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西遊記》有什麼感想?

用戶93074864781


能說真話嗎?說實話我真不覺得西遊記寫得有多好!或者說前面寫得不錯。也就是大聖被如來壓在五指山之前這一部分,感覺還不錯,一直到三打白骨精這一段也還可以。後面的我就覺得簡直看不下去,動不動就去求觀音,求如來,甚至去求先前自己的手下敗將。這那裡還有之前大鬧天宮的大聖模樣,反差太大,簡直前後矛盾嘛!


用戶寒星一點雙鳥飛


看完《西遊記》這本書我只有一個感慨:當真是妙筆生花!!!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

就看到第一章時我便對吳承恩生出了敬佩之情!當真是妙語連珠,詞出景現!我僅就第一章摘出一段讓大家品一品

曰: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醜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蒙而萬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復逐漸開明。邵康節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於子。又經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醜之會,而逐漸堅實。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至此,地始凝結。再五千四百歲,正當醜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故曰,地闢於醜。又經五千四百歲,醜會終而寅會之初,發生萬物。歷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於寅。

  感盤古開闢,三皇治世,五帝定輪,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真個好山!有詞賦為證。賦曰:

  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袕;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木火方隅高積上,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綵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衝斗府。驚動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駕座金闕雲宮靈霄寶店,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二將果奉旨出門外,看的真,聽的明。須臾回報道:“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裡拜四方,眼運金光,射衝斗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玉帝垂賜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頑耍。你看他一個個:

  跳樹攀枝,採花覓果;拋彈子,-麼兒;跑沙窩,砌寶塔;趕蜻蜓,撲八蜡;參老天,拜菩薩;扯葛藤,編草-;捉蝨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壓的壓;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頑,綠水澗邊隨洗濯。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個似滾瓜湧濺。古云:“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那裡的水。我們今日趕閒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聲,都拖男挈女,呼弟呼兄,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但見那:

  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

  冷氣分青嶂,餘流潤翠微;潺-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名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好猴!也是他:

  今日芳名顯,時來大運通;有緣居此地,王遣入仙宮。

  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裡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樑。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衝貫於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個好所在。但見那:

  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侞窟龍珠倚掛,縈迴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靠案見餚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

  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相個人家。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猴喜不自勝,急怞身往外便走,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眾猴把他圍住,問道:“裡面怎麼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當。”眾猴道:“怎見得是個家當?”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衝貫石橋,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窩、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裡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這裡邊:

  颳風有處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無懼,雷聲永不聞。

  煙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燻。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眾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石猴卻又瞑目蹲身,往裡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佔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有詩為證。詩曰:

  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歷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聖任縱橫。美猴王領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遊花果山,暮宿水簾洞,合契同情,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獨自為王,不勝歡樂。是以:

  春採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

  秋收芋慄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

其實《西遊記》原著看起來比比電視劇精彩的多。書中有無數詞句當真是妙不可言,希望沒讀過《西遊記》原著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微笑]


三千萬煩惱絲


看完西遊記,讓我映像最深的是師徒四人取經途中歷經的重重困難,始終堅持不放棄的精神一直伴隨著我成長。

西遊記也道盡人生坎坷、複雜。

成功的塑造了師徒四人勇敢、善良、正直,不畏艱難的典型人物形象,以及主人翁永不放棄的精神,也說明了一分根耘一分收穫的道理。只要堅持不懈的朝著正確的方向走,終會收穫果實。

從師徒四人人物分析:

唐僧:慈悲、善良,但是又有點迂腐,他一心向佛,為人誠實,又怯懦。誠心向佛、頑固執著,舉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經造詣極高。

悟空:嫉惡如仇、神通廣大,機智勇敢、廣結朋友、急躁但有正義感、重感情、講義氣。愛好自由,敢於鬥爭。不怕困難,堅忍不拔,英勇無畏,但有時過於頑劣,不守紀律,我行我素。

豬八戒:為人好吃懶做,憨厚,膽小,且貪圖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富有喜劇色彩的,而且有時也立有功勞。貪生怕死,但又性格溫和,憨厚單純有時也很英勇;

沙僧: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心地善良、為人敦厚朴實,默默無聞,過於老實,缺乏主見。


怡心雨


《西遊記》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每個人童年時的必讀必看作品之一。小時候看西遊記,就是覺得好玩,感嘆孫悟空那麼厲害,幻想成為像孫悟空一樣的人!神通廣大,無所不能。

要學會審時多度

長大後,在看西遊記吧,就會覺得孫悟空是被碾壓最慘的那個人!它本事大,太有個性,天上地下,無人能敵。一個筋斗雲十萬八千里,但卻翻不出如來的掌心。這說明一個人本事再大,不順從上級,而試圖反抗,必定會遭到權勢的無情打壓,被壓制與“五指山”下。

