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人太甚的結果往往會兩敗俱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俗話說:“兔子急了也會咬人。”為什麼平時溫馴乖巧的兔子急了也會咬人呢?

逼人太甚的結果往往會兩敗俱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即便是再溫順的動物,也都有自己的底線,不到萬不得已,它不會反擊,然而一旦被逼到了絕路上,就必定會為自己的安全而孤注一擲,放手一搏。

《菜根譚》中有“鋤奸杜幸,要放他一條去路。若使之一無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盡,則一切好物俱咬破矣”等勸誡的警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對於那些邪惡奸詐之人,要給他們一條改過自新、浪子回頭的機會,假如非要逼得他們走投無路的話,就好像將老鼠洞完全堵塞了一樣,切進出的道路完全堵死了,那麼它們就會喪心病狂地將所有的東西全部咬壞。

逼人太甚的結果往往會兩敗俱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人更是如此,當一個人面臨絕境時,大多有三種反應:一是坐以待斃,二是全力掙扎,以死相拼,三是竭盡自己的智慧積極地尋找擺脫的辦法。後兩種方法帶來的後果都是極為嚴重的,所以,對於智者而言斬草除根固然重要,但是將人逼到絕境之後,往往會誘發他們更為強烈的反抗,甚至可能會在瞬間使成敗易位。所以,如果征服者已經將對手置於必敗之險境的同時,也要考慮給他們留一條生路。

逼人太甚的結果往往會兩敗俱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東漢年間,大將竇固率軍攻擊匈奴騎兵。這支騎兵只有500人,他們從大漠深處飛奔而來,為的就是搶奪老百姓的糧食。然而他們剛入關不久,就被竇固的人馬重重包圍在了一座山谷之中。漢軍將山谷兩側的通道圍了個水洩不通,那向裡面攻擊了十餘次都沒能將這區區500人殲滅。而且匈奴人不斷地躲在石頭後面向外放冷箭,不少漢軍士兵倒在了山谷的通道處。

竇固看到這種情況,就下令將一側出口的士兵撤走,而留下了另一側出口。部下大惑不解:“將軍,敵軍陷入重圍,就是插翅也飛不出去啊!何況只有區區幾百人!只要再攻數日,就一定能夠將他們盡數殲滅。不知您為何放他們逃生呢?”“當然不是放他們逃生。”竇固說,“現在他們退無可退,必定會作最後的抗爭,我們不可作困獸之鬥。更何況山裡邊草木繁盛,水源充足,他們也不會困死在裡面。長時間這樣耗下去,就算我軍最後大獲全勝,也已經傷亡慘重,所以才要放他們出來,在追逐中斬殺他們。”

逼人太甚的結果往往會兩敗俱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事情果然不出竇固所料,這支匈奴騎兵從山谷口中逃出來之後,眼看有了生路,早已無心戀戰,拼了命地向北逃跑,個個如同驚弓之鳥。竇固一看他們隊形已亂,軍心已散,於是果斷下令漢朝士兵在後面追擊,不斷地用弓箭射殺,不到一天就消滅了這支入侵的匈奴隊伍。

兵者,置之死地而後生,這個道理很淺顯,如果你將敵人逼到了絕境,讓他們絲毫看不到希望,他們心中的求生慾望會讓他們破釜沉舟,同你爭得個魚死網破。

這時候的敵人個個如狼似虎,他們只想要生存,每個人都會背水一戰,這時候你想要取勝已經不容易了,因為他們早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即便你最後能贏,也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這是個得不償失的舉措。


逼人太甚的結果往往會兩敗俱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生意場上也是這樣。蒙牛集團總裁牛根生說,“不要把你的競爭對手逼到絕路,也不要輕易激怒他…損人一千,自耗八百的蠢事不要幹!”情況往往的確如此,當你咄咄逼人,將對方逼到無路可逃的境地時,往往你自己發不了財,而且可能會賠個精光,因為對方無路可走的時候,就會採取瘋狂的策略對你進行致命的一擊。

所以,經商的人要懂得給對方留一條生路,不然到最後吃虧的還是你自己。

逼人太甚的結果往往會兩敗俱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而在為人處世方面,這個道理同樣適用。在一生中,我們會碰到形形色色、性格迥異的人,很多人會慢慢暴露出自己的弱點和錯誤,如果這個時候你步步緊逼,抓住別人的錯誤不放,一點面子不給,讓對方毫無退路,對方就會跟你針鋒相對,怒目相向,撕破臉皮爭鬥到底,這個結果是最不划算的。這樣一來,你們不僅做不了正常的朋友,沒準還會成為世代仇敵,這對你人脈圈的拓展是非常不利的,也會極大地影響你未來事業的進展。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因此,我們一定要懂得“不要逼人太甚”這一處世法則。

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要給對方留有生還的餘地,對於對方無傷大雅的小錯誤,應當大度地給對方一個調整的空間,必要的時候你還可以幫助對方掩飾一下,這麼一來,你不僅能夠得到對方的感激,也能夠得到他死心塌地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