頭。夾在土耳其、伊朗之間的伊拉克,也因為遜尼派穆斯林失勢、什葉派抬頭,倒向伊朗的趨勢愈加明顯。如果伊拉克也真的倒向了俄、土、伊陣營,毫無疑問,美國將被徹底擠出中東北部,從而大大削弱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美國在伊拉克撤軍,毫無疑問,等於是將自己在中東北部的利益拱手讓出。這也就是為什麼去年美國強勢霸佔敘利亞東部油田、近期又向伊拉克增兵的根本原因所在。

同樣,如果伊朗和伊拉克聯手驅逐了駐伊拉克美軍,對於全球和中東來說,毫無疑問將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大將軍威武K


雖然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但不是所有的國家都願意屈服於美國。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時常主動挑起戰爭或者是在別國駐軍,然而這給大部分國家都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反感美國,並向美軍下達了逐客令。

繼伊拉克、阿富汗之後,又一國家強勢的對美軍下了逐客令,表示絕對不會向霸權低頭,並且美軍人員必須全部撤出。說出這一言論的是支持敘政府一武裝派別的領導人,此消息一出,越來越多的敘利亞高層與敘利亞民眾都對此事表達了支持,看來美軍希望在戰爭結束後繼續在敘利亞駐留的計劃要落空了。

實際上,在去年年底,美軍就曾宣佈將從敘利亞撤軍,不過美軍並不願意放棄在敘利亞的利益。如今大約半年的時間過去了,美軍不僅沒有撤軍,還在向當地不斷增兵。這本就引起了當地人民的強烈不滿,現在反恐戰爭即將取得勝利,美軍更是沒了繼續留在敘利亞的理由。

我們都知道,中東地區一直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有著世界上最豐富的石油資源,而且是連接亞洲與歐洲的交通要道。敘利亞正好位於中東地區的核心位置,如此特殊的地理優勢,美軍自然是不願意輕易放棄。

敘利亞強烈希望美軍撤軍,也是因為發現了美軍的“陰謀”。美軍藉著反恐的名義在敘利亞駐軍,但實際上,美軍一直在私下支持著庫爾德武裝,希望通過庫爾德武裝的力量來爭奪在敘利亞的利益,一方面可以減少兵力的損失,另一方面也能實現對當地控制。

如今敘利亞在俄軍的幫助下,已經慢慢迴歸了正軌。美軍的存在對敘利亞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麻煩。為了維護敘利亞國內的和平與穩定,將美軍從敘利亞請出也是情理之中。至於美軍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從敘利亞撤軍,是我們無法預料的。

廣雅樓觀世界

2019年6月18日 · 教師資格證持有者 國際資訊領域創作者

個人認為如果美伊危機如果久拖下去,對於伊朗和美國來說,應該說是美國遭遇的損失會更大。首先就是由於美國遲遲不敢對伊朗動武,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弱美國的國際威望。其次就是由於美國遲遲不對伊朗動武,這會導致美國在中東的一些盟國對美國喪失信心,甚至相互之間產生裂痕。第三,如果伊朗危機久拖不決,必然造成美國在波斯灣地域持續性地保持力量存在,則美國在該地區投入的軍費開支必然居高不下,這會影響美國在全球其他地區的軍事部署,甚至影響美國某些新武器研發計劃的推行,因為本來可以用於某些新武器研發的資金被投入到波斯灣地區的軍力部署了。第四,伊朗危機長久拖下去的話,那些與伊朗存在貿易關係的歐洲國家的利益會持久性地受到損害,它們與美國的矛盾必然會不斷加劇,這將嚴重影響美國的世界霸主根基。

而對於伊朗來說,它敢於與美國對著幹而且使美國遲遲不敢動手,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伊朗的國際威望。而且由於美國一直不敢對伊朗動武,伊朗會有更多時間進行備戰,同時它會更加無視美國的制裁令而繼續向外出口石油,這樣伊朗的經濟收益事實上不會受到什麼影響。另外,美國在波斯灣區域與伊朗僵持越久,伊朗就越可能以反美為名加大”輸出革命“力度,那樣的話伊朗周邊的許多國家內部親伊朗勢力會不斷增強,到時候美國在中東扶持的那些親美政權可能就不穩固了。