本事再大,耐不過後臺強大

再說唐僧,看似最無用的人卻統治有本事的人。唐僧師徒四人,三個徒弟都是有本事的人,無論是孫悟空,豬八戒還是沙悟淨都非等閒之輩。而唐僧是最沒本事的人,還常常人妖顛倒,是非混淆,誤會徒弟,搞得師徒四人好幾次“分家”。但最後他還是把徒弟嗎管的服服帖帖。究其原因,是他後臺強大,比如:如來佛祖,觀音菩薩等。他雖沒本事,但耐不住他後臺大呀。

為非作歹,必有後臺撐腰。

你有沒有發現,西遊記中的那些妖魔鬼怪,絕大部分都是天上大神仙的手下,什麼童子,牛,獅子,鷹等。都是一些菩薩啊佛祖的座騎。它們仗著後臺大,下屆後為非作歹,有恃無恐。一旦查清來源要問責的時候,那些仙人就出來了,一句“是我疏忽”就搪塞過去了,再不濟就是一句“回去嚴加管家”就帶走了。真正被孫悟空打死的那些都是上面沒人的。

西遊記,就是社會的現狀

西遊記就像我們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秉性耿直的人再有能力也不會有大的作為。當一個人的能力越大時,擠壓你,排擠你,打擊你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並且這些敵人都是你隱藏的敵人。所以啊!一定要學會多長點心。


荷葉姐姐


《西遊記》中最迷人的人物當屬孫悟空,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上天入地,獨來獨往,是那麼的率性而為,至情至性和無拘無束,代表了人類精神中最自由和頑皮的部分,也成為了無數人理想的象徵和寄託。西行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以及一路上的神奇怪異,動人心魄的神魔衝突,以反映取經過程中遭受的磨難和極致的艱辛。“真經”已成了“成功”和“目標”的象徵。人們關注著“八十一難”的過程,是因為這一系列的磨折與“歷經磨難,終成正果”的中國式心靈開始了共同的脈動。

西遊記讀後感80字(2):

放假時我向姐姐借了一本書,名為《西遊記》,在寒假期間,我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

《西遊記》主要講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師傅唐僧西天取經,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一路上的艱難險阻,都沒有使他們退縮。

通過讀這本書,我懂得了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會遇到許多的困難,但是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我們都要迎難而上,永不退縮,努力戰勝困難,解決困難!



貼紙綠葉


《西遊記》也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記得小時候,每年寒暑假,都能看到電視劇《西遊記》的身影,很小的時候,就幾乎看遍了每一集。說起《西遊記》,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不陌生。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貪吃貪睡的豬八戒,忠厚老實的沙僧,有異性吸引力的唐僧,會吐火的紅孩兒,脾氣暴躁的牛魔王,善解人意的觀音菩薩,威風凜凜額託塔李天王,腳踏風火輪的哪咂,一個個被刻畫得惟妙惟肖的人物。唐僧在西天取經的路上,收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為徒,他們師徒四人,齊心協力,一路上斬妖除魔,歷盡千辛萬苦,踏過千山萬水,終於到達了西天,取得了真經。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我看到堅忍不拔堅持不懈的精神,師徒四人中,我最喜歡的當然是武功高超的孫大聖。孫悟空武功高強,神通廣大,身手敏捷,正義大膽,一雙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偽裝的伎倆;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隨心變化。沙師弟雖然不怎麼搶風頭,但我卻很喜歡他,他忠厚老實,心地善良,不僅是師傅的好徒弟,也是徒弟們的好搭檔,一路上都是他扛行李,從不喊累。西天之路,長途漫漫。師徒四人就是靠著這一份堅持,這一份團結,這一份勇敢,這一份頑強,才取得真經。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任何事一開始總是十分艱難,但只要樹立勇氣和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獲得成功。人生中有許許多多的挫折和困難,從中我們要認識到不要第一次遇到挫折就放棄,而是應該堅強、勇敢地面對挫折,絕對不能氣餒,這種精神正是我所需要學習的。



小丑入院


人生如同一本西遊記,裡面四個人團隊缺一不可,唐僧內心堅定不移,不畏取經困難;悟空急躁易怒,但到底心底是善良,一心只為保護師傅,八戒雖貪財好色,卻也是有情有義之人;沙僧老實巴交,辛苦挑擔。師徒四人不斷磨合,終得真經。


六仔小熊貓


幸虧小時候看過《西遊記》,否則我肯定比現在要笨。



八千里路雲和月兒


感悟:《西遊記》演繹著我們的一生。

1.做事情時,我們需要有師父堅定的信念。

2.降妖除魔時,我們需要有大師兄的勇敢與智慧。

3.天下太平時,我們需要有二師兄的可愛與“八戒”。

4.弱時,我們需要有三師兄的勤勤懇懇。

5.“就算我們不能說話”,我們可需要像白龍馬一樣,駝著我們的使命。

看完《西遊記》,感悟到,我們並不一定要成為其中的誰,或者說像其中的誰,而是我們心中皆有一部《西遊記》,我們一生中會遇到八十一難,會遇到妖魔鬼怪,會遇到帶領我們的貴人,也會遇到我們“豬”一樣的隊友,會遇到我們的鐵粉,也有我們的家人,也需承擔我們的使命……關鍵是我們這一生如何度過?看別人的故事,需要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