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拒絕聚集,不給戰疫添堵


  “北京發現41起聚集性病例”“廣東發現13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寧波一次聚餐祈福25人確診”“山東發現聚集性疫情60起”……連日來,各地不斷披露的聚集性疫情都讓人感到心驚,也讓人們不禁發問:“戰疫”當前,為何總有人要外出聚集?怎樣斬斷聚集性疫情滋生的鏈條?早在疫情之初,鍾南山院士就曾叮囑民眾“不出門”、“戴口罩”、“不聚會”。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上班日期臨近等,一些民眾可能會對疫情防控形勢麻痺大意,甚至抱著僥倖心理外出聚集。在防控疫情的緊要關頭,這不僅是對自己的生命健康不負責任,同時更是對他人、對社會公共健康不負責任。流行病學專家曾光認為,聚集性疫情中重症出現得多,需要重點防治。抗擊疫情,亟需每個人從我做起。要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基礎上,提高自我約束,少些僥倖麻痺,拒絕扎堆聚會、走親串友。個體層面冷靜剋制、科學預防,就扎穩了疫情防控最基本的防線。除了個人的約束剋制和道德自覺,各級各地單位部門也要加大科普宣傳,壓實屬地責任,採取各種舉措切斷傳染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