美國和伊朗在波斯灣區域展開一場前所未有的賭局,表面上看現在是美國佔了很大優勢,但如果持久性折騰下去的話,不排除美國以後有輸得一塌糊塗的可能。


經常用了


兩伊和敘利亞三國中,現在要美國撤軍是伊拉克和敘利亞,需要指出的是,美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存在方式是不同的。美軍是通過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獲得了在伊拉克的駐軍權利,但在敘利亞卻是非法存在,美軍進入敘利亞並沒有得到該國合法政府的邀請和許可(敘利亞巴沙爾政府是聯合國認同的敘利亞合法代表)。

伊朗與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關係很複雜。兩伊之間曾發生為期八年的戰爭,但在美英推翻薩達姆政府之後,伊拉克什葉派政府上臺,兩伊關係進入新階段。當前的伊拉克政府與伊朗已經是準盟友關係,在美軍擊殺蘇萊曼尼和伊拉克什葉派武裝人民保衛組織副領導人事件發生後,伊拉克議會做出了“驅逐”美軍的決議。

伊朗與敘利亞是“敘伊聯盟”關係,這是伊朗不惜一切代價力保巴沙爾政權不倒的主要原因,與伊拉克不同,巴沙爾政府什葉派分支阿拉維派在敘利亞是少數派。如果巴沙爾政府倒臺,那麼伊朗和敘利亞的傳統安全關係就面臨破裂,伊朗的什葉派之弧戰略(簡單滴說就是把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連成一片)就將胎死腹中。

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以及之後造成的恐怖組織氾濫,給了伊朗實現戰略抱負的機會。通過幫助伊拉克和敘利亞對抗IS伊斯蘭國恐怖勢力,伊朗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實現了軍事存在,並把軍事是戰略觸角伸到了地中海沿岸。從而讓伊朗成為中東戰略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其影響力未來會遠遠超過沙特等阿拉伯富油國。

隨著伊朗政治和軍事影響力的拓展,伊朗還會引入第三大國勢力(俄羅斯)對抗美國在中東的戰略霸權。這種趨勢正在形成,包括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國家,都在積極與俄羅斯接觸,並需求與伊朗緩和關係(卡塔爾與伊朗關係的進步速度是最明顯的信號)。這種趨勢一旦確立,勢必會影響冷戰後一家獨大的中東戰略安全格局,並對世界能源市場和國際經濟構成深遠影響。


高峰軍事觀察


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都要驅逐美軍,會加強什葉派在整個中東的影響力。伊朗人口90%以上都是什葉派,伊拉克人口近60%也是什葉派,敘利亞的什葉派雖然是少數,卻掌握著敘利亞政權。三個什葉派當家做主的國家都在驅逐美軍,這說明什葉派在對美國的立場上趨於一致。觀察室認為,隨著時間的發展,什葉派在中東的力量會越來越大。

事實上,美國在伊拉克與敘利亞的美軍數量並不多。在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到圍攻之前,美國駐伊拉克美軍僅有5200人。在美國大使館遭到圍攻以後,美國緊急向伊拉克增派了750名美軍。隨後,美國又宣佈按計劃向整個中東增兵3500人。美國在敘利亞原有駐軍2000人,經過美國總統川譜的兩次撤兵,已經剩下月1500人。

也就是說,美國在伊拉克與敘利亞駐軍的總數約在8000人左右。伊拉克親伊朗的什葉派民兵數量約在16萬,伊朗在敘利亞的武裝力量約在10萬人左右。如此對比一下,26萬在伊拉克與敘利亞的親伊朗軍事力量,遠超美國的8000人。儘管美軍戰鬥力很強,但8000名美軍似乎也很難與26萬親伊朗的什葉派武裝力量相比。那麼,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驅逐美軍還有什麼意義呢?駐伊拉克美軍

不過,最關鍵的不是美軍的人數,而是美軍在伊拉克與敘利亞擁有軍事基地與駐兵權利,隨時可以進行增兵。所以,伊拉克與敘利亞驅逐美軍的實際意義不小。將現擁有的這8000多名美軍驅逐出去,也就等於將美國的勢力從這兩個國家驅逐出去。美國再想派兵進入伊拉克與敘利亞,除非是發動戰爭,或者是獲得兩國的允許。因此,驅逐美軍還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事實上,兩伊與敘利亞能夠聯合驅逐美軍,這也就在證明什葉派在中東的影響力日漸擴大。什葉派在穆斯林中屬於少數派,但凝聚力卻強於遜尼派。現如今,伊朗、敘利亞都是什葉派掌權的國家,伊拉克的什葉派也逐漸掌控了整個國家,黎巴嫩真主黨也是什葉派,成為了黎巴嫩最大的黨派。此外,也門的胡塞武裝已經與沙特為首的多國聯軍對戰5年多,依舊控制也門大部分領土。可想而知,面對什葉派的日益崛起,美國有多頭疼!伊朗總統魯哈尼與伊拉克總統薩利赫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美軍會退出伊拉克與敘利亞嗎?


美國觀察室


只有“驅逐”成為事實,才可能產生“深遠影響”。問題是,美軍根本沒打算走,兩伊一敘顯然也沒有太強的“驅逐”之策。

其實在“兩伊一敘”中,最想讓美軍離開伊拉克的只有伊朗和敘利亞。伊朗在伊拉克戰爭之後,一直沒有中斷對伊拉克的經營。伊朗力圖成為中東什葉派強國,奈何人口基數明顯處於弱勢,較為激進的思想以及對保守宗教的過分堅持,也導致伊朗在伊斯蘭世界沒有太多的朋友。但伊朗又太想在中東揚名立萬,那辦法只有一個:籠絡更多的什葉派兄弟,用宗教滲透和軍事存在的方式,打造一條以德黑蘭,巴格達,大馬士革,黎巴嫩,利雅得,巴林為基點的什葉派勢力圈。

但目前什葉派掌權的國家只有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三個國家(胡塞武裝如果拿下也門,也才四個國家)。但黎巴嫩國家弱小,什葉派根本形不成什麼氣候。幾天前,黎巴嫩真主黨領袖哈桑.納斯魯拉用90分鐘的時間,強烈譴責美國獵殺蘇萊曼尼將軍的不義之舉,要求美國人必須將他們的基地,士兵,軍官和船隻撤出“我們”的地區。最後,哈桑聲嘶力竭的威脅:“要麼站著離開,要麼躺著離開”。但他話音未落,以色列的導彈就飛向了伊敘邊境的伊朗基地。人微言輕的天然缺陷,顯然不能有效幫助伊朗驅逐美軍。


巴沙爾做夢都想讓美軍離開敘利亞,美軍去年10月份倒是實現了8年來首次從敘利亞撤軍。但很不幸,兩個月後又回來了。對於敘利亞來說,美軍的存在,就是阻撓其實現完全統一的最大障礙。但美國深知,一旦讓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形成戰略連線,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勢必會被嚴重動搖。因此,美國必須在伊敘邊境打造一個“軍事隔離帶”,阻隔伊敘之間的聯絡,間接保護以色列。

但同為什葉派掌權的伊拉克政府,實際上非常為難,因為在2018年伊拉克大選之時,所有政黨都達成過共識:不希望任何一個大國干預伊拉克政治。但由於歷史與宗教的原因,伊拉克政府根本無法阻止伊朗對伊拉克的滲透。以至於伊拉克政府就有能量巨大的伊朗“掮客團”,多達10萬的伊朗革命衛隊以及其培植的什葉派民兵組織,足以左右伊拉克的軍事動向,甚至構成對伊拉克國家安全的威脅。伊朗與美國的矛盾關係,也讓伊拉克左右為難,試想:誰希望別人在自己家裡舞刀弄棒?因此,在伊朗向美軍基地進行打擊之後,代總理邁赫迪同時也譴責了伊朗,希望所有外國勢力撤出伊拉克,這個“外國”當然也包括伊朗。魯哈尼在與邁赫迪的通話中“力勸”邁赫迪:伊朗和伊拉克應該共同對抗美國的侵略干預舉動。儘管邁赫迪也表示同意,但他同樣不希望伊朗人在伊拉克“作妖”。因為伊拉克不想因伊朗的“感情訛詐”喪失原則,更不想與伊朗綁在這輛危險的戰車之上。



但這件事情的影響太大了,伊拉克攪在中間也實在難受。如果美伊“失火”,殃及的就是伊拉克。但為了給伊朗一個交代,給伊拉克什葉派民眾一個說法。伊拉克看守總理邁赫迪還是在1月9號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通了電話,要求美國派遣代表團到伊拉克,設定從伊拉克安全撤軍的方案。然而美國政府並不買賬,聲稱派往伊拉克的任何代參團,都不會討論撤軍問題。美國總統甚至威脅伊拉克:撤軍可以,但必須還錢(在伊拉克建立的軍事設施以及多年來對伊拉克的援助),而且伊拉克再也得不到美國的任何援助。這當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伊拉克不得不考慮驅逐美軍之後可能產生的後果。

就在伊拉克通過議會投票決定將所有美軍驅逐出境的一週之後,美國軍方官員表示:美國在1月15號恢復了與伊拉克的聯合行動,結束了自美國獵殺蘇萊曼尼之後為期10天的停頓。

美國軍方希望儘快恢復打擊伊斯蘭極端組織的行動。以挫敗該組織任何覆盤的可能,並遏制該組織因美國“終止行動”之後的乘虛而入。很顯然,美國又將“反恐”的皮球踢還給了伊拉克,而極端組織又恰恰是伊拉克的軟肋。因此,伊拉克代總理邁赫迪似乎也軟化了自己的立場,他表示,伊拉克政府將遵守議會驅逐美軍的命令,但可能不是最後的決定,如果這個決定生效,將“遵循一個合適的時間線”。什麼意思?就是說美軍的撤離將遙遙無期。

他還提醒伊拉克安全官員,極端組織已經開始重新組織和計劃入侵及襲擊。因為邁赫迪沒有忘記,伊斯蘭國2014年在伊拉克攻城掠地,差一點就滅了伊拉克,美軍是伊拉克政府邀請來反恐的,而事實上,如果沒有美軍的存在,伊拉克根本不能遏制伊斯蘭國的侵害。伊拉克一些安全官員也反對驅逐美軍的做法,因為只有他們才知道打仗是怎麼回事,如果美軍離開,伊拉克安全部隊將獨自打擊極端分子,而沒有了美軍的無人機情報和空中掩護,伊拉克很難完成打擊任務。這不是個面子問題,而是對伊拉克國家安全的直接威脅。



因此,美國只願意討論在中東採取適當行動的武力姿態,根本不會因為兩伊一敘的“嚴正聲明”而離開伊拉克。作為伊拉克來說,強行驅逐美軍,也不符合國家的利益,至少暫時不行。美軍不但不會撤軍,反而源源不斷的向熱點地區增兵,以形成對伊朗全方位的戰略包圍。

我們假設美軍離開伊拉克,那麼伊朗勢力將很快覆蓋伊拉克,從而牢固建立向西的軍事通道,形成與敘利亞的合縱連橫。以色列將面臨巨大壓力,而猶太人的強勢反擊很可能引發第七次中東戰爭,這是美國不想看到的,所有國家也都不希望因中東之亂讓本國受損。


冷兵器TILLLINDEMANN


兩伊一敘共同驅逐美國駐軍,絕不僅僅是親美反美勢力此消彼長的影響,而且還意味親美勢力的叛逃趨勢不可逆轉,土豪們也希望變對抗為合作,美國霸權在中東的噩夢真正開始了。




以今天敘利亞局勢,徹底實現國家領土主權完全統一,在俄羅斯的力挺下驅逐美軍已勢在必行,美軍強佔敘利亞代爾祖爾地區油田、坦夫地區,不可能被有俄羅斯支持的敘利亞接受,伊德利卜戰事解決後必將實施正式驅美行動,依美軍與伊朗較量被迫退讓的態勢,在俄美地緣大戰略博弈的背景下,在伊德利卜問題解決後,俄羅斯絕不會坐視敘利亞在,驅逐美軍過程中遭到霸權肆虐,必然會以某種堅決態度迫使美軍接受被敘“禮送”出境的現實。



實現驅逐美軍這種結果會早於伊拉克的目標,使駐伊拉克美軍的補給保障,遭遇東北兩面什葉派勢力的威脅。而伊拉克從政府到民間勢力被美軍近段時間,住在主人家裡殺主人的行為徹底激怒,國民議會一致決議拒絕所有外國在境內駐軍立法,其實就是驅逐美國在伊駐軍;總理怒懟白宮,要求美國支付侵略伊拉克戰爭賠款200億美元;而庫爾德人總統,曾在去年10月痛斥美軍重返敘利亞代爾祖爾,是油比血濃;擁有近十萬民兵武裝的民間勢力則發誓,要以比伊朗更殘酷的報復驅逐美軍。




可以說駐伊美軍已經失去了任何支持,比在敘利亞還孤立仇恨更深,即使政府不動用武力,強行驅逐這些激起強烈公憤的美軍,那麼多民間武裝,在伊朗聖城旅十萬自願者實力翻倍的加強下,對美駐軍無休無止,無處不在,不擇手段,的各種襲擊,會讓這些美軍寢食不安,無時無刻不心驚肉跳,長期不斷的精神過度緊張,除了大量傷亡需要住院,還會有更大量精神分裂患者需要回國治療,更難辦的是補給保障運輸基本無法實現,路斷、水斷生存怎麼維持?這種駐軍意義何在?



美國從伊拉克撤軍是必然的,對中東的局勢影響也是顛覆性的,這不僅是兩伊加敘利亞形成反美同盟,對親美反美勢力此消彼長的態勢影響,而是會造成親美陣營對美國影響力,控制力的背叛,讓美國在中東失去絕大多數馬仔的支持,讓美國在中東寸步難行,使其中東地緣戰略利益喪失。

更關鍵的是那幫土豪,更可能帶著他們的石油出口叛逃,將是對美國經濟帶來巨大沖擊,還會讓石油美元霸權地位的基礎喪失,世界的去美元化將肆無忌憚,結果不言而喻。


鐵嶺鋒


〇伊拉克議會已通過決議,要求外國軍隊(主要針對美軍)撤出伊拉克。美國在伊拉克駐軍已不具有合法性。特朗普對伊拉克政府發出威脅:要對伊拉克用美元進行外貿結算進行“封殺”。

〇美軍繼續堅持在伊拉克不撤軍,在國際法層面是非法的,在道義上是不具正義性。美國自身也感到“理虧”與“難堪”,將遭到全世界主持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譴責,令美軍處於“強行入侵他國”與被駐在國“驅逐狀態”。

〇如果美軍繼續賴著不走,將會不斷遭到伊拉克人民的反對和驅趕,也會遭到武裝組織不斷地襲擾和攻擊。長期下去,會極大消耗美國國力及聲譽,美軍士兵也會時時處於襲擊的恐懼中。

〇敘利亞也會著手驅趕留在敘利亞油田美軍。伊朗會站在伊拉克與敘利亞背後,支持伊丶敘2國的驅逐美軍的行動。俄羅斯從鞏固南部戰略縱深出發,也會竭力支持“什葉派之弧”的形成。(從長遠看,美軍撤出伊拉克與敘利亞是遲早